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已在彰化縣買15公頃土地,將興建資料中心

LIS

這個投資計畫的金額暫定為1億美元,並帶來數十個工作機會,雖然官方資料沒有透露,但應該是在彰濱工業區裡面。台灣會雀屏中選的原因不外:基礎設施良好、供電品質還不錯、有適合的人才,當然最重要的是成本相對較低。選舉將至,這個計畫會不會被拿來說嘴,就請大家拭目以待了。

一直以來,Google 相當強調使用相關服務的速度,例如在搜尋結果頁面中都會標示「搜尋時間: xx 秒」。而隨著亞洲的上網人口愈來愈多,在亞洲找個地方設資料中心就近提供服務勢在必行。雖然 Google 搜尋頁面的顯示速度還是相當快,但 Gmail、Google 文件、行事曆的反應速度則還有改善空間,希望在資料中心開始運作後,這些問題都能獲得解決。

機房會使用海水來冷卻嗎?

Google 位於芬蘭 Hamina 的資料中心使用海水來冷卻,下面這段影片有介紹。2年前 Google 買下位於芬蘭的造紙廠並改為資料中心,決定利用海水來冷卻機房運作時的溫度,比起使用冷氣做空調,能省下可觀的支出。

無獨有偶,Google 位於比利時 St Ghislain 的資料中心蓋在運河附近,也採用水冷系統。Google 把資料中心選在位於海邊的彰濱工業區,是不是也會引進類似的海水冷卻系統呢?

▲ 從 Google 地圖可以看到,彰濱工業區就在海邊。而這裡也是很多攝影師喜愛的拍照地點喔!

Google 號稱是人類的集體記憶庫,Google 文件、Gmail 裡的機密資料應該也很多,如果資料中心出了問題,一定會對營運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選定建置地點時會相當謹慎。Google 在新聞稿裡面說明選中彰化縣的理由:

Google 依照嚴謹的資料中心興建計畫審核標準與程序,在全球各地物色合適的用地,其中必須充分考慮地點與用戶的鄰近度、穩健的基礎設施、可靠的供電系統、一流技術人員、合理的商業法規、以及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由於台灣彰化縣符合所有上述條件,Google 決定選擇在此設立資料中心。

由於這個計畫還在跟合作廠商、政府單位協商中,很多細節還不能講,所以 Google 官方先透露了一些資訊:

2008年1月就已有財經媒體報導 Google 將在台灣成立美國境外最大的資料中心。經過3年多的時間,終於有了更明確的消息。彰化縣有了 Google 的肯定,將來招商時肯定會更有吸引力。「跟 Google 做鄰居!」這樣的標語是不是很吸引人呢?

延伸閱讀:

Apple、Google 入列,7大科技品牌 Logo 的過去與未來

Google 街景車深入亞馬遜雨林,帶來珍貴的部落和河景圖

下雨了嗎?上 Google Maps 也能看天氣

原文網址:https://t17.techbang.com/topics/8535-google-has-bought-15-hectares-of-land-changhua-county-will-build-data-center?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