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台灣人遊歷各國後,選在泰國曼谷落腳,還建了一幢名為「The Eugenia」的全新殖民式「老房子」?這幢房子不是單純好不好看的美感問題、不是對不對稱的建築邏輯,The Eugenia 是一則最雋永的老故事、是房子主人靈魂下最完美的化身…
對精品旅店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頭的曼谷來說,「The Eugenia」並不是一棟剛落成的新興話題建築,相反地,這間興建於2004年至今已邁入第六年的旅店,過程中接受不少鎂光燈的注目、接待過不少隱而不揚的名人,但當曼谷彼端的盛氣再次引起媒體蜂湧而至的同時,「The Eugenia」仍佇立在那,以它一貫的優雅恬靜之姿,隨著年歲散發無可抗拒的招喚魅力,如此韻味就不得不探就一手打造它的主人-葉裕清。
一棟全新的老房子
不同於開幕之初對這棟旅館有如新婚的蜜月心情,六年來所交織的情感,讓裕清與這幢房子倒比較像是一對擁著柏拉圖式之愛的眷侶。「房子現在交給合夥人管了,我較少在處理房務方面的事了!」裕清簡單地交代房子的現況,雖目前已不經手,但每從世界各地「出差」回曼谷後,他一定又繞去「The Eugenia」打轉。
▲聳立在曼谷蘇坤威區的「The Eugenia」,以獨特的氣質吸引眾人的目光。
原為「瓶瓶罐罐」傢飾進口貿易負責人的裕清,在1997年將公司賣給了財團後,便展開旅居世界各地的流浪生活,一次機緣下,輾轉來到了曼谷,「在這裡…我發現一天竟然有25個小時可以過!」裕清雙眼發亮地說。語言的隔閡、陌生的環境、沒有半個熟識的朋友,對許多人來說是足以恐慌的情況,但在他看來卻是全屬於自己的飽足時光,「在這裡我不需要將自己的時間做切割,我不需要分配自己給每一樣人事物,這種時間全屬於你的感覺-痛快!」裕清說。
原本將曼谷也當成短居所的裕清,在台北買下房子後隨即回台灣開始打算「定居」,不回來還好,一回來卻發現…他無法適應台北如此快速的生活步調,他要「逃」的計畫轉嫁到了那座曾讓他體認優質生活的天使之城-曼谷。
▲葉裕清審美眼光獨到,收集世界各地雅緻不凡的古董物品裝飾每一個角落,讓自己賞心悅目、也將美分享給所有人。
「我告訴自己,選定了、那就得認真考量要在這裡生活所需的一切,不用多說,當然就是以房子為先了。」裕清喜歡老的事物,因此老房子也就格外吸引他,但無奈泰國許多老宅邸所有權是握在有錢人手中(且往往是不會釋出販售的),不放棄的他決定買塊地自己來蓋一棟,「我買了一塊仍建有四棟小別墅的土地,若是改建四棟房子當然也行,但怎麼想都不覺得那會是我百分百會滿意的成品,於是一口氣我全將它們打掉了。」這下可好啦!荒地一片,卻樂得裕清開始從零構築,「我要蓋,就要蓋一棟全新的老房子!」這句話似乎有些前後矛盾,但事實上他可真是做到了;「一開始我對房子的設計要求,接連被三位建築師拒絕,因沒人願意接這根本辦不來的工程。」沒人要接?那他就自己來,看建築書學工法,找來保有傳統造屋技術的泰國工匠們,以最不具現代建築法的技術,一磚一瓦純手工搭建而成,並在完工後開始大面積「翻舊」,搭上歷年來他走遍世界各地所收集來的古董傢飾…以一名受過法國殖民的越南老婦之名為名-「The Eugenia」便從此掛牌誕生現於世人眼前。
前世的記憶宅邸
▲以「家」為本的出發點,就是要讓每位投宿的旅人徹底將此當成自宅一樣無拘束。
「The Eugenia」擁有12間典藏雅緻的客房,以「家」的情感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們,在這裡的氣氛營造是渾然天成毫不矯情造作的,就像依傳統手工搭建的木造樓梯,上下樓時夾層間的咿咿呀呀聲,讓人彷彿錯置在不同的時空中,上演最真實的情感,甚至有位高齡90歲的老太太,在兒子的攙扶下遠從歐美前來為求住上一宿,只因這裡能找回她孩提時的美好回憶,「當然也有客人跟我抱怨過,那咿咿呀呀聲是否代表樓梯需要維修了,或是哪裡的漆該補上一點了?」裕清攤了攤手微笑道。他總愛坐在旅館中的某一個角落,安靜地啜著酒、配一盞黃燈與些許燭光品書,他說Eugenia就像他前世居住過的房子般,於這一世烙印在腦海中催促著他非得實現不可。有人用熱情經營旅館,也有人用經營才智打理旅館,但沒有人像葉裕清一樣,將自己與旅館合而為一,用投注靈魂的浪漫在經營旅館。
人物簡歷
葉裕清 1961年5月9日 金牛座
台灣人,目前旅居曼谷。曾為「瓶瓶罐罐」傢飾公司的負責人,在遊歷各國後於曼谷落腳,興建「The Eugenia」旅館接待世界各地的旅人,目前為青聿頁公司負責人,集旅館經營、古董收藏買賣、室內設計於一身的生活職人。
延伸閱讀:
雲端筆記平台、第二顆大腦 EVERNOTE 亞太區總經理專訪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