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務分析中,資料再豐富,若不聚焦目標,便失去意義。想做好財務分析,首先要明確誰在使用分析以及他們的需求。債權人關注償債能力,股東看重盈利和回報,管理者需提升營運效率,而稅務局則關注合規性。透過選擇合適的指標和方法,財務分析才能真正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援。
明確目標後,從眾多指標中選取合適的進行分析,將不再是難事。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索如何讓財務分析真正為決策服務,而不僅僅是資料的堆砌。
在財務分析的世界中,術語和報表就像是探險者的地圖和指南針。掌握這些關鍵術語和基本報表類別,不僅能讓你在財務資料的海洋中游刃有餘,還能揭示企業運作的秘密。接下來就講講財務分析中常見的關鍵術語和報表類別:
1、關鍵術語
在財務分析中,關鍵術語可以分為幾個主要類別,每個類別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意義。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關鍵術語及其分類:
a. 盈利能力指標
● 淨利潤率:衡量企業每單位收入的淨利潤。
● 毛利率:反映銷售收入中扣除銷售成本後的毛利佔比。
● 營業利潤率:顯示企業核心事業的盈利能力。
b. 償債能力指標
● 流動比率: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計算公式為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
● 速動比率:類似於流動比率,但不包括存貨,提供更嚴格的短期償債能力評估。
● 資產負債率:評估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計算公式為總負債除以總資產。
c. 營運效率指標
● 存貨週轉率:衡量存貨的管理效率,計算公式為銷售成本除以平均存貨。
● 應收賬款週轉率:評估應收賬款的回收效率,計算公式為淨銷售額除以平均應收賬款。
● 總資產週轉率:反映企業資產的使用效率,計算公式為淨銷售額除以平均總資產。
d. 投資回報指標
● 股東權益回報率(ROE):衡量股東投資的收益率,計算公式為淨利潤除以股東權益。
● 資產回報率(ROA):評估企業資產的盈利能力,計算公式為淨利潤除以總資產。
e. 現金流指標
● 自由現金流:企業在支付資本支出後的可用現金流量。
● 現金流量比率:衡量企業現金流量與其負債的關係,計算公式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除以總負債。
2、財務報表基本類別
在財務分析中,以下是最常用的三種財務報表,每種報表提供不同的視角來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
a.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展示企業在特定時間點的財務狀況,包括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b. 利潤表
利潤表顯示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的收入、成本和利潤。
c.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記錄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的現金流入和流出。
在財務分析中,核心在於理解數字背後的故事。而最終目標都是揭示和驗證企業的商業邏輯。所以如何有效,高效地進行財務分析至關重要。接下來,一起探索如何讓數字真正“說話”。
1、資料收集和整理
上文中提到的各種報表類別需要在這時候發揮作用,其目的在於為後續的分析奠定基礎。各類報表資訊屬於公司內部資料,除此之外,行業和市場資料也是資料收集的核心。公司內部資料和市場資料的收集和整合完成代表你已經跨入財務分析的大門了。記住,所有資料都要進行驗證和清洗,有時候細節決定成敗。
2、掌握財務分析工具
為了從大量的財務資料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洞察,分析師一般需要依賴一系列強大的工具和技術。這些工具不僅提高了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還使得複雜的資料更易於理解和解釋。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像數據君這樣擁有十年資料分析經驗的專業人士,掌握合適的分析工具和技術都是成功進行財務分析的關鍵。
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財務分析工具是不是Excel?一般分析師都會使用這個軟體進行一些計算,繪製表格,財務模型的建立等操作。但這類軟體有一個通病就是複雜!複雜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理解:
第一,當資料有更新的時候,都需要人為手動地去更新資料。尤其是大公司大企業,從眾多的資料中找到一個數據進行更改非常的複雜!
第二,當同事之間需要共享文件內容進行操作的時候,很有可能因為電腦版本問題有檔案格式上的衝突,導致工作變得更復雜!
第三,有時候想多做幾個不一樣的圖表形式,提升一下資料展示效果。這樣老闆能看起來更輕鬆,結果根本找不到對應的模板。這就可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在資料視覺化上,複雜!
所以在這裡給大家推薦資料視覺化工具。這類工具的優勢就是易於理解,操作更加靈活,對於資料處理和展現更加直觀。數據君比較常用的工具是FineBI,有時候會配合FineReport一起使用。FineReport負責報表製作,FineBI用來做資料整理分析和展示。FineBI除了能解決上述Excel的痛點以外,還提供了智慧資料解釋功能。點選資料點,就能檢視對應的資料分析,使用者可以自定義分析的維度,更快速瞭解資料背後的資訊,輔助事業判斷。
3、財務模型
除了資料收集和分析以外,還需要對企業財務表現進行一個未來財務狀況的預測。這時候就需要用到財務模型來幫助進行戰略規劃,預算編制,投資分析和風險管理。下面講解3種最常使用到的財務模型。
a. Dupont(杜邦)分析模型
杜邦分析模型是一種廣泛應用的財務分析工具,旨在透過細緻地分解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幫助深入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
這一模型透過將淨資產收益率細分為三大組成部分:利潤率、資產週轉率和財務槓桿,每一部分都提供了獨特的視角來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具體而言,利潤率衡量的是公司在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後的盈利水平;資產週轉率則評估了公司在管理和利用資產方面的效率;財務槓桿則揭示了企業在利用借債資金增強股東權益方面的影響。
透過這種細分分析,杜邦模型使我們能夠更加精準地評估企業的盈利能力,並在此基礎上針對各個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進,從而提升公司的整體經營效益。
b. Altman Z-Score模型
Altman Z-Score模型是一種專門用於評估企業償債能力和財務風險的分析工具,其主要功能在於預測企業可能面臨的破產風險。
該模型透過一系列精心挑選的財務比率來全方位地考量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這些比率包括總資產與總負債的比率、營業收入相對於總資產的比率、市值與總負債的比率、淨利潤與總資產的比率,以及現金流量與總負債的比率等。將這些比率整合到一個特定的數學公式中,可以計算出Z-Score值,該值是企業財務狀況的綜合指標。
依據不同的Z-Score值,企業可以被劃分為財務安全、警戒或風險區域,這些區域分別代表企業面臨的潛在破產風險等級。Altman Z-Score模型為投資者、債權人和企業管理者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以便對企業的財務穩定性進行有效評估,從而支援更具戰略性的決策制定。
c. CAPM模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是一種工具,用於確定投資資產的合理定價,並評估其潛在收益和風險。
該模型假設市場是有效的,並認為投資者會關注整體市場的風險和回報狀況。CAPM透過兩個關鍵變數估計資本成本: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無風險利率是投資者在不承擔風險的情況下期望獲得的基本回報,而風險溢價反映了為彌補投資特定資產所需的額外收益。將這兩個因素結合,CAPM可以計算出資產的預期回報率,幫助投資者判斷其是否值得投資。這一模型廣泛應用於投資分析和風險管理領域,為投資者提供決策依據,以便最佳化投資組合,實現理想收益。
綜上所述,財務分析不僅僅是對數字的解讀,更是對企業未來的洞察和規劃。透過合理運用財務模型和分析工具,企業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的財務狀況,識別潛在的風險和機遇,從而制定出更具戰略性的決策。
無論是投資者、管理者還是其他利益相關者,掌握財務分析的技能都將為他們提供強大的支援,助力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希望本文提供的見解和策略能夠幫助你在財務分析的旅程中更進一步,實現更高效的事業發展和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