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我的第一台 AMD 桌機,為何選擇組裝 Ryzen 9 5900X?開箱和選購分享

EnterBox

雖然工作上和幫朋友組裝過不少 AMD 桌機,但是我個人的主力機一直沒有用過 AMD CPU。且組裝,目標是一台效能強、靜音、無 RGB 燈光效果的桌機,處理器選擇超微的 Ryzen 9 5900X,一起來看看這顆 CPU 的開箱吧!

隨著 Ryzen 系列的成熟,以及各大生產力軟體的相容性越來越好。從開賣一開始的空氣 U,到經常缺貨還要搭機買。前一陣子通路上終於不是搭機賣了,覺得已經是可以入手 AMD CPU 的時機了。紙盒外觀有灰色金屬髮絲紋的印刷,上面 AMD、Ryzen 等重要 Logo 也有局部上光的處理。

由於包裝內沒有散熱器,整個 CPU 拿起來的重量相當輕。

側邊的開窗就可以看到 5900X 的 CPU 本體,不過上面是有塑膠殼保護的,不用擔心直接會摸到。

整個包裝重量僅 119.1g。

頂部有產品型號、雷射標籤、S/N 序號的貼紙,用美工刀劃開這顆全新的盒裝 CPU。

打開盒裝後,主要的空間都被泡殼佔據,只有側邊薄薄一區是 CPU 本體的塑膠盒裝,裡面還有 AMD 的貼紙。這顆 AMD Ryzen 9 5900X,是 2021 年第 32 週生產。也可以看到上面寫著 Diffused in USA, Diffused in Taiwan, Made in China。

其中還有說明書和一張提醒,提醒的大意是 5000 系列的處理器可以相容已經更新 BIOS 的 Sokcet AM4 主機板。有趣的是,英文的內容著重講 Socket AM4,而簡體中文版的內容則沒有提到 Sokcet AM4,而是以 500 系列主機板、400 系列來描述。

AMD Ryzen 9 5900X 本體,重量約 39.5g。

AM4 腳位背面有 1331 個接觸點,超有良心的 AM4,不管是主機板還是 CPU 都可以用個好幾代。對於桌機玩家來說,日後升級 CPU 或主機板的彈性就更大。

整機使用的零件和組裝,可以看影片中的詳細解說。
CPU:AMD Ryzen 9 5900X
MB:ASUS ProArt B550 Creator
GPU: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60 Twin Edge OC
RAM:G.SKILL Trident Z Royal Elite DDR4–3600MHz CL16 64GB (16GB x4)
SSD:TEAMGROUP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Liquid Cooling:Fractal Design Lumen S24
PSU:Fractal Design Ion+ 2 Platinum 860W
Chassis fan:ARCTIC P12 PWM PST x3
ASUSTOR AS-T10G
Chassis:InWin 905
Screen:ASUS ProArt PA279CV

進入系統後測試體質分達到 117.2 左右。參考了網路上有關 5900X 的分數,這顆應該有在中間以上。

接著進入 BIOS,打開 DOCP。在 Cinebench R20 當中為 8320 pts。

在 Cinebench R23 當中為 20725 pts。

接著進入 BIOS,將 PBO 也打開。這時在 Cinebench R20 中為 8639 pts,提升約 3.8%。

在 Cinebench R23 中為 21953 pts,提升約 5.9%。此時 CPU 最高溫來到 87 度,控制還是相當好。Core Temp 顯示功耗則在 190~200W 之間。

5900X 作為 Ryzen 次旗艦,Cinebench R23 得分 21953 pts。相較對手同價位的旗艦產品 i9–11900K 的 16078 pts,高出了 36%。

後來還嘗試丟了幾個參數,試試定頻降壓,將時脈設定在 4.4GHz,電壓降到 1.15V 左右,R23 得分 22258 pts,溫度最高才 72 度,功耗在 140~150W 左右。整體來說,效能和功耗表現都非常讚。不巧的是,這次截圖後忘記存檔,現在很缺一個具備實體 PrtSc 的鍵盤。總之也這明顯還不是極限,之後可以再試試看。

主要是目前高階的消費級 CPU,Ryzen 真的是太香了。從開賣一開始的空氣 U,到經常缺貨還要搭機買,前一陣子通路上終於不是搭機賣了。加上看到喜歡的主機板,因此這次決定把手上珍藏的一些零件,拿出來好好組一台電腦吧!

原本是在 5800X、5900X、5950X 三顆選,甚至也有考慮 5700G。不過同事剛好有張閒置 3060。我們也沒在挖礦,就先借我用啦~雖然個人喜歡有內顯的處理器,這樣在顯卡故障時,至少還可以開機排查,或是顯卡假設送修時,主機還是可以開機、抓資料來用。不過 5900X 和 5950X 的核心數如排山倒海一般,在他們面前,8C16T 的 5700G、5800X 都覺得不夠看。

另一個心理情節,就是從 Ryzen 3000 系列開始,Enter 特別想要用兩個 CCD 的 CPU,主要是感性因素。如果是要說理性的話,就是 R9 系列3900X、3950X、5900X、5950X 受惠於雙 CCD,因此 L3 快取達到 64MB,真假是五告變態欸。而 5000 系列的處理器不管是在 IPC 效能還是整體表現,相較上一代都有長足進步,穩定性、相容性也更完善,是我起心動念選擇 5900X 的主因。

而 5900X 12C24T 核心數碾壓了 11900K 和 10900K,雖然平常如果不是為了跑 Adobe Premiere Pro 的輸出,大概也不會吃滿。但是光是想到超多核心數這點就覺得很爽,至於 5950X 16C32T 更是無敵了(遠目

不過拉開價格可以看到,5800X 多四個核心到 5900X 大約多 $4,000,但是 5900X 多四個核心到 5950X 價格直接多 $8,000。想想 $8,000 可以買一條 2TB PCIe Gen4 x4,或是兩條 32GB 的記憶體了,恩~忍一下。

當然若從核心數的比例來看,AMD 的定價還是挺有良心的,基本上就是等比例成長,沒有壓榨太多消費者剩餘。不過論單顆核心價格,5900X 還比 5800X 便宜。5950X 多一點點溢價的部分,個人認為可以考慮到他的 CCD Die 品質會比 5800X、5900X 都還要好,光是這點我就覺得很有情懷,也就是大家說的體質。體質越好,在超頻上的發揮就越好,因此貴一點也相當合理。

只是剛好我個人的使用習慣是不超頻的,頂多就是開個 PBO 穩穩用,或是手動提高時脈降低電壓,讓散熱系統維持在最靜音的狀態。所以理性來說,AMD Ryzen 5900X 是我這次最好的選擇。

EnterBox 從多面向的角度,穿梭於理感之間。深入淺出各項規格數據,分享箱裡箱外的各種面貌,和你一起閱讀科技產品。Enter the Box, Explorer more。

原文網址:https://t17.techbang.com/topics/60431-why-did-i-choose-to-assemble-the-ryzen-9-5900x-for-my-first-amd-table-machine-out-of-the-box-and-shopping-sharing?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