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800 評測 :135單眼史上最高畫素,性能表現更完整(內含大量介面和實拍)

Joey Shen

經過了三年漫長等待,Nikon 終於推出入門全幅後繼機種D800。Nikon D800搭載了3630萬超高畫素CMOS感光元件,部分核心規格等同旗艦等級Nikon D4,例如:Multi-CAM 3500FX對焦系統、9.1萬畫素RGB測光感測器、EXPEED 3影像處理器,火力強大的規格將D800推向媲美專業旗艦的市場定位。想知道D800有多「威」嗎?且看我們24小時的馬拉松密集測試,以最快速度為您詳細報導。

快速目錄

 

Nikon D800重點規格:

 

2007年首次踏入35mm全幅戰場

在此之前,先讓我們跟哆拉A夢借時光機回到2007年。在那個沒有EVIL、大家都想擁有一台DSLR的年代,各相機大廠不斷研發新技術與規格,投入自家數位單眼,為的就是吸住用家的注意力。相較於其它35mm相機廠牌,Canon具備自行開發感光元件的能力,搶先時機推出了Canon EOS 1Ds系列、EOS 5D全片幅數位單眼,也使得消費者想升級時,只剩下「Canon Only」。也因此在同年8月,當Nikon首部全片幅機皇D3正式發佈,市場出現了「唯二」選項的時候,這消息可是讓苦候多時的Nikon Fans激動不已(甚至可以說是喜極而泣)。

同時發表的D300是台APS-C機皇,隔年Nikon選在差不多的時間,再送給Nikon用家入門全幅機Nikon D700這項大禮,以十萬元入荷的價位,直攻相同定位在市場上熱銷的C家全幅機。三年後的今天,Nikon D800以業界最高的3630萬畫素CMOS重返榮耀!搭載了比D700處理速度快22倍的EXPEED3影像處理器、新型51點自動對焦系統、9.1萬畫素RGB測光感測器(D700則是1005畫素,兩者相差極大,因此這次對於各種場景的測光準確度很高)、新增Full HD動態錄影、重量比D700輕10%…。突破性的規格使得D800未上市先轟動,D800身為史上最高畫素的135單眼相機,Nikon是怎麼辦到的?就讓我們先由外觀來回溯Nikon D800的進化軌跡。


Nikon D800突破性的採用目前最高3630萬畫素CMOS,實拍效果如何,請看本站獨家實拍及報導。

 

D700 v.s. D800外觀差在哪?

回到現在時刻。Nikon旗下的單眼相機,從入門到旗艦機種在外型上,都有一個共通的特性,也就是保留著大量按鍵與撥桿,卻又能「化繁為簡」的高度功能性,要將眾多功能鍵收納整齊,又能動線明確的讓用家輕鬆操作,這可是N家的拿手絕活。或許對於第一次踏入單眼的用戶,會對這麼多的按鈕心生畏懼,但我請身旁女性朋友實際把玩D800,只需約1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掌握大致功能位置,操作上手是沒問題的,並不如想像中困難。

對於喜歡純手動操作的玩家來說,D800「機械感」十足的外型,可以徹底滿足他們的操控欲;這樣的設計對於一般用家其實也有好處,可以把專注力集中放在觀景窗中,不需要再將視線移至機身上,另行確定功能鍵的所在位置。整體來說,為了「準專業」玩家打造的D800,在延續「性能感」(多念幾次,發音要正確喔)的精神外,也小幅修正部份按鍵的位置,與前代機比較,整體操作感大幅提升。

讓咱們先從外型曲線來看,相較於前代機D700走的剛毅風格(請看軍艦部與機身邊緣),D800則選擇與D4接近的路線,將機身線條修飾得較柔和流線,也同時使得D800在軍艦部乍看下有幾分「嬰兒肥」。此外,D800「快門鍵周邊區域」角度較為傾斜,握把凹槽角度較平緩,對於長時間握持的手部舒適度能夠有效提升。也因此緣故,原先穿在D700身上的「紅色小內褲」,一併也改成更簡約的紅色迴力鏢。


▲Nikon D800(右)的外型曲線較圓潤,因應「大上半圈」的機身,在握持部也稍微做出修正,對於長時間握持的舒適度有一定幫助。從正面大圖便能觀察出D700/D800之間的差異。


▲Nikon D800的軍艦部較寬廣厚實,這是為了容納入光量更大的稜鏡的緣故。但D700/D800內建閃光燈彈起的高度倒是相當一致。另外,D800「白色」的鏡頭接環定位點也改成立體式的,方便更迅速的拆裝鏡頭,即使摸黑操作也能對準安裝。


▲Nikon D800(右)將Live View鍵從拍攝模式轉盤中獨立出來,設計在機背上。同時降低「主指令撥盤」的位置,且將「多重選擇器」加大,操作起來手感更佳,不易誤觸。


▲從機頂上來看,可以發現「拍攝模式轉盤」上面新增了BKT(包圍曝光)鍵,另外,快門區域也新增了紅色的「錄影鍵」。在兩台相機的型號標示區也可以看出D800/D700機身線條有所不同。


相較於D700(左)的輸出端子區的橡膠蓋具有「回彈」機制的設計,D800則是採用「開啟後固定」的形式,兩者各有利弊。

以D700的按鍵佈局為基調,再添加更直覺且快速的功能鍵,就揉合出眼前的這台小怪獸。不過D800延用中階機D7000的AF模式+AF區域模式設計於鏡頭接環旁,且將原先D700的AF區域模式選擇器改成Live View撥桿。在機頂新增錄影鍵,一併的將Mode和EV補償鈕縮小了。拍攝模式轉盤上,除了ISO、白平衡、QUAL外,另外新增BKT(包圍功能)鍵,也可以指定成多重曝光、HDR的快捷鍵。此外,直接將S、CL、CH、自拍、Q、Mup(反光鏡預鎖)做在D800的拍攝模式轉盤的外圈,增加實機操作時可見度。

D800除了歷經上述的微整型,使實機操作可以更加靈敏並增添直覺性,整體重量也比D700輕了95公克左右。只是當筆者拿起D700與D800比較時,反倒覺得D800較有份量(難道是心理作用?)不知是否原廠在機身結構上,重新配置的結構位置,亦或這是手感紮實所產生的錯覺,這部份就有待添D800實機的你們分享一下了。


▲即便同時插入兩張記憶卡時,也可以透過選單的設定,指派不同照片檔案的儲存位置等功能。

 
▲Nikon D800可加裝MB-D12把手,位在屁股的擴充端子也與D700(搭配把手MB-D10)有明顯的差異。

 
▲Nikon D800所使用的鋰電池,與D7000、Nikon 1 V1皆是EN-EL15,可拍張數約900張。反觀D700所使用EN-EL3e,可達1000張可拍張數。

 
▲Nikon D800/700的充電器。

 
▲Nikon D800(右)的快門鍵區,做得較為傾斜。

 
▲Nikon D800(右)的拍攝模式轉盤,直接將功能印製在外圈上,需要調整時,只需要將視線自觀景窗平行移到左側,就能進行調整了。

 

(D800的D-Light表現如何,後面告訴你!)

可自動調節亮度的3.2吋92萬畫素LCD

Nikon D800新增Full HD動態錄影,這也讓Live View的被使用率提升許多。因此在D700的設計(Live View設定於拍攝模式轉盤)可能不易操作,因此在機背上新增Live View撥桿(原D700的的AF區域模式選擇器位置)。共分為拍照與錄影兩段式撥桿,選擇完畢後再按下中間的按鍵,就能以Live View進行拍攝。

3.2吋92萬畫素VGA液晶螢幕,也為Live View加分不少。在使用Live View功能時,玩家可以再透過info鍵逐一開啟「格線」、「曲線圖」、「雙軸虛擬水平儀」等等功能。而位置螢幕旁的小孔,是用來偵測環境光源,並以此數據調節LCD亮度,在檢視圖片或是使用Live View功能而言,可說是相當貼心的設計。


▲在D800的機背上,設有偵測環境亮度的小孔,目的是用來自動調整LCD的亮度。Live View撥桿也提供「拍照」與「錄影」兩段式設計。


▲在錄影功能下切至Live View後,隨著每按一次info鍵,會出現格線、曲線圖或是水平儀等頁面。

 

自由度極高的自定義控制、一目瞭然的MENU選單介面

在Live View介面時,info鍵的功能是如此,那以觀景窗進行拍攝,這個按鍵又代表哪些功能呢?其實這點與D700相同,按下info會直接進入「快速設定顯示」中,調整部份功能(大方向與D700所設置的相同,唯有將原先的照片調控改成BKT)。需要調整照片調控的話,也能使用螢幕旁的快速鍵做選擇。不過快速設定顯示內的功能,仍然無法自行設定需要的功能。


▲D800的快速設定顯示,可調整的功能與D700大致雷同。


▲Nikon D800的雙插卡設計,能使用MENU的設定,指向不同類型的記憶卡所負責儲存的東西。


▲副插槽可被指派為額外空間、作為備份使用,或是將不同照片檔案設定在主/副插槽。

對於需要進一步設定的用戶,只需要先判斷該功能屬於哪一類型後再從中選擇,就能快速的切換與設定。在「我的選單」能記錄最近20個使用的功能,能有效縮短進入選單中層層翻找的時間。相較於Canon採用樹枝狀的架構設計選單,需進入兩層的介面進行調整,且將進階或不常使用的設定收納起來(搞得有點像隱藏版功能)。Nikon D800就維持原廠一貫的盤型設計,將機身內可以調整、設定的功能,分門別類的攤開,放在「用戶設定選單」中。其實這樣的選單設計的難度較高,對於注重功能取向的玩家而言,爽度絕對是提升的。而在D800的用戶設定中,特別為了錄影功能新增「g.短片」。

在D800的眾多按鍵中,像是Fn、景深預覽、AE-L等按鍵,都能透過用戶設定選單中的「f.控制」,自行調整所代表的功能。舉例來說,Nikon的景深預覽鍵位置,與其它廠商有所不同(Nikon設計在鏡頭右側),下方又有一顆Fn自定義鍵,透過自定義調整,可以將景深預覽指定給Fn鍵。這也表示著,即使是C家「跳槽」過來的用戶,也能藉此將相機設定成自己習慣的操作介面。

而在D800中植入的全新功能,像是間隔攝影、HDR,甚至是升級後的D-Light,這些常用或是具趣味性的功能,都歸類在「拍攝選單」。需要召喚它們時,也不需要進入MENU裡一層一層的翻找。


▲將相機內可調整設定的功能,分為「a.自動對焦」、「b.測光/曝光」、「c.計時器/AE鎖定」、「d.拍攝/顯示」、「e.包圍/閃光」、「f.控制」以及「g.短片」。


▲景深預覽、Fn、AE-L鍵,都可以依照個人的操作習慣指派負責的功能。


▲拍攝模式轉盤上新增的BKT,可以指定多重曝光或是HDR(高動態範圍)。

 
▲Nikon D800同樣具備光觸發功能,且可由機身無線調整兩支閃光燈的出力。

 

新增「微時攝影」、「HDR高動態範圍」,省去電腦後製的麻煩

在Nikon D800的拍攝選單中,能看見「間隔定時攝影」的進階版:「微時攝影」。簡單來說,此功能是讓使用者不需要再進入電腦中,直接在相機內將間隔定時攝影的照片,彙整成一支影片。在細部調整中,提供多久拍攝一張、需要拍攝多長的時間,並由相機換算這支縮時攝影短片約有多長。

對於喜愛拍攝星軌,或是長時間記錄晨昏、雲海等自然景觀的玩家來說,D800內建的微時攝影,省去大批照片丟進電腦後,逐一匯入剪接軟體後的處理時間。礙於借測時間的緣故,筆者以每隔五秒,共拍攝約3-5分鐘的長度,稍微測試D800將其後製成影片的速度,其實約略需要一分鐘的時間(會隨拍攝長度變動),一支縮時攝影的短片就完成了。另一項替玩家縮短照片進電腦後製的功能不:HDR(高動態範圍),在Nikon D800中也看得到。提供系統或是單張的HDR型式、三級曝光差異、平滑化功能設定。


▲新增的HDR,可以細部調整上述功能。


▲Nikon DSLR拍攝功能的特色之一:間隔定時拍攝。可以設定每隔幾秒拍攝一張,以及總拍攝長度,對於生物生態研究,或是近期流行的縮時攝影,都可以靠它來執行。


▲微時攝影,就是將間隔定時拍攝的照片,編輯成一段影片。在設定完間隔、拍攝時間後,D800會自動計算這段影片的長度。

▲Nikon D800微時攝影短片。


▲Nikon單眼招牌的多重曝光,D800也替大家先準備好了。


▲Nikon D800提供五級D-Light設定(D700:四級)。


▲左為關閉D-Light拍攝,右邊則是將D-Light設成超高所拍攝的。(點圖下載原尺寸)


▲左邊為變形控制關閉,右邊則是控制開啟。(點圖下載原尺寸)


人機介面一體的對焦模式與AF區域選擇設計

將對焦模式與AF區域選擇器揉合在一體,陳設在鏡頭接環的右下角,欲選擇AF區域,只需要壓住按鈕,並搭配主/副指令撥盤就能達成。這項原先只放在入門機的設計,進而植入D4/D800中。實際操作時,按住AF模式鈕,並以主指令撥盤,可作AF-S、AF-F切換;若是搭配副指令撥盤,就能調整動態AF區域(單點/9點/21點/51點/3D追蹤)。


▲Nikon D800將對焦模式與AF區域選擇器MIX在鏡頭接環的下方。


▲按住AF模式鈕並搭配副指令撥盤,即可切換動態AF區域。

其實不只有Nikon將入門款的功能移植到頂級產品,在別的領域也有類似的例子。譬如BMW的高階車款7系列,就取消了排檔桿,把它簡化成在方向盤旁邊的一顆按鈕,對於F1賽車車手,或是拉力越野車賽的選手而言,或許會覺得缺乏手感吧。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這樣的設計反而便於使用。宛如電玩的「人機介面」設計,讓使用D800拍照的過程中,無需更動設定,就能對焦,整體操作更直覺、更有樂趣。

或許有人會覺得Nikon把這種消費性的功能,往高階機做延伸,在某方面抹滅了高階機與入門機的界線,對旗艦機是一種侮辱。但筆者持的看法不同,我認為「創新」是品牌重要的核心理念,既然在入門機身上可以獲得大眾認同,旗艦機在更嚴謹的設計架構之下,可以將該能發揮得更盡致,有什麼原因為了商業考量(市場定位區分),而省略該功能呢?舉例來說,誰說西裝筆挺的高階主管,就非得要在高級餐廳大啖魚翅鮑魚,不能坐在路邊吃大排檔呢?食物的重點是美味,相機的重點是符合大眾需求、使用人性化還有高畫質,如果沒有相違背,就應該大膽的設計進去,尤其是對一間光學老廠來說,敢這麼創新,實在是勇氣可佳。

 

(下一頁還有白平衡、感光度、長時間曝光表現!)

快門鏗鏘有力,耐用次20萬次

Nikon D800採用Multi-CAM3500FX自動對焦感測器模組,對焦點維持在51點,不過D800強化每個對焦點的支援性,全部的對焦點皆支援最大光圈F5.6(中央15點為十字型對焦點)、15點支援最大光圈F5.6-F8之間的鏡頭(中央9點為十字型對焦點)、11點支援最大光圈F8的鏡頭(中央1點為十字型對焦點)。這樣的對焦系統設計,有利於商業攝影、使用增距鏡後的對焦準確度。若是使用更大的光圈進行拍攝,D800也是能迅速捕捉到被攝主體。

另外,Nikon D800在FX格式下,具備每秒4張連拍速度,加裝MB-D12把手後,每秒可達6張。喜愛軍備競賽的朋友們,對於這樣的「數字」可能頗有微詞,畢竟在「連拍張數」上,D800的帳面數字亞於D700是個事實。但是大家別忘了,D800有效畫素是D700的三倍,在同時替兩台相機插入SanDisk 60MB UDMA CF卡實際測試,D800在照片載入速度上略贏D700。就連快門聲以及快門簾反應速度,都可以在D800身上感受到,與D700明顯的差異。

▲Nikon D700快門聲。

▲Nikon D800快門聲。

 

兩項自動白平衡,還原真實色彩

在Nikon D800的白平衡當中,除了保有螢光燈當中的七種不同光源選項(納燈/暖白色螢光燈/白色螢光燈/冷白色螢光燈/晝白色螢光燈/日光螢光燈/高色溫水銀燈)外。在自動白平衡中,也區分了Auto1標準,以及Auto2自動保留暖色調光線色彩兩種,讓實際操作時有更豐富的選擇。每個白平衡都可以進入微調模式,透過多重選擇器進行綠、黃褐、洋紅、藍色的細部調整。在選擇色溫裡,以提供10K為增量調整的數值,使D800可以更精確的還原真實色彩。


▲Nikon D800的自動白平衡,分成Auto1標準,以及Auto2自動保留暖色調光線色彩兩種。


▲每項白平衡都可以再做細部微調,使用「選擇色溫」時,可以用每10K的增量方式調整色溫。


▲自動(左:D800,右D700)


▲自動保留暖色調光線色彩(限D800有)


▲白熾燈(左:D800,右D700)


▲納燈(左:D800,右D700)


▲暖白色螢光燈(左:D800,右D700)


▲白色螢光燈(左:D800,右D700)


▲冷白色螢光燈(左:D800,右D700)


▲晝白色螢光燈(左:D800,右D700)


▲日光螢光燈(左:D800,右D700)


▲高色溫水銀燈(左:D800,右D700)


▲直射陽光(左:D800,右D700)


▲閃光燈(左:D800,右D700)


▲陰天(左:D800,右D700)


▲陰影(左:D800,右D700)

筆者單以ASUS PA246Q出廠螢幕顯示,D800在套用自動白平衡Auto1標準所拍攝的結果,與手上的色卡做比較,明顯能感受到D800的色彩還原性比較高,且顏色逼近肉眼所見的色調。反觀D700的表現,對比度顯得偏高,雖然看起來較為討喜,不過能保留的細節卻不多。

 

高感光度與長時間曝光表現

雖然Nikon D800座擁目前最高的3630萬畫素,對於打算攻頂的專業攝影師而言,如此領先的「數字」的確相當誘人。只是隨著畫素越高,玩家們也產生另一項擔憂:D800在高感光度以及長時間曝光的噪訊表現,能否讓人折服呢?又或是在噪訊抑制的表現上,能否在色彩層次與畫面純淨度上取得一個平衡點?


▲有關ISO的基本設定。


▲內建高ISO與長時間曝光的NR效果設定介面。


▲左邊是減少長時間曝光雜訊關閉,右邊則是減少長時間曝光雜訊開啟。(點圖下載原尺寸)


▲ISO100(左:D800,右D700)


▲ISO200(左:D800,右D700)


▲ISO400(左:D800,右D700)


▲ISO800(左:D800,右D700)


▲ISO1600(左:D800,右D700)


▲ISO3200(左:D800,右D700)


▲ISO6400(左:D800,右D700)

▲ISO12800(左:D800,右D700)


▲ISO25600,NR關(左:D800,右D700)


▲ISO25600,NR開(左:D800,右D700)

在本次的測試中,筆者將D800與D700同樣設定TIFF的檔案格式,在室內進行感光度實拍,從100%原尺寸來看,D800在ISO6400的雜訊表現還挺不賴的,不過在暗部易有紅綠的噪訊浮出,可是單就影像的純淨度來說,D800的表現相當不錯。因為筆者疏忽,因此D700拍的照片並未準焦,請各位把注意力放在畫面的噪訊粒子上。不過擁有3600萬超高畫素的D800,專攻客群無非是從事專業商業攝影師,該領域最常使用的是120片幅的機背進行拍攝。為得正是機背能提供完整的色彩調階與細節,甚至是明亮間的延展度,且於棚內拍攝,實在不需要太高感光度的輔助,因此機背的可用ISO,大約是在ISO100-400左右,既然能提供專業商業攝影領域使用的D800,感光度6400仍有不錯的表現,已是值得嘉許的事。

另外,筆者以約15秒的長時間曝光車軌,進行減低長時間曝光雜訊的效果。從局部裁切中可以發現,開啟此功能後,D800抹除粒子的效果降低物體邊緣的銳利度。不過,在未開起此功能的局部圖中,也能看出Nikon D800花了不少心力在處理畫素高與雜訊表現,起碼以這張曝光了15秒的照片中,尚未發現畫素粒子影響了畫質與純淨度的問題。

(後面還有更多實拍照片!)

新增Full HD動態錄影

Nikon D800新增Full HD動態錄影格式,與目前支援錄影的DSLR相同,可選用M(手動調整光圈快門)或A模式(可調整光圈與曝光補償)進行動態錄影的拍攝。在使用A模式錄影時,透過轉盤調整光圈值來營造自己所需的景深效果,不過隨著每次調整光圈值,感光度也會隨之變動,為的是確保拍攝的影片保有一定的亮度。在錄影的過程中,也能使用AE-L鎖住當時的曝光值進行錄影。

雖然D800不具備D4的局部裁切後,仍保有Full HD影片格式的功能,無法同步錄影的同時拍攝靜態圖片。不過D800的錄影功能共有FX與DX兩種格式。機背上的AF-ON鍵,是在使用Live View進行合焦的,但也能透過設定,讓此項功能透過快門鍵達成。D800內建的HDMI插孔,可以與內含硬碟的影像解碼器連結並進行短片拍攝,預期將D800視為攝錄影機的專業影像工作人士,不需要擔心錄影長度受到記憶卡的限制了。

筆者實際搭配14-24mm F2.8G鏡頭測試錄影功能,可以發現的是,在固定焦距上,D800可以做到持續的自動對焦,若是在錄影過程中改變焦距,則需要利用鏡頭上的對焦環重新調對,或是按下AF-ON鍵。此外,在錄影過程中,若調整光圈,約略還是會聽見轉動撥盤。


▲Nikon D800提供錄影影片的設定介面。


▲可透過「用戶設定選單」中的「g.短片」裡,針對在錄影過程中,不同按鍵的指派功能。


▲雖然Nikon D800提供獨立的錄影鍵,但也可以依照使用習慣上的不同進行切換。

▲Nikon D800實錄表現。

 

再次獲得提升,為全片幅機市場開拓出新的藍海

Nikon在暌違三年半的時間,端出D800入門全幅機皇,承載多項D4全新開發的技術與規格,更勝於D700的握感與操控邏輯,讓玩家在實際使用時,能以更敏捷迅速的速度,捕捉瞬間的畫面。內建等同D4的全新51點自動對焦系統,面對平時的風景、小品攝影,根本是易如反掌,將其延伸至商業攝影,或是時尚人像,各區域所支援的最大光圈,又能恰如其分的給了這些攝影主題更好發揮的空間。在拿著這台紮實的機身,以手感十足的按鍵、鉅細靡遺的操作選單,D800讓人聯想到的,是像在駕駛戰鬥機(或是F1賽車)一般,不過這樣在使用「高科技結晶」的感受,可不像一般廠商「舊瓶裝新酒」般缺乏創意,D800的每項細節,都經過完整周詳的思考,考慮到了用家真正的需求。

對許多玩家而言,D800最大的優點無非是搭載3630萬畫素的感光元件,這項創舉對堅守本格派的Nikon來說,絕對是大膽且突破性的,更為現今135mm單眼市場開響了3000萬以上高畫素的第一槍。也因此,雖然Nikon現下只有兩台入門全幅機,但也默默的畫分了成兩個路線。追求連拍的玩家,可以選擇D700;有大尺寸輸出或是以攝影為生的玩家,則是能投向D800/D800E的懷抱。不多久也有許多觀望的玩家,忍不住用酸葡萄心態說:「D800的高畫素不符合市井小民的需求,敗了它搞不好連記憶卡、電腦甚至硬碟都要升級,不會有輸出需求的買這麼大畫素有何用處?」。

的確,一張3630萬畫素的照片,以TIFF檔儲存約100MB。若是以32G記憶卡換算,約能拍攝320張左右的照片。經過筆者一天帶著D800並使用SanDisk 32G 60MB記憶卡的實拍結果,可是連用上一半容量都沒到就天黑收工了,更別說改使用比TIFF檔案容易更小的RAW檔的可拍張數(大家別忘了,D800備有雙插槽設計)。與照片有效畫素最直接影響到的,的確是「輸出」。只是回想一路使用數位相機的心得,是否總碰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照片輸出缺畫素」的問題?直攻三千萬畫素的D800,代表著其畫質表現,完全可取代傳統底片,我們也看到不久前美國柯達公司破產重整的消息,這是否也意味著數位新時代的到來?


▲Nikon D800提供FX、DX、1.2X、5:4四種影像區域。


▲左為FX的影像尺寸;中間則是DX格式下的照片畫素;右邊則是5:4影像尺寸下,各種影像大小具備的有效畫素。


▲F3.5, 1/400s, ISO400, +0.3EV,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14, 1/50s, ISO100,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5, 1/60s, ISO200, +1EV,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3.2, 1/100s, ISO400, -0.7EV,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3.2, 1/3200s, ISO400, +0.3EV,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5, 1/200s, ISO200, +0.7EV,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3.5, 1/50s, ISO800, +1.7EV,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3.5, 1/250s, ISO100, -0.3EV,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3.5, 1/250s, ISO100, -1EV,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5, 1/640s, ISO200, +0.3EV,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16, 1/13s, ISO100,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3.2, 1/100s, ISO1600,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3.5, 1/40s, ISO400, +1EV, Tiff轉JPEG。 (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F3.2, 1/13s, ISO1600, Tiff轉JPEG。(點擊此處可下載原圖

最後,在知道總代理報出94,900元的建議售價之後,高階業餘玩家與專業用戶們,應該都對D800的性能價格比很滿意吧?(不滿意也要說喔)因為目前市面上,缺乏的就是這個價位帶的產品,在一應俱全的規格下,最吸引人也佔有絕對優勢的,當然是「世界最高」的畫素,不過同時提升對焦、色彩系統上都做了全面翻新。雖然有著驚人的規格,但Nikon也深知:「軍備競賽能吸引短暫目光,卻非長久之計」的道理,在這些規格之外,D800也有相符的畫質表現,從上面的ISO與長時間曝光表現,不論是在亮暗部噪訊,皆有令人折服的技術,相信玩家們也會認同這才是專業相機廠應該注重的核心價值。

雖然D800的實機表現相當誘人,但面臨對手Canon一波又一波緊接而來的攻勢(據原廠先前消息,將再發表搭載4K2K錄影功能的旗艦DSLR),今年單眼相機市場真是令人充滿期待。Nikon的下一步是否也會在動態錄影方面有所著墨?已經先藏起了的王牌何時亮相呢?就請各位與我們一同拭目以待吧!

延伸閱讀

全台首發 Nikon D4 新旗艦試玩報告

322世界水資源日,36張攝影作品讓你知道水有多重要

Synology DiskStation DS 212 實測:網路相簿×雲端備份×行動應用一次搞定

餅乾鏡大解密:解剖Olympus 17mm F2.8和Sony 16mm F2.8


原文網址:https://t17.techbang.com/topics/11968-nikon-d800-evaluation-135-history-of-unilateral-effects-of-high-art-performance-and-complete-containing-a-large-number-of-interface-and-real-shot?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