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開始回鍋玩槍戰遊戲,由於桌面空間實在有限,在操作甩槍的時候滑鼠要不就向左撞到鍵盤,要不就向右滑出滑鼠墊。於是就決定入手一把短一點的電競鍵盤,讓桌面有更多空間,滑鼠才不會一直撞到。研究了一番之後就看到了這把 GravaStar 的 MERCURY K1 PRO 機械鍵盤,主要是它的外觀真的非常有特色,查了一下網友們的評價也不錯,再加上它無線、有線、藍牙三模,還能切換成 Mac 模式,剛好非常切合我日常雙系統的需求。同時也一起入手了 GravaStar 的 MERCURY X PRO 輕量電競滑鼠,感覺一整套看起來比較順眼!
我這次入手的是新顏色「塔斯銀」注音鍵帽版本,官網寫注音鍵帽限量 500 把,一看到限量二字,我就知道必須入手了。
拿出鍵盤本體後,包裝內左上角提供了 4 種軸體可以做更換試用,右邊上面是鍵盤清潔毛刷,下面是拔軸器。底下盒裝則是說明書、USB 線和擦拭布。
提供的 USB A to C 線除了可以拿來幫鍵盤充電之外,也可以作為鍵盤連接線,如果擔心操作受到無線延遲干擾的朋友可以使用。
鍵盤本體拿起來比想像中的還要有份量,官方標示重 1.18 kg。外殼為鋁合金材質,質感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好非常多,表面處理也相當好。
這款鍵盤與其他最大的不同大概就在這隻腳上了,可以透過開與合呈現兩種不同的傾斜角度,這個設計算是相當前衛。不過實際到手使用過一陣子之後,其實滿有特色的 XD。
折起來的時候鍵盤的傾斜角度會稍微更大一點。我在想這個設計會不會哪天,我被隊友氣到敲鍵盤的時候把它敲壞。
方向鍵上方的這塊是大小寫指示燈,他的設計是如果燈的顏色在流動變化時代表是小寫,如果常亮的話則代表大寫。這個設計可能不是那麼清楚,不過也不影響使用就對了。
鍵盤右上方的音量鍵撥桿,本來以為是可以上下推到底然後會回彈的手感,但實際上就只能上下撥動一小格。按鈕向下壓的話可以靜音,操作上算是相當直覺。
周圍三個側面都有發光,鍵盤的背面延續著整體造型的線條,但是並沒有燈光,個人覺得有點小可惜。如果是放在那種暗暗的電競房中,帥度小扣 1/4 分。
這把鍵盤最吸引我的點就是它的連接有三種模式:2.4G、有線、藍牙,左邊的按鈕能切換連接方式,右邊則可以切換 windows 或 Mac 鍵盤配置。像我平常使用 Mac 和 Windows 的比例大概 4:6,我就會選擇用藍牙連接 Mac 辦公,用比較低延遲的 2.4G 連接 Windows 打遊戲。不用每次都在拔 USB 接收器,真的很方便。
鍵盤的背面設計相對正面的色彩繽紛,就顯得樸素許多。而且相較正面很高質感的鋁合金處理,背面的塑膠感會有點小落差。
放 USB 接收器的部分是採用磁吸的,這是相當不錯的設計,比起其他卡榫式的更好拿起來和放回去。
接著來聊聊手感的部分,這把 GravaStar 的 MERCURY K1 PRO 採用與凱華訂製的線性軸。我原本使用的鍵盤是 Cherry 銀軸的,兩者在按壓阻力和觸發鍵程的規格一致,兩者都是觸發阻力 45gf,無段落感,觸發鍵程 1.2mm。但兩個按起來的手感很不一樣,不知道為什麼 MERCURY K1 PRO 的線性軸按起來我自己覺得手感上更輕盈一點,推薦大家可以到有展示的店家比較看看。
這把鍵盤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軸體可以熱拔插,只要使用拔鍵器,不用拆鍵盤就可以做軸體的更換。我大概從 10 多年前就開始使用機械鍵盤了,過了一定時間之後不時就會開始壞一兩個鍵,每次都要拆鍵盤,準備烙鐵拆機械軸真的很麻煩。好久以前問過外面坊間換,印象中工本費 $300,一個櫻桃軸 $13 塊,看壞幾個,相信現在應該更貴了。這個 MERCURY K1 PRO 就可以輕鬆的自行更換軸體,對於維修,甚至是想嘗鮮換換不同的軸都更方便。
鍵帽是 PBT 材質的布丁鍵帽,頂部手感很好,底下透明的部分帶點黑色,讓每個軸體的光看起來不會刺眼。
鍵盤亮起來的時候色彩和亮度我覺得設計的蠻剛好的,RGB 的色彩真的相當好看。
搭配的軟體可以選擇亮燈模式,可以調節亮度和速度。就算不用軟體,鍵盤本身也能透過快捷鍵切換亮燈模式。
除了亮燈模式設定之外,也可以在程式內編寫鍵盤巨集,對於有些需要重複操作的場景相當方便。除此之外軟體內也能調整靈敏度、睡眠時間、鍵盤防抖等功能,可玩性非常高。
前面兩隻腳上也有 RGB 燈光,鋁製外殼的表面處理非常光滑細膩,遠觀或是近看的質感都不差。
鍵盤側邊也有 RGB 燈光,整體氛圍感十足。硬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就是有些金屬內側刻意去摸的話略為粗糙,但不到會割手的程度。
續航的部分,說明書標榜默認燈效大約可以使用 40 hr,關閉燈效可達 470 hr。因為有巨大的差距,所以我平常都是關閉燈光使用。
如果是連接藍牙使用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查看剩餘電量,一般快沒電時,鍵盤也會閃紅燈提示該充電了。鍵盤包裝有寫建議使用 5V1A 充電,N 年前 iPhone 的豆腐頭又可以拿出來用了 XD。
再來看到 MERCURY X PRO 電競滑鼠,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輕」,整體僅有 49g,拿在手上感覺真的很不錯。外殼鏤空的設計,除了更輕之外,手掌也更加透氣。
滑鼠本身支援到最高 32,000 DPI,還有高達 8,000Hz 的回報率,基本上算是無線滑鼠中的頂規了。如果想省電也可以降低回報率成 4K 或是 1K,可以有效增加續航。像我自認反應該算是一般人水平,用 8K 和 4K 還真感受不出什麼差異。
如果覺得表面太光滑也可以貼上包裝內附的防滑貼紙。包裝內另外還有附贈一組腳墊可供磨損後替換。不過目前都有使用滑鼠墊,感覺替換腳墊應該用不太上。
滾輪上也有與外殼搭配的紋路。側邊有兩個按鈕,使用搭配的軟體也能自訂不同的功能。是說它的軟體居然和鍵盤是分開的,這點倒是希望之後更新過後可以整合一下。
底部也一樣是鏤空設計,可以直接看到電路板本體。這顆 X PRO 一樣支援三種連接模式可以切換。
這顆滑鼠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本來其他滑鼠用得好好的,非常習慣。用一陣子這顆滑鼠之後再回去拿其他滑鼠,瞬間覺得其他滑鼠好重 XD。
總結來說,這次入手的 GravaStar MERCURY K1 PRO 和 X PRO 我覺得使用上都是相當滿意的,雖然鍵盤要價 $5,490,滑鼠要價 $4,490,兩者都算不上便宜,但是我覺得產品本身使用上是能帶來相對應它價格的體驗。尤其是鍵盤,再更貴的鍵盤也不是沒用過,但這把 MERCURY K1 PRO 在手感上並不會輸那些鍵盤。不過手感這種東西相當主觀,可以的話還是推薦大家找有展示的店家試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