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琳瑯滿目的行車記錄器款式,採購時需要注意什麼?很多專業規格、專有名詞你知道多少?在進入機種採購之前,讓我們先釐清一些基本觀念,包括:攝影角度、螢幕、LED燈、夜視功能、GPS定位、Full HD、安裝等等問題,讓你知道如何挑選好的行車記錄器。
大家應該都在新聞上看過用行車紀錄器拍的馬路事發實況,應該也在網路上看到更多網友提供的交通事故案發現場影片,近期最有名的例子應該就是「中指蕭」了吧!如果不是用行車紀錄器拍下當時他的脫序行為,相信他要賴說沒做過,應該也沒人拿他有辦法!
這就是行車紀錄器最大的作用,從你駕車上路開始,一路上都有圖、有影片為證,在沒有行車紀錄器前,每次交通事故都會看到雙方吵的臉紅脖子粗,甚至大打出手,有了行車紀錄器,都能用影片當證據,還原現場狀況,不但減少肢體衝突發生的機會,也能事後當做和 解、上法庭的證據。
但行車紀錄器也不是萬能的,行車紀錄器提供一層安全保障,在有限的保護範圍內,比較不用擔心事故發生時各執一詞的情況。
▲ 有行車紀錄器隨身保護,路上的事發經過,都有影片為證,想賴都賴不掉!
這兩年行車紀錄器題材非常熱絡,不但規格、種類呈現多元化發展,相對的品質差異也很大,價格從兩千多元到上萬元都有,挑到好的產品幾乎可說是一場時間與體力的戰爭。
我們回歸行車紀錄器的本質,從基本面決定篩選的原則,行車紀錄器就是要涵蓋角度夠、拍得清楚,白天大家都拍得很清楚,我們就只關注夜間拍攝的影像表現,清晰與否跟是不是高畫質有連帶關係,現在有不少高畫質機種,也可以列為優先考量;除了拍照效果之外,還有很多挑選的重要條件,像是有沒有螢幕、會不會掉格、機種大小、安裝難易度、附加功能等重要的參考條件,這些我們都會在後面有詳細說明。
▲ 市面上產品種類非常多,產品設計差異很大,當然好壞也差很多,一定要做足功課再下手。
錄影角度是挑選行車紀錄器首要考量條件,行車紀錄器可拍攝角度從60度到180度的機種都有,不過並不見得越廣越好,角度越廣雖然涵蓋範圍廣,但會有嚴重變形,並不見得可以很清楚看到遠處兩邊的車輛;一般來說介於100~140度之間會比較適當,有足夠涵蓋車頭左右的視線,至於超出兩邊的範圍,除非你裝上左右兩邊的鏡頭,否則本來就沒辦法照顧到,就不要強求正面的鏡頭有超廣視角。
此外,有些號稱180度視角的機種,也不見得是真實的,甚至有些廠商宣稱的拍攝角度,也有可能打折扣或宣稱不實,可以上網看一下該機種使用者上傳影片,確認視角覆蓋範圍。
▲ 角度對照圖
▲ 140度視角截圖,可看到左右上下都有比較大的覆蓋,甚至連紅綠燈都可以看見。
▲ 100度視角截圖,明顯範圍就較窄,但左右車頭勉強可以覆蓋到,還算可接受範圍。
有沒有螢幕的機種是很大的分野,有些人認為有螢幕機種可以馬上看安裝的位置是不是正確,能不能拍的清楚,而且事故發生時也可以立即重播影片、與對方理論,保障自己的權益。不過以筆者個人的角度,螢幕並不是非常重要的配置,首先有螢幕機種通常會比較大,會減少前方可視範圍,再來在錄影中間都不會用到螢幕,螢幕變成是有點多餘。
一般只要錄影角度不是太窄的機種,安裝到擋風玻璃中央上方位置,通常都不會有太大錄影落差,了不起就是看過影片後調整一下角度就可以。但螢幕考量完全看個人需求,有無螢幕的機種並不會有太大的價格落差,所以有沒有都無妨。
▲ 行車紀錄器有沒有螢幕是很大的區分,這沒有絕對好壞,不過多半在記錄當下,是不需要使用螢幕。
白天光線明亮,只要不是解析度太低的行車紀錄器,都可以拍得很清楚,夜間的錄影效果反倒更為重要,而且才是真正的「治安死角」,現在很多機種強調夜拍能力以及配置LED閃光燈,夜拍機種對拍清楚影像有幫助,但補強光線的LED燈功能,實質上的幫助就不大,首先機身上的LED光線會先被前方擋風玻璃擋住,對車外現場環境補光的幫助有限,再來則是錄影需要持續光,光線在車內太亮,其實對開車安全並沒有太大幫助。
不過現在市面上有LED補光燈機種還不少,有些LED燈提供的照明較亮,且如果可以緊貼擋風玻璃安裝,或許對近距離的照明會有一些些幫助。
▲ 單顆LED對照明沒有太大幫助,且車內被擋風玻璃遮蔽,光線很難傳達到外面。
<後面還有更多的行車記錄器挑選訣竅喔>
除了上面提到的LED夜視機種外,還有一些強調加強夜視功能的類型,有採用CCD感光元件的機種,這類的夜間拍攝效果會比採用CMOS的機種好一些,不過相對的,價格也會高上許多。
另外還有採用紅外線LED燈補光的機種,這類機種從4顆LED燈到24顆LED燈都有,就與單顆LED燈產生的效果差不多,只是多了好幾顆紅外線LED燈後,讓進光量增多,加強夜間拍照時的清楚程度,不過這類補光效果最大問題還是,當在光線明亮的街道或是前方車輛車燈太亮時,常會出現一片死白,反而更看不清楚。
▲ 有夜拍能力的鏡頭,在全黑的環境,還是可以看到一點影像,透過車燈照明,能看到前方的車牌。
▲ 一般畫質機種常會有在全暗環境時,拍出的影像是一片漆黑。
為數不少的機種都內建GPS定位及G-Sensor重力感應功能,GPS定位功能,可將你的行走路徑記錄下來,當你播放影片時,從內附的軟體能看見Google Maps上顯示的行走路徑,唯一好處只有可證明當時你的確駕駛在那條路上,剩下的大概都跟娛樂有關了。
至於G-Sensor功能實用性就高很多了,偵測到車身有強烈碰撞或晃動時,會自動啟動錄影,保障事故當下有在進行錄影;不過感應的強弱,就看每台設定,效果不一,有些較好的機種還可以手動調整感測的靈敏度。不過這類機種通常都是功能較完整的高價機種,建議想一次攻頂的人可以選擇。
▲ 內建GPS定位功能,通常在內附播放軟體的右下角,看到Google Maps縮圖上的路徑。
▲ 有些機種提供結合路徑、行車資訊管理軟體,讓你知道每趟行車的相關資訊。
行車紀錄器現在已經走向高畫質機種路線,市面上中高階機種幾乎都是高畫質版本,只有一些強調入門款的才是VGA畫質。畫質解析度對畫面清晰有很大的影響,Full HD畫質機種在遠一點距離的車牌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近一點的連機車車牌也都清晰可辨認,在擷取畫面放大顯示車牌時,比較能清楚辨識,保障也較夠,就怕看不清楚的影片,無法揪出肇事逃逸的元兇,那裝行車紀錄器的意義就不大了。
與影像畫質有關的還有鏡頭品質,較好的鏡頭透明度高、抗耀光佳,與高解析度搭配,就會有很好的影像品質,不過在一般品質的鏡頭,則會發現影像耀光嚴重。
▲ 高畫質機種畫質會較清晰,車牌也清晰可見,不過鏡頭抗耀光性不佳,也會影響畫面。
▲ VGA畫質在超過一段距離時,就無法清楚看到車牌號碼。
對許多人來說,行車紀錄器可能是擋風玻璃上第二個裝備,第一個是GPS導航裝置,有些人這時才會發現前擋幾乎被分成兩半,視線嚴重被影響到,而且經過一些網友實際使用經驗,有些行車紀錄器會影響GPS的收訊狀況,因此,安裝位置是很重要的功能,如果購買體積小的機種,就會發覺它的好處,可以將行車紀錄器藏在後視鏡後方,完全不會影響視線,但是前提仍是要配合短支架使用,才能安裝到狹小的空間內。
▲ 短支架機種比較不會佔據視線,安裝位置也大有玄機,儘量以不擋到視線位置為主。
現在有許多車架採用黏貼式的,與GPS慣用的吸盤式有很大不同,黏貼式要換位置或拔除都會較麻煩,不如吸盤式來得靈活。
▲ 黏貼式車架不易換位置,可以到光華商場找看看有沒有相同規格的吸盤式車架。
再來是走線的問題,多數會附上很長的電源線,讓你可以沿著車內間隙, 將線隱藏到不 見,不會讓雜亂的線影響車內整潔,要注意的一點是,有些機種採用AAC電源做為停車後監視錄影的電源,如果有需求,就需要另外拉線接AAC電源外接。
▲ 走線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很漂亮的安裝,其實可以委託車廠處理,會比較好。
▲ 雙鏡頭機種的走線更是大問題,如果沒信心處理好,交給專業車廠是不二法門。
G-Sensor就是重力感應,最常見到的應用就是手機上,在行車紀錄器上可以偵測車子瞬間的震動,以開啟自動錄影程序,確保發生事故的片段有被記錄下來。
當有物體經過攝影機鏡頭前,會自動偵測並開啟錄影功能,預防車輛從側向疾駛進入,或是錄下惡意超車行徑。
鏡頭四周裝設LED補光燈,增加錄影時的照明,作用很類似攝錄影機的補光燈。
當記憶卡錄滿時,會自動覆蓋時間最早的片段,從頭開始紀錄新的影片,另一種紀錄模式是當記憶卡滿時不循環錄影,但當記憶卡即將滿時會有警告。
具備紅外線LED燈的機種,可提高夜間拍攝時的影像清晰程度,配置的LED數量從2~24顆都有。
配置兩個鏡頭,一個必須拉線到後車窗,當後方遭追撞或有事故時,也可以記錄下後方發生的事故。
防止汽車發動瞬間脈衝電流損壞機器,有些機種備有延遲啟動功能,以免降低行車紀錄器壽命。
鏡頭有特殊鍍膜,可防止夜間光線產生的耀光現象,由於鏡頭價格不便宜,強調抗耀光特性機種非常少。
影片錄製以固定時間長度依序分段儲存,在每個影片之間會有些微的落差沒被記錄到,可能會衍生的秒差或漏秒情況。正常一般漏秒不到1秒,當超過太多時就表示機種有問題或是記憶卡讀寫速度不夠快。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