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南北縱長395公里,海岸線總長度高達1139公里,西臨台灣海峽,東面太平洋,四周有多種地形地貌,再加上人工漁港、造景,台灣海岸可說是攝影人取景的天堂。北部海岸以岩岸為主,西部海岸則多為沙灘與泥質灘地,南部恆春半島以珊瑚礁海岸為主,東部則有大量礫石灘,以下我們針對不同類型的海岸做簡單介紹。
台灣泥質濕地集中在台灣西半部,最有名的包含新竹香山濕地、台中高美濕地、彰化福寶濕地……等地,其中高美濕地是許多攝影人心目中,拍攝夕陽美景最佳場所之一。以安全性來看,泥質溼地應該算是最安全,卻不見得是最佳拍攝區域,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溼地是相當重要的保育區,其中蘊含大量生物,與前來覓食的鳥類、魚類,形成重要的生物鏈,若真想要前往拍攝,也請儘量在沿岸附近活動,並不要製造垃圾危害生態環境。
除此,泥質濕地多為黑色或深色環境,白天拍攝時,取景上並不特別漂亮,黃金拍攝時間,大概就只有太陽下山前1 小時左右的時間,若不是為了特定主題,建議考慮以其他區域取代,例如想要拍攝高美濕地風車,可考慮改為前往桃園觀音鄉的風車群拍攝。
▲高美濕地是許多風景攝影玩家的最愛,在此活動拍攝盡量不要離岸太遠,並且切勿進入保育區內的莞草地。
台灣擁有多處優質沙質海岸,大多以西岸為主,適合拍攝的時間,主要是下午3點半到傍晚時分。沙岸除非特定海灘落差較大,否則地勢較為平緩,天氣好時波浪相對平穩,加上沒有岩石銳利鋒角,拍照時較為安全。同樣是沙質海岸,以顆粒、色澤粗分,有白色細砂、灰白色細砂礫兩種,其中白色細砂的代表海灘有:北海岸石門白沙灣、福隆海水浴場、金山海水浴場、桃園觀音海岸、墾丁白沙灣……等地,灰白色細砂礫則有蘇澳北濱公園、東澳粉鳥林。
若要以地質來看,其實上述海灘還是有許多差異,例如一般沙灘主成分為二氧化矽,但墾丁白沙灣的沙礫,仔細看可發現是細碎的貝殼或珊瑚碎片,主成分則為碳酸鈣。但不論是哪一種成分,顆粒大小讓碎浪看起來的效果差異不大,以拍攝人像來說,不容易完全變成白色浪花,但在接近中午的時間,或是傍晚利用閃燈,都可以凝結透明海水,看起來就像是瞬間凝結的冰,增添畫面的清涼感。
▲沙質海岸是許多攝影玩家拍攝比基尼的首選區域,尤其是南國墾丁的南灣與白沙灣。
最著名的礫石灘包含花蓮七星潭與台東三仙台,位處台灣東岸面對太平洋,水域落差極大,海浪也相對較洶湧,並不適合離岸太遠進行拍攝,不過日出瑰麗的色溫與礫石灘啤酒泡沫般的細緻浪花,則是其他地方難以取代的特色。由於夏天東台灣日出極早,大約4 點鐘就開始有色溫出現,若想要挑戰日出泳裝拍攝的讀者,首要克服的就是早起,建議夏日東海岸最佳拍攝泳裝的時間點,從5點到8點左右,稍作休息後可再拍攝到10 點。
礫石灘是由顆粒較大的石塊所構成,主要是由河川將山上堅硬的大理石與安山岩沖刷下來,經過一連串的滾動、撞擊、磨耗,形成圓潤的石子,依據不同石材,紋路與色澤也大有不同,經過海水浸潤與適當角度反射,閃閃發亮煞是好看。此外,礫石灘隨海浪衝擊形成澎湃的滾動聲,也是到此拍攝時,相當悅耳的享受。
▲礫石灘地的浪花最是美麗,最佳拍攝時間建議一大早出門。
東北角限定的奇岩怪石
東北角濱海公路上的奇岩怪石,是許多攝影名家前往取景拍攝的區域,大型沉積岩經過長時間堆積壓縮,再加上造山運動抬升、斷層擠壓、風化作用,讓東北角的岩石擁有多變的節理與紋路。其中較為知名的景點包含基隆外木山、南雅奇岩、野柳地質公園、馬岡海蝕平台,以及龍洞岬的斷層。雖然東北角風景明媚,卻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下水,來此拍攝泳裝照,大多是為了營造時尚感的照片,且許多岩石的立足區域不見得很大,拍攝時一定要特別注意自身安全,因此最好是團隊行動。
東北角最美的時間自然是清晨到中午的時間,下午則是看各地狀況而定。拍攝時岩石紋理是重要的背景元素,可以嘗試將岩石潑灑海水,等待岩石將水分充分吸收後,紋理會顯得更明顯美麗。Model 動作或是伸展姿勢也可與四周線條做搭配,讓畫面更有張力。
▲建議行程安排上可以到海岸周圍的場景走走,讓作品多一些不同的景色。
台灣四面環海,自然有許多靠海維生的小漁港、小漁村,又或者附近用來防風、防砂的特殊植被等,通常拍攝比基尼的時間建議不要太長,主要是擔心夏日炎熱太陽將Model 皮膚曬傷,所以拍攝行程中,可以安排周圍景點一併拍攝,服裝上可以將泳裝外搭薄衫熱褲,不但服裝多了些層次與變化,也能將整體作品串成個小故事。此外,大型風力發電機也是許多台灣沿岸的風情,西半部有9個縣市18處有裝設,大家比較常前往取景的包含新北石門鄉、桃園觀音鄉、新竹香山、台中高美濕地、彰化彰濱工業區等地。
▲東北角奇岩怪石眾多,在這裡取景可以利用石頭紋理配合Model動作拍攝。
本文同步刊載於 DIGIPHOTO NO.56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