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一起玩中學!

生活 · 紫琪 · 發表於 2014-10-15 16:10 · · 檢舉


親子共讀 3大好處
1.增進親子關係與親密互動
葉嘉青老師表示,親子雙方在共讀的過程中,可增進寶寶跟父母之間的感情,加上閱讀時父母如果將孩子摟在懷裡,透過肌膚接觸可以給孩子一份信任感。

2.從小培養寶寶的閱讀習慣
寶寶喜歡與爸媽閱讀時的互動,當親子共處的媒介是圖畫書,甚至是閱讀這件事情時,寶寶會因為喜歡、或是模仿跟爸媽一起閱讀,自然喜歡上閱讀,如此一來爸媽就能培養寶寶從小閱讀的習慣。

3.從閱讀了解孩子興趣
爸媽在共讀過程中可以觀察孩子對哪類型的圖畫書感興趣,觀察寶寶的反應,去評量孩子對哪類型圖畫書較有興趣,並且觀察孩子目前認知發展的程度,即便寶寶還不太會口語表達也能藉由共讀時寶寶的反應了解孩子。

親子共讀第一步
葉嘉青老師建議在家中寶寶常活動的地方設置「讀書的角落」(簡稱「讀書角」),讀書角不用太大,可以放一些小玩具、CD Player、兒謠光碟、幾本圖畫書等,圖畫書數量不宜過多、需將封面露出,目的是希望孩子經過讀書角時會注視到這些繪本、增加閱讀動機,每兩個禮拜可以更換其中幾本圖畫書吸引孩子,而保留的其餘幾本則可維持孩子對閱讀的熟悉感,促進孩子閱讀的動機。

FOR 0~1 歲小寶貝
0~1歲的孩子屬於嬰兒期,這時期主要傾向生理上的感官探索,比較著重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五個領域的感官探索,1歲以內的繪本大多屬於玩具書,因為孩子還沒有閱讀概念,適合感官遊戲,以下是葉嘉青老師推薦選書的小撇步。

視覺
圖畫書盡可能以對比色、輪廓線較黑較粗或是大色塊為主。因為剛出生的寶寶視力未發展完全,一目瞭然的圖畫書較能吸引孩子,相對細節繁瑣的圖畫書較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葉嘉青老師也特別提醒,閱讀時讓孩子距離書本大約12~20公分,讓孩子能對焦看清楚。

聽覺
提供有押韻節奏的兒謠刺激孩子的聽覺,或是有聲音的圖畫書吸引孩子。葉嘉青老師提到,寶寶對狀聲詞或押韻的語句特別有興趣,所以爸媽唸故事遇到狀聲詞可以多停留或複誦,例如:嘩啦嘩啦、叭叭叭……等。

嗅覺
有些圖畫書會在紙張上設計味道,家長可引導孩子嗅聞什麼味道,葉嘉青老師也特別提醒家長要注意圖畫書的安全,有些聞起來刺鼻的圖畫書很可能是來路不明的水貨,恐會引起呼吸道疾病或是異位性皮膚炎,家長需特別留意哦!

味覺
1歲以內的孩子屬於口腔期,有咬東西的習慣,建議家長提供布書或硬頁書,但留意別讓紙張割傷寶寶的身體。

觸覺
觸覺是讓孩子體驗不同物體的觸感,刺激末梢神經的感應,像是有些書的紙張設計會有不同粗細觸感,可以讓孩子體驗,例如:柔軟的布書可以讓孩子穩定情緒、冰冰滑滑的紙張會讓孩子有興奮感……等,這些觸感讓孩子末梢神經接觸後,在大腦進行分化,類似我們常聽的潛能開發,他會將觸覺感受分類,所以提昇觸覺敏感度也是相當重要的閱讀環節。

FOR 1~2歲小寶貝
孩子在1歲之後已經累積了不少生活經驗,加上大腦神經發展、生理抓握能力等發展逐漸成熟,他會把經驗與學習到的東西做結合。這時候除了原先的感官閱讀以外,可以讓他練習認知領域與社會情緒領域的閱讀。

認知領域
1歲以後的孩子開始學講話,漸漸會發出媽媽、爸爸這種微弱聲音,看到熟悉的照顧者也會有反應,葉嘉青老師表示,這時期的孩子可以用手指著圖片上的東西唸出物品名字的方式閱讀,孩子在一次又一次指物命名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把名字與物品做連結,另外可選一些與生活經驗相關的圖畫書,藉由圖畫書教孩子上廁所、刷牙……等培養孩子認知。

社會情緒領域
建議讓孩子認識情緒,透過圖畫書告訴孩子爸媽很愛他,例如:故事中的主角互相擁抱,因為小孩會將自己投射成圖畫書主角,和父母互相擁抱;或面臨故事中的問題時,就會模仿主角的做法,所以可藉由共讀解決孩子情緒問題。

請尋找安全標誌的玩具書
臺灣嬰兒玩具書必須要送到經濟部標準局檢驗,避免出現染料不安全或是縫線迸開等問題,鑑驗通過會有燕尾圖案的安全標誌,讓親子玩得安心。

爸爸媽媽如何成為唸故事達人
注意音調、節奏和封面
葉嘉青老師表示,針對2歲以內的寶寶,共讀時盡可能放慢速度,注意唸故事的節奏,因為寶寶需要花點時間理解聽到的字句。此外,圖畫書設計很多是問句,所以講到問句時可以拉高音調,吸引孩子注意。另外,封面是整本書的精髓,好的書籍會把故事主題呈現於封面,鼓勵爸媽下次不要急著翻內頁,可討論封面的內容。

多問問題與孩子對話
葉嘉青老師建議,把孩子生活經驗與圖畫書故事連結,例如:故事提到主角不開心時可以詢問孩子的感受,不只建立孩子同理心也讓他有批判性思考,兩歲的孩子可能無法清楚表達感受,但可以觀察他的反應,問題不必太艱深,需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相關,否則孩子會不明白你的意思。

延伸小活動,吸引寶寶注意
研究發現在美國,爸媽會在共讀的過程中與孩子對話、拋問題、甚至將生活經驗帶入,這部份臺灣爸媽就稍嫌不足,其實除了與孩子對話還有很多延伸互動的方式,葉嘉青老師提到,不妨利用添加手指謠、兒謠或律動來取代傳統將故事唸完的方式,這樣更吸引寶寶注意力哦!

不會編故事好苦惱
部分家長常有迷思,認為一本數百元的圖畫書充滿圖片、沒有文字很不划算,其實選擇的圖畫書要適合寶寶發展,對於2歲以內的寶寶來說,文字是抽象符號,無法透過文字連結其中的意思,甚至會因為字太多破壞畫面美觀,反而無法吸引孩子。

不過家長最困擾的就是無字書,沒有文字參考,看圖又編不出故事,所以葉嘉青老師建議爸媽可以帶寶寶參加圖書館的說故事時間,藉由觀摩學習說故事的技巧,寶貝跟其他孩子一起聽故事的氛圍,也會讓他受感染而喜歡閱讀,如果爸媽還是不習慣無字書,可以考慮買字少圖多的圖畫書,如此一來不會破壞寶寶看圖畫,也讓爸媽唸故事時有參考依據。

選對時間,親子共讀事半功倍
共讀時間要視寶寶的情況而定,每個寶寶適合閱讀的時間不盡相同,葉嘉青老師提到,若寶寶早上起床精神狀況較佳,爸媽可選擇互動的圖畫書,例如:有摺頁的圖畫書,讓寶寶打開摸一摸,一起玩躲貓貓的遊戲,過程中也可以加強親子對話。

有些家長會發現寶貝睡前會因為不明原因哭鬧,這有可能表示他很疲憊但又捨不得睡覺,這時候爸媽要留意別再讓寶貝閱讀遊戲性質較高的圖畫書,例如:可以選擇《小貓頭鷹》,這種內容輕鬆且具安全感與信任感的圖畫書非常適合睡前閱讀,葉嘉青老師建議爸媽可以跟寶貝共創一個睡前儀式,在睡前安排一個讀書時間,並且選適合的故事讓寶寶放鬆身心,利用睡前儀式培養親子上床睡覺的習慣。

省錢大作戰,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好easy
有些家長會覺得買書好花錢,因此葉嘉青老師建議爸媽善用圖書館資源,館藏書量眾多且臺灣有些圖書館已加入「閱讀起步走」活動,家長可免費領取評審精選的好書書單,孩子可依不同領域閱讀好書,減少父母的開銷與壓力,況且書買太多家裡也未必擺放的下。

所以建議家長買幾本孩子喜歡的藏書即可,讓他有擁有感,甚至可以顛覆傳統買玩具的獎勵方式,改由帶孩子去書店挑選喜歡的書籍當作獎勵,如此一來省錢也能培養閱讀好習慣。

爸媽跟著寶貝玩中學
親子共讀是增進親子親密互動的過程,應該以輕鬆遊戲的態度為主而非以教學為導向,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疑問,他們想教寶寶英文,但怕自己講不好反而教孩子錯誤發音,其實這樣的出發點已經是教學的態度了,葉嘉青老師表示爸媽不必過於擔心,親子共讀可貴之處是親密情感的交流,這是CD沒法取代的。

例如:共讀過程中,我們會觀察寶貝的反應適時做停頓或複誦,這是CD無法辦到的,加上孩子日後會和許多人學習正確的發音,所以各位爸媽請跟著寶貝放輕鬆,放下教學導向,與寶貝快樂閱讀,一起玩中學吧!

文章轉載自 台灣兒童教育發展促進協會
http://www.tacd.com.tw/news_show.php?id=260


共 1 則回應

1 樓 · victor · 發表於 2014-10-15 23:00 · 檢舉

忙碌工作也別忘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