剝皮?是剝什麼皮?這又是怎麼樣的一個空間?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名字-剝皮寮,隨著歷史過往與城市發展,曾湮沒在現代城市建物中的一角,但饒富趣味的名字與庶民真實生活痕跡,終在 台北市政府 重新整頓後重現世人眼前。就讓我們進入這兩百餘年歷史的 萬華老街 區,體認台灣最真實的人文歷史。

剝皮寮由來

走過各國美妙的古城街區,是否媚惑於百年建築的風采中,卻暗自嘆息台灣沒有類似的群聚式古街建築。其實在台北熱鬧都市中,剝皮寮靜靜矗立兩百餘年,見證清朝台北城商業發展,歷經日據時代都市更新,與光復後商業中心移轉後逐步落寞。再經20年的徵收、重建、規劃,如今終於以藝術街區與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的角色,重現在世人面前。

取名「剝皮」的原因,應與本區最早期的市區營運生計有關。在此生活的耆老與老街坊們說,本地開發初期,是木材買賣的大宗集散區,當時由福建進口的福州杉越過黑水溝〈台灣海峽〉後匯集在此,商家在此將樹皮加工剝去,而後中央樹幹作為樑柱建料銷售,也因此這裡有剝皮寮的別稱。這樣的取名方式與鄰近區域康定路與廣州街的交會處一帶,因昔日販售煤炭、木炭的店家聚集而稱「土炭市」,以及龍山寺以西貴陽街和華西街交會處,三百年前漢人與原住民互相交易番薯而稱「蕃薯市」相同。一貫以販賣物命名集散地,也反應早期萬華〈艋舺〉熱鬧繁華的商業區地位。

當然地名來由也有不同說法,專研台灣傳統建築的米復國教授,曾提出他考究日據時代地契時,發現圖中標示剝皮寮區域為「北皮寮」,以閩南語發音正好也就是「剝皮寮」。但地圖地名是否也是取當時居民稱謂轉化而來,隨著時間流逝已無法確認。

怎麼去剝皮寮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廣州街、昆明街中央,與老松國小僅一牆之隔,是一個三角型的區塊。由於緊鄰龍山寺,建議讀者搭乘捷運板南線前往,由龍山寺站1號出口出站,面對龍山寺後右轉廣州街直走5到10分鐘即可到達。

 

從剝皮寮見證台灣歷史

從地理位置與建築型式,剝皮寮為我們保留了近兩百年來台灣發展的歷史。由於仰賴商業發展,最早期的剝皮寮商店街區,應為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這條寬約三公尺略呈曲折的小巷道,店家沿街道兩側開立,而非現在大家較常車行通過的廣州街道。

日治時期由於市區改正都市計畫道路,將街道化為棋盤狀的方式管理,廣州街應運而生,使得剝皮寮西南側街屋改為前後兩面都有店面,或改為僅面向廣州街,173巷內部分區域也成為難得看到的半面開店的商業街,後因廣州街人潮往來眾多,使得原先巷內的商家生意大減,也逐步遷出面向廣州街,變成現在看到的街區樣貌。


▲整建前康定路173巷風貌

 

因為都市規劃改變,讓剝皮寮區域建築風格雷同,但又略有差異,街區房子結構上,也因應街道而有不同特色,包含縱深較長的街屋、部分173巷與廣州街都有開口的兩面店,以及道路徵收而產生的斜面店幾種。從牆壁建材與工法不同,也可看出不同時期建築的影子,同時也反應了該戶人家、店家的經濟與文化水平,例如萬華名醫呂阿昌房舍前方的兩根圓形間柱,就是取自西方建築特色,與周圍方柱截然不同。

有趣的是一整排房子,都設有空間大小一致的亭仔腳,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騎樓,173巷內大多為平樑結構,而面對廣州街每戶之間則多以拱圈相隔,配合排列整齊的門板,更是遊客必拍的美麗街景。走在廣州街旁寬闊的亭仔腳下,依稀感受早年台灣庶民生活的影子。剝皮寮老街有關的精采歷史,與其特色建築相較也毫不遜色。包含清朝唐景崧力主台灣民主國時,發起台灣仕紳遊行的起點,正是由此出發。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旅居台灣半年期間,也正是落腳在這裡。

其他包含萬華名醫呂阿昌、著名的經濟記者林佛樹都曾是剝皮寮居民。湮沒在歷史中的老店與設施,則包含懷安醫院〈現永豐銀行〉、鳳翔浴室、蜘蛛麵店、秀英茶室、長壽號茶桌仔店〈轉至南寧街繼續營業〉、日祥旅社、太陽製本所〈現轉至中和營業〉⋯⋯等。

 

漫長重建之路

台灣光復至今,台北市快速建設、變化的時代裡,具有兩百年歷史的剝皮寮,何以能維持早年風華不變?這與緊鄰剝皮寮旁的老松國小,有不可分割的關聯。早年老松國小,因位居台北最繁華的商業區,是台灣最重要的學府之一,為了容納更多學生,早在1945年時,就將剝皮寮街區列為學校擴展時的預定地。不知早年學生眾多時,學校是否曾動念擴建,但以當時老街商店的地方實力,與商業考量,就算要拆建,相信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但當台北市商業重心逐漸轉移到台北火車站、東區,甚至現在的信義區後,學生人數萎縮的老松國小,更難有理由做校區擴建,身在校區保留地的剝皮寮,由於無法自行拆建,所以不具建物更新價值,這也讓剝皮寮能夠保留下來。

1988年政府正式徵收街區補償居民,歷經11年的討論與協調,1999年正式定立「剝皮寮老街保存再利用」政策,2003年成立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並開始整建東段街區,直到今年八月底方才正式開放,由徵收至今已然歷經21個年頭。

 

(到剝皮寮還可聊八卦、看藝術?!)

消息傳播站─茶桌仔店

最能貼近剝皮寮居民生活的,恐怕就是秀英茶室與長壽號茶桌仔店了。供應清茶與簡單茶點的茶桌仔店,不僅是居民閒話家常的地方,曾代理台北市長,爾後擔任監察院副院長的周百鍊先生,早年也常到剝皮寮茶店與各方人士對談,當時剝皮寮茶室,儼然成為市政訊息的傳遞站。

 

走在剝皮寮中

相對康定路173巷內仿古重建老街,筆者更喜歡四處輕推街區裡的門,看是否有鎖上,能否進入「探險」一番。剝皮寮以修舊如舊的方式保存下來,為了符合未來展覽空間的應用與需求,並讓參訪者有更多元的角度欣賞剝皮寮。整建時將建築相互打通,也因此爬個木梯可能就有一個展覽空間供你慢慢賞玩,轉個角可看到截然不同的風貌。雖然對於愛好老舊街廓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斧鑿痕跡過多。但細細品味下,不難感受先民的真實生活軌跡。

 

變身剝皮藝條通

隨著剝皮寮重現,第一個相關的藝術活動就是為期兩個月的「混搭─當代藝術展」,其中包含十七位台灣本地與七位國外藝術家,透過各類創作類型的與素材共同舉辦的聯展。作品以剝皮寮為中心,將周遭萬華地區的特色,透過現代藝術思維彙整,並利用不同形式、媒介的作品呈現出來,希望跨越時間、空間、文化的限制,讓剝皮寮注入新的價值與生命。很可惜本刊發行時,該展已然落幕,就讓我們藉著影像看看部分優秀的藝術作品。


▲黃子欽〈台灣〉─「春花夢露」記憶裝置展


▲梅拉‧嘉思瑪〈荷蘭〉─有形的商人


▲賴珮瑜〈台灣〉─書寫與影像並置的再現真實


▲李昌珍〈韓國〉─神祇地圖


▲林純如〈台灣〉─掀開記憶的痕跡

 

延伸閱讀

攝影景點分享:蛻變的城市 新板 特區

我拍我的故鄉美 瘋台景點大特蒐

推薦 拍攝 題材: 台灣島民漁業情

編輯手札: 東京千円居酒屋

褚士瑩 專欄:墨魚俱樂部

作者>> 孫宗瑋
攝影>> 林家興、孫宗瑋、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本文同步刊載於 DIGI PHOTO 雜誌 NO.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