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下午,吳毅平老師應邀前來接受訪問,然而採訪人並非雜誌出版社人員,而是另一位同樣也是拍貓成痴的攝影人阿泰。 在這段訪問中,兩人會擦出什麼火花呢?以下,為二人談話的內容。
Q1:「拍貓,是很嚴肅的。」這本書在我看到這個封面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很好笑;看到標題是很嚴肅的,可是看到一隻貓卻是很憂鬱的表情。這隻貓在當時,他是很嚴肅的嗎?那麼如果我將書本標題的「拍」這個字遮去,變成「貓,是很嚴肅的。」,吳老師是否有這樣的意思?
Ans:這隻貓他是很嚴肅的。嗯~你要這樣(將書本標題的「拍」這個字遮去,變成「貓,是很嚴肅的。」)講也可以。可是因為我剛好之前有想到這個畫面,也有這張照片,就用在這裡。
Q2:您當初在選照片的時候,除了與前一本書做區隔之外,有沒有遇到想要使用的照片難以抉擇的狀況?
Ans:當然會遇到這樣的狀況,不過還是把我覺得好、不錯的照片盡量放進去;我不希望照片太小,大部分至少要有一頁或二分之一頁大。以作者來說,當然會希望可以放更多東西、書更大本等等。而書本出版之後,最後還是得放到書店裡面去賣,所以書的厚度、書的價格等等,都會影響你要放多少東西。它還是得照著某個章法在走,不是在電腦裡面編圖文,例如說你在部落格上,你可以一篇文章放一百張照片,你要寫多少字,隨便你。
Q3:我在翻這本書的時候,很多照片都有文案,吳老師您在拍的時候就已經想好文案,還是事後在整理與篩選照片的時候才下文案?
Ans:應該都是事後想的。比如說,我覺得這個畫面很有趣,不過我當然還是維持我是好的,我才會拍、才會放圖上去。而這本書裡面的圖大概可以分二部分,一個部分是,那個字(文案)其實是多餘的,所以有的圖是沒有字的,它就是一個很有情境的東西,你說放了任何的字,也沒有甚麼意思。那另一種就是,也許你的圖只有七十分,加了一行字上去之後就會變成八十五分。我剛剛講的那個圖本身大概就已經有八、九十分,所以你加不加字,是無所謂。
本書單純就是影像出發點去表達;我覺得今天要做一個精選,像市面上一些老攝影家,一輩子的精選,那種的出發點就是,將他們這輩子拍過所有最好的照片收集起來,其他的可以完全不用考慮。而目前這二本書,本身還是有某個主題的書,所以我就是在這個主題之下,去挑照片;上一本會有一些文字說明型的照片,你將它單獨出來,它並不是一個多了不起的照片,但是它卻可以說明那個國家,就大概是這樣。或許是因為我在媒體待過,我知道要怎麼樣去整合照片;我覺得,從五百、一千張照片當中只挑出一張,這是很正常的,(你)也應該這麼做。
Q4:我今天清晨去淡水,拍了四百多張照片,可這當中只有一張照片是我滿意的,其他的照片就是沒有完全達到我心中的狀態。吳老師您也會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嗎?
Ans:這部分跟你會不會拍照、經驗、程度是沒有關係的;就我所知,即是全世界最厲害的攝影師或是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就有辦法只拍五張照片,就可從當中挑出一張滿意的;他們的拍法也是這樣的,應該說大家都是這麼拍的。除非是你本身就是設計過的畫面,像是商業攝影,你可能花十個小時去準備,然後只要按二下就解決;一般所謂的紀錄性、報導性的東西,其實大部分的攝影師都是這麼做的;他跟新手還是甚麼的都無關。
這很容易被誤解,我也常常被問這樣的問題,不少人以為我就是拍幾張照片就解決。像有的朋友會跟我說,他拍家裡的小孩或是貓怎麼拍都是晃的,我就會跟他說,那你就拍一百張,只要有一張是不晃的照片就是拍到了,其他九十九張就可以刪除。
這是觀念的問題,與技術無關,因為其他人都不會看到我們另外刪除的四百九十九張照片。我在學校裡的時候,要將所有拍過的底片,交給老師,老師只是在看你整個過程在做什麼,最後目的也是從當中挑出一張;所以剛剛說的(整合、刪除照片)我一定是這樣做,我覺得那個跟技術好不好、拍照的過程沒有關係。
Q5:感覺上,運氣的成分佔非常大。例如說,到了現場,看到了貓,觀察與等待;但是在心裡應該沒有預先的希望他有甚麼畫面。還是您覺得,眼前的畫面蠻有趣的,就先拍了?
Ans:你講的運氣,應該存在於,你非要某個東西或是你被指定要拍某些東西,如果被你剛好遇到,那就是運氣。我的書上有說,同一個地方別人去五次,我去五十次,那麼所謂運氣這方面就會達到一個頂點,我會遇上跟別人不一樣的畫面。
你本來就不是非要拍到,而是說你遇到某個東西,這是運氣;你怎麼不倒過來說,你今天如果去別的地方,你的運氣會更好;例如你今天在這邊拍到你覺得八十分的東西,你好開心,今天運氣這麼好;可是如果你今天去到另一個地方卻可以拍到九十五分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運氣沒有所謂,那是比較出來。
今天如果十個人一起拍照,其他人都在這邊,而我去上廁所,而且是帶相機去上廁所,結果在另外一邊拍到一個大家都沒拍到的照片,這樣可以說你的運氣比別人好;可是如果說只有你一個人,就沒所謂運氣好不好。就像這些照片很特別,可是我也看過很多別人拍到的貓的畫面,是我這輩子沒看過的,一定有;就是你在任何現場,在任何地方你總會拍到跟別人不一樣的照片。
你看書上有不少照片表面上好像是運氣好拍到的照片,還佔蠻多的;其實就只是我很多地方我去了好幾十次,就像書上面說的,別人去五次,我去五十次,那總會遇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我相信我目前還沒有遇到的東西,在未來的五年、十年或許會遇到,那只是目前還沒遇到。我也遇到很多,也許別人一輩子都拍不到的東西。
Q6:因為我本身是拍鳥開始的,前面會提到運氣問題是因為在拍鳥來說,運氣的成分真的佔很大。今天八月,我在二二八公園拍五色鳥,現場大約有六十支砲對著樹洞,我當時真的跑去上廁所,然後有一隻五色鳥就飛到我面前停留;那時候我沒帶相機,只用手機拍,我在想當時我如果沒帶手機的話,也沒辦法將那隻五色鳥拍下來。這個狀況,是否就是您說的,就是運氣的問題。
Ans:倒過來說,你應該帶著相機去上廁所。
Q7:帶相機上廁所是很奇怪的事情。
Ans:你一定沒有在廁所裡面拍到好照片。如果今天在世貿有展覽,有那個變裝秀,女生我們一定不行,我們說男生,你看到那個扮成蜘蛛人變裝的人如果去上廁所,而你也觀察到,你就有可能能拍到穿變裝緊身衣,或是變裝蜘蛛人上廁所。拍照這種東西並不是說誰規定或是怎麼樣,而是說,如果有這種可能,我就會試看看能否拍到不一樣的東西。
又例如說,他懶得脫下來跑去外面買香腸,你就有可能會拍到蜘蛛人打香腸的畫面,這是一個任何狀況都可能的。或許說,今天去上廁所的時候,遇到五色鳥的機率是非常低,可是,倒過來想就是會有機會會拍到不一樣了畫面;就像你剛剛講的,今天如果現場有五、六十個人在拍五色鳥,我個人的習慣,就會選擇到別的地方去拍,當然或許沒有人的地方不見得就拍的到五色鳥,至少,我會拍到不一樣的東西。
Q8:這樣來說,您的習慣就是,很多人去拍的貓點,您就不會去拍?
Ans:這當中的因素是這樣,第一個,你會拍到跟別人一樣的東西;第二個,我不喜歡我工作(創作)的時候,有其他人,創作是很個人的事情,不應該是一個團體的活動。工作是一回事,而是那東西就是個人的創作,不應該是旁邊有人。或許有人喜歡好幾個人找一個模特兒,一起拍;也有人找私人的模特兒,一個對一個,自己拍。
這部分並沒有好壞,這是個人的創作習慣不同;有些人喜歡一群人,有的人就會喜歡一個人自己做事情。像我們去國外旅行,就會有跟旅行團與一個人的旅行;做某件事情跟是不是一個人或是跟團體,以及一個人的決定等等,這些都是過程的一部份。像拍照這件事情,我一個人做這件事情也代表,這是整個過程的一部份。
(好照片就會有好故事,吳毅平怎麼說?)
Q9:像我很喜歡大清早天剛亮就出門拍照,拍鳥或是拍貓;當然我比較常跑淡水,我覺得那樣的過程是一種享受。我靜靜地一個人,不管街貓有沒有與我互動,其實我是很享受出門到回家之後的這整個過程。不知道您在出門、找貓、拍貓也是很享受整個過程?
Ans:對,可以這麼說。我的選擇就是這樣子,或許有的人覺得身邊沒有人說話是很難怪,當然有人可以聊天互相研究,看看你拍的與看看我拍的照片,那也是一種快樂。我本來就在媒體工作,我的工作就是要弄到跟別人不一樣的照片,所以我已經習慣這樣子。
Q10:我在這本書的後面有看到,您從接觸攝影到現在的過程;這當中有一段是這樣:您的攝影老師說,「當別人在你拍的照片上多停留幾秒,你就贏了」。這句話有沒有影響您到現在,還是說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您就是一直在進行這樣的事情到現在,您才會想要拍一些不一樣的照片。
Ans:是。應該說,這分二種,今天我如果看到一張照片,一是拍出跟他一樣的照片;而我就會選擇,我也做得到,但是拍不同卻可以跟他表達一樣的東西的照片。會讓我覺得好的照片,都不是我所謂的第一點拍出來的。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位報導攝影『張詠捷』,她本身已經是個攝影家,她後來回到澎湖,寫的一本書去介紹澎湖的食物,寫阿嬤做給她的菜,很庶民的菜;我在想她本身並不是專門拍食譜,以她那樣,我就不信她能夠拍出跟食譜上一樣很商業的照片,她並沒有真的去賺過那些錢;所以我很好奇她去拍這種很商業的東西,如果拍的一樣,我會覺得有點怪怪的,但如果她拍出來不怎麼樣,又會覺得有點名不符實,不然就不要拍。
那個應該是用數位拍,她刻意地將盤子以外的部分就很巧妙的處理成黑白,當然這並沒有很大的難度。這是一種很好的做法,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這很有創意,會讓看的人很容易發現她的特點。你並不需要一定要跟食譜拍的一樣,你的重點是突顯主題,她將主題表現得很好。
這樣說,如果她拍得跟別的食譜上的照片一樣,那也有其他二百位專業的攝影師也可以達到,這樣充其量只是你也做得到跟他們一樣的事情,這樣而已;所以,你如果寫食物的書,也不一定要將照片弄得像食譜一樣。如果我今天去翻書,今天這種有特別創意的書,就會吸引我。
所以,這應該可以說,我會一直拍這樣的主題(拍貓)會這樣一直拍下去。因為我覺得,至少在這一項,我可以拍到看起來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當然,工作是不一樣的事情,大家都一樣的東西,找有經驗的攝影師就也可以拍到一樣的東西,這並沒有太了不起。
Q11:這個問題是我堂姐想問的,我也很想知道;日前在三芝貓雜貨咖啡館的攝影展,有的照片是人的肩上有貓,感覺就很像是天地萬物共生共榮、平等的景象,不同物種之間應該是要和平相處。您在拍照的當下就有思考過這樣的感覺,還是有想透過照片傳達什麼意念嗎?
Ans:應該是沒有想到那麼大,也沒有那樣遙遠;拍照創作本身,我比較想的是創作本身的這件事;不過看的人如果有這種感覺,當然是很好。那個東西是要給看的人自己去感受,而不是拍的人自己去感覺。前面提到的,以前的老師有提過,有二種;有個人說了一嘴好菜、而有的人就是燒一手好菜;這樣說,有時候在工作的時候,會有人說為了一張照片多辛苦多辛苦、多累,可是照片呢?沒有‧‧‧不然就是照片很一般,我想影像本身主要是結果論沒有就是沒有。
Q12:要拍出耐看的照片非常不簡單,不同的心情看您的照片,感受都不一樣;而不是「只是一張照片」。
Ans:這樣說,視覺歸視覺;文字記者就是用文字去思考,攝影的人就要用視覺去思考,這是相衝突的。剛剛有說過的,你拍到蜘蛛人在上廁所,這就是用視覺去思考;你用文字來表達,表達不出那個趣味性,但是你用一張照片,就可以說明一切,而且那張照片根本不需要文字。一張照片的趣味,並不是你用多少文字去說明來增加的,而是那個東西本身就是有它視覺上有趣的地方在。
所以,為什麼媒體報導(報紙)一定要有照片,因為它就是用視覺去報導、思考。當你用圖像去思考的時候,你的想法就會跟別人不一樣;例如一個火災來說,文字記者只要寫說這場火災的災情,幾個人傷亡等等,就可以表現出火災的嚴重程度,他不見得一定要去現場;而攝影記者如何用一張照片去表達這個嚴重度,如果你到的時候,火已經滅了,那你要怎麼拍?
文字記者在這部分就沒有差別,而攝影記者要表達這個,就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通常在拍照的時候,多是思考要怎麼拍下來,怎麼構圖去表現現場的狀況,而沒有去思考背後代表怎麼樣的意義,那當下是沒有思考那麼多。
例如說鳥的照片來說,一般會感動人的照片是母鳥築巢育雛的照片,那個看的人就會有感覺;但是你今天如果說你拍到全台灣只有一隻的鳥,你如果沒有針對照片說明這隻鳥的珍貴性,照片對不知道這隻鳥很珍貴的人來說,就沒有那個價值,只是一張鳥照片;你必須去思考,你文字與照片,你想要著重的是哪方面。
對看的人來說,照片中這隻鳥因為稀有而要去感動人,還是一隻普通的鳥做了一件令人感動的事;這個就是後者比較容易感動人。這個就是視覺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