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手5D Mark III前,我曾使用過三年5D、二年的5D Mark II,一共超過五年35mm全幅資歷的玩家。以這次新登場的5D Mark III來說,感受到最直覺的改變有三個:從1D X全面下放的61個對焦點、純淨的高ISO表現,以及更為細緻立體的影像畫質。不過這並不代表5D Mark III的改變僅有如此,連同整體機身的操作手感、錄影監聽品質,其實都有顯著的提升。
對於旅行,每個人總有不同的定義,有的人喜歡都市風情,有些則是喜歡鄉土人文。對筆者來說,旅行不僅是充實自我的機會,也是種對於人生未來的看法,就像是個鏡子般,反射我所見解的畫面,轉變成所拍出影像的深度。藉由這次前往阿拉斯加追極光的探險旅程,以5D歷代使用者的真實體驗,與大夥分享5D Mark III的蛻變,並一一為讀者說明操作技巧、長期使用的心得分享,細說新機所擁有的期許,以及所帶來的感動。
▲在此次旅程中,一路從北美西雅圖前往號稱地球最後一塊淨土的阿拉斯加Alaska,也體驗了所謂的北極特快車。這趟12小時的旅程雖然漫長,但整路美景變化不斷,完整體驗極地景致風光的變化。(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冬天蕭瑟的林木,在這片冰天雪地中顯得格外順眼,彷彿這一切都是為這邊所誕生的。(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此次旅程最低只碰到-10°C左右的溫度(上圖溫度為14°F),在5D Mark III的電池一切正常,不過還是需要在口袋放個暖暖包,確實保護備份電池的溫度,以免發生沒電的窘境時,備電可馬上接續拍攝。(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相信有在做功課的網友們,大致上了解5D Mark III的優勢。在此我先來簡單闡述一下5D Mark III在機身方面的調整。5D Mark III在外觀設計上向7D靠攏,許多的按鈕配置與7D雷同,實際操作起來,部份順手,部份則有待習慣。
為什麼這樣說呢?在過去5D Mark II只有提供9點的AF對焦,數量雖少,但相信大部份的玩家也因此練就一身單點構圖的技巧,輕鬆快速的轉換所需要的對焦點。不過呢,在換到5D Mark III後,隨著對焦點增加至61點,操作的流程也變得較為複雜,雖然自動對焦確實方便與快速,但有時為了構圖靈活性,還是需要時常切換對焦點。
所以以筆者的海外旅遊,講究的是更快速零失誤的需求來看,目前在5D Mark III的對焦設定,是將對焦點鎖定在「只限十字型自動對焦點」,並透過「選擇自動對焦區域選擇模式」,將不需要的對焦模式取消。一來不僅可藉此提升切換焦點的速度,二來也讓自己更直覺的去鎖定拍攝的目標,就像回到過去操作5D Mark II的時光,還能擁有更多的焦點可以選擇。
▲初次體驗5D Mark III的對焦點就是在NBA 的賽事上。雖然還不慎熟悉對焦點的切換,但只要利用它快速的自動對焦系統,依舊能幫你拍出不少精彩畫面。(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在拍攝時,我習慣利用一個十字對焦點與四個輔助對焦點來拍攝,主要是我可以自己掌握拍攝的重心,迅速抓準欲拍攝的題材。(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高速連拍搭配61點AF對焦點,就連狗狗跑動跳躍的瞬間都能輕鬆捕捉。(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每秒可達6張連拍速度的5D Mark III,搭配等同1D X的對焦性能,使連拍表現相當優異。
(對於5D2的長期玩家來說,5D3的哪些進步讓人感到不習慣呢?!)
另外,在5D Mark III的初始設定上,最令筆者感到不順的部份,就是放大縮小鍵的設計。過去在上一代機身上,放大縮小鍵與曝光鎖定、對焦點選擇鍵,都設計在機背的右上方,在需要放大縮小時可以很直覺的利用右手大拇指直接操作。但到了5D Mark III後,可能是為了部份使用者的習慣性,又或是Canon有自己策略的設計考量,5D Mark III上的放大縮小鍵變成了「組合鍵」,必須同時運用左手跟右手才能操作。這點對於剛開始拿到機身的筆者來說,確實帶來不小的困擾。不過還好在選單方面,5D Mark III提供許多自定按鍵的設定,我直接將放大縮小鍵,指定給SET鍵,如此一下,不僅可讓我在瀏覽照片時維持單一右手進行操作外,在為確保精確手動對焦時,也可直接操作SET鍵進行5x、10x的放大倍率,旋轉間快速精確的找到焦平面所想要的位置。
▲透過設定按鈕來設定SET鍵,將其功能換成放大縮小鍵。
▲有時想要仔細對焦時,我會特別切換為手動對焦,運用Live View所帶來的便利性,以5倍或10倍的方式來進行對焦。(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食記的拍攝也是相同道理,你必須要掌握景深的範圍,才不會讓景深去蓋過美食的風采。(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除了華盛頓D.C.外,西雅圖是美國著名的賞櫻城市。在拍攝櫻花時,我也特別採用手動對焦的方式,希望將焦點在花朵與花蕊間找到平衡。(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針對旅遊攝影的分享需求方面,追求照片分享的快速與檔案分類的實用性,善用了5D Mark III的雙插卡設計,將Raw檔儲存於CF卡中(針對原有的5D用戶),另外指定SD卡儲存JPEG小檔。這樣一來,就能在拍完影像的當下,以目前最為便利的SD卡分享給友人,甚至是透過Eye-Fi無線記憶卡傳遞給iPad等手持裝置,讓影像分享零時差,即便人在巴黎,也可以透過這項設計帶來的方便性,馬上與在日本的朋友交換旅遊心得。
▲相信許多攝影人跟朋友出遊時,應該都會幫朋友拍不少照片,但如果要認真整理的話,朋友可能又會等太久。此時就很適合分開存檔,SD卡就存JPEG檔,拍完後直接把記憶卡給朋友。(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Canon 5D Mark III的錄影表現。
▲Stanly Park, Vancouver。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6-35mm F2.8L II。光圈F5.6, 快門1/640秒, ISO 100, A光圈先決, Raw轉JPG。(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Stanly Park, Vancouver。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6-35mm F2.8L II。光圈F5.6, 快門1/500秒, ISO 100, A光圈先決, Raw轉JPG。(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Anchorage, Alaska。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6-35mm F2.8L II。光圈F4.5, 快門1/640秒, ISO 100, A光圈先決, Raw轉JPG。(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Anchorage, Alaska。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6-35mm F2.8L II。光圈F4, 快門1/6400秒, ISO 1600, A光圈先決, Raw轉JPG。(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Anchorage, Alaska。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6-35mm F2.8L II。光圈F4, 快門1/2000秒, ISO 160, A光圈先決, Raw轉JPG。(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Anchorage, Alaska。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6-35mm F2.8L II。光圈F8, 快門1/400秒, ISO 100, A光圈先決, Raw轉JPG。(點擊圖片可看大尺寸)
Canon 5D Mark III 實測(1):超進化61點自動對焦、追焦實拍
旅遊攝影: New York 紐約.印象 看見城市的可能 (上)
攝影資歷約六年,主要以拍攝風景速寫與人像寫真為主,曾旅居北美擁有豐富海外攝影的經驗,行腳遍及歐美各大知名城市與國家公園,對於城市人文風情可說是相當嚮往,而對他來說,那存於影像裡的力量,需要慢慢從旅途中尋覓出來。
Louis's Flickr
很認同作者的這句話:「旅行不僅是充實自我的機會,也是種對於人生未來的看法,就像是個鏡子般,反射我所見解的畫面,轉變成所拍出影像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