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機閃燈 顧名思義,就是將原本裝在相機上頭的 外接閃光燈 ,拆卸下來並離開機身來使用,而離開相機本體的外接閃光燈,該如何與機身進行通訊與同步?其實,目前各家相機廠商所發展的離機閃燈技術,幾乎是以紅外線的無線訊號方式,來讓機身端與離機閃燈端相互通訊,不但能讓兩者同步觸發運作,還能傳送相關測光、曝光訊息,於離機閃燈中使用 TTL 自動閃燈測光功能。
離機閃燈的好處不只這些,大部分內建離機閃燈功能相機,都能支援一組以上的離機閃燈,有些甚至支援多組離機閃燈同時運作,若是不想讓它們同時運作,或各別以不同出光量進行補光。離機閃燈的操作邏輯看似複雜,其實只要明白其中原理,就不難理解其運作方式。假設在TTL模式下,將離機閃燈分「A、B、C」三組,則可將這三組閃燈視為個別且完全獨立的閃燈,若使用「A+B+C」模式時,這三組閃燈便會以自訂出光量補光;而「A:B:C」模式下,則以攝影者所設定之「光比」來運作。
以往Canon的DSLR不支援以內閃直接觸發離機閃燈,所以無論有無內建閃燈的機種,都必須透過ST-E2觸發器來同步離機閃燈。而EOS 7D首次將上述功能內建於機身,因此不需額外添購ST-E2觸發器,就能實現離機閃燈完美運作。
Nikon在D90、D300s與D700等級,且含有內建閃光燈的DSLR,都能支援離機閃燈搖控指令,只要直接於機身上設定各項離機閃燈參數,就能進行拍攝操作。Nikon的離機閃燈操作邏輯與Canon大不相同,是以群組表格方式進行離機閃燈個別設定,包含閃燈模式、加減光與群組頻道,因此實際操作起來可說是一目了然,即使是閃燈新手也不易混淆。
目前Sony只有中階與入門DSLR備有內建閃燈,因此未內建閃燈的高階DSLR如α900、α850,若要執行離機閃燈,勢必要額外添購閃燈觸發器,是較為可惜的一點。這次以中低階DSLR α550為例,機身中只能設定關閉、開啟離機閃燈選項,而無法任意設定閃燈出力與運作模式,因此攝影者必須自行於各組離機閃燈上,個別操作閃燈參數。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 雜誌 NO.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