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VIDIA與AMD都沒推出雙核顯卡前,GTX 580無疑是目前效能最強的卡王。市面上一律都是公板卡的情況下,華碩逆勢推出巨大的Tri Slot顯卡ENGTX 580 Direct CU II。藉由龐大的散熱器,打造兼具散熱、低噪與高超頻的新卡王。

PCB高出18mm

從外觀上看,這張GTX 580似乎只是尺寸大了一點。但事實上這張卡不僅從公板的Dual Slot升級成Tri Slot,高度約變為48mm。連PCB尺寸都比一般卡還要高出18mm,尺寸之大,只有自家Mars系列可以比擬。
因為介面空間擴增,傳輸介面也從公板雙DVI、HDMI Type C,變成雙DVI、DisplayPort與HDMI Type A。雖然現在有了4個傳輸介面,但最多只能同時輸出至雙螢幕,不像AMD Eyefinity可同時支援超過3個螢幕。

▲圖中可看出PCB高度比一般卡略高,約多出18mm的高度。

▲散熱器與顯卡過於龐大,因此背面有整片的金屬背板。

▲核心處有俗稱的巧克力電容,最近已經成了高階卡的標準用料之一。

▲核心供電也十分誇張,10相供電也是少見的顯卡配置。

▲考量到超頻後的耗電量,顯卡電源採用雙8pin配置。

▲NVIDIA顯卡也有DisplayPort可用,且HDMI也是常用的標準規格。

Tri Slot巨型散熱器

散熱器算是這張卡的賣點之一,結構採區塊式散熱,主體為2塊80 x 100(mm)的散熱鰭片,並用5條9mm熱導管串起來,透過上方的2個90mm風扇導熱。顯卡運作時,散熱器會將核心廢熱,由左側風扇向外導出,另一部分則是透過熱導管傳遞至右方區塊導離。因此,顯卡的半數廢熱仍會保留在機殼內,多少會影響到其餘零組件的溫控表現,是散熱設計上比較可惜的部分。

▲Direct CU II採雙風扇配置,且佔用3個PCI-E插槽。

▲散熱為區塊式設計,核心與周邊電路分開。

▲熱導管直接與核心接觸,可增加導熱效果。

▲散熱鰭片相當厚實,此為周邊電路上的鰭片。

溫度下降12度

實際散熱效果方面,因為這張卡沒有公板的過載保護電路,因此在正常情況下FurMark測試中,溫度、功耗都比公板還高。然而跟破解過後的GTX 580相比之下,以溫度面來說,閒置溫度下降了12度,滿載也從89度下降到77度,降低的幅度為13.4%。除了溫度明顯降低外,筆者認為,Direct CU II散熱器另一個優勢是噪音量非常低,預設轉速34%已可滿足滿載的需求,且幾乎聽不到噪音。將轉速提高到50~60%才開始會有風切聲,若安裝在機殼內,60%以內的轉速,噪音量應該都不明顯。

▲測試時幾乎聽不到風扇的聲音,調高轉速至60%才會比較明顯。

效能持平,有超才強

效能面而言,這張卡時脈僅有超10MHz,以出廠時脈跑測試,跟公板卡幾乎相同,唯有手動超頻才能顯現這張卡的特色。未加電壓的情況下,時脈可直接超到870MHz,並通過1小時的FurMark測試。但是若持續往上超,接近900MHz就會不太穩定,得將電壓從1.03V加到1.1V才比較穩定。但是也會大幅提升功耗,至於超頻後的溫度,提升的幅度在5度之內,轉速也沒有明顯提升,可歸功於強大的散熱器。

▲Unigine Heaven 2.0測試中,出現效能低於公板的情況。

▲即便是雙核心的HD 5970,效能表現依然不是GTX 580的對手。

▲平均效能約跟公板相當,除非超頻否則難看出差異。

▲在效能較吃重的Lost Planet中,可明顯看出此卡的優勢。

價差很小,直上爽度高

雖然用高規格的用料與散熱模組,但是價位卻沒有意外的驚人。同樣是華碩GTX580公板卡,含稅價就要17,390元,而搭載特殊散熱器的ENGTX 580 Direct CU II卻只要18,290元,價差只有900元。以這個等級的顯卡來說,價格差距算是相當小,既然要上頂級卡,那不如直接衝更高規格的ENGTX 580 Direct CU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