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鏡頭下不分男女,只有一個辣字了得;他的影像中不拘主題,總有豐富情感張力。他是一個在台灣落地生根八年的加拿大人,他的夢想,就是用攝影幫客戶量身訂做,點紙成金。進入他的Flickr一眼看去,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辣(hot)。他的作品絕大多數都是人物,在飽滿的色彩映襯下,個個都有火熱的眼神、姣好的胴體、充滿生命力的肢體動作;不論是金髮碧眼或者東方臉孔、一個人面對鏡頭或是成群在夜店裡隨著DJ狂放搖擺,那份火熱性感的氛圍都毫不保留地透過畫面向你襲來。
於是,當我來到他位於忠孝東路四段的辦公室時,一直以為自己將會看到一位同樣令人血脈賁張、性感狂野的攝影師 — 出現在眼前的卻是一個高高瘦瘦、有些靦腆的金髮大男生,與攝影風格大異其趣的對比。
在台灣落地生根八年多,大衛常笑自己連外表都越來越有台味。他原籍加拿大,老家在加國中部寧靜而美麗的沙士卡敦市,是當地省會兼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大衛在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父親是聲樂家、舞台劇導演,母親則是編劇及文學教授。儘管如此,他一開始選擇的「藝術」卻是天差地遠的龐克。「我從小聽龐克音樂長大,在加拿大時辦過無數龐克音樂會;」大衛說,「後來我進了大學,對語言及旅行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到台灣來學中文。」大學畢業後,他一心想要離開家鄉到外面闖闖,第一站選擇的是陽光普照、四季如春的高雄。本來只想待上一年,然後就跟朋友到埃及開羅去學阿拉伯文,一年後他卻跟朋友說,「你們走吧,我想留在這裡。」大衛笑著說,「因為台灣真的很可愛,是個機會無窮的地方!」
▲這是為了知名嘻哈團體Underground Nation(地下國度)拍攝的宣傳照,使用相機為Canon EOS 5D。我用了一支1600W的燈,架高放在右邊,地上則有三張大反光板。我覺得這樣的天空很有感覺,讓整張照片更有張力,就像有什麼事即將發生一般。
在高雄學中文時,為了紀錄環島旅行之便,大衛買了一台Canon EOS 300D,這是他接觸數位單眼相機的開始;也是那一陣子,他有兩位藝術家朋友想要辦展,便把腦筋動到辦演唱會經驗十分豐富的大衛頭上。「朋友跟我說,既然要辦展,不如我們三個人一起辦;他們一個畫油畫、一個玩雕刻,那我就做攝影展好了,這樣剛剛好。」這個展覽相當成功,大衛也賣掉了不少攝影作品,賺了錢;他用這些錢買了一台Canon EOS 20D,接了一些攝影案子,也開始考慮在台灣以攝影為業的可能性。
現在回頭說來,好像一切都很簡單,但是就像許多最後選擇以攝影為業的人一樣,大衛的職業攝影之路也是以友情支援為起點。當時,他在高雄教英文、做翻譯,收入十分穩定,只有閒暇時才幫朋友拍照。「一開始,是一個要辦吉他演奏會的朋友央我幫忙拍照;後來,我的作品被一些夜店老闆看到,他們也請我過去拍照。」在高雄拍了幾場夜店活動後,他的作品被台北夜店龍頭Luxy注意到了,便邀請他北上拍攝知名饒舌藝人 — 麻吉的跨年秀。由於表現亮眼,大衛旋即受到Luxy老闆的邀請,於每個週末拍攝Luxy的活動,如火焰秀、DJ秀、舞池辣妹等。這使他的控光技巧更上一層樓。
▲剛來台北時,我常拍演唱會和DJ活動;這是Flo-Rida在Luxy的表演實況。為了拍這張照片,我用了三個棚燈,一個在Flo-Rida的後面,兩個在前面二樓往下打。
(後面還有David Barker分享打進夜店攝影的撇步)
在閃光燈沒有ETTL、數位單眼的高ISO普遍表現也不太行的那個年代,拍攝演唱會或夜店可真是高難度的任務。「當時我用Canon EOS 20D、一支SIGMA 30mm F1.4還有550EX。」大衛說,「因為夜店裡面燈光昏暗又煙霧瀰漫,如果不注意打光角度,很容易拍出一片霧茫茫的照片!」研究了一陣子,他發明了一個方法:在閃燈架上安裝一個工地用的探照頭燈。「如果從30度或45度角對著人物打光,就不會有煙霧干擾的問題;」大衛說,「因此我設定ISO400、快門1/2秒,選擇一個所在位置沒有其他光源干擾的對象來拍攝,就可以得到一張主體清楚又有背景氛圍的照片。」
找到這個拍攝方法之後,大衛開始訓練自己在找到拍攝目標的那一瞬間,立刻找到最適當的打光及拍攝角度,拍出對方最美麗的容顏。「如果臉型比較圓潤,我會用側面光讓她看來瘦一些;臉型瘦的女生,就用偏正面的光線,拍出豐潤的感覺。」就這樣,每個週末大衛都搭車北上到Luxy報到,再風塵僕僕地回到高雄;除了拍夜店之外,他也在高雄接一些服裝目錄或餐廳的攝影案子。半年之後,他終於決定放棄高雄穩定的生活,到台北來當一個職業攝影師。
大衛笑著說,「我的朋友都反對,說我放棄那麼穩定的生活,是個神經病!」但是為攝影瘋狂癡迷的他,最後還是決定帶著少許資本到台北來賭一把。「當時,我用身上的錢買了一台Canon 5D、兩顆鏡頭、兩支燈,找了個頂樓,就這樣開始以攝影為業。」大約有半年的時間,他的收入都只有三萬左右,剛好夠餬口而已;但隨著案子越接越多,大衛在業界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生活也穩定下來。這大約是2007年初的事了。
為潮流雜誌《Bang!》接下拍攝工作,是大衛工作上另一個轉捩點,更讓他逐漸從戶外走進棚內,從閃燈進入棚燈,用光技巧更臻純熟;2007年夏天為BANG!與Here拍王力宏為主角的封面,便是一個里程碑。由於表現優異,BANG!、Men's Style(男人味)、FHM(男人幫)、Cosmopolitan(柯夢波丹)等知名平面媒體也成為他的客戶。
▲這是幫一個外國model拍作品,使用自然光和Canon 1D Mark IV;後面有spotlight效果,前面則放了反光板。我決定將焦點放在model的嘴唇而非眼部,讓整張影像看來更神秘難測。
(後面還有David Barker在台灣經營攝影碰到的困境哦!)
作為一個外國人,要在台灣以攝影為業並不容易,除了語言溝通上難免有隔閡以外,文化差異也是大衛必須克服的問題。他認為,長久經營接案攝影工作的秘訣無他,就是要抱著長期經營的打算。「你必須要有long term plans(長期計畫)。」大衛說,「我自己的哲學是,希望能夠與每個客戶成為伙伴,幫助他們建立起深入人心的形象。」看著客戶的業績在自己的協助下逐漸成長茁壯,是他最得意的事;「有個客戶本來只有3家店,現在已經有21家,從小客戶變成大客戶了!」他笑著說。
當然,台灣特有的商業攝影文化, 大衛也見識了不少。時常接拍服裝品牌攝影案子的他,對這個行業的情況特別有感觸。「我常常看到許多服飾品牌的老闆願意花一兩百萬請名人來代言, 卻只願意花幾萬塊請攝影師來拍, 有些人甚至要求連造型師或燈箱輸出等預算都要包含在這裡面;」大衛感慨地說,「這樣不成比例的投資,報酬率怎麼會高?」更糟糕的是, 「好的廣告攝影就像一首交響樂,需要優良團隊合作;但結果若不如預期,客戶卻都怪在攝影師頭上。」對此,大衛雖然有些無奈,但也能理解。「我常建議客戶,許多案子只要願意在攝影上多花一點錢,成果就會有很大的不同。這真的是比例問題而已。」
想讓客戶尊重你的攝影,還有一個重要關鍵:忠於自己。大衛認為,攝影師在本質上是一個創作者,應該要忠於自己的風格與信念,用精湛的技術吸引品味相近的顧客。「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完全不理會顧客的需求,」大衛說,「而是在滿足客戶的需求之餘,攝影師也必須負起為客戶影像規劃的責任,給他們專業的建議。」正是因為如此,找大衛接案的客戶都是為了他獨特的攝影風格而來,也都給他許多空間自由發揮。「這才是接案攝影師真正的價值所在。」
▲這是為一個台灣服飾品牌《ID》拍攝的形象廣告,我們想創造出一組令人難忘的都市獵影,一種另類生活方式。這張照片的背景背景是合成的。
為了說明攝影師的專業堅持對一個品牌可能造成多大的幫助,大衛舉了Calvin Klein(CK/卡文克萊)與攝影師Herb Ritts(賀伯瑞茲)在九零年代的經典合作為例。當時,CK委託瑞茲為該品牌的內衣褲系列拍攝形象廣告,瑞茲遂提出兩個想法:其一,他要啟用年方十七、還沒什麼名氣的“Marky Mark”作男主角,與女主角 — 超級名模Kate Moss(凱特摩斯)搭檔演出;其二,他要求以黑白底片拍攝。
這在當時可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首先,服飾廣告怎麼可以用黑白攝影來呈現?這麼一來,誰還知道你賣的衣服是黑的白的還是花的?更重要的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Marky Mark雖然在多年後成了電影紅星Mark Wahlberg(馬克威伯格),但當年不過是個超愛露胸肌跟跟內褲頭的痞子饒舌歌手;身材是好得沒話說,但是單憑瑞茲在路上對他的照片驚鴻一瞥,就決定用他作男主角,未免也太草率了吧?CK當然無法接受這麼大膽的決定,但由於攝影師非常堅持,最後公司只好接受,讓他放手去做。
結果如何?現在六年級以上的讀者應該依然對CK二十年前那一系列極盡性感、誘惑、撩人之能事的黑白廣告印象深刻。在電視廣告遭禁的推波助瀾下(在平面廣告之外,瑞茲還為他倆拍了CF),CK成為當時年輕人心目中性感潮牌的代名詞,而馬克威伯格更因此打出全國知名度,最後在喬治克魯尼的賞識下進入演藝圈,當起了大明星。
「幾乎可以說,賀伯瑞茲的攝影不僅打造出CK的性感形象,也打造出一位好萊塢明星。」大衛說,「否則,他可能永遠都只是一個愛打架鬧事的叛逆肌肉小子。」
▲去年我在泰國幫一個台灣服裝品牌拍攝的廣告,完全以自然光呈現。由於背景與天空都比人物亮得多,我使用Photoshop將model 們打亮,並為天空加上一抹黃色濾鏡。
(後面還有David Barker教你培養攝影眼的方法)
賀伯瑞茲這大膽的決定帶來功成名就, 但這不代表你我都能如法炮製。如果沒有足以說服眾人的優秀攝影眼,擇善固執很有可能成了固執己見,反而讓你斷送事業前途。大衛認為,當攝影水準到了一個程度之後, 其實技術水準大致上都是差不多的, 品味(taste)才是決定性的關鍵。「比方說,打光、控光,這些技巧都是可以學的,但是攝影眼卻是學不來的;」大衛說,「想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你必須要對被攝主題有想法, 並能夠在畫面中完整地表達出來。」也就是說,一個畫面要有自己的故事。
或許是受到了編劇母親與導演父親的影響,大衛非常重視影像的張力與敘事能力。他認為,最成功的攝影作品,就像是一幅靜態的電影,能讓人在觀看的同時,對畫面的前因後果感到好奇。
「我希望人們看我的作品時, 會想要知道主角從哪裡來,想要到哪裡去,將會發生些什麼事;」大衛說, 「如果一張照片看來就像是電影中的一個片段,那就成功了。」
除了戲劇張力, 大衛的攝影作品往往也帶有濃厚的超現實味道。他擅於使用濃烈、飽滿、強烈的色調與色彩,怎麼搭都很潮。對於這點,大衛很明白地表示:「攝影本來就可以是超現實(surreal)的。」他常用的改變色調、壓光或其他後製處理技巧, 都是他完成影像敘事的方法而已。這對商業攝影來說尤其重要。
▲我到尼泊爾和印度幫潮牌《Remix》拍了一系列形象廣告。這張攝於尼泊爾山上,我請畫面中央的老人穿上一件Remix的T恤,因為Remix不喜歡太過商業的作品。我使用Canon EOS 1Ds Mark III搭EF 16-35mm F2.8L,將光圈開到F4,快門縮至1/200 秒,再用一支1200W的燈壓光;陰暗的天空比較有可怕的感覺。
大衛最愛的攝影師
Miles Aldridge
知名英國攝影師。他在非常獨特的藝術家庭中長大,攝影作品也非常特別,一看就知道出自其手。 Steven Klein
擅長拍攝充滿力量的照片。他的影像風格簡約,通常是黑白攝影;作品前衛、勇於冒險,從不打安全牌。他是瑪丹娜與布萊得彼特的好友,為他們拍了許多照片。在他的影像冒險中,他從不在乎自己冒犯了任何人。 Solve Sundsbo
挪威時尚攝影師,用光技巧令人讚嘆,取景角度也別出心裁。 Mert Alas與Marcus Piggott
他們可能是目前全世界最棒的時尚攝影團隊;現在每本Vogue雜誌裡,至少就有三個大廣告是該團隊的作品。他們使用傳統攝影技術,儘可能不做任何修片,就能拍出令人驚歎的攝影作品。 Mario Testino
是另一位頂尖時尚攝影師,他可以掌握許多不同風格,並都能創作出世界級的照片。他能拍出性感卻經典的影像;「他的品味就是好。」大衛說。
▲這是某國外高跟鞋品牌型錄的一頁。這張照片共使用了三支燈:一支從左上方往下照,一支在最右邊打旁邊的大反光板;一支在右後方。該品牌形象是性感、時尚且歡樂的。這張可能需要放很大,所以我使用Hasselblad(哈蘇)數位機背拍攝。
以他常接的服裝攝影為例,大衛說明,「形象照與型錄照是完全不一樣的;形象賣的是感覺,型錄賣的則是產品。」就型錄來說,為了完整表達商品的外觀,拍照時就必須盡可能求清楚、銳利、不變形,從器材的選用、場景設置到後製處理,都必須以此為依歸;但對形象廣告來說,器材或後製方式都是次要,重點是要能融情入景,將觀看者帶入畫面情境,甚至將自己連結到影像所傳達的生活方式中。「舉例來說,拍型錄時我只能選用長鏡頭,因為要避免變形效果扭曲了產品的外觀;」大衛說,「但在拍形象廣告時,我就可以使用廣角鏡頭來營造巨大感或其他視覺感受,以帶出這樣產品的品牌意念。」他認為目前台灣受日本網拍的影響太大,不僅在影像語彙上受限,各品牌間形象區隔也不夠明顯,是比較可惜之處。
▲Pioneer最近找我幫他們拍了一些耳機廣告;這張是在路上的計程車裡面拍的,共用到三個燈 — 車裡一支主燈,車左右側各有一支燈。拍攝這張照片並不容易,因為我需要長曝光來取得車子後方的環境光,又需要ISO100維持畫面純淨。
聊到未來,大衛又從攝影師的專業回到搖滾青年的簡單純真。他想要工作表現更好、生活更穩定,也希望新的一年可以多留點時間給遠在海外的親朋好友,以及自己最愛的旅行。「當然,也想買一些新的攝影器材囉!」大衛說著,興奮地展示起最近剛入手的Canon 1D Mark IV所拍的照片與影片,邊細細解釋高階數位單眼相機與哈蘇數位機背在攝影技巧及表現上的不同處。看他講起攝影又渾然忘了時間與手頭工作的表情,我想,他是真的很愛、很愛攝影。
▲12月時,我為Casio創造了一組五張照片。在這張照片中,一位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在冰天雪地裡發現了一具屍體。他檢查了一下屍體手上戴的錶,仍然運作如常,表現出Casio手錶的抗寒性。全圖在攝影棚內完成,背景與道具(雪)都是假的。
攝影師側寫-David Barker 大衛巴克
大衛來台灣已經將近十年的時間了。已經吃素19年的他愛吃巧克力,從小熱愛旅行,足跡踏遍30幾個國家,今年很想去土耳其和巴西。他是樂觀又固執的水瓶座,爸爸是音樂家,媽媽是英文文學教授與舞臺劇編劇。從小聽龐克樂長大,在加拿大時從事龐克樂團演唱會的籌劃,辦過無數場演唱會,也曾擔任龐克樂團的主唱;後來進入大學就讀,為了想學中文才來到台灣。他在高雄住了五年的時間,因為對攝影有著瘋狂的熱情與執著,毅然決然放棄穩定的工作北上從事職業攝影,朋友都罵他神經病呢!
個人網頁:www.davidbarker.com
Flickr:www.flickr.com/people/davidbarkerphoto/
Fujifilm FinePix X100 用 復古 經典 征服 專業攝影 族群
採訪/撰文:林怡君 作品/解說:David Barker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雜誌N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