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拍 森林系 風格時,在森林環境中,主要以綠色與深色系為主,但是有時拍一拍,會發現全都影像中的色彩全都是一片綠,沒有層次感。在拍攝時,除了利用光影來作變化外,為了避免畫面裡頭的色彩太過單一平板,我們可以透過畫面中的背景色彩、Model身上的服裝色系搭配,使用 偏光鏡 拍攝,或者是直接使用 後製 軟體來修改照片的細部,彰顯影像的視覺效果。
森林中的綠色,擁有許多不同的深淺與濃淡特性,這與森林樹種與現場光線有關,這時可以透過構圖手法與拍攝方向角度,自行斟酌色彩的呈現方式與比例多寡。一般來說,離拍攝地點最近的樹,其綠色會比較偏向鮮綠一些,而遠方的樹叢與山林,因為光線傳導距離緣故,會偏藍且色彩較深,由此特性,我們可以表現出遠近色彩與立體層次。此外,不同品牌數位相機,對於綠色的色彩演繹也有所不同,當下可以透過手動白平衡調整,或使用CPL偏光鏡來進行加強。
▲距離遠近造成色彩深淺濃度不同,利用此特性來呈現豐富背景層次。Canon EOS50D + EF 70 - 200mm F4 LIS USM 的70mm( 等效約112mm)。光圈f/5.6, 快門1/250 秒,ISO100, Av光圈先決模式。攝影:洪嘉徽。拍攝地點:杉林溪。
色彩,是決定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掌握森林中的色彩,就能創作與眾不同的照片。台灣地區夏季的森林,多以深綠色系為主,考慮這一點,Model 的服裝選擇,盡量避免綠色系,防止Model 服裝與背景太過相似,無法表現主題。一般而言,還是建議以亮色、淺色系來搭配,例如白色、米白色或是淺藍,如果想表現較強烈的視覺效果,可以大膽採用鮮紅或黑色服裝或是配件,營造視覺重心。
▲用綠色葉當成前景,發揮色彩的襯托與視覺引導作用。Canon EOS 5D Mark II+EF 24-70mm F2.8L USM的70mm。光圈f/2.8,快門1/1250秒,ISO200, Av光圈先決模式。攝影:孫宗瑋。拍攝地點:溪頭
CPL 偏光鏡能有效過濾反射雜光,強化色彩飽和度。
▲未使用CPL偏光鏡
▲使用CPL偏光鏡
▲淺色服裝能使Model與背景明顯分離,形成明顯對比並抓住視覺重心。Canon EOS 50D+EF 17-40mm F4L USM 的35mm( 等效約56mm)。光圈f/4, 快門1/125秒,ISO400,M 手動曝光。攝影:洪嘉徽。拍攝地點:溪頭。
照片拍回來後,可以透過後製軟體進行更細部的編修,讓外拍作品更具個人特色。Lightroom 3.0 是Adobe 最新推出的專業影像後製軟體,能針對色彩飽和度與色相任意自由調整,發揮玩家們的創作力。森林場景內,綠色系佔大多數比例,其次是Model的膚色與服裝部份,我們可以針對來這些部份做後製。在Lightroom 3.0中,各種色彩可以分別來做調整,以綠色為例,調整色相可以讓綠色變更綠,或是偏黃,飽和度決定色彩深淺,而明度可微調色彩的明暗,相當實用又簡單。這次我們以Lightroom 3.0來做後製示範,對入門玩家而言較簡單易上手。
▲色相調整為正值,可使綠色變得更加翠綠,但飽和太高所以調降飽和度。由於色彩分離調整特性,可明顯看出Model 本身色彩不受後製影響,仍保有正常的色彩。Canon EOS 50D+EF 17-40mm F4L USM 的17mm( 等效約28mm)。光圈f/5.6,快門1/60 秒,ISO 400,M手動曝光。攝影:洪嘉徽。拍攝地點:溪頭。
▲適當降低色彩「清晰度」與「飽和度」,展現與照片原始檔截然不同的視覺風貌。Canon EOS 50D+EF 17-40mm F4L USM 的35mm(等效約56mm)。光圈f/4,快門1/125 秒,ISO 400,M手動曝光。攝影:洪嘉徽。拍攝地點:溪頭。
▲將綠色森林背景飽和度完全消除,背景則變為類似單一灰階色彩,與Model白色服裝與紅色飾品形成強烈對比。Canon EOS 5D Mark II+EF 24-70mm F2.8L USM的24mm。光圈f/4.5,快門1/60秒,ISO 500, M手動曝光。攝影:孫宗瑋。拍攝地點:溪頭。
本文同步刊載於 DIGI PHOTO 雜誌 NO.44 別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