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ell Alienware M15與M17薄型化外星人電競筆電分享

windwithme

Dell筆電市場推出Alienware系列算是電競筆電的早期始祖
雖然近3~5年內許多品牌也紛紛開始重視電競並推出相似產品
但Alienware電競筆電在ID設計上還是有它牌無法取代的特色
以往Alienware都是追求最高效能為首要,導致機身較為厚重
2019年大改款後,除了推出號稱桌機取代者的Area-51m之外
也開始推出設計較為輕薄許多但保有高效能的另一種Alienware系列
此系列兩款型號分別為Alienware M15與Alienware M17

Alienware M17已經推出兩個版本,分別為R1與R2
R1延續前幾代鐵灰色外型,R2則是最新Alienware Legend設計概念
本回分享M15與M17皆為最新R2版本,大幅度的改款外型設計
兩款差異只在螢幕大小與硬體等級,外觀照片先以M15 R2為主

本篇入手M17 R2外殼顏色為月光,M15 R2則是月之暗面
採用簡單線條設計,不若許多品牌採用賽車或複雜的肌肉感線條
外殼採用鎂合金,加上塗層摸起來更有質感也不會沾染指紋

A面15吋在外殼上印著15,而17吋版本則會印著17增加辨識度
M15 R2尺寸約為長27.6 X 寬36 X 高1.95~2公分,重量2.16公斤
M17 R2尺寸約為長29.55X 寬40 X 高1.86~2.05公分,重量2.63公斤

B面螢幕開始導入窄邊框設計,雖然沒有到極窄邊框,但算是又更進化
M15 R2兩種霧面螢幕皆為FHD,分為第一種144Hz 9ms與72% color gamut
第二種為240Hz 9ms與100% sRGB color gamut,而M17僅有第一種規格
高階版本在螢幕下方會有新一代Tobii眼動追蹤技術,可搭配螢幕喚醒功能
並有遊戲中強化互動、追蹤工具、Tobii Ghost 軟體支援各大直播串流平台及軟體
也支援Twitch平台,動眼就能提供擴充功能,輕鬆切換熱圖、陰影和焦點等視覺效果

C面主要為鍵盤與觸控板,這區域質感對人體最為重要,與手指或手腕頻繁接觸
鍵盤設計架構更為改良,1.7公釐鍵程也優於前一代M15,支援RGB單鍵Alien FX照明技術
全鍵輸出與防鬼鍵技術,這也是個人第一次看到Alienware有巧克力按鍵的設計
標榜頂級觸控板,採用全新的精準指向玻璃觸控板,不過個人認為精準度還是略輸Area-51m

右上方為電源開關,開機後會有Led發亮功能,燈光顏色可由自己決定
C面上方一排蜂槽式散熱孔看起來更具設計感,也是Alienware首見的新設計

機身左方
左起 Noble電腦鎖 \ 散熱孔 \ Killer Networks E3000 2.5Gbps 乙太網路
USB 3.1 Gen 1 Type-A(PowerShare技術) \ 音訊輸出 1/8 吋連接埠(與內置麥克風耳機相容)

機身右方
左起 2 x SuperSpeed USB 3.1 Gen 1 Type-A 連接埠 / 散熱孔

機身後方延伸區域
左右兩旁為蜂巢式散熱器孔,IO左起依序為HDMI 2.0b具備HDCP 2.2輸出
Mini-Display Port 1.4 輸出、Thunderbolt 3連接埠
Alienware Graphics Amplifier連接埠、電源DC輸入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windwithme

Alienware Command Center專屬應用程式軟體
首頁右下方超頻功能,有兩種超頻設定可供使用者直接套用
散熱模式共有5種,效能、冷卻、靜音、全速、平衡,版面設計快速又直覺式

ALIEN FX光源
將可以發光區域,如鍵盤、電源按鍵、機身LED燈條做調整

此外內建多種燈光搭配模式讓使用者直接套用,同時也有使用者存檔功能
完整RGB數值範圍與高達1680萬種色彩,可依喜好來創造或下載Led燈光主題

筆電市場中非常少見的超頻功能
提供兩種Dell已經調好的超頻參數,右方可隨時看到CPU、GPU當下詳細狀況

散熱設定檔頁面
提供CPU與系統硬體對於溫度與風扇轉速的資訊

音效設定的細部頁面
除了首頁那快速設定的模式外,進來主頁面可看到全部有8種音效模式
如果對於音效有更進階要求的話,可以自行透過右方每個項目做微調

以下為M17 R2喇叭聆聽感,這部份屬於主觀的部分,以NoteBook內建喇叭為基準來比較
喇叭調整到最大音量時,聲音還算大,不會有喇叭音量太小的問題
高頻 - 沒有出現過於尖銳的音調,細節出色
中頻 - 整體清晰度很高,人聲飽實感嘹亮且細節豐富
低頻 - 低頻表現清晰,不會太過混濁,重低音鼓聲震撼力略低
M17 R2在喇叭音效表現若以17吋薄型電競機種來看屬前段班水準
用過許多高階17吋電競筆電,此款高階產品在遊戲、看影片或是聽歌皆能勝任
M17 R2對比機身厚重的Area-51m,M17聲音感較亮但環繞感會較差一點
外接耳機的音效很棒,近幾代Alienware在耳機音質也有最高水準的表現

Alienware Command Center去年大改版後,所提供功能更加豐富
已經逼近到桌機高階平台的專屬軟體,對於設定、調效與監控大概是目前市場中佼佼者
電競筆電有這樣高水準的專屬軟體與功能選單,目前市場上應該還沒有對手

M15 R2與M17 R2硬體配置有GTX 1660Ti或RTX 2060~2080 Max-Q
測試主角M17 R2為Intel Core-i7 9850H搭配RTX 2060
CPU 9750H為6核心12執行緒,基礎時脈2.6G與最高單核可達4.6G
CINEBENCH R15
CPU => 1238 cb
CPU(Single Core) => 178 cb

CINEBENCH R20.0
CPU => 2682 cb
CPU(Single Core) => 442 cb

CPUZ 1.91.0
單線執行緒 => 488.9
6C12T多工執行緒 => 3517.7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9.67 / 19040

Geekbench 5
Single-Core Score => 1165
Multi-Core Score => 5261

windwithme

PCMARK10 => 4699

由於筆電搭載Intel高階CPU的基礎時脈與最高單核時脈落差較大
變得CPU效能表現相當需要筆電自身的散熱系統與散熱能力
實際測試M17 R2搭配9850H的6C12T架構來看,效能表現有落在前段班水準

DRAM效能測試 - DDR4 2667
AIDA64 Memory Read - 33693 MB/s

雖然支援到DDR4 2666的時脈,不過在Memory Read有點偏低
希望日後更新BIOS可以再提升這部分的效能
畢竟以往測試過其他款筆電在DDR4 2666 Memory Read高標大約要有37000 MB/s

接著是3D效能測試,本款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2060
3DMARK Time Spy => 6031

FINAL FANTASY XIV : Shadowbringers
1920 X 1080 HIGH=> 14238

FAR CRY 5 極地戰嚎 5
解析度為1920 X 1080,將3D特效為極高模式
內建測速軟體效能 - 已渲染幀數5088,開頭場景畫面 - 63 FPS

Monster Hunter: World 魔物獵人 世界
1920 x 1080,3D特效開到最高,進入遊戲一開始場景畫面 - 55 FPS

Battlefield V 戰地風雲5
1920 x 1080,畫面品質:最高
DX12與NVIDIA DLSS選項開啟,進入遊戲練習模式開始畫面 - 89 FPS

室內溫度約25度,進行Intel Core i7-9850H散熱能力測試
風扇轉速模式最高約轉,時脈2.97GHz
運作LinX 0.7.1讓系統全速時 - 90~98,瞬間最高達100

FurMark主要為GPU RTX 2060燒機測試
GPU 1125MHz / MEM 7000MHz
運作FurMark得到待機51度與全速66度

M17 R2搭載RTX 2060 GPU燒機時最高溫度也只達到66度而已
難怪最高可搭配道2080 Max-Q,有更高3D需求建議選擇較高規版本
GPU燒機時鍵盤約29~41度,上方約32~44度,左右出風口約29~42度
後方出風孔約33~49度,D面進風孔約29~61度,所以底部出風孔溫度較高
風扇全速時噪音會提升不少,不過由於是偏低頻噪音
產生的噪音並不會讓人覺得太不舒服,全速音量還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一般使用環境,如上網、看影片或聽歌等,系統低負載時聽不太到噪音

電池續航力部分,Windwos 10電源選項設定為平衡,電池選項設定為省電
實測使用Wi-Fi網路播放Youtube上DVD 480P影片,1小時後剩85%,2小時後剩70%
3小時後剩55%,4小時後剩39%,5小時後剩23%,預估耗到自動關機可達6小時以上


總結Dell Alienware M15 & M17 R2
具有特色與優勢的部份
1.導入最新Legend設計概念,有別於市場上其他高階電競機種的設計風格
2.外殼採用鎂合金搭配獨特的配色與尾部散熱孔Led燈條設計更添質感
3.M15 R2高階款有240Hz 7ms 300-nits sRGB 100% color gamut面板
4.喇叭擁有高水準音質,耳機音質是個人目前在電競筆電中聽過音質前段班的一款
5.新版Alienware Command Center更加進化擁有強大功能性與監控硬體狀態
6.高階款有Advanced眼動追蹤技術,Tobii眼動追蹤功能與Eyesafe降低藍光技術
7.精準指向玻璃觸控板與出色的鍵盤按壓回饋手感,在筆電薄膜式鍵盤中相當出色
8.Cryo-Tech v3.0對GPU散熱能力出色與噪音表現也讓人滿意
9.如本篇測試硬體配置在Wi-Fi網路播放Youtube續航力可達約6小時

未來能夠再加強與改進的部份
1.前視訊鏡頭的畫質這幾代都沒有舊版本17 R3好
2.LinX燒機模式下搭配Intel Core-i7 9850H若能壓在90度以下會更好
3.喇叭音量開到最大時,觸控板左右兩方震動較為明顯
4.面板配置還沒有UHD 4K解析度的版本
5.在亞洲某些區域的售價都比美國還要貴上一些

效能比 ★★★★★★★★★☆ 92/100
用料比 ★★★★★★★★★☆ 90/100
規格比 ★★★★★★★★★☆ 92/100
外觀比 ★★★★★★★★★☆ 96/100
性價比 ★★★★★★★☆☆☆ 72/100

去年初網路上看到薄型化Dell Alienware M15或M17 R1發表
擺脫以往除了追求極致效能導致機身較厚重的Alienware也有其他選擇
後來2019年Q3左右陸續曝光M15或M17 R2新版本,一直希望能盡快入手評測
先前最頂級Area-51M首次導入Legend傳奇新設計讓人印象深刻之外
薄型化Alienware也很快大改款採用這種新設計,完全有別於其他品牌的設計
當然Alienware系列每年都持續在進化,也還是有些缺點,希望未來可以越來越完善
在亞洲市場的能見度與普遍偏高的價格是個人認為當前最需要加強的地方
以上是個人對於這兩款薄型化外星人的評測與分享,提供有需要的網友做參考
以往經常測試旗艦型高階電競筆電,屬於金字塔頂端或市場較少數的消費族群
近期將再會分享一篇入門價位且擁有入門平價價位與中階以上效能的AORUS 7電競筆電:)
喜歡windwithme評測文章的網友歡迎到我的粉絲團按讚
以便更快得知個人最新的測試動態,您的回文與按讚依然是我前進的動力:)
PS:風大有用Spyder為這兩台Alienware做出校色檔案,有需要者請至粉絲團詢問

原文網址:https://t17.techbang.com/topics/56078-dell-alienware-m15-shares-with-m17-thin-alien-electro-competition-pen?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