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從DC轉戰到DSLR,一部分除了畫質好與高ISO雜訊的抑制外,另一個就是景深效果,由於數位單眼感光元件大,因此較容易拍出景深的效果,而這時若要景深再淺一點,大部分的朋友都會推薦,大光圈或是改買全幅相機,或是長焦段鏡頭70-200mm在壓縮下,景深超迷人。而用功的朋友,則會上網研究景深、光圈、感光元件的相關資料,網路也有不少相當專業的文章,甚至也有相當理論的那種交叉對焦的示意圖。
看得懂的朋友還是看得懂,看不懂的朋友,就只能看門道了,其實想知道景深效果,從鏡頭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囉!
為何DC要貼近才有景深?全幅相機易產生出景深效果?以及大光圈下,如何避開失焦的問題?在待會的解說中,絕對沒有複雜的圖表,也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數字間的比較。透過數字上的變化,就可輕易的了解,為什麼會拍不出景深,現在就放鬆心情,一塊來看看吧!
找了好久,終於找到一隻標示相當清楚的鏡頭。在早期的鏡頭中,應該都會看到上面畫了一堆線,到底這些線是做什麼用的呢?其實這些線就是用來標明這顆鏡頭的景深容許範圍。從下面的圖中,各位可看到,在最前方有一個白點,那一個點就是光圈值,而下面會看到0.8、1、1.2、1.5~無限遠,這是對焦的距離。
意思就是說,這顆鏡頭的最短對焦是0.8公尺,一直到無限望遠,而在下方又會看到跟光圈環一樣的數字,且每個數字上方的兩旁都有白線,這二條就是用來說明景深的容許範圍。從圖中可看到,這時光圈為4,對焦距離在1.5公尺處,而景深範圍則是約在1.4m~1.8m之間,所以當在1.4m~1.8m這段焦距中,主體都是清楚的,當超過這個區間時,影像就會開始模糊了。
▲光圈下的兩條白線,指的就是景深範圍。
為了怕大家不清楚,我們再舉個例好了。下面圖示中的光圈是8,對焦距離在2m,這時的對焦容許範圍在約1.5m~4m左右,對焦的清楚範圍就在這2.5m中,過了這一個區間後,影像就會開始模糊了。
▲這樣大家有比較清楚一點了嗎?
看到這裡,相信各位應該有了一些概念了,從上方的圖中,各位是否也發現到,愈後面,那距離的級距愈拉愈大,這時腦筋轉一下囉!
為何DC要貼近,為何一樣的鏡頭,小感光元件CX、3/4、APS-C與全幅的景深會大不同,其實原理很簡單。比方說,在全幅時要拍一顆樹,由於篇幅大,所以對焦距離比方1.5m就可把樹整顆拍進去,但在APS-C或是3/4系統時,人就得向後退一點,才能將樹整顆拍進去。這時的對焦點,可能就在2m左右,相對的景深容許範圍不就變大了,影像清晰的範圍就愈廣啦!所以當換成小DC 時,對焦距離都很遠,因此得在小花的模式下,才會容易產生出景深的效果,只要了解這概念後,下回直接看鏡頭環,就能對到焦了。
有了這樣的概念後,我們馬上來測試一下。梅干將對焦點設在0.8m處,再依續的改變光圈環,這時各位可參考鏡頭的上的對焦線,再比對一下照片,就能清楚的知道,照片的景深區域範圍了。
▲光圈F2.5,在F2.5~F2.8景深範圍是相當接近的,這時可看到中間的容許範圍大約在3cm左右,之後的樹葉就開始模糊了。
▲光圈F4.0,在F4.0的時候,清楚的範圍再加大一些,約在6cm左右。
▲光圈F8.0,在F8.0的時候,清楚的範圍變更加大些,約在9cm左右。
▲光圈F11.0,在F11.0的時候,清楚的範圍再變更大些,約在20cm左右。
▲光圈F16.0,在F16.0的時候,清楚的範圍變更大了,約在40cm左右。
以上是梅干大約畫的示意圖,因此會有些誤差,但基本上景深的部分,直接看鏡頭是最簡單不過了,而現在新型的鏡頭已將光圈拿掉,更別說有線了,這時各位,可用皮尺照上面的作法,實際的拍一下,大概就會知道你鏡頭的景深範圍在哪裡了。有了這概念後,下回就知道為何會拍不景深了,絕對不是操作不當,或是鏡頭壞了喔~
Samsung NX200開箱評測,帶你遊 義大 吃美食看 車展SG
梅干桑
分享週遭遇到的新事物,無論是影像合成、網頁設計、攝影、3C產品...都是梅干涉略的範圍喔!
看更多文章
加入粉絲團
梅問題教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