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有玩過HDR 的人都知道,當使用HDR 在人像上時,會有幾個很明顯的限制。
透過HDR 處理影像,會產生一個很明顯的「優勢」,但也可說是「劣勢」──畫面中的資訊爆炸。一些原本你不會注意到的細節,透過HDR 處理後可以完整地展現在你眼前,例如這張在金瓜石老書店拍攝的照片,原本的照片中可能看不到每本書之間的陰影處(應該是全黑的)、右上角門內的細節、天花板的髒汙等等,但用了HDR 後,這些資訊一口氣展現,很容易讓畫面失焦。
這些部分是需要取捨的,這是在拍攝HDR影像時,所會出現的抉擇點──過多的影像細節,是否會分散觀賞者的焦點?但反過來說,你也能透過這種技巧獲得根原本截然不同的影像,至於接下來怎麼運用,完全是端看個人的想法。
同樣地, 當我在拍攝白紗時, 我會利用HDR 去表現隱藏在白紗褶皺之間的層次,雖然透過閃燈補光,原本的白紗已經很漂亮了,但當面對充滿褶皺、不同布材堆疊的白紗時,使用HDR 能夠拍出更多層次與細節;如同拍攝風景時,使用HDR 可產生更多的雲朵細節。
由於現在有很多外掛濾鏡可以強化microcontrast,我們可藉此展現白紗的細節,當環境反差較大時,HDR 還是能夠做到最佳的處理。一如我們在拍攝雲朵時,如果處理不當,會產生太多黑色的區塊,這時候就需要透過技巧去除。說困難也不困難,只要在Photoshop 的平台上,將HDR 影像與原圖適當的混合,保留足夠的程度就好。不夠就增加,多了就刪除。
時常聽到有人說HDR 像是繪畫,其實這種現象來自於我們長期對畫作的視覺經驗。當我們在拍攝夕陽時,主觀會認定逆光時,地面應該是剪影。但我們在作畫時,較常會把地面的細節畫出來,於是當我們透過HDR合成影像,就會有這種潛意識的錯覺。
剛開始做HDR 時,時常會把效果開的太重,導致出來的影像很強烈,自Trey Ratcliff 以後,我們這些信徒過去都曾經大量製造出這樣的影像,所以在google 圖片搜尋打入「HDR」搜尋出來的都是類似的影像風格。
當然,利用這樣奇特的效果,也可以做出一些特殊的影像,以右邊這張照片來說,為了讓場景中每個區塊都可以被看到,用HDR會是最適當的作法,海、天、主體、頭紗所有的細節,亮暗部都能清楚可見。這樣的影像後製修圖就會很像是印象派的作品,無論在什麼光線條件下,依然可以讓每個區域的亮度都維持在一定的程度,即便是陰影也擁有清楚的細節。
▲這張照片拍攝於關島北邊一片非常美麗的海岸,當下請助手跟造型師分別幫我把頭紗拉開,在風的吹拂下產生出很棒的曲線。透過HDR 的處理讓紗後方的景物變得更清楚,遠方的雲、頭紗的紋路、水底的珊瑚、白紗的細節,都會因為HDR 表露無遺。
▲延續閃燈的部分;我們也可以透過 HDR 來隱藏閃燈的痕跡。這是一個滅菌室的角落,平常非常昏暗,也沒有可以照明的光源。為了讓新娘的膚質好些,當下決定在畫面的左上角打跳燈,但因為空間的限制,畫面的左、右兩側亮度差了許多,同時金屬的鍋爐邊緣也因為閃燈而偏亮。於是我使用單張RAW 檔,拆解後做成HDR 影像,一來平衡牆壁上的亮度差,二來可以修正鍋爐過亮的區域,巧妙地隱藏閃燈的痕跡,讓畫面看起反而像是現場光源所拍。
有時候為了特殊效果會希望天空能與主體週邊的景物產生強烈對比,但如果單純強化對比或把亮度壓低,其實效果通常不是很好。這類影像如果透過HDR 處理,先將畫面亮度稍微平均後,加強micro contrast,再降低亮度效果就會好上很多。
如右邊照片,即便是在陰天的環境,不難想像天空依然會是亮度最高的地方,如果單純的把亮度降低,其實底下的牆面與主體會被壓得更暗,就算是使用遮色片把底下的部分遮蓋不被壓暗,但天空跟牆面之間一定會有很不自然的交界。所以在這個地方使用HDR 一開始先把整體的亮度均勻化後,再調整亮度跟對比,相對會比較容易做出更戲劇化的強烈效果。
在拍攝婚禮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利用一些能夠反射的表面拍攝有趣畫面,但無論是車窗或是酒杯,一般都會與外面的環境亮度差異很大,同時因為是鏡面,自然沒有辦法透過閃燈來補光。這時候HDR 的影像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只要亮度還在動態範圍內,透過HDR 合成,可以多少讓反射內的影像亮度提升到至少與其他區域差異較小,接著再透過區域亮部的調整,就可以完成藉由反射所產生的影像。
質感的部分下一個章節會繼續討論,自己定義光影的部分非常有意思。如果今天是作畫,而不是攝影,我們必須自己去控制那個不存在的光影。撇除掉影子的走向,當我們把照片拉平之後,除非你要出一張很平的照片,否則我們必須自己重新控制亮暗部,雖然過程很繁瑣,但卻十分有趣。
▲這張照片當下拍攝的時候,現場的光線是很混亂的,因為拍攝場地的限制,其實閃燈補光的位置沒有很好,但透過HDR 處理後,再把環境的亮度降低,完全手工重新分配亮暗部的位置,最後完成的這張影像。這當然是一張重度後製的照片,但我卻對於能夠享有這樣的操控性,感到樂此不疲。
本文已取得出版授權,原文節錄自《預視:跳脫後製框架,找回攝影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