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零售模式的興起,加上新冠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的催化,零售行業無疑進一步面臨洗牌。在消費端,消費者的需求已經轉變為「無接觸」、「個性化」、「社交化」、「體驗化」的新常態;在企業端,零售企業需圍繞消費者進行布局,從而實現「可識別」、「可到達」、「可互動」、「可滿足」的目標,同時針對「場」與「貨」的管理上建立高週轉的柔性供應鏈支持,促進快速周轉。
數位化轉型因此勢在必行,並成為零售企業破局的關鍵。其中,BI(商業智慧)更成為數位化轉型的核心工具之一。自從新零售概念出現以來,眾多零售企業嘗試運用BI,挖掘數據價值並賦能企業管理及業務運營模式。
然而多年來,多數零售企業仍未能充分發揮BI的賦能效果,許多企業仍僅達到業務資料化,未能突破資料價值應用的瓶頸,甚至受困於龐雜的資料孤島。那麼,零售企業該如何突破「數據枷鎖」、實現真正的業務賦能,從而擺脫BI低效應用的瓶頸?本文將圍繞「以流程為核心的BI建設」進行深入探討。
1、資料的價值在於作為訊號的傳遞神經元
資料不僅僅是程式碼或資訊,它更像是企業運營中的神經元,承載和傳遞重要的業務訊號。一方面,資料能反映消費者行為和商品流轉狀況,比如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商品從供應鏈到貨架的轉移;這些資料的整合形成企業的ERP、CRM等業務系統。另一方面,資料傳遞企業經營訊息,透過EXCEL、報表等形式展現經營狀況,定位並解決日常問題,這樣的數據統合形成企業的分析系統BI。
資料本身並不產生價值,它只是資訊的載體。只有當資料傳遞的訊息驅動企業員工的思考與行動,並實際應用於業務上時,才會產生價值。具體來說,資料能促使員工進行商品結構調整、缺貨補貨、會員活動推動等決策與行動,從而產生真正的商業價值。
2、BI的核心在於打通業務系統中的各種資料孤島
業務系統與分析系統在功能上有顯著區別。業務系統支撐日常運營,維持進銷存的正常流轉,決定企業的下限;而BI分析系統則用於經營指導、決策輔助,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並影響企業上限。因此,BI系統的價值就在於其核心優勢:能夠打通各業務系統中的資料孤島,加速流程整合,進而提升業務價值,達成支持決策的終極目標。
3、以流程為核心的BI資料賦能,決定企業的價值上限
流程代表了企業業務管理的精髓,是對最佳實踐的提煉,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流程的強大在於其能夠使管理能力清晰化,進一步落實於具體的項目或業務單元。每個企業都有其運營流程,無論是清晰的流程管理還是經驗化的運營方式。然而,經驗式管理存在不穩定和高風險的問題,而「以流程為核心的BI資料賦能」正能夠克服這些缺點,將業務數據與管理流程融合,以流程驅動數據分析、決策支持和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建立以流程為核心的BI價值賦能體系,需圍繞資料價值鏈的打通和全場景業務流程價值鏈的構建:
1、技術先行,打通資料價值鏈,釋放業務生產力
首先,應完善ERP、CRM、OA等業務系統,保障資料的完整性與多維度性,並利用數據倉儲或大數據平台實現業務系統的統合和業務口徑的統一,藉此提高資料發現、處理和分析的效率,解放員工從繁重的數據整理中脫身,使他們能更專注於資料帶來的業務問題和改善方案。
2、連接業務流程與管理流程
要使BI系統真正賦能企業管理,還需進一步連接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以整體的視角來提升運營效率。
● 建立認知,達成共識
首先,需改變高層管理者與IT部門的認知,獲得決策層的強力支持,使IT部門成為業務引導的主要角色。管理層應以整體視角規劃業務流程,並從根本上將IT視作流程管理的核心,而非僅僅技術支持。
拉通管理流程:以門店營運管理為例
傳統零售企業的門店管理常受限於經驗式操作,不僅管理水準參差不齊,且無法系統沉澱優秀經驗。若能透過BI報表分析,持續改善管理流程,不僅可提升經營效率,也有助於縮小不同門店管理水平間的差距。以門店運營為例,可通過KPI激勵、門店銷售日報來確定經營瓶頸,並制定解決措施,最終提升門店整體管理能力。
● 拉通業務流程:以便利店自動訂貨為例
補貨是零售業供應鏈管理的核心,但傳統方法多依賴於人力經驗,不僅操作繁瑣且容易出錯。若能利用BI數據分析系統與ERP系統的串接,透過自動配貨邏輯,精準判斷補貨需求,自動生成配貨清單,不僅提升庫存管理的合理性,也增加了補貨精準度,從而提升業務價值。
● 貫通業務流程:以自動配貨流程為例
藉由BI平台打通ERP系統,並建立自動配貨邏輯,讓門店訂貨流程更加準確。透過資料與業務流程的最佳化,讓門市管理更有效率,促進庫存管理的合理性及出貨的精準度。
總之,探索BI資料價值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企業探索業務流程的過程。透過BI數據系統串聯資料和流程整合業務,企業得以在數據支持下最佳化流程並實現業務持續改進。隨著個性化需求不斷增長,未來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型組織將取代傳統的職能型組織,而BI正是不可或缺的數據賦能工具,推動未來零售企業的成功轉型與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