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硬碟技術十分成熟,競爭激烈的市場,也讓品牌數量不斷減少。雖然產品差異性看似有限,各家效能表現卻不會一致,選購前自然免不了得進行幾番比較。小編在這裡推薦9顆適合筆電使用的硬碟,並且進行各項評測比較,讓你的老筆電在新的一年也能順暢運作!
之前我們曾提過老筆電換新硬碟的挑選守則,筆者商借產品都以該系列最高容量產品為主,以求得最佳效能基準值。當然也許你用不到750GB~1TB這麼大的容量,心想買小一點、夠用就好,可是別忘了升級硬碟除了改善效能外,也具有增加額外儲存空間的作用。
硬碟價格已經回穩多時,最高與最小容量之間價差不超過1,000元,既然要買就建議一次攻頂,這樣筆電才能有足夠的預留儲存空間。至於舊硬碟改裝成外接型式後,建議用來備份主硬碟的重要資料,這樣能夠提升資料儲存安全性,出門也不用再多帶著它增加負重。
這次商借的硬碟一共為9顆,礙於廠商無法提供部分產品,略低於筆者設定的理想數量,不過大致上還是有湊到特別想把玩的機種。設定方向以轉速與單碟容量為出發點,條件是5400RPM、7200RPM轉速與375GB、500GB單碟片,至於機身高度就不在主要考量範疇內。用意是在產品測試比較之餘,也對文章開頭提及的理論內容,進行延伸驗證論述。
下列產品中,HGST Travelstar Z7K500沒有在零售通路販賣,廠商只供應給OEM客戶裝配在筆電之類裝置上。這款7mm機種具備7200RPM轉速主軸馬達,單碟片容量高達500GB,反觀同轉速9.5mm機種,仍然停留在375GB碟片世代,因此具有相當指標性。現在只有HGST推出這規格產品,我們運氣很不錯的順利借到,可用來做碟片密度與效能影響關係式對照組。
Travelstar是2.5吋硬碟老字號產品,玩家間口碑向來不錯。Travelstar 5K1000為單碟片500GB配置,另有750和640GB容量,一律都採用SATA 6Gb/s介面。官方標示運作中耐震能力為400G,較同級產品以350G居多高出一些,規格漂亮是它向來的特點。循序存取速度符合碟片容量密度應有表現,介面也確實對瞬間速度有所幫助,然而CrystalDiskMark亂數存取測試,特別是4K部分的表現一般,AS SSD Copy-Benchmark同樣得到偏慢的結果。因此Bootrace開機速度墊底,不難推敲出原因大概在哪,拿它來土砲外接硬碟,會比當系統開機碟來得理想。
▲HD Tune Pro偵測顯示支援的SATA-IO規範功能。
Travelstar Z7K500是HGST新一代7mm機種,單碟片容量從320GB提升到500GB,整體規格具有相當指標性。將它拿來和9.5mm機種比較,單碟容量和5400RPM機種同級,更比停留在375GB多時的7200RPM高一截。此外它採用SATA 6Gb/s介面,並且內建多達32MB的緩衝快取記憶體,是款令人心動的7mm、7200RPM產品。效能測試顯示出單碟片容量的魅力,循序速度超過120MB/s名列前茅,還有突出的緩衝記憶體傳輸效率。唯一稍微遜色的是4KB性能,這似乎是HGST產品向來的問題,除此之外,它仍然是款相當吸引人的系統開機碟人選。
▲HD Tune Pro偵測顯示支援的SATA-IO規範功能。
也許你也納悶,為什麼Seagate旗下2.5吋內接硬碟,買不到1TB容量的產品呢?因為Momentus 5400就只發展到750GB而已,1TB及其以上容量,是由其他產品線頂替,而且以做成外接硬碟與OEM為主。在這前提下,Momentus 5400.6顯得半老不新,畢竟單碟片最高容量只有375GB,比其他品牌老一個世代。循序速度墊底是預料中的事,就只有它最高在92MB/s左右,其他產品都能達到100MB/s以上。儘管部分4KB表現不俗,對於整體性能的幫助卻是有限,因此落得吊車尾的結果。毫無疑問,它會比較適合做外接硬碟應用。
▲HD Tune Pro偵測顯示支援的SATA-IO規範功能。
Seagate產品系列名稱一再更改,一度不分轉速規格精簡為Momentus,最近又乖乖將轉速規格冠上去。這只解決了部分問題,是第幾代產品還很難說個準,能肯定的就只有750GB絕對是最新一代。因為先前最高容量為500GB,內部使用2張250GB碟片構成,750GB單碟片容量則是375GB,密度足足提升了50%,存取性能會有相當幅度增長。也許推出的時間點算早,4KB存取速度不敵後進5400RPM機種,這是可以理解的一點。大致上而言,它仍然是可以扮演稱職的系統開機碟角色,拿來土砲成外接硬碟就大才小用了點。
▲HD Tune Pro偵測顯示支援的SATA-IO規範功能。
和Travelstar Z7K500相仿,Momentus Thin亦為第二代7mm機種,單碟片容量達到500GB。只不過在截稿前,還沒聽到同容量碟片7200RPM機種的下文,實在是吊足胃口。因為推出較晚且碟片密度高,不意外的4KB表現還比自家Momentus 5400.6更好,與他牌相比則是互有領先。其中存取時間似乎是Seagate的罩門,表現經常不如WD來得理想,這款產品自然也難逃命運枷鎖。此外它的循序存取速度低於預期,結果是和Travelstar 5K1000相近,都比其他同碟片密度機種慢了一截。因此筆者認為當資料碟,會好過用做於系統開機碟。
▲HD Tune Pro偵測顯示支援的SATA-IO規範功能。
硬碟怎麼選:Hitachi、Seagate 對決,單碟1TB 最強開機碟
筆電升級 SSD,用轉接框來做,原本的硬碟不用拆,效能、容量兼顧
筆電還原磁區大挪移全攻略,榨出40GB大空間、更高的讀取效能
(後面還有:Seagate Momentus XT、WD Black、WD Blue(9.5mm)、WD Blue(7mm))
做為市場首款單機固態混合硬碟,Seagate在2011年底將單碟片容量提高到375GB,然而基本的循序存取速度提升有限,這似乎是2.5吋硬碟技術發展的瓶頸。或許新增納入的FAST Factor技術功能,快速啟動機能與快閃記憶體寫入損耗管理,才是第二代機種誕生的最大意義。多數測試數據顯示,它沒有太多突出之處,這是因為被標記為熱門的檔案才會製作成快取,放置在快閃記憶體中達到加速效果。得在PCMark與開機速度部分,反覆執行多次測試,讓快取架構發揮作用後,才能看到優越的性能演出,當系統開機機肯定是讓它發揮完整性能的最佳戰場。
▲HD Tune Pro偵測顯示支援的SATA-IO規範功能。
3.5吋黑標廣受玩家喜愛,2.5吋的名號或許沒有那樣響亮,擁有同樣長達5年的保固,也讓它格外與眾不同。尤其是價格和競爭品牌相當,不像3.5吋比其他同規格產品貴一些,因而具有很高的性價比。WD將黑標定義為效能型機種,7200RPM轉速規格比一般定位的藍標高,750GB是由2張375GB碟片構成,最高傳輸速度卻能和Travelstar Z7K500相當旗鼓。儘管有項4KB存取性能數據表現幾乎吊車尾,其他部分大多處於領先陣營之列,最終在PCMark 7取得1863總分,是Monmentus XT以外得分最高的產品。當今2.5吋開機碟首選,看來是非它莫屬了。
▲HD Tune Pro偵測顯示支援的SATA-IO規範功能。
藍標曾經創下些紀錄,像是最早推出1、1.5與2TB容量,不過礙於12.5mm及其以上的機身厚度規格,無法相容於絕大多數筆電,因此只用在自家外接硬碟產品線上。WD10JPVT是款不折不扣的9.5mm機種,內部由2張500GB碟片搭配4顆磁頭構成,沒有將緩衝快取由8MB提升到16MB容量,是官方區隔產品定位的策略之故。無論如何,它繳出的成績單算是落在前段班,只差在最高傳輸速度輸給自家7mm機種,而且有項4K測試數據偏低了點。雖然和他廠同級機種相較下互有優缺點,就整體表現而言,仍然算是系統開機碟與資料碟皆宜的產品。
▲HD Tune Pro偵測顯示支援的SATA-IO規範功能。
WD投入7mm的時程稍晚,衝勁卻不亞於其他品牌,去年率先和Intel攜手打造未來Ultrabook將採用的5mm機種。目前7mm機種只有5400RPM規格,如果能增闢黑標產品線,應該是好事一椿。藍標1TB與這款7mm機種,都標示具有400G運作中耐震能力,不變的是依舊只有8MB緩衝快取記憶體。在同級且採用500GB碟片機種中,最高傳輸速度還超越自家1TB藍標,直逼部分7200RPM機種。它的罩門和其他自家機種一樣,都是部分4K存取速度較弱,靠著其他項目獲得高平均表現,因此合適應用類型和藍標1TB一樣是兩相宜。
▲HD Tune Pro偵測顯示支援的SATA-IO規範功能。
(後面還有:九顆硬碟效能全面測試與比較)
傳統硬碟結構與運作原理,和目前當紅的固態硬碟大相逕庭,但是做為系統儲存裝置,效能要求重點大同小異。首重最高傳輸速度,以及4KB存取性能,另外再加計搜尋時間這些項目,就差不多能分出勝負。
最高傳輸速度無論是循序或隨機存取,就像汽車時速,高數值是很直覺的速度感象徵。在固態硬碟問世前的年代,這是多數人選擇產品的主要依據,性能影響關鍵不外乎是主軸馬達轉速,還有單碟片儲存密度。在以下幾個測試數據中,可以觀察到前述2項條件的關係式,為這不變的物理定律佐證。
或許是2.5吋硬碟技術發展逼近極限,近幾年的速度提升似乎有限,100~120MB/s數值已經停留在筆者腦袋多時。這次測得最高速度並不超過130MB/s,以HGST Travelstar Z7K500、Seagate Momentus 7200.4,和WD Black等4款7200RPM機種表現最佳。概觀來看是平均比5400RPM機種快上約10%,這結果證明轉速的重要性高於單碟片密度,是選購產品的第一個指標。
以測試產品之中的5400RPM轉速、單碟500GB機種為例,HGST Travelstar 5K1000與Seagate Momentus Thin,兩者最高速度都略遜於WD同級產品。可見碟片密度不是一味拉高就絕對跑得快,規劃配置也會產生相當程度影響,像HGST Travelstar Z7K500就沒有比其他2款375GB碟片的對手快到哪,也是個活生生案例。
筆者另外也列出HD Tune Pro測試中,傳輸速率最小值這個項目,指的是硬碟機內圈資料傳輸速度,它和最大值成反比。7200RPM機種不分碟片密度,都比500GB單碟的5400RPM機種,快了10%左右或更多。加上最後的隨機存取模式,所得結果和循序測試相近,這時候我們可以導出第一個結論,那就是轉速影響最高,其次才是看單碟片密度。
循序存取測試能看出硬碟的最高傳輸速度,數值是越高越好,實際應用中傳輸單一大容量檔案,能看出這性能背後代表的意義。
隨機存取模測得最高傳輸速度,和循序模式相去不遠,NCQ指令集具有一定影響。
硬碟性能定理多年來從未改變,系統開機碟挑7200RPM或高轉速,整體速度必定高過於5400RPM之類機種。只不過在固態硬碟亮眼數據強力轟炸下,新同學可能還來不及搞清楚這項物理原則,接著就讓我們繼續來看,高轉速硬碟還具有哪些性能優勢。
搜尋時間和系統流暢度存在關係式,操作上些微「頓呆」現象,有可能就是受到它的影響,轉速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除了HGST Travelstar Z7K500有點古怪的慢,Seagate Mometus 7200.4與XT,以及WD Black等3款7200RPM機種,大致上都比5400RPM來得敏捷些。其中WD產品相當突出,5400RPM直逼其他家7200RPM機種的表現,想必在調校設定上下了番功夫。
存取時間是資料搜尋時間,高載速率則是緩衝快取記憶體與磁碟控制器之間的傳輸速率。
接下來,開始陸續看4KB等部分的存取性能。ATTO Disk Benchmark和CrystalDiskMark數據對照下呈現出有趣的一點,那就是WD產品在ATTO Disk Benchmark表現大多吊車尾,換到CrystalDiskMark卻上演逆轉秀。居於劣勢的部分,Black在隨機存取模式一枝獨秀,反而還名列所有產品之冠。
理論上轉速與碟片密度的影響性不變,在CrystalDiskMark數據可以觀察到7200RPM機種確實有快一點,但是就2套測試軟體的整體結果來看,似乎有其他更大的影響變數。就以往測試經驗來分析,新硬碟都採用4KB磁區設計,各家的邏輯與實體層轉換架構設計不同,筆者猜想是產生這結果的關鍵。
4KB存取性能是挑選系統開機碟的重要指標,左右結果的關鍵,不外乎是轉速、碟片密度、磁區規劃配置,以及韌體調校等條件。
(後面還有:綜合應用模擬測試 / 理想開機碟推薦 / 跟著編輯這樣買)
前面理論性數據看完,相信大家已經有相當概念,系統開機碟首選7200RPM機種,平均而言是以WD Black表現最佳,Segate Momentus XT還沒有見到大爆發數據出現,因此自家兄弟Momentus 7200.4是排名第2的人選。如果以儲存容量為導向,WD Blue不俗的表現名列前茅,最高容量1TB比7200RPM機種多提供250GB(約增加33%),應該沒有比它更好的選擇。
當然了光看這些數據可能有些偏頗,還得比較完最後的實際應用模擬測試結果,才能確定片面分析結果足以成立。其實筆者個人心中是認為,就算翻盤的機率超乎預期,落差應該是不會高到哪。以下就來看PCMark 7、Bootrace,以及AS SSD Copy-Benchmark等3套軟體,為大家帶來什麼答案。
前面各項軟體的測試結果,只能代表某些面向特性,和實際應用的速度體驗,不見得會有絕對關係,所以需要這樣的實戰測試驗證。
電腦上能執行的軟體與應用,五花八門到難以找出個客觀測試方式,PCMark 7算是現階段最理想的折衷方案。7200RPM機種如期展現性能優勢,4款產品成績都比5400RPM高一些,平均相差200分左右,相當於快了10%以上。其中HGST Travelstar 5K1000有點弔詭,還比Segate Momentus 5400.6慢15%左右,成為墊底的產品。
筆者在Bootrace測試,是利用Acronis TrueImage備份測試平台的系統,然後還原至各顆硬碟來進行。Seagate Momentus XT繼PCMark 7之後,再次展現固態混合架構的優勢,以倍數成績領先在前,如果預算允許,它會是令人驚豔的開機碟選擇。其餘產品取開機至系統登入畫面出現的數據來看,7200RPM機種都落在10~12秒之間,而5400RPM是13~17秒都有,沒有黑馬出現。
最後的AS SSD Copy-Benchmark結局相仿,即便是昔日被重視的緩衝快取記憶體容量,在這部分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沒有再加以敘述的必要。就測試結果來做總結,挑選硬碟的不二法則,是依主軸轉速、單碟片容量這樣的順序來決定。至於這論述是否和硬碟結構原理衝突,就姑且先不管它了。
從結果論來看,升級筆電硬碟想得到最大效益,仍然是以7200RPM機種為佳。光看數據會感覺差異微乎其微,精算起來實際上是至少快10%左右,而且平均只要多花300元就有,合理價差不會動搖性價比分毫。
Seagate Momentus XT的固態混合架構,理論上能帶來超過200%的效能速度感,像Windows 7開機速度就和一般固態硬碟相當,而且具備夠用的750GB儲存空間。加上近期光華等通路陸續下殺價格,實際上不用3,000元就能買到,只比一般產品貴600元左右,確實是老筆電不可多得的升級逸品。
至於純傳統硬碟部分,WD Black性能表現有目共睹,單純傳輸資料可不亞於Momentus XT。儘管黑標有身價高人一等的氣息,2.5吋產品卻是相當平價,再加上5年保固這點,高人一截的反而是性價比。如果說你想得到的是容量,不在意效能差異,那麼5400RPM機種首選擇是WD Blue的9.5mm版本。和舊硬碟相較下,它也能帶給你相當程度的速度感,彷彿是升級到7200RPM那樣。
本文同步刊載於電腦王雜誌
歡迎加入電腦王雜誌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