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處理器的內顯遠勝當年,效能比入門獨顯還要強,已經不是雞肋的玩具,想玩遊戲、看影片光靠內顯也能搞定。這次我們準備了支援高階內顯的 Core i3-2105,以及APU 二當家 A6-3650,加上先前介紹過的 Core i3-2100、A8-3850 來場大混戰。
1、產品介紹與硬解功能說明
2、內顯尬獨顯、遊戲效能測試
3、功耗測試、轉檔測試與採購建議
處理器越來越強,先是吃了北橋與內顯,後來處理器又整合成單晶片架構,不僅效率更好而且效能也大幅提升。Intel 與 AMD 都將走向「整合型」處理器,像是 Intel 的Sandy Bridge 與 AMD 的 APU 都是這類設計,「純」處理器已經快要絕種。現在新款處理器都有繪圖功能,對於文書機來說效能已十分夠用,不一定要加價買獨顯。
核心數:4
繪圖核心型號:HD 6530D
繪圖時脈:443MHz
SP數量:320個
市場售價:新台幣3,900元
核心數:2(4執行緒)
繪圖核心型號:HD Graphics 3000
繪圖時脈:850MHz(Turbo 時脈1.1GHz)
EU數量:12個
市場售價:新台幣4,300元
Sandy Bridge筆電使用的內顯,幾乎都是高階的HD Graphics 3000,而桌上型處理器卻只有K系列才支援,其餘多為HD Graphics 2000或HD Graphics。現在Core i3多了款具備HD Graphics 3000的Core i3-2105,規格與Core i3-2100相比,只強化內顯其餘規格都相同,對於想要組裝低價萬用機的玩家,現在多了不同的選擇。
至於A6-3650則是與A8-3850同時推出,差異在於它使用次一級的內顯HD 6530D。少了80個SP(Stream Processors,串流處理器)且核心時脈只有443MHz,規格分別比A8-3850使用的HD 6550D少了20%、26.1%,效能推測仍會優於HD Graphics 2000與3000。
以入門新平台來說,處理器價位大多在4,500元以內。Intel這個價位帶的產品包括Core i3與Pentium G系列,而AMD則是A8與A6系列,效能都有一定的水準且都有內顯,加上主機板等零組件大約15,000元就能組套不錯的電腦。
既然是組平價電腦,這類電腦使用面向自然比較廣泛,不像遊戲機、動物機著重於遊戲效能或磁碟效率,泛用型電腦玩遊戲、看影片、轉檔樣樣都要通。
這次受測的A6-3650、A8-3850、Core i3-2100、Core i3-2105都會進行遊戲、轉檔、功耗等測試,看看誰才是泛用型電腦的首選處理器。
先從最常見影片播放講起,由於現在處理器效能已經十分強大,當初受限於處理器軟解不彰,因此AMD、Intel與NVIDIA都透過顯示核心做硬解,分攤處理器的負載。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處理器放1080p影片用軟解也十分流暢,使用率大多在25%以內,也有餘力在看影片的同時做其他事情,硬解功能似乎顯得可有可無。
至於雙方硬解功能,依照測試的結果來看,可明顯降低處理器使用率至0∼10%左右,但Intel的Clear Video HD與AMD的UVD 3實際測試時,感覺不到兩者明顯差異,加上處理器軟解效能也不差,硬解功能顯得有些雞肋。
Tips:IGP
IGP是Integrated Graphics Processor的簡稱,中文譯為整合型繪圖處理器,也就是俗稱的內顯,功能與顯示卡相同。傳統設計上,主機板晶片組分為北橋與南橋,其中北橋就可能包含顯示功能,像是880G、G45等。
現在處理器已經吃下北橋絕大多數的功能,連顯示核心也一併包在處理器內,因此過去 挑內顯得看晶片組,現在則是要看處理器。目前Intel全系列新產品線,與AMD APU都屬於這種設計。
▲ Intel G45(左)、AMD 880G(右)
<後面還有:內顯尬獨顯、遊戲效能測試>
AMD近期推出2款具備內顯的中低階處理器,型號分別為A8-3850與A6-3650,除了顯示效能值得注意,更特別的是又玩起CrossFire的花招。過去在780G、880G等晶片組,都能透過自家CrossFire技術,讓內顯與HD 3450、HD 4350或HD 5450共同運算。不過當時內顯效能較差,即便跟入門款獨顯協同運算,仍達不到流暢的遊戲效能,該功能也就乏人問津。
這次AMD透過效能更強的內顯HD 6550D、HD 6530D,企圖與HD 6450、HD 6570、HD 6670串連上打中階卡。AMD這次也將以往常用的Hybrid CrossFireX重新命名為Dual Graphics。同時這次內顯與獨顯多出不同的排列組合,還有新的核心命名方式,至於詳細名稱可參考Dual Graphics命名法則。
測試平台 | |
處理器 | AMD A6-3650 |
AMD A8-3850 | |
Intel Core i3-2100 | |
Intel Core i3-2105 | |
記憶體 | Kingston DDR3 1600 2GB x 2 |
主機板 | ASRock A75 Extreme6(A75) |
GIGABYTE H67A-UD3H(H67) | |
顯示卡 | MSI R6450 MD1GD3(HD 6450) |
AMD Radeon HD 6570(HD 6570) | |
AMD Radeon HD 6670(HD 6670) | |
NSI N520GT MD1GD3(GT 520) | |
硬碟 | Crucial RealSSD C300 |
電源供應器 | SilverStone SST-ST70EF 700瓦 |
作業系統 | Windows 7 Ultimate 32位元 |
我們先從內顯來看,拿巒生兄弟Core i3-2100與Core i3-2105對照,由於兩者只有內顯的差異,恰巧可看出高階與中階內顯的差別。 從DirectX 9來看,以3DMark 06與The Last Remnant多種解析度測試,HD Graphics 3000效能分別比HD Graphics 2000高出32.6%、29.7%、29.1%與30.8%,平均約可領先30%左右。
至於DirectX 10環境下差距更大,以3DMark Vantage與Biohazard 5多解析度測試,則分別領先65.2%、81%、79.7%、78%、74%,平均也有75%以上。雖然都是內顯,但是效能仍有明顯的差距。且從價位來看,HD 6450要價近2,000元,從Core i3-2100換到Core i3-2105卻只差900元左右,如果要配HD 6450這類入門顯卡,不如加價升級支援高階內顯的Core i3-2105。
▲ 由於HD Graphics僅支援DirectX 9跟10,因此橫向比較的部分只選用這2款API。從數據來看,AMD APU明顯優於Intel,若將解析度降低至1280 x 720,雙方的FPS都會提高近1倍。(點圖可看大圖)
換到AMD與Intel效能對決,即使是比較弱的A6-3650也呈現完勝的局面。前幾個月對於Intel新款內顯都有不錯的評價,而這次AMD的顯示效能更是令人興奮,對於想玩輕度遊戲的玩家是個好消息。
從A6系列來看,A6-3650支援HD 6530D核心,在DirectX 9跟10環境中,分別用1920 x 1200、1680 x 1050、1280 x 720等解析度測試,效能都大幅領先Intel的HD Graphics 3000, 領先的平均幅度分別為54.7%與47.9%,且FPS(Frames Per Second)至少都有18.34∼44幀的表現,已經達到可流暢玩遊戲的程度。 表現亦優於目前的入門獨顯,現在買AMD新平台等於不用買低階獨顯。
▲ 從數據來看,可發現若不外加顯卡,APU的效能不足以應付DirectX 11環境。若以顯卡來區分,大約配上HD 6570之後,才有玩DirectX 11的價值。兩圖的對照中也可看出,A8-3850高出A6-3650約1個等級。(點圖可看大圖)
▲ 處理器效能方面,畢竟A6與A8是純正的四核心,Core i3僅有HT加持,運算效能方面仍有段差距。(點圖可看大圖)
HD 6530D與HD 6550D可支援DirectX 11,從HD 6530D來看,透過Lost Planet 2並開啟Tessellation測試,3種解析度1920 x 1200、1680 x 1050、1280 x 720下,效能表現都 不理想。FPS僅有6∼8幀,遊戲畫面跟幻燈片沒兩樣。由此可知,雖然A6與A8處理器在DirectX 9與10效能極為出色,但是DirectX 11環境下開啟Tessellation後就被打回原形,除 搭配獨顯玩Dual Graphics否則實用性仍然有疑慮。
先前說過Dual Graphics與Hybrid CrossFireX是相同的技術,使用上有4點必須注意之處。首先,視訊線材必須連接至主機板I/O處,而非顯示卡I/O;其次,BIOS內的VGA設定,必須更改為Auto或是內顯優先,否則部分主機板會無法顯示訊號;再來,Dual Graphics 若未自行啟動, 得進入「AMD VISION Engine Control Center」中開啟Performance項目底下的CrossFire選項;最後若驅動程式支援度不足,可下載AMD Catalyst Application Profile加強相容性。
從測試效能上來看,內顯加獨顯的確能明顯提升遊戲效能,若用A6-3650配上HD 6670在Lost Planet 2環境中,表現與1GB DDR5的GTS 450超頻版相當。若以A8-3850來搭配,約用HD 6570就能有接近的效果。以價格上來說,等於用2,500∼3,000元換到4,000元的效能,若玩家偏好AMD的顯卡,這也是種高性價比的新選擇。
然而測試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問題,那就是Dual Graphics仍有AMD驅動程式的老毛病,新產品初期支援度較差。 筆者碰到2個比較明顯的問題,第一是以A6-3650或A8-3850搭配HD 6450測試時,在The Last Remnant環境中無法看出Dual Graphics的效能,表現與單用處理器測試相同。但若換到別的測試軟體,卻又有Dual Graphics的效果。
其次是測試過程中,若頻繁地轉換遊戲解析度,偶爾會出現破圖、位置錯亂的情況。但這情況無法釐清是顯卡、主機板還是處理器的問題,但是在各種顯卡、處理器的搭配組合中都曾經出現過。
Dual Graphics命名法則 | |||
產品線 | 內顯 | 獨顯 | 合併命名 |
A8 | HD 6550D | HD 6670 | HD 6690D2 |
HD 6570 | HD 6630D2 | ||
HD 6450 | HD 6550D2 | ||
A6 | HD 6530 | HD 6670 | HD 6690D2 |
HD 6570 | HD 6610D2 | ||
HD 6450 | HD 6550D2 |
從命名來看,合併之後的效能約等同中階獨顯,不過CrossFire效能取決於內外顯效能差、驅動程式與遊戲支援度,跟同級獨顯相比理論上會比較差。透過這種「綁標」的作法,可加強玩家對AMD顯卡的吸引力,若未來支援度與效能達一定的水準,也不失唯一種入門機的好組合。
<後面還有:功耗測試、轉檔測試與採購建議>
實測 AMD A6-3650:買 CPU 送強效內顯,萬元主機採購建議
效能面來說,AMD在內顯加持下表現遠優於Intel,然而泛用型電腦不只有單一使用面向,對於只能靠這台萬用機充當動物機的玩家,功耗或許也是個值得考量的要點。
測試中分別計算閒置、處理器滿載、顯示核心滿載3種環境,可看出不論哪種環境下Intel表現都優於AMD。Intel Core i3-2100與Core i3-2105不論何種狀態下,功耗都在42∼72W之間,而AMD則介於46∼115W。
考量到效能與功耗的比值,要論兩者電力效率優劣有些難度,Intel功耗低但效能低,AMD功耗高效能也高。但可明確來說,Core i3-2100與Core i3-2105相較於AMD表現更為平衡。AMD這2款APU產品是相當出色的產品,但是偏重於顯示效能方面,若泛用機的遊戲比重較高,選擇APU會比較適合,若使用環境十分平衡,那用Core i3更為合適。
▲ 以常見的軟體來測試解壓縮與轉檔能力,可看出運算能力較強的APU實戰反而略輸Core i3,因此運算能力強的APU在實際應用上不見得比較吃香。(點圖可看大圖)
先前AMD由於產品線久未更新,只靠880G對抗Intel二代Core i,表現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在APU上市後,藉著靈活的價位與顯示效能的優勢,搶回低價電腦的主導權。
然而目前最低階的APU除E-350外就是A6-3650,要價仍不便宜,且關鍵在於仍得搭配FM1腳位的A75主機板,不能用AM2+或AM3腳位無痛升級。且A75主機板定位上仍屬中高 階產品,主打低價位的A55仍是不見彈。
現在A75仍要3,000元左右,價位介於H61與H67之間,且處理器價位比同等級的Core i3還高,導致平台成本略高於Intel陣營。若A55價位能接近H61,那麼可望搶回萬元文書、 遊戲兩用機的寶座。
▲ APU偏重於顯示效能,因此顯示滿載的時候功耗大於Core i3,要論雙方的電力效率十分困難。概括來說Core i3表現較全面,而APU極為偏重顯示效能。(點圖可看大圖)
目前含顯示功能的低價電腦Intel表現較為出色,處理器佈局完整,且能搭配超低價的H61主機板,萬元就能組台不錯的文書機。Intel仍未發表Sandy Bridge架構的Celeron處理器,以Pentium的價位來看,Celeron售價肯定低於2,000元,又能再降低平台成本。
整體來看, 若要組超低價電腦,Pentium或Core i3配上H61是最好的選擇;若要低價且夠強大的內顯效能,且遊戲比重偏高,A6或A8都是可入手的方案,但是等平價的A55推出會更好。
Intel中階內顯 | Intel高階內顯 | AMD中階內顯 | AMD高階內顯 | |
處理器 | Core i3-2100 | Core i3-2105 | A6-3650 | A8-3850 |
記憶體 | DDR3 2GB x 2 | DDR3 2GB x 2 | DDR3 2GB x 2 | DDR3 2GB x 2 |
主機板 | H61 | H67 | A75 | A75 |
硬碟 | 500GB基本款 | 1TB效能型 | 500GB基本款 | 1TB效能型 |
燒錄機 | DVD燒錄機 | BD Combo | DVD燒錄機 | BD Combo |
電源 供應器 |
350W | 350W或450W | 350W | 350W或450W |
機殼 | 任選 | 任選 | 任選 | 任選 |
總價 | 約10,000元 | 約16,000元 | 約12,000元 | 約15,000元 |
想要用途廣的電腦,可以搭配1TB以上效能型硬碟以及BD Combo機。雖然這幾組菜單的滿載耗電量都不到100W,不過目前市面上想買到有品牌且低於350W以下的電源有點難度,因此以350W為主,若未來可能有擴充顯卡的需求,可升級到400∼450W。
由於AMD目前只有A75可選,沒有更平價的A55晶片組,導致中階內顯價位高於Intel入門款。而高階組Intel選搭價位較高的H67,總價略高於A75的組合。不論哪台電腦,搭配22吋高解析度螢幕15,000∼20,000元左右就能搞定,而且效能還不差。
低價 Mini-ITX 電腦:4款 Intel、AMD 主機板測試、採購建議
5套 Mini-ITX 小電腦採購建議:文書、主流、遊戲機通通有
<更多精采的文章請參考85期電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