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HD Club和Intel以及T客邦合辦4k的活動,就立刻報名參加了,在週六的午後穿著少女時代的白T還可以結束後去遊行。
會場在微風忠孝附近的大樓裡,主辦還準備很多飲料,會場也佈置的相當多協力廠商的商品。
滿滿的茶飲
精心佈置的4k播放環境,超想要螢幕,擴大機跟喇叭阿
示範碟也是很想a回去的禮物
Canon展示的更是不得了阿,1DC,這台38萬可拍4k影片的單眼,送我的話我就跳系統。
搭配另外三顆電影專用鏡頭,24mm,35mm跟85mm
現在才知道這種光圈跟對焦都是即時手動調的
氣派的一整組阿
AKITIO原形研發也有展示相當多thunderbolt的設備
也有內建SSD的外接硬碟,一律都提升到Thunderbolt 實在10GB的傳輸速度。
技嘉則展示可以播放4k用的nb,這也是很強悍的配置阿
活動介紹的主持人
踴躍參加的人潮,還好有搶到第一排的位置,不然在左邊會被大螢幕擋住投影片。
接下來介紹各家的簡報精華
主要由Intel Jim講解內建原生4k顯示的CPU Haswell,接著原形研發說明傳輸如此大資料量必備的外接裝置,令人稱羨的Canon電影拍攝設備,最後則是HD Club廖先生介紹的4k檔案架構。
##Intel Haswell CPU
台灣區Jim
效能更提昇的第四代處理器,更省電(針對筆電),CPU以及影像效能提昇(轉檔,播放更棒了)
處理器換了腳位改用1150就是簡稱H3的socket,所以不相容於6,7系列的晶片組。
Lynx Point就是8系列,包含Z87,Q87,Q85,H87,B85以及H81。
Mobile架構就是除了效能高的CPU+晶片組搭配外,也會有SOC,不是SOD喔。
System On the Chip的單一晶片組架構,TDP降到15W,有利筆電開發。
把單一晶片的Haswell剖開來看,左邊是碩大的顯示核心,中間有四個Core,
下方則是共用的L3快取,右側則是處理其他周邊訊號的單元。記憶體控制器則在最下方。
和前一代相比,右側的Shark Bay(Haswell+8 series 晶片組)把高速的數位顯示挪到CPU裡,同時最多可以三顯。取消了LVDS/SDVO,提升到DP1.2以及HDMI 1.4
FIVR就是整合式電壓調變,把所有的電壓控制挪到CPU裡,交給他內部去調整。見仁見智的好壞。
roadmap,Q3會有H81,大家做好就賣了,不會另外發佈。
適合低階學生用戶的i3處理器也預計開學那時候會上市。
Haswell就是黃色邊框那幾顆,型號都跳到4開頭,其中K就是可以超倍頻的處理器。
Haswell五大特點,只要注意轉檔跟播放4k影片更順暢即可。現場也有展示與上一代處理器利用Media Expresso轉檔的比較。
真的很令人佩服其轉檔速度。
Haswell影像技術:Dx11.1(玩game必知),可三顯以及DP1.2跟HDMI 1.4
補充前面的資料,三顯不建立在3HDMI或是3DVI下,多數應該都會做成DVI,DP 以及HDMI這樣的配置。
除了可靈活配置各種接頭的螢幕外,還可以充分拿來做三顯輸出。DP1.2則是利用DP接頭來串接多台螢幕。4k顯示的解析度可以到3840x2160在60Hz的情況下。
編碼與解碼(decode跟encode)的過程
介紹處理器的顯示架構,現在是GT3,也就是畫面上這四組,若是早期的GT1則只有其中一組。
為了打響內建顯示的品牌,也採用了Iris的名稱。高階則是Iris Pro。其效能都可以匹敵外接顯卡了。
筆電用的處理器,其中可以達到的最高解析度則有4096x2304,用HDMI來呈現。
與昔日的效能已大幅的提升阿,歲月的眼淚。
三螢幕的接法,不過大家應該都會買同一品牌的螢幕,所以輸出孔看來3 DP倒是比較方便。或是雙HDMI+DP也行。
轉檔的效能,難怪很多前輩說內外顯切換的重點在於用強悍的內顯來轉檔阿。
用新製程的CPU做的筆電已經比以往的機種來得輕薄短小,也就是邁向ultra book的尺寸。
效能差異,也是滿滿的時代的眼淚
加碼送的活動,想升級可以用這個方式來換得折價券,只到15號喔
現場兩個平台的設備與當時的售價
轉檔的時間差異
demo的機器
負載功耗與電費換算
簡之,還沒升級Haswell的請快,效能真的很實在,又可以拿來撥4k,看慣了高畫質的眼睛,實在容不下dvd跟第四台這種渣。
##原形研發
這是一家MIT,製作thunderbolt外接儲存裝置的廠商,許多產品的spec跟品質都比國外大廠來得好,或許經營品牌的路很辛苦。
但也希望哪天成功打響品牌時,價格優惠還是要記得回饋給這片土地的人。
講師
因為4k的檔案流量相當驚人,所以外接儲存裝置更需要透過thunderbolt這高速裝置來傳輸。
有著與USB 3.0同樣10Gbps的速度,但卻因為授權在Intel以及apple身上,讓價格變高許多,實為可惜。
目前的thunderbolt都是10Gbps,下半年好像會有20Gbps的上市,當然device跟線材不會受影響。
只有板廠會有影響,因為種在主機板上的那顆IC要換,才可以到20Gbps。
採用daisy chian的方式連接,翻成『菊花鏈』,最多可以串到六個裝置。目前只有apple最新的mac pro可以直接提供6個thunderbolt接口,也就是可以直接串36台thunderbolt裝置,真是有夠變態的。
AKITIO的產品效能,讀取可以770MB/s寫入可以596MB/s,如果拷貝32.1GB的藍光iso讀取的話,USB2.0要986秒,Thunderbolt只要75秒。寫入則是1192秒對照Thunderbolt的66秒啊。時間就是金錢。
另外一項產品,印象中有個部分提到下半年好像也會有符合各平台用的Thunderbolt方案,或許是外插卡的方式來處理。但也有可能我聽錯了。提到這台裝置還有提到可以提供舊型的接口,這樣就可以透過這台把以前的外接裝置檔案備份出來。
旗下眾多產品線
效能也是一級棒
這台1port內建SSD還有拿出來當獎品,真羨慕抽到的人。
SSD是Intel 的120GB,也有256或512GB SSD規格,甚至也有達1TB的HDD產品。端賴你需要的是容量還是速度。
通過認證的網頁
效能又是超越 lacie
這款好在雙SSD可藉由兩顆ASM1061 IC來內組RAID 0,同時還是種了Cactus Ridge 兩port的Thunderbolt IC。
兼容舊裝置的外接Thunderbolt裝置,2個eSATA跟2個USB 3.0,另外還有一組1394b,透過12V自供電。2 port的thunderbolt。
好產品這裡買。
老闆還講說有興趣可以去新店參觀,真是揪感心。
##Canon
Canon因為發表了可錄製4k影像的1DC單眼相機,還有其他300跟500的型號。同時接環還是原本的EF接環,可相容於單眼相機鏡頭,一整個很強大的規劃啊。不過一台要價38萬,這短時間內敗不下去。雖然我很想弄台來拍4k的SHE或是少女時代,這感覺就很爽,但現實面還是要考慮,檔案勢必比我現在用的D800還要大上不少。後製的處理以及儲存不得不多加考慮啊。
講師
令人讚嘆的1DC,拿起來的重量並不重,連拍速度也驚人。當然重點是4k影像錄製。
產品定位
減少摩爾紋跟偽色,(這點Nikon推出D800E也是用於此,可惜我相機買早了),讓錄製品質等同於靜態影像。
下圖還有4k影像與一般靜態拍攝的片幅差異。
翻拍的關係所以看不出靜態影像的質感,抱歉。
4k 24p的錄製,每分鐘3.76GB,這一般SD記憶卡32GB 10分鐘就錄光了。但1DC用的是更貴的CF雙插卡,這...
如果降到Full HD可以錄製60p,散景就會很驚人,同時高iso也很變態的到達25600啊!!!!
所有的影像格式,4k只有一種格式跟fps
壓縮格式跟可否錄影時靜態拍攝
可使用EF接環的鏡頭,所以可以創造出奶油般的淺景深,跟超廣角
有夠變態的錄影高iso,可達25600,如果是靜態拍攝可以開到204800。不過這個要實際看了才知道實用的高iso落在哪。
方才提到的減少摩爾紋
super 35mm(APS-C)的裁切
Full HD就可以錄到60fps,也可以恣意的拍攝慢動作。
可使用C500跟C300的log gamma,呈現自然階調
拍攝過程,可透過CF卡或是外接HDMI的方式把影像轉出
CINEMA鏡頭的特色,每支都是紅黑配色,還有一致的接環尺寸跟調整設定方式
其他特點
CINEMA鏡頭roadmap,這個要蒐集完,口袋要夠深啊
精準的控制,我還傻傻的以為這個都是自動對焦,哈。
看完Canon介紹還真的很想給他敗下去,但只有一人的我,很難同時拍照又錄影,真想都會啊。
但都想拿到追星的應用上,看來想當台灣最強飯拍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HD Club
穿插了休息時間回來後的單元,介紹了家庭組建4k劇院的部份。由廖總編負責
由現場的配備來做介紹,禾聯4k電視,Pioneer環擴,Atlantic 環繞喇叭
由於提升到4k,電視擺設的位置不用距離人過於遙遠,以現場50吋這台大概坐在1.5m前 60度視角即可。我也喜歡靠電視很近,把自己融入電視機裡。
不同尺寸同樣的畫面,就可以明顯看出差異,不過電視真的越看越小,空間夠還是買大一點好。
目前已知的4k電視價錢,預算夠可以考慮sony的,不夠就看看禾聯的。之後應該還有華碩跟SHARP的不錯款式出現。期待ing
光碟載具的演進,VCD跟DVD在台灣還是流行了好長一陣子,希望現在都跳到全面BD啊。不過之後的4k還不確定其適當的媒體種類,我猜還是BD XL,這樣容量有機會靠著多片數來放下。
當然HDMI的規範也要提昇,才可以因應足夠的頻寬。期待HDMI 2.0的到來
HFR的哈比人,在板橋大遠百初看的時候還有點不適應,不過人眼真是奇妙,不到15分鐘就適應且屌住了。畫面真的好美啊。
H.265也是很重要的壓縮技術,不然碟片數量就會很驚人了
BD的容量差異
SONY首推的4k播放器,目前也只有他們家從影片,播放器到電視4k一應俱全。
不過我們還有Haswell可以簡單架構家庭4k播放的環境,現在只缺東風,更多的4k影片的出現了。
##後話
參加了解也補齊了許多跟4k有關的資訊,也很感謝HD Club跟Intel及t客邦的合作,希望政府也可以大力推動高畫質的影像,不要再讓爛第四台破壞我們雙眼可見的美麗世界。
相當不賴的分享(≧▽≦)
哦哦哦~~~好讚阿!!
照片拍的真是不錯囧rz
小弟拍的都晃到了,沒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