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 Canon 50mm 定焦鏡 實用心得報告

編輯部

雖然 50mm 定焦鏡頭 是最基本的焦段,但是只要知道如何使用, 標準鏡頭 的無限可能永遠不會讓你失望。用標準鏡頭拍攝的照片有著自然的視角,和一種未被扭曲的距離感受。因為這種鏡頭搭配 全片幅相機 時具有與人眼幾乎相同的視角,使用這種鏡頭對攝影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不過好處是標準鏡頭的最大光圈往往比較大,你可以透過控制景深來製造獨特的視覺效果。

使用標準鏡頭的關鍵,是如何有技巧地在拍攝距離、透視和由光圈控制的背景虛化效果之間保持有效的平衡。舉例來說,用小光圈進行低角度或高角度的拍攝,可以創造出一種像廣角鏡頭一樣的動態效果;而使用更傳統的視角拍攝時,則可以用大光圈來虛化背景並得到與中長焦鏡頭的拍攝效果相似的影像。還有,仔細注意微距攝影的透視和構圖,可以幫助你得到看起來更加專業的效果。簡而言之,50mm鏡頭是一支考驗攝影師所有技術層面的鏡頭。


獨樹一幟的EF 50 mm f/1.2L USM

這是一支實用性和把玩性都非常好的鏡頭,如果你對光學品質要求很苛刻或者醉心於暗光下的魅力影調,我十分推薦你考慮它。

EF系列剛上市的時候,Canon曾經生產一支著名的大光圈標準鏡頭EF 50mm f/1.0L USM,這是世界上光圈最大、最高速的可更換式鏡頭之一,同時是世界上光圈最大的自動對焦鏡頭。為了達到L系列要求的高品質,它採用了2片非球面鏡片及4片高折射鏡片,鏡頭重量達到了驚人的985克。

作為L系列中最有「炫耀」能力的鏡頭,這支鏡頭在最大光圈下有著獨特的影像味道。但是它的體積和重量都過大,自動對焦速度很慢,價格又很昂貴,使得它的使用環境受到相當的限制(似乎很多電影劇照都是用它拍的,可是誰能比電影公司更有錢啊!人家隨隨便便一支鏡頭都是幾萬美金起跳的),因此它的存在更接近於一種象徵意義,用來展現L系列的設計製造能力。而EF 50mm f/1.4 USM雖然物美價廉,但是大光圈下的成像實在乏善可陳,而且其可靠性也遠遠不能滿足職業攝影師大量、艱苦環境下的拍攝。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攝影師期盼EOS推出一款更實用、更輕便的標準鏡頭的呼聲很高。

終於,EF 50mm f/1.2L USM在2006年發佈,展現了L系列比較新的鏡頭設計製造能力。歷史上,Canon在1956年曾經發佈過S系列的50mm f/1.2、7片5組的規格的鏡頭;到了FD卡口時代,1980年曾經發佈過兩款鏡頭 — 50mm f/1.2(7片6組)和50mm f/1.2L(8片6組)。L系列那支使用了螢石玻璃和非球面技術,成像色彩濃郁,大光圈下的暗角效果也很迷人,很受攝影師的喜愛,不過幾乎比前者貴一倍。

雖然在數位時代充斥著速食圖片以及永無止境的便利需求,但是依然有很多攝影師,包括業餘攝影師和職業攝影師,仍繼續堅持挖掘著35mm相機的影像潛力。對於他們來講,的確需要一支大口徑標準鏡來彌補EF 35mm f/1.4L USM和EF 85mm f/1.2L USM之間過大的透視差異。一旦EOS系列的整體佈局接近完成,作為世界上光圈最大的在產標準鏡頭,EF 50mm f/1.2L USM的出現也可以說是順理成章了。

 

與Canon EOS 400D同步推出

這支鏡頭是2006年8月隨著EOS 400D的發佈同時推出的。標準鏡頭的設計和生產工藝應該是沒什麼秘密可言的,但是這支鏡頭還是給我們帶來了一些驚喜。首先,它的鍍膜非常漂亮,不必裝在機身上,你就可以感覺到它的深沉和通透。鍍膜技術的提高主要是為了符合數位相機的需求,因為數位相機對於鏡頭內抑制反射的要求比底片相機苛刻得多,因此新的L系列鏡頭採用了優化的鏡片鍍膜(新一代的超級光譜鍍膜技術),鏡片位置也有利於抑制鬼影和眩光。這支鏡頭比其它品牌的f/1.2標準鏡頭更輕更短,重量適中,持握很舒適。光學結構為6組8片,包括1枚非球面鏡片(第8片),全部採用無鉛玻璃製造。8片光圈葉片收縮之後相當圓,有助於帶來更出色的焦外成像。變形的控制也很好,近距離拍攝也不會造成影像品質的明顯下降。

它的做工、對焦方式切換開關、參數指示窗都很像傳奇的EF 85mm f/1.2L USM,但是手感更紮實。裝到機身上之後,你會發現它和EF 85mm f/1.2L USM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對焦速度非常快,一掃EF 50mmf/1.0L USM和EF 85mm f/1.2L USM令人倦怠的自動對焦速度,和EF 24mm f/1.4L USM、EF 35mm f/1.4LUSM大致在伯仲之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全時手動對焦,這對於一支大光圈鏡頭而言非常重要,EF50mm f/1.0L USM和EF 85mm f/1.2L USM都做不到這一點。

要另外指出的是,從我自己搭配EOS 1Ds Mark II使用的經驗而言,這支鏡頭在最大光圈下配合機身非中心自動對焦點時,對焦不是很俐落,準確率也不足80%(景深很淺或許提高了自動對焦的難度),即便切換單點對焦和伺服對焦也不會有明顯提高。所以為了達到最好的對焦精確度,強烈建議你在使用最大光圈拍攝時使用手動對焦,或者更仔細地檢查使用自動對焦的焦點。

令我很滿意的是,這支鏡頭採用了密封設計,擁有和很多新的L系列鏡頭相同的防水防塵功能,可以在大雨裡拍攝。不過有一點要注意,EF 50mm f/1.2LUSM對焦時第一組鏡片在鏡身中是前後移動的,雖然可以想見內部也做了防水處理,但是如果加上UV鏡防水防塵性會更好。

在2007年8月佳能發佈EF 14mm f/2.8L II USM之前,它是L系列具有防水防塵功能的定焦鏡頭中最廣的,而且居然是一支標準鏡頭,佳能應該為攝影師們好好更新一下那些廣受好評的廣角定焦鏡頭了。


▲四川,甘孜。EOS 1Ds Mark II, 50 mm f/l.2L, 手動曝光, f/4, 1/500sec, ISO 100(攝影/趙嘉)

EF 50mm f/1.2L USM在全開光圈下的成像已經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了,畫面感覺相當有味道。雖然略有暗角,但是整體銳利度很好,有足夠高的反差,反差對於大光圈鏡頭在暗光下的拍攝來說似乎比解析度和銳利度更重要,因為暗光下拍攝的主要是氣氛。收到光圈f/2時會大幅提高銳利度,f/2.8已經幾乎達到最好的解析度了,再縮小光圈帶來的主要是全像場內更好的均勻度和色彩表現。這支鏡頭的色彩表現也很突出,沒有EF 85mm f/1.2L USM那麼明顯的暖調,但色彩的飽和度很高。它幾乎達到了L系列最高水準的解析度,其實最大光圈時中心解析度已經和最佳光圈相差無多,畫面的均勻度在F/5.6之後達到驚人的水準。

EF 50mm f/1.2L USM焦外成像效果是值得多說兩句的,雖然使用了非球面鏡片,不過這支鏡頭的焦外成像相當細膩,層次豐富,在EF系列鏡頭裡不是很常見。它的焦外成像風格和EF 85mm f/1.2L USM迥然不同,散焦沒有EF 85mm f/1.2L USM那麼厲害。EF 85 mm f/1.2L USM的特點(也是優點)是能夠在大光圈下將焦外的物體和細節都融入不可辨認的濃稠之中,而EF 50mm f/1.2L USM既有很好的柔化效果,又在相當程度上保留了焦外物體的可辨認性。就EF50mm f/1.2L USM的某些用途,無論是專題攝影中的抓拍還是帶有環境的人物肖像,都是恰當的。

整體而言,EF 50mm f/1.2L USM最大的特點在於,它象徵著L系列頂級鏡頭最新光學成就的成像品質,高速自動對焦系統更確保了非常好的實用性(這對於職業攝影師來說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同時,這支鏡頭大異於一般日本器材廠商對於標準鏡頭過於追求C/P值的含混態度,獨樹一幟的鏡頭效果也很適合器材愛好者仔細玩味,這在最近幾年的EOS鏡頭中不是太多見。

 

EF 50mm f/1.2L USM 詳細規格

(後面還有!)

CP值講究的EF 50mm f/1.4 USM

幾乎全世界所有50mm f/1.4鏡頭都採用了經典的雙高斯型設計,這支鏡頭也不例外。

兩片高折射鏡片帶來非常好的像質,最大光圈下的眩光被減到極弱。雖然在色彩和耐用性上,這支鏡頭不能和L系列鏡頭相比,但是它依然是一支平衡性和C/P值都很講究的鏡頭,在獲得高清晰度影像品質的同時,可以提供相當漂亮而真實的背景虛化效果。微型超音波馬達提供了高速、安靜的自動對焦,同時還保持了全時手動對焦。

Canon宣稱它的色彩平衡與ISO(國際標準組織)的推薦參考值是完全一致的,我個人覺得略顯清淡,有些人則覺得它的調性有點冷。

我謹慎地推薦大家在最大光圈下使用它,如果之前你一直使用變焦鏡頭,當光圈縮小到f/2之後,在影像上更會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解析度方面,從測試結果來看,最大光圈時中心部分和最佳光圈其實差異不大,只是因為反差低,所以感覺沒那麼好;不過最大光圈時四角的成像和中心實在差距太大了。當然,這差不多是所有標準鏡頭的通病,按照我個人的接受程度,在f/2.8之後,解析度均勻性問題才較有改善。

和其它標準鏡頭一樣,這支鏡頭在APS-C尺寸的數位相機(600D或60D)上可以作為大口徑人像鏡使用,價格也並不是很昂貴,這似乎比在全片幅相機上使用更有價值。


▲EOS1 Ds Mark II, 50mm f/1.4, 手動曝光, f/22, 1/50sec, ISO 100(攝影/劉展耘)


EF 50mm f/1.4 USM 詳細規格

(後面還有!)

最便宜的EF 50mm f/1.8 II

這是EOS系列中最便宜的定焦鏡頭,採用經典的對稱6片5組標準鏡頭光學結構;相對於它的價格,很多愛好者認為它絕對有物超所值的影像品質。

客觀地說,雖然這支鏡頭存在輕微可見的桶形畸變和相當稀鬆的四角成像,但是它依然可以從無窮遠到0.45公尺最近對焦距離的整個對焦範圍中,提供清晰而又柔和自然的表現力。

這支鏡頭的成像效果相當有趣:最大光圈時有明顯的暗角,中心解析度很高而四角相當鬆散,使用得當也是會有不錯效果。由於這四角成像不高的頑疾一直到f/8都揮之不去,所以強烈建議你使用比較大的光圈時,儘量把拍攝主體放在靠近中央的位置。不過,如果將光圈收小到f/11或者f/16,還是可以帶來非常銳利的畫面品質,只是邊緣成像依然不能太苛求。

對焦系統使用一個簡單的凸輪馬達,雖然沒有使用USM馬達,但是也可以相當迅速且相對寧靜地完成自動對焦,而且重量只有超輕的130克。特別要提到它的中性色彩平衡或許對有些攝影者來說有些清淡,但是它達到了與國際標準組織推薦數值幾乎相同的色彩還原水準。

EF 50mm f/1.8 II在APS-C尺寸感光元件的數位相機(600D或60D)上使用時,相當於80mm的焦段,因此非常適合作為一支焦段合適光圈又大的人像鏡頭來使用;花一點點錢,你就可以得到一支與標準變焦鏡頭的使用方式完全不同的定焦鏡頭,其中獨有的樂趣可以讓每個人都輕易享受到。這也是EF 50mm f/1.8 II的獨特魅力。

考慮到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都對人像拍攝有興趣,這支鏡頭也是我優先推薦給APS-C數位相機玩家的鏡頭之一。無論你的第一支鏡頭是Kit鏡、還是更好的17-40 L,無論你打算為朋友拍攝肖像、還是捕捉孩子有趣的生活瞬間,如果你不苛求頂級的光學品質,使用強度又不高(也就是對鏡頭的耐用性要求不高),考慮到APS-C數位相機的價格搭配問題,這支鏡頭比其它昂貴的鏡頭更值得推薦。

▲EOS 1Ds Mark II, 50 mm f/l.8, 手動曝光, f/7.1, 1/60秒快門,ISO 100(攝影/劉展耘)


EF 50mm f/1.8 II 詳細規格

 

深入剖析:同一焦段,大光圈鏡頭 v.s. 小光圈鏡頭

過去我們經常聽到一個理論:同一焦段的大光圈鏡頭雖然昂貴,但是縮小光圈之後,常常還不及同焦段小光圈鏡頭縮小光圈的效果。由於鏡頭光圈增大一級,價格通常會增加一倍左右(甚至更多),因此有人會說,如果你常用小光圈,則不如購買最大光圈比較小的鏡頭。

這種說法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俗話說「針無兩頭利」,鏡頭設計本身就是多種要素妥協的結果;由於多數大光圈鏡頭更需要考慮大光圈下的拍攝效果,要求一支鏡頭在各自光圈下都達到完美是極其困難的,這通常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但是絕大多數EF系列鏡頭,特別是L系列鏡頭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和其它廠商不同,同焦段的L系列鏡頭,往往光圈越大的成像越好,而即使L鏡頭收小光圈後,也會比非L系列鏡頭更好!

這當然和上述的「常識」判斷是相違悖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佳能在大口徑L鏡頭上傾注了更多的頂級技術,使用了更昂貴的材料和工藝。比較常見的有特殊研磨的非球面玻璃、UD鏡片或螢石玻璃等,它們能夠保證L系列鏡頭在縮小光圈後,解析度、反差和色彩傳遞都可以保持優勢。

當然,說到底還是成本決定了品質。其它品牌的相機也有少數這樣的例子,比如尼康(Nikon)的AF 28 mm f/l.4D、AF Micro 200 mm f/4D IF-ED微距鏡頭以及手動對焦鏡頭時代著名的300mm f/2、AF-S VR 200 mm f/2G IF-ED;美能達(Minolta)的某些G系列鏡頭;賓得士(Pentax)的FA43mm f/1.9等,都要比同廠同焦段的小光圈鏡頭更優秀。

延伸閱讀

初階到大師的最愛, Canon L 標準變焦鏡 實用心得分享

Canon L級魚眼變焦鏡頭: EF 8mm∼15mm F4.0L USM Fisheye

Tokina AT-X 16.5-135mm F3.5-5.6 DX 中廣角旅遊鏡 試用

L鏡御用的增距鏡 Canon EF Extender 1.4x III & 2x III新登場

作者:趙嘉
本文同步刊載於佳能鏡界

正方形

買了這些鏡頭就可以變厲害嗎?

原文網址:https://t17.techbang.com/topics/4921-three-canon-50mm-fixed-focus-lens-and-practical-experience-reports?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