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片更大,MSI E350IA-E45 評測

最狂嘴砲戰鬥哥 Amola Li

先前tandee大大有簡單介紹過E350IA-E45這張主機板。坦白說自己當時只記得是張中規中矩的AMD主機板,用料雖然也不差,但是難以留下深刻印象。最近借到這張板子時,感覺又不同,板子本身沒有太大變化,散熱片似乎改得更大片,使得散熱表現更好了些。

測試前發生過一個小插曲。可能是MSI的工作人員希望建立更特殊的定位,因此搭配了其他產品一起送來。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主機板,卻沒想到送來的居然多了不少東西

前次借測時,這張E350IA-E45還沒有這麼大片的散熱片,但這次收到時,散熱誇張的改了不少。
希望市售版也是長成這樣,畢竟原來的散熱看起來實在很虛XD…

一般來說,廠商借測產品多半會是盒裝,內部包含配件,有時候彩盒也是報導的一環,設計的彩盒也可能會是介紹的一部分。比較少見的情況是裸裝送測。例外的是上市前的顯示卡公板,大多採用裸裝包泡綿,驅動程式則會另外提供載點,有時會隨原廠與資料一起附。這次的開箱算是有點大開眼界,送來的不只是一張主機板。而是整套的準系統。

▲我記得借的是主機板,怎麼出現的是主機Orz,機殼為銀欣的SG-06

▲背後可以明顯看到E350IA-E45後擋板的部份。看來主角是裝在最深處了。

▲平常開箱都是用美工刀把紙箱一刀兩斷,今天要用螺絲起子慢慢拆。

▲筆者對SFF(Small Form Factor)機殼研究較少,不過就空間來說,看起來好像可以裝中低階獨顯。

▲主機裡面附的光碟機是Slim Type規格,型號是Toshiba TS-T633。

▲電源供應器則是全漢的FSP300-60GHS,80 PLUS白牌認證,最大輸出300W。

▲花了點時間把主角E350IA-E45拆出來,旁邊還附了2.5吋硬碟跟兩支記憶體。

▲記憶體兩支加起來4GB,是Kingston的低電壓產品
HyperX LoVo KHX1600C9D3LK2/4GX Kit組

▲硬碟則是WD的黑標硬碟,型號是WD7500BPKT,
7200轉,16MB快取,已預裝Windows 7系統

▲如果是雜誌訂戶,可以去翻79期第29頁下半部,E350IA-E45當時的散熱片只有很寒酸的一小片。
現在拿到的版本已經加大了不少,散熱效率上也有不錯的表現。

▲E350IA-E45背板一覽,這張主機板最大的致命傷,就是剛好少了DVI接頭,
這點筆者覺得很可惜。另外由Renesas(NEC)晶片提供兩組USB 3.0支援。

▲E350IA-E45不管散熱片怎樣,拆下來的長相其實是相同的。
南橋是Hudson M1,這邊四組SATA都是6GB/s的規格,不支援RAID

(下一頁:BIOS一覽)

MSI E350IA-E45 BIOS介面一覽

MSI E350IA-E45這張主機板,在BIOS上沒有太多花俏的表現,華擎的產品會強調自己的BIOS採用圖形化UEFI介面,而技嘉的產品則會告訴用戶,這會是張使用雙BIOS的產品,MSI的作法很普通。就跟以前使用AMI BIOS的產品一樣,出現的介面也很尋常。但對於比較習慣傳統介面的人來說,打開時陌生感也是最少的。跟大多數主機板一樣,開機POST途中按下Del鍵進入BIOS模式。

▲沒有太多特色的AMI BIOS介面,可以看到CPU型號、記憶體大小、BIOS版本資訊、以及儲存裝置的型號

▲Advance頁面則會有一些進階調校選項。大部分的情況下可以忽略這裡。

▲Intergrated Peripherals(週邊整合設定)頁裡面可以調整內建網卡與音效卡開關
以及SATA介面下AHCI模式與IDE模式的切換。 

▲On-Chip VGA Devices(內建顯示卡)的設定通常會是Auto,可以不太需要理會。

▲H/W Monitor(硬體資訊)頁可以看到目前晶片溫度與風扇轉速,也可以選擇調整智慧風扇控制。

▲Overclocking(超頻)基本上也只有記憶體超頻選項,沒有CPU或GPU方面的超頻。

▲在Overclocking頁面底下仍保留了記憶體參數控制選項,提供進階使用者使用。

▲記憶體電壓可以從1.35V調整到1.70V,一般預設都是Auto,沒必要可以不用去管。

▲M-Flash頁面則是提供使用者透過USB隨身碟更新BIOS的方式。
這是MSI主機板大多會有的功能之一。

▲Boot頁面則是看到開機順序的調整,其中也包括了UEFI Boot Drive的選擇。

(下一頁:效能測試)

效能表現

Brazos平台原本攻略目標是低價筆電,也就是俗稱小筆電的市場,性能上跟主流產品自然無法相提並論,E350IA-E45這張主機板一樣搭配的是目前Brazos平台最常見的AMD E-350處理器,性能表現跟同樣採用AMD E-350處理器的產品比起來沒什麼差異。

在溫度表現上,或許是散熱片加大帶來的好處,溫度表現相當出色。筆者測試前為了慎重,特地把散熱片都拆下來,刮掉裡面已經硬掉的散熱膏,重新上了自己的Y-500散熱膏,測試結果,MSI E350IA-E45溫度表現相當低,硬要挑的話,風扇部份的聲音比較明顯,在安靜的辦公室可以聽見明顯的風切聲,蓋上機殼時才顯得安靜。而耗電表現與對照平台少了10W,筆者推測應該是附加的電子零件複雜程度不同,先天少了一組DVI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測試結果,但是相較之下確實看起來比較省電。

▲PCMark Vantage測試表現,跟對照組比起來,MSI E350IA-E45表現中規中矩。

 

▲GeekBench的測試,MSI E350IA-E45小輸對照組8%。

▲CINEBENCH R10測試中,雙方表現平分秋色,MSI E350IA-E45在多核心表現略勝3%左右

▲磁碟效率測試採用Crystal Disk Mark數據,MSI E350IA-E45與對照組表現幾乎在程式誤差範圍內。

▲處理器溫度表現,或許得力於散熱片面積加大的幫助,MSI E350IA-E45相當低溫。

▲平台功耗上,MSI E350IA-E45比對照組省了快9W的電。

結論:DIY + HTPC = MSI E350IA-E45

雖說不敢肯定少了個DVI接頭可以少到快10W,但是MSI E350IA-E45這張主機板很省電卻是事實。只是筆者會很在意DVI接頭,以現在的螢幕跟顯示卡來說,大多都會有一組DVI,中高階產品甚至幾乎都是雙DVI起跳,筆者手上的KVM也是採用DVI的機型。雖說大多數螢幕肯定會有D-sub介面,但畫質經過轉換以後必然會出現減損,而HDMI介面雖然市面上能見度不低,但真正在用的使用者不算多數,以輸出介面而言,只留一組相當雞肋的D-sub,以及一組仍不夠普及的HDMI,不是很實用。

但可以換個方式想,若是搭配迷你的ITX機殼,配上低電壓的記憶體、2.5吋硬碟,光碟機改用藍光光碟機,幾乎就是一套自組的藍光多媒體播放盒。輸出的部份對應到家裡的液晶電視,會用到的也會是HDMI居多,MSI E350IA-E45這時就顯得從容不迫,雖然少了電腦玩家都很在意的DVI,卻針對多媒體玩家需求做了最佳化,且耗電表現也讓人滿意。就訴求來說,很適合希望自行搭配HTPC的玩家去採購。

測試平台

廠商資訊

原文網址:https://t17.techbang.com/topics/14-larger-heatsink-msi-e350ia-e45-evaluation?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