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主流效能平台 Ivy Bridge 的高階處理器 Core i7 與中階的 Core i5,正全面取代上一世代產品。這2款處理器定位與區隔一如以往,有段不小的價差。喜歡鑽研零組件的人便發現,入門工作站 Xeon 處理器出奇便宜,甚至用 Core i5 價格就能買到 Core i7 同級效能。

快速目錄:

工作站同樣分多種

Xeon這字眼大家看來應該不陌生,畢竟Intel使用這名稱已經有好一段時間,還比Core i來得久遠。其市場定位在伺服器與工作站用途,依目標市場的不同,衍生出多個系列產品。如同個人用產品分為Core i7、Core i5、Core i3,另有極致效能平台版Core i7,依效能與定位區隔,Xeon則是共計有E7、E5、E3等3個系列。

E7屬於伺服器定位,適用於企業主機環境應用,你我自然不用注意它太多。E5則是有2個分支,E5-2600系列主打雙處理器中高階工作站,熱血點想玩它並不為過。另一個分支是E5-1600,歸屬於主流單處理器工作站,定位和入門工作站E3-1200系列相近。

混搭組裝正流行

到此已經點出關鍵字「E3-1200」,也許你也有在持續關注,最近正流行Xeon處理器「套」Z77晶片組主機板。但是好端端的為什麼要這樣混搭呢?E3-1200系列本質上和Core i7屬於兄弟關係,除了是支援Hyper-Threading(多執行緒)的4核心8執行緒產品,亦有8MB容量L3快取記憶體,以及HD Graphics 4000等級內顯。

現在買顆Core i5-3570K約7,200元,再往上來到Core i7-3770則是要9,400元左右,價格相差2,000元以上。反觀E3-1200系列價格令人驚艷,目前最熱門的E3-1230V2為3.3GHz,時脈低於3.4GHz的Core i7-3770一階,但市場成交價卻不到7,200元。用Core i5價格就能買到Core i7同級效能,想不暴紅也難!

本是兄弟一家親

首先從架構開始認識,為何能夠混搭使用。說來很簡單,Xeon包括半導體製程、處理器架構技術,乃至於處理器腳位等,都和桌上型處理器存有共生關係。然後依目標市場,進行如核心數量、PCI-E通道數量,以及大量快取記憶體,多處理器支援能力等規格調整。

移植成功經驗能夠縮短產品研發時間,想當然耳還有節省成本的優點,這種策略已經行之有年。正因為如此,留下無限的想像與玩耍空間。其中最能淺嚐到甜蜜點的,幾乎都是像E3-1200這種入門工作站處理器,它和個人平台的相容性最高,再加上價格帶重疊,因此成為玩家的夢幻逸品。

新版本認明V2字樣

接下來開始聚焦在E3-1200系列這部分,首先來搞懂型號命名方式吧!現在上網去搜尋,你會找到2種E3-1200系列處理器,關鍵字藏在末碼。E3-1200屬於Sandy Bridge世代共生架構產品,平台代號為Sandy Bridge-EP,EP代表Efficient Performance(高效能)意思。它同樣是採用32nm製程生產,現在已經成為過去式。

進入22nm製程世代,個人平台代號如你所知的叫做Ivy Bridge。這時候E3-1200也率先搶在自家大哥前頭進化,平台代號稱之為Ivy Bridge-WS,WS想必是指Workstation(工作站)。Intel在型號末碼灌上V2,如Xeon E3-1200 V2這樣表示,方便快速辨識差異。筆者認為老是以幾代目來稱呼的Core i,也應該跟進比照辦理,省得讓人望著型號經常傻傻分不清。

E3搶先進入IVB世代

Xeon E3-1200V2系列和第3代Core i比較,多數人看到的片面規格顯示,它們倆確實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基於Ivy Bridge世代共生微架構設計,採用22nm製程生產,在今年第二季相繼推出。其封裝尺寸為37.5 x 37.5(mm),使用LGA 115處理器腳位,構成得以混搭相容的第一步。

同為實體四核心設計,每個核心獨立享有L1 D-Cache 32KB、L1 I-Cache 32KB,以及256KB的L2 Cache。其中Intel稱為Smart Cache的L3 Cache,E3-1200V2和Core i7一致配備8MB,反觀Core i5則是刪減為6MB容量。

▲Xeon E3-1200V2盒裝版內容物和Core i一樣,提供原廠風扇與說明手冊,連同包裝設計也相仿。

▲Xeon E3-1200V2尺寸規格和Core i7完全相同,連外觀也長得一樣,Xeon沒有因為是工作站處理器而顯得不同。

支援 ECC 與 XMP

另外同樣最為人注目的,莫過於Hyper Threading(超執行緒技術)。向來支援的Core i7為四核8條執行緒,Core i5則是不支援,因此只有四核4條執行緒。E3-1200 V2系列同時有這2種規格,除了時脈最低的E3-1220 V2和E3-1225 V2,其餘都是四核8條執行緒規格。到此就已經構成讓玩家想入非非,說什麼也要弄顆來玩的動機了!

E3-1200 V2和Core i最大不同點之一,在於記憶體控制器部分。安裝容量上限32GB,支援雙通道運作模式,主機板可以配備4支插槽。基本運作時脈DDR3-1600,理論傳輸頻寬可達25.6GB/s,但是E3-1200 V2多了ECC類型記憶體支援能力,以合乎商業電腦的資料準確度要求。有意思的是,XMP記憶體超頻功能沒有被拔掉,同樣可藉此來增加傳輸效率。

▲經由CPU-Z來查看處理器資訊,Xeon E3-1200V2重點規格特性和Core i7一致。

延伸閱讀:

Intel Core i3-3225 入門款實測:Ivy Bridge 掛上高階 HD Graphics 4000

低成本玩暗黑破壞神3,AMD 陣營內顯、獨顯概觀

智慧型手機拆光看清楚:24個重要元件解說,讓你認識手機的內涵

舊主機板、記憶體、散熱器變身建築模型,資源回收也能大玩創作藝術

熱導管有方向性是真的嗎?小編實測給你看

(後面還有:Xeon E3 的介紹喔!)

內顯動態時脈高一階

說到Core i處理器普遍配備的內顯,E3-1200 V2自然也沒少掉,因為工作站也有此需求。Ivy Bridge世代內顯有HD Graphics 2500和HD Graphics 4000這2種,後者配備於Core i7和不鎖倍頻處理器上,差異是EU(Execution Units,執行單元)數量,以及最高動態時脈設定不同。

E3-1200V2系列也有2種規格之分,但其中某種並未配備內顯。型號數字末碼為5的款式,如E3-1245V2是配備HD Graphics P4000,架構和HD Graphics 4000相同,而且最高動態時脈從1.15GHz增加到1.25GHz。Intel保留下Quick Sync Video、Clear Video HD Technology,以及InTr 3D等技術功能,惟獨規格中不見WiDi支援標示。

沒內顯 TDP 散熱設計功耗少 8W

至於末碼為0的款式,如E3-1230 V2雖然沒有配備內顯,對連同筆者在內的許多人卻更有魅力,這是相當真實的一點。無論HD Graphics 4000內顯效能再好,對中價位處理器消費者族群而言,效能依然不足,普遍會選擇將中高階獨顯列為標準配備。

在此前提下重點來了,Ivy Bridge世代配備內顯的處理器,其TDP(散熱設計功耗)一律為77W。反觀沒有內顯可用的E3-1200 V2,除了最高時脈版本E3-1290 V2標示87W,其他一律為69W規格,少了8W成為另一大吸引力。

虛擬化功能更完備

至於其他規格部分,Core i有的E3-1200 V2一點也沒少。舉如Turbo Boost(渦輪加速技術),提供相同最高4倍頻自動超頻幅度,也有能夠降低功耗的Intel SpeedStep與閒置狀態功能。而攸關運算效能的指令集,如AVX、SSE4.1、SSE4.2,還有AES 新指令等,對工作站來說一樣重要,當然不可或缺。

此外,vPro、VT-x(虛擬化技術)、VT-d(適用於導向式I/O虛擬化技術),以及Intel TXT(受信任執行技術)等,在伺服器與工作站環境下,實用與應用普及性遠高於個人電腦。E3-1200 V2不僅理所當然的全線完整支援,更不像部分Core i5以及不鎖倍頻處理器,出現拿掉部分功能的情況。

▲雖然規格中沒有提及XMP,實際以E3-1230V2搭配Z77主機板試驗發現,XMP記憶體超頻同樣可以正常運作。

Xeon E3-1200V2與Core i重點規格一覽

(點圖可看大圖)

最高時脈衝破4GHz

最後還能比較的,就是基本與最高動態時脈。不鎖倍頻Core i7-3770K起始時脈3.5GHz,Core i7-3770則是從3.4GHz起跳,Turbo Boost都能達到3.9GHz。姑且不論這有趣的設定是何故,只要你花得下手,E3-1200 V2有更高時脈選擇。其基本時脈涵蓋3.1(E3-1220 V2)~3.7GHz(E3-1290 V2)範圍,Turbo Boos一律4個倍頻,因此E3-1290 V2可以達到4.1GHz,代價是折合新台幣約25,000元!

談論到此可想而知,E3-1200 V2確實和Core i7同級。儘管時脈最低的E3-1220 V2(3.1GHz),與E3-1225 V2(3.2GHz)不支援超執行緒技術,Smart Cache仍然有8MB。仗著多2MB容量Smart Cache優勢,理論效能表現仍然會比同時脈Core i5好一些。

省2000也有Core i7效能

初步總結決勝關鍵是價格,E3-1200 V2廣泛涵蓋189~885美元價格帶。這表示E3-1200 V2沒有因為是Xeon,就水漲船高超越Core i7,實際上是價位重疊,甚至更為便宜些。像E3-1245 V2盒裝標價273美元(折合約新台幣8,190元),市場報價約8,900元。對比同樣3.4GHz時脈的Core i7-3770,參考市價為9,350元。

混搭有事請找主板廠

心動了嗎?搶購前還得停看聽,因為主機板相容性是另外一回事!第二、三代Core i處理器,能夠和6與7系列混合搭配,Xeon E3-1200同樣具有這彈性,C216、C206、C204等晶片組任君挑選。但是大家最關心的,在於6與7系列晶片組,到底能不能搭配Xeon E3-1200V2使用。答案既是「可行」,也可以說是「不支援」,因為Intel一貫政策是不建議混搭使用。

據悉Intel提供給廠商的uCode,沒有Xeon與Core i處理器版本之分,意即理論上是能夠混搭使用。然而礙於Intel態度,主機板廠商應對策略也不盡相同。像ASRock、GIGABYTE、MSI,最低階至H61產品線,處理器相容列表都顯示支援。反觀華碩個人主機板則是一律從缺,只有在P8Z77 WS這類號稱是工作站等級的產品才能找到公開資訊。

(後面還有:Xeon E3的介紹喔!

4條PCI-E通道將封印

雖然主機板理論相容性沒有問題,還是得留意,前面提過的VT-d、Intel TXT、vPro之類技術功能,啟動條件是處理器與晶片組都得支援。這表示將E3-1200 V2安裝在6與7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上,可能會出現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或是難以展現加速效果等情況。

另外,E3-1200V2和Core i7 Extreme Edition相似,內建PCI-E通到數量都超過16條。除了通常給予獨顯使用的16條PCI-E 3.0,E3-1200 V2還附加4條PCI-E 2.0通道,因此總和通道數量為20條。使用在個人主機板上,由於主機板電路設計等因素,自然是無法利用到那額外4條通道。

▲其實C216晶片組主機板並不貴,像Asus P8C WS國外市價約7,200元,只可惜台灣沒有上市,引進來賣好嗎?

▲E3-1200V2支援的附加功能多,例如vPro之類商務機能,還得搭配C216晶片組主機板才能完整發揮。

▲處理器內藏20條PCI-E通道,使用在Z77這類個人主機板上形同虛設,無法利用到額外4條通道。(圖片來源:Intel

以價格越級挑戰

說了那麼多,不如打一場,但是不用一次打十個。有別於以往搜羅一大堆處理器,進行跨系列與多種時脈的效能比較,檢驗E3-1200V2系列其實可以更簡單。

改以價格為出發點,由當紅炸子雞E3-1230V2(4C8T、3.3GHz)掛帥,市價約7,200元的它,除了和同價位Core i5-3570K(4C4T、3.4GHz)較勁,還要以小金額博大佬,向9,300元的Core i7-3770(4C8T、3.4GHz)挑戰。得留意,這次不是處理器群測PK,單純是要探討Xeon混搭兩三事,並且經由效能實測來驗證,它之所能夠席捲玩家市場的原因。

另外提醒你別忘了,主秀和Core i7-3770價差逾2,000元,預設時脈少100MHz,Turbo Boost最高時脈更有200MHz差距。可預期在重視時脈的軟體上,多核心與多執行緒可能會力有未逮,因而拉開差距。但無論如何,只要兩者差距落在5%範圍內,就足以證明時脈效能比值一樣好。

多核性能比的是實力

實際進行了人肉換算,在下列眾多測試數據裡,E3-1230V2確實達到Core i7-3770的95%效能,甚至是再多一點點。至於 Core i5-3570K 儘管同樣占有時脈優勢,不出預料只在x264 HD Benchmark和Sandra加密解密,這類對時脈依賴性高的項目占到上風。其他部分大多以相當幅度,落後給E3-1230V2和Core i7-3770。

相對於效能,筆者個人更好奇的是耗電量。也許是因為只量測平台消耗功率,而且配備獨立顯卡進行測試的關係,看不出規格漂亮的E3-1230V2是否更加省電。扣除測試誤差因素,筆者試想現在具備內顯示的處理器,顯示功能電路關閉時消耗功率應該都極低。在近乎0W耗電量前提下,搭配獨顯測試自然就不容易看出差異了。

▲E3-1230V2預設時脈比Core i7-3770低100MHz,一如預期的,其他各方面運算性能表現緊追在後,展現其高性價比特色。(點圖可看大圖)

▲在日常應用中,E3-1230V2些微後的速度未必能感受到,也許只有在效能測試軟體數據上,才能看到性能表現高低的差距。(點圖可看大圖)

E3-1230V2性價比封冠

無論如何,E3-1230V2的表現相當值得肯定。它Core i7-3770比較下,效能差距小到幾乎是只能反在測試數據上,正常應用應該很難察覺速度差易。由於比Core i7-3770便宜2,000元以上,論性能價格比,毫無疑問是由它破表領先。如果有意購買Core i7,筆者會建議選不鎖倍頻的Core i7-3770K,至少能藉由超頻來提升性價比。

至於 Core i5-3570K 即便有不鎖倍頻神功護體,也很難對E3-1230V2造成什麼實質威脅。在這前提下,計畫購買6,000元以上價位的Core i5時,很難不對任何一款E3-1200V2心動。筆者在此保持中立立場,該怎麼抉擇才是聰明決策,就留給各位自行判斷了。

本文同步刊載於電腦王雜誌
 
歡迎加入電腦王雜誌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