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在PC發展史上囧很大的失敗產物,你有用過嗎?

最狂嘴砲戰鬥哥 Amola Li

時至今日,PC的普及率已達到一個階段的高峰,在這段說長也沒有很長的發展歷程中,總會有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失敗產物,湯姆大叔(Tom's hardware)最近統整出幾十年來PC發展中令人感到糟糕與失敗的16項產物。有許多東西,或許也會勾起你過去玩電腦的回憶。

1. 賭爛第一名:新作業系統拋棄舊驅動

第一條一定要點名Windows。這個在PC發展上有功有過的作業系統,對大多數PC使用者來說,電腦買回家,裡面一定要看到Windows,可見它的重要性。不過隨著Windows幾乎隔一兩年就推出新系統(好吧,Windows XP算是個美麗的錯誤,接班人的遲來加上不符主流需求,使他多流行了幾年。),每次推出新系統,就意味著有老硬體會被排除在外,成為不受支援的硬體。對整個產業來說,硬體周邊的汰舊換新意味著永恆的收入。但對使用者來說,不是每個人都閒到可以檢查系統相容性,也有的機關一次升級系統是上萬台計。算是相當不便。

▲驅動程式找不到,原廠又不支援,只能三聲無奈。

2. 容量大,可靠性卻低的Iomega ZIP磁片

在1.44MB成為主流的年代,主流作業系統可能還是倚天中文系統與Windows 3.1。ZIP磁片在1994年問世,容量上,大於百餘張磁片容量的ZIP磁片相當受人矚目,但由於可靠性低落,存儲資料往往不保,血本無歸,在1998被消費者聯合訴訟,最後因為IOmega公司破產,ZIP磁片也下台一鞠躬。

▲ZIP的可靠性不佳讓它被競爭激烈的市場淘汰。

3. 被DDR SDRAM扳倒的Rambus RDRAM記憶體

Rambus從絢爛到白爛的故事,要先從Pentium 4說起。1996年,當時的Rambus在技術上展現出比DDR SDRAM來的優越的性能,因此Intel與Rambus簽訂了開發與授權協議。之後在2000年,使用Socket 423的Willamette版Pentium 4問世,RDRAM開始推出。卻遇上了不少問題,最主要的一點是,RDRAM在當時一點也不便宜,且發熱量高,效能亦不突出,於是逆向造成了採用SDRAM的Pentium III處理器Tualatin與Coppermine,以及死對頭AMD的Athlon和Duron處理器的熱賣。最後讓自己退出PC市場。

儘管RDRAM承受不少罵名,但在技術面上,他還是相當優秀的記憶體架構,之後的Nintendo 64、Playstation 2主機,都可看到RDRAM的產品出沒,只能說PC與他八字不合,稱的上是一個頗有悲情色彩的產品。

▲Rambus與PC的八字不合,但不同的領域也有一片天。

4. IBM Deadstar Deskstar 75GXP

刪除線下的單字才是真相。這款當年讓使用者哭笑不得的硬碟,就有「Deadstar」的封號。從型號中可以知道,75GXP是一款最大容量75GB的硬碟。轉速為7200rpm,單碟20GB,在2000年推出當時就是相當強勁的效能硬碟。同容量的競爭對手還在5400rpm,因此有不少玩家採購。但一年內馬上傳出機瘟,資料抓不到,系統當機,玩家們開始口耳相傳,上網訐譙,但IBM始終未承認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只承諾賠償每位用戶100鎂,以其擺脫集體訴訟。

▲跟現在的「機瘟」相比,還是當年藍色巨人的洞挖的比較深。

5. 沒辦法與RDRAM琴瑟和鳴的Intel Pentium 4(Willamette)

前面提到悲情Rambus,不過搭檔Pentium 4(Willamette)也好不到哪去。第一批推出時沒有辦法完封前代Pentium III,又搭了個又貴又熱的Rambus,讓Intel不只惹嫌,更讓AMD有了大婊特婊對手的機會。Pentium 4在進入Socket 478,改為Northwood核心之後,評價才有了不同的轉變。但不久後的Intel為自己立下了10GHz的里程碑,差點因為這樣砸了招牌,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成也Pentium 4,敗也Pentium 4。

6. DigiScents iSmell香味合成器

電腦裡有光,有聲音,有人就發揮創意,認為應該要有氣味。於是DigiScents公司搞出了一個「聞的到」的香味合成器。標榜讓你瀏覽不同的網站,例如香奈兒官網可聞到香水味,到了「樂事」、「品客」的網站還會聞到乾酪或洋芋片味。不過大概是太唬爛。加上消費者不買帳,這玩意就這樣消失在市場上,只留下一個朦朧的想像。

▲筆者比較擔心健康問題,這香味沒問題吧…

7. Intel Itanium 處理器,其實這才是真・64位元

有時候兩間大小規模不同的公司競爭,較大的公司出現決策失誤時,常常都是較小的公司出頭的機會。Intel採用Rambus RDRAM時反遭市場反彈,這時搭配VIA晶片組的AMD K7處理器就有了伸展的舞台。Itanium也是如此,當初Intel希望藉IA-64架構的Itanium來推掉x86的包袱,卻讓AMD端出了更有相容性的x86-64架構。使的Itanium聲勢大減,只能在企業伺服器上一展拳腳,但2010年微軟宣佈放棄開發Itanium軟體開發,許多廠商也改採用其他方案後,Itanium已經幾乎成了歷史的塵埃。

▲x86的包袱終究無法靠Itaniun甩開。

8. IDE-SATA轉接器,圖個方便卻一點也不方便

這產品讓人懷念,算是不得已的過渡期產品。對於IDE與SATA介面並存的時期,使用者還沒打算換掉手上的IDE硬碟、光碟機,但主機板已經逐漸淘汰IDE介面,於是有了這樣的產品,讓IDE裝置還能延續一陣壽命。

IDE-SATA轉接器通常只有DIY族群才會主動採購,畢竟重新建置系統很花時間,系統升級這種事能越簡單就越別給自己找麻煩,所以弄個轉接卡也在意料中。但問題在於筆者記憶中,轉接卡價格往往不統一,品質與相容性也未必隨著品牌和價格有正相關。反而弄出更多問題,直到SATA全面普及,IDE轉SATA這種裝置才漸漸沒人使用。

▲雖然不好用,終究也是見證那個過渡時期的產物。

延伸閱讀:

Lucid Hydra 新哏:HIS 6970 IceQ Mix 可混搭 Nvidia 顯卡

T週刊:約翰.卡馬克談顯卡戰爭

9. NVIDIA 的歷史污點 GeForce FX 5800

NVIDIA的第一張DirectX 9顯示卡也帶來不少話題,尤其是當年還沒收編到AMD旗下的ATI Radeon,稱的上是當時顯卡領域的強豪,Radeon 9700 Pro也是AGP 8X時代的一張名卡。但NVIDIA GeForce FX 5800當時在DirectX 9的表現不夠理想,加上風扇實在是難以容忍的吵,引來了不少惡評。那時候是ATI風光的時候,一直到雙方的下代產品,才發現到雙方評價的逆轉。

▲好事者特地改的圖,諷刺FX 5800的噪音直逼空壓機的等級。

10. Intel LGA775以後的散熱器扣具「Push-pin」

記憶所及,筆者初接觸PC時,遇到的是DIE容易被壓爆的AMD K7處理器。後來摸到LGA775後,又是另一種災難。當時的原廠扣具「Push-pin」立意良好,希望簡化拆裝散熱器的步驟,但「Push-pin」本身是塑膠材質,多次插拔後容易變形失效,或是施力不當造成「三缺一」,當時筆者在光華商場工作的店家,有推薦客人改用彈簧螺絲拴上的強化背板,藉以改善「Push-pin」插拔問題,或是在故障風扇上拆下還能作用的「Push-pin」,在熟客求助散熱器「斷一腳」時拿來搏感情的小道具。

「Push-pin」到現今的Intel平台上都還可見到,若本身有改散熱器習慣的玩家,對「Push-pin」沒有太多怨念,但多數用戶裝上後只有當機了才會檢查,說很失敗到也還好。但筆者覺得比起來還是AMD CPU扣具好扣一點就是。

▲「Push-pin」算起來也跨越了多個平台了。

11. 掉漆的Logitech初代G15電競鍵盤

G15稱的上是一把很傳奇的電競鍵盤。他有一個自己附帶的小LCD螢幕,對特定遊戲可以支援血量或彈藥訊息,可設定不少熱鍵,鍵盤上還有背光。要說有什麼問題就是貴了點。不過Tom's hardware的編輯更不喜歡他的背光字母鍵帽,因為很容易花掉,雖然後來有改善,羅技也提出了換貨,但過保後還是考慮別支鍵盤吧(笑)。

▲圖中清晰白字是使用者自己買貼紙補上的痕跡。襯著旁邊糊掉的字母格外搶眼。

12. 也是污點的ATI Radeon HD 2900 XT

風水輪流轉,第一次推出DirectX 10顯卡時,ATI的下場不比NVIDIA GeForce FX 5800好到哪去。龜了大半年才出,功耗跟風扇噪音都很囧,效能完全表現更是一團糟,一直到Radeon HD 3800系列,才開始挽回用戶的心。

▲基本上高階卡飆起來都不怎麼安靜,但比起以前,現在的公板卡格外安分。

13. 實用性過低又很貴的Ageia PhysX物理加速卡

當年一張要價300鎂的物理加速卡,卡插上去也只能加速物理效果,拿來跑分,頂多影響較早版本的3DMark Vantage總分。支援的遊戲還非常少,堪稱玩家公認C/P值最低,最感覺不出用處的卡。2008年Ageia被NVIDIA收購,PhysX想當然直接被綁標在NVIDIA自家GeForece顯卡上。物理卡更是只能跟著NVIDIA的卡啟用。最後,當然是形同消失在PC市場上。

▲曇花一現的物理加速卡。

14. 被TLB Bug砸鍋的AMD初代Phenom處理器

當年Intel「取巧」直接封裝兩個核心做出Core 2 Quad處理器,被AMD吐嘈太過遜咖,為了搶快不惜出賤招,終究贏不過AMD嘔心瀝血的Phenom X4「真四核」,但沒想到測出來反而落漆,搞了半天是TLB Bug作怪,這堪稱是靠K8處理器爽了幾年的AMD所踢到的最大塊鐵板。雖然推出了Phenom II,也讓實體核心拉到了6核,但單核心效能已經很難再拉上去,只能繼續拼價格優勢。

▲圖為黑盒版Phenom X4 9600。

15. 性價比很難比的Bigfoot Killer大腳殺手網卡

一台電腦裡有了CPU、有了GPU、接著Ageia喊出了「PPU」(物理加速處理器),Bigfoot也跟著喊「NPU」(網路封包處理器)。算是一項比較少人開發的領域。Bigfoot在網路處理上確實也下了一番功夫,可惜跟Aegia算是難兄難弟,都賣的很貴,又讓人無法體會到花錢的價值。幸好部分主機板廠(ex: 技嘉)仍有產品採用Bigfoot Killer的網卡方案,但前景看起來並不樂觀。

▲名字很殺,理論規格也很強,但用起來很難輕易感覺到與螃蟹卡的差別。

16. 推不倒大橋,卻把自己推倒的AMD Bulldozer處理器

AMD為了扳回一成,苦心研發多年的Bulldozer架構,在千呼萬喚之下,於2011年誕生了。這次雖然做出第一顆完整8核心處理器,但還是PK不過紮實執行「鐘擺策略」的Intel。但也不能說AMD並不長進,推土機至少還是比Phenom II快,但也就這樣了。

▲原生8核聽起來還是很酷,可惜實力還是有段差距。

資料來源:Tom's Hardware

延伸閱讀:

AMD HD 7970 之 GCN 架構完全解析,帶來 GPU 革命

原文網址:https://t17.techbang.com/topics/11696-16-in-the-history-of-pc-a-lot-of-failed-products-do-you-have?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