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泰國洪災影響,傳統硬碟價格暴漲50~100%以上,短暫失去便宜又大碗的優勢。原本 2TB 不用3,000元的價格,硬是漲到4,000元以上,至於 1TB 以內容量裝機碟,漲幅逾一倍更為驚人。近期在受影響工廠陸續復工,市場供貨量增加的情況下,價格終於停止上漲並且下跌,帶來一片曙光。
儘管硬碟目前仍然相當貴,但是價格已經開始走疲,出現慢慢滑落的情況。其實泰國這一淹,普羅大眾最在意的莫過於價格,對一切的一切,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再次總整理來說,受影響最深的是硬碟大廠WD,以及相關零組件工廠(如碟片、驅動臂組件、馬達、......)。
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相關零組件廠與硬碟終端產品價格,兩者間的關係式很容易理解。首先必須建立個認知,淹水影響層面擴及交通中斷(無法運送料件、出貨)、水電供應不穩、員工無法上班等問題。零組件供應商工廠泡水,導致全球總供應量減少,等不到料組裝生產產品的硬碟廠(即便是在別國的工廠也可能受到影響),由於出貨量降低,報價自然相對提高。這成為Hitachi和Seagate,泰國廠受水災影響的程度甚微(災後很快就恢復運作),但是產品出貨價格同樣調高的正當理由。
其實Hitachi、Seagate、WD、Toshiba、Samsung、Fujitsu等,現存或已被整併的硬碟廠商,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中美洲等全球各地,都設有組裝與零組件衛星工廠。這是因應全球化、分散風險、降低成本等考量而形成的策略,以避免被天災等因素一夕之間秒殺掉。那麼為什麼硬碟價格還是漲得這麼誇張呢?關鍵中的關鍵是WD。
▲硬碟必需在無塵室裝配,廠商預估受影響生產線復工時程在3~6個月之間。(照片來源:網路)
WD為全球前兩大3.5與2.5吋硬碟供應商,市占率約為30%左右(勢均力敵對頭是Seagate),泰國廠區占WD全球產能約60%比重。十月中旬遭遇淹水影響,進而關閉兩座工廠生產作業,按比例來推算,十月下旬過後全球硬碟總供貨量,光是因為WD就短缺了18%左右。再加計其他品牌短暫停產的影響數量,由於全球庫存數量銳減,正所謂物以稀為貴,所以價格又很合理的再貴了些。
經常留意價格的人應該發現到,3.5吋1TB及其以下產品漲得相當誇張,但是這其來有自。根據產業研究機構分析,500GB~1TB為市場主流容量,而且被大量應用在套裝電腦上。至於1TB以上的容量,通常是做成外接硬碟、通路零售為主力,市場需求反而沒那麼高。
雖然有人對這種小容量機種很不以為然,卻改變不了它占全球出貨量比重最高的事實。這些容量產品基於成本(每單位儲存容量比)、市場需求(OEM廠商拉貨量)等因素,所以漲幅達一倍以上,較2TB這些大容量機種約50%高出許多。
▲3.5吋硬碟12月初的參考價格。(價格資料來源:原價屋)
綜合零組件與產量等因素,再加上資本主義市場的操作模式,只能說想不貴也難。但是貴多少才是合理的,沒有誰說的準,這些灰色地帶姑且不去細究。因為基本上來說,那也不是你我在網路上炮擊就能改變的事實。(像台灣漲價跑第一、降價慢慢來,Seagate、Hitachi漲價幅度是否合理、通路商是否趁機賺一筆、......等)
前述泡過水的工廠,都在近期內陸續恢復生產運作(WD月中發布消息,指出已經有一條生產線開工),由於供貨量逐漸增加了,所以價格止漲並且開始下滑。不過緊接而來的是中國農曆新年,是否會出現「紅包」行情,上演短暫漲價一段時間這個爛戲碼,就有待觀察了。最起碼,有開始降價就是好的開始……
▲3.5吋硬碟近日最新參考價格,已經開始滑落。(價格資料來源:原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