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燈的基礎課:入門篇

編輯部

今年冬天特別長,鳥鳥的天氣,沉悶的陰雨天,加上一波又一波的冷氣團來襲,想必這幾個月來,各位朋友也在家中悶得發慌吧。既然天氣太差沒辦法外出也找不到景可以拍,不如就跟編輯部一起,用閃光燈來練習室內人像吧!

使用閃光燈的目的

補光

補光的目的就是要讓Model獲得適當的曝光量,特別在逆光處,因為背景與Model之間的反差過大,若沒使用外來光源對Model補光,很容易拍出背景曝光正常,但Model卻呈現剪影的照片。使用閃光燈不僅能使Model得到足夠的曝光量,也能兼顧到背景的光線,平衡兩者之間光線的反差。

Nikon D80, AF-S DX Zoom Nikkor 18-70mm F3.5-4.5G ED, 閃燈, 室內人像
▲沒使用閃光燈,背景能獲得適當的曝光量,但Model卻是一片漆黑。Nikon D80+AF-S DX Zoom Nikkor 18-70mm F3.5-4.5G ED, 手動模式, f4.5, 1/50秒, ISO 200, 自動白平衡, JPEG/Fine。

Nikon D80, AF-S DX Zoom Nikkor 18-70mm F3.5-4.5G ED, 閃燈, 室內人像
▲使用閃光燈,不僅能使Model獲得恰當的曝光,也能兼顧背景的光線。Nikon D80+AF-S DX Zoom Nikkor 18-70mm F3.5-4.5G ED, 手動模式, f4.5, 1/50秒, ISO 200, 自動白平衡, JPEG/Fine。


眼神光

使用閃光燈的另一目的,就是要讓Model的眼睛看起來更有神,在不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拍攝Model,雖能獲得較自然光影的照片,但在Model眼睛瞳孔處,卻是一圈濁黑。而使用閃光燈則能在瞳孔處增加亮點,使其眼神展現活力生氣。


▲沒使用閃光燈,眼睛黯淡無神。


▲使用閃光燈,Model眼睛看起來更有神。

 

不同閃光燈的運用效果

使用內建閃光燈

內建閃光燈最大的優點便是無需攜帶,只是在補光方面,GN值較小,加上光質生硬,不夠柔和,且無法使用跳燈以及轉換光源方向,都是內建閃燈較不受大眾喜愛使用的原因。

 

使用外接閃光燈

外接閃光燈與鏡頭之間的距離,較內建閃光燈遠一些,加上閃光燈出口的設計也較大,打出來的光線無論在質感或色溫準確性方面,都較內建閃光燈來得優異,可惜從還是有明顯的生硬光線。

 

使用跳燈

跳燈大概是最多人使用的打燈方式,藉由光線反射擴散的原理,可使閃光燈生硬的光線柔化許多,加上幾乎只要有天花板的場合就能使用,無須攜帶其他拍攝工具,也能避免光線直接照射Model眼睛。

 

光源擴散比較

光源擴散程度跟其出口有絕對的關係,由右圖可看出,內建閃光燈因閃光燈出口最小,所擊發出來的光線有也就越集中,故會產生生硬光線。跳燈因為藉由光線反射,使其擴散面積增加不少,光質當然也就柔和許多。

    

 


跳燈的運用

利用天花板

利用天花板使用跳燈前,最好先確認天花板是白色。因為光線經過反射會將天花板的顏色給反映出來,如果天花板是黃色、藍色、紅色,跳燈的色彩就會呈現這些有色光。使用跳燈時,若閃燈模式仍設在TTL的話,需要注意視情況增加閃光補償,因為閃光燈並非直打Model,而是經由天花板的反射對Model補光,光線所走的途徑較長,容易出現曝光不足的現象。

Nikon D80, AF-S DX Zoom Nikkor 18-70mm F3.5-4.5G ED, 閃燈, 室內人像▲Nikon D80+AF-S DX Zoom Nikkor 18-70mm F3.5-4.5G ED,手動模式, F4.5, 1/50秒, ISO 200, 自動白平衡, JPEG/Fine。

 

利用牆壁

除了天花板之外,拍攝者也能利用牆壁的反射來對Model補光,不同於使用天花板跳燈的柔散頂光,牆壁反射的光線為較立體的側光,光質當然也具有同樣的柔和效果。

Nikon D80, AF-S DX Zoom Nikkor 18-70mm F3.5-4.5G ED, 閃燈, 室內人像
▲Nikon D80+AF-S DX Zoom Nikkor 18-70mm F3.5-4.5G ED,手動模式, F4.5, 1/50秒, ISO 200, 自動白平衡, JPEG/Fine。

 

作者/攝影:謝慕郁 模特兒:陳瑩真 情境照:駱志青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 雜誌 NO.30

網拍麻豆【新彌】

這招好強!!!下次跟攝影師說 <( ̄︶ ̄)>

對不起 我錯了 @@" 我不該打廣告!!!

原文網址:https://t17.techbang.com/topics/1197?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