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也是目前玩家最常使用的備份工具,但硬碟在選購時,除了以容量為依歸外,到底還有哪些地方是玩家必須注意的?以下筆者就簡單歸納幾項重點,可作為採購前的參考依據。
購買外接式儲存裝置時,除了得注意硬碟容量與數量的支援狀況外,還得慎選傳輸介面,才能達到最佳傳輸狀態。目前由於USB連接埠較為普及關係,所以市售儲存裝置大多都會採用USB 2.0介面做為傳輸標準,雖然最大傳輸速度只有480Mbps,但已可滿足多數檔案的傳輸需求;至於若是影像工作者或有大量檔案傳輸需求用戶,則建議選購搭載1394b或eSATA高速傳輸介面的儲存裝置,只不過在選購前,讀者必須先確認自己電腦是否有支援上述兩種連接埠,否則將無法發揮作用。一般來說,面對該種情形,都可額外購買轉接卡獲得解決,但需注意的是,由於轉接卡控制晶片良莠不齊關係,選購前最好先查詢清楚,才能將傳輸效能發揮至極致。
另外,為提供用戶更多元的搭配需求,目前市售部分儲存裝置會採多重傳輸介面設計(如USB 2.0+1394a),雖然方便,但價格也會相對較高一些,選購前要特別注意。
▲USB 2.0、eSATA、1394b及1394aUSB是目前外接式儲存碟常用的傳輸介面。(由左至右排列)
▲至於硬碟方面,和燒錄機一樣,同樣有PATA(上)及SATA(下)兩種傳輸介面。
▲除了常見的3.5吋外接式硬碟盒外,目前市面上亦出現2.5吋版本,至於產品詳情,讀者可參閱下面報導。
比較項目 介面類型 |
傳輸速度 |
備註 |
USB 1.1 |
12 Mbps |
目前已被USB 2.0所取代 |
USB 2.0 |
480 Mbps=60Mb/s |
目前傳輸介面主流 |
USB 3.0 |
4.8 Gbps |
預計2009年下旬問世 |
1394a |
400 Mbps=50Mb/s |
目前傳輸介面主流 |
1394b |
3.2 Gbps |
新一代高速傳輸介面 |
eSATA II |
3 Gbps |
目前傳輸介面主流 |
eSATA Ⅲ |
6 Gbps |
新一代高速傳輸介 |
硬碟與其他儲存媒體差別在哪呢?以下筆者就簡單整理彼此間的個別差異,可作為讀者選購時的參考。(以下以記憶卡、硬碟、筆記型電腦及光碟為例)
記憶卡:256MB~32GB
由於產品定位關係,所以即使目前最大儲存容量已達32GB,仍不適合作為影像長時間儲存使用。
外接式儲存盒/硬碟:40GB~4TB
硬碟由於儲存容量大且單價成本相對便宜,所以相當適合作為影像備份工具,但建議讀者最好能搭配光碟一併運用,才能讓影像永保安康。
筆記型電腦:40GB~500GB
筆記型電腦雖然也能作為影像儲存媒體,但由於2.5吋硬碟最大儲存容量僅到500GB且平均單價較高,所以若有大量影像儲存需求玩家,建議最好還是使用3.5吋硬碟備份為佳。
光碟片:4.7GB~50GB(藍光)
光碟儲存空間雖然沒有硬碟來得大,但因為可信度高且能分擔影像儲存風險,所以目前仍是多數玩家最信賴的備份工具。至於藍光光碟由於現階段單價仍然較高,所以尚不是入手的好時機。
目前一些比較高階的外接式儲存盒,都有內置RAID磁碟陣列功能,以提供檔案更安全的儲存環境。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簡稱,其基本概念就是將多個硬碟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磁碟陣列組,使性能除了可以達到甚至超越一顆昂貴、容量巨大硬碟外,還能增強資料整合度及容錯能力,所以相當適合備用重要資料使用。
磁碟陣列大致可分為RAID-0、RAID-1、RAID-5、RAID-6、RAID-7、RAID-10、RAID-50等不同層級,但若以外接式儲存盒來說,主要還是以前兩種為主,至於差別在哪,讀者可參閱以下圖示列表。
RAID-0使用兩顆以上的硬碟,在資料寫入時,會將資料切割成數個區塊,並同時寫入數顆硬碟中,以獲得較快的傳輸速度,但可惜該模式並無備份功能,僅提供更大的儲存空間與較佳的讀寫效能而已。
該模式和RAID-0比較不同的是,在備份時,會將一份資料變成兩份相同資料,接著再同時寫入不同實體硬碟中,如此一來,就能避免單一磁碟損壞而導致資料遺失。另外,由於在該模式下,雙顆硬碟只能發揮單一硬碟儲存空間關係,所以若有大量影像儲存需求玩家,最好選購大容量硬碟或4層外接式儲存盒搭配為佳。
目前市售外接式儲存盒都有提供熱抽拔設計,雖然好用,但若要和其他品牌產品串接使用時,常會面臨機具模組上的差異,所以拆卸模組再重新安裝也就成為解決的唯一方式。有鑑於此,西華科技於日前推出一款輕便型硬碟盒iDocking701x,使用者無須拆卸硬碟前方模組,就能直接安裝使用,讓你在資料交換上可更加便捷;目前該產品僅提供3.5吋及2.5吋SATA介面硬碟安裝使用,所以在款式搭配上需特別注意。另外,該產品還擁有專利的硬碟退出設計,讓你只要輕鬆一扳就能完成硬碟移除動作,只不過在移除硬碟時,最好以垂直方向進行抽拿,才能避免硬碟的損壞。
▲﹝左圖﹞支援3.5吋及2.5吋SATA硬碟使用。﹝右圖﹞內置USB 2.0及eSATA雙傳輸介面。
作者:林家興 攝影:陳金燾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 雜誌NO.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