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heck您的教養風格

生活 · 紫琪 · 發表於 2014-10-22 14:56 · · 檢舉


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個性
你是否覺得,父母的管教方式對於孩子的個性有著莫大的影響?回想過去看過的例子,是否可以歸納出這樣的發現:嚴格父母敎出來的孩子都比較拘謹,開明父母敎出來的孩子都相當自由、活潑?會不會覺得,有時候你並不需要認識一個人的父母,就能從這個人的個性反推他父母的教養風格?

《10歲前,定終生》的作者周佳敏老師指出,即使是同一對父母敎出來的孩子,性格也會依據他們所受到的管教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舉例來說,一般父母對於老大的要求比較多,因此老大通常較有責任感。

通常較疼愛老麼,也就造就老麼的個性較為活潑、有創造力;但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則會變得任性、缺乏自制力。由此可見,父母的教養風格會影響孩子的個性與做人處世的態度!

你╱妳是哪一種教養風格?
在進一步分析每種不同的教養風格之前,邀請爸比媽咪們先進行自我檢測,透過以下問題了解自己屬於哪一種教養風格,有助於未來朝向最理想、也最適合你和孩子的教養方式發展喔!

Q1.你的孩子動手打了另一個孩子,這時你會:
A.非常生氣,要他回家,家法伺候。
B.假裝沒看到。
C.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打架是難免的,不用太在意。
D.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要他跟另一個小朋友道歉。回家後再細問他為什麼這樣做。

Q2.孩子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不整理就想出去玩,這時你會:
A.要孩子立刻整理,不然就處罰他。
B.沒關係,房間亂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C.讓孩子出去玩,幫他整理。
D.問孩子為什麼不收好,如果急著出去玩,問孩子打算何時整理,要他承諾後才能出去玩。

Q3. 很晚了,孩子不睡覺,跟你說他肚子餓,這時你會:
A.跟他說,誰叫他晚餐吃那麼少,要他立刻去睡。
B.要孩子去睡覺,告訴他睡著了就不會覺得餓了。
C.親手弄東西或找東西給孩子吃。
D.弄一些東西給孩子吃,跟他說從明天起晚餐要吃飽,並說明三更半夜找東西吃為什麼不好。

Q4.你發現未成年的孩子竟然看A片,這時你會:
A.臉色一沉,把A片搶過來銷毀,並嚴加懲罰。
B.沒關係,不過就是A片而已。
C.孩子如果想看,只要他高興就好,大人不一定要干涉。
D.問孩子為什麼想看,介紹他更好看且適合他年齡的電影。

Q5.當孩子不做分內該做的家事時,這時你會:
A.把他臭罵一頓,要他立刻整理。
B.故意不理他一陣子,等到他受不了,自然會把家事做好。
C.基本上,我家的孩子不太需要做家事。
D.提醒孩子該做家事了,如果有什麼困難也要跟父母溝通,才是負責任的行為。

Q6.當孩子在百貨公司吵著要買一個玩具,這時你會:
A.嚴肅地告訴他不行,家裡玩具已經那麼多了,完全不為所動。
B.雖然很煩,但是沒關係,就讓他吵,看他可以吵多久。
C.立刻買給他,看孩子高興的樣子覺得很心滿意足。
D.問孩子是否可以從他省下的零用錢或壓歲錢扣款,並且提醒他有許多好玩的玩具,要考慮一下是否願意花已存下的錢在這個玩具上。

Q7.如果你的孩子半夜被噩夢驚醒,跑來找你,這時睡眼惺忪的你會:
A.告訴他趕快去睡覺,叫他不要那麼膽小,只是做噩夢而已。
B.假裝沒被搖醒,這樣孩子就會乖乖回去睡覺。
C.趕快起來安慰孩子,如果孩子一直不願意回房間,雖然自己想睡也會陪他。
D.設法讓孩子逐漸安靜下來,問他以前是否有做過快樂的夢,告訴他等一下回去後可以換之前做過的快樂夢,讓他能夠安靜地再度入睡。

Q8.如果孩子哭哭啼啼地回家告訴你,老師打他,這時你會:
A.反問他是不是自己搗蛋做錯事才被打,叫他不要老是裝可憐、找藉口。
B.告訴孩子這沒什麼大不了,讓他哭一下就會好了。
C.聽完孩子的敘述後,忿忿不平找老師理論,怎麼可以這樣傷害小孩。
D.要孩子說給你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打電話問老師當時的情況,綜合判斷後再給予孩子情緒的安撫及處理事情的引導。

Q9. 孩子摔破碗,這時你會:
A.忍不住念孩子:「你就是這麼不小心,連個碗都拿不好。」
B.多說無益,趕快把地上碎片清一清就好了。
C.嚇一大跳,趕快問他是否受傷,安慰他受到驚嚇的心靈。
D.告訴孩子,下次要小心,不然家裡漂亮的碗盤就會愈來愈少。確定他能夠認可你的話、記取教訓之後,視年齡請他協助或負責處理善後。

Q10.你覺得教養孩子的主要目標是:
A.讓他聽父母的話。
B.長得大就好。
C.讓孩子快樂幸福地成長。
D.教導孩子成為一個正當、有社會能力的人,能夠去過自己的人生。

分數統計
請爸比媽咪統計你的答案,A、B、C、D各有幾個,並填入以下表格。分數最高者,是你的主要教養風格,分數次高者,是你的次要教養風格。一般情況下,你會採取主要教養風格,行不通時,則會退而求其次,採取次要教養風格。

父母教養風格VS.孩子個性特質分析
根據前面的檢測表,想必爸比媽咪們都已清楚自己所偏向的教養風格,接下來就要告訴你,不同類型的父母各會培育出哪些不同性格的孩子。周佳敏老師表示,父母的教養風格會影響孩子個性特質的分析如下:

類型1:權威型教養風格
權威型父母抱持人性本惡的信念,認為孩子藉口多,不管教的話以後會變壞。

管教方式:
●常採取「高要求、低支持」的教養態度,對孩子要求高,但情感上的支持不多。
●通常會體罰孩子,比較少傾聽孩子的心聲。
●父母的規定,孩子一定要遵守,要求孩子服從,偏好嚴厲強勢的管教方式。

孩子個性特質:
可能會比較不獨立,容易有「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傾向。另一種類型的孩子則具攻擊性,脾氣暴躁,反抗性強。

類型2:疏離型教養風格
疏離型的父母不太管教孩子,也不太能了解孩子的情緒與感受,因而不能經常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疏遠冷淡,比較有距離。

管教方式:
●常採取「低要求、低支持」的教養態度,對孩子要求低,情感上的支持也不多。
●容易忽略孩子,和孩子的互動不多。

孩子個性特質:
可能造成人格退縮、沒有安全感。另一種類型的孩子容易叛逆、具攻擊性且憤世嫉俗。

類型3:放任型教養風格
放任型父母很能接受孩子的衝動與欲求,雖然關心孩子的情緒起伏,但不喜歡強迫孩子,也不太對孩子的行為設限。

管教方式:
●常採取「低要求、高支持」的教養態度,對孩子沒什麼要求,會給予孩子許多情感上的支持。
●和權威型完全相反。他們把自己視為孩子的資源,而非塑造或修正孩子行為的動力。

孩子個性特質:
通常較不成熟,缺乏自制力,容易衝動;比較不懂得感恩,覺得東西來得理所當然,社會能力差。

類型4:威信型教養風格
威信型父母相對於權威型教養風格,雖然也強調服從,但不會執行過度,比較能夠認同並尊重孩子的需求。

管教方式:
●常採取「高要求、高支持」的教養態度。
●與疏離型完全相反,不僅對孩子有所要求與規範,同時也能給予關懷與支持。因為威信型父母關心孩子的情緒,多半以口語規範孩子而非體罰。

孩子個性特質:
較為友善、自信、有社會能力,可以被信賴。

最佳教養風格─「威信型」父母
哪一種教養風格對孩子最具有正面的影響呢?周佳敏老師指出,根據心理學家的看法,是「威信型教養風格」。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被父母管教,所以不會任「本我」(當下的欲望與衝動)自由發展,懂得社會規範和與人互動的規則,因此社會能力較好。此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願意聆聽、尊重他們,人格發展較健全,也不易產生過度自信或自信不足的情形。

爸比媽咪怎麼做?
如果你是「威權型、疏離型」父母
如果父母屬於權威型及疏離型風格,孩子久而久之就不會想跟父母溝通,因為每次溝通,孩子都沒辦法被理解,便會認為「多說無益」。有些父母自認為開明,其實常把自己的意見加諸在孩子身上,孩子多方嘗試後一直無法讓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自然會放棄。

捫心自問,你真的有試著去了解孩子的心嗎?還是你總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那也沒什麼大不了,只有你在乎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周佳敏老師解釋,所謂同理心,就是能夠「感同身受」的能力。如果不能設身處地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就沒有辦法真正去支持、鼓勵孩子,你們中間會有一道無形的牆,阻隔了情感交流與溝通。

目標:從「低」支持到「高」支持,設身處地感受孩子的情緒
例如,孩子心愛的玩具不見了,哭得很傷心。如果此時你跟他說,「玩具掉了再買新的就好,沒什麼好哭的。」

孩子可能會哭得更大聲,因為你沒辦法理解他失去心愛玩具的痛苦。雖然在大人眼中,小孩子的玩具實在是輕如鴻毛,一點都不重要,可是對孩子來說,心愛的玩具相對於我們,可能是我們最愛的偶像簽名或古董收藏,這樣的東西掉了怎能不傷心呢?相反的,具有同理心的父母會先認同孩子的情緒。「寶貝,玩具熊掉了很難過是不是?」「我們一起去失物招領好嗎?」「找不回來了,我們一起祈禱玩具熊能夠有新的好主人照顧它,好嗎?」

藉由認同孩子的情緒,逐步帶領他找到善後的方法,調適找不回心愛玩具的心情,孩子的心門才不會逐漸關閉。藉由被聆聽與了解,孩子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後成就才會高。

如果你是「放任型、疏離型」父母
放任型及疏離型風格的家長,因為對孩子沒什麼要求,本身沒有堅定立場,容易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孩子也容易因為過度自我而無法和同儕相處,不順他的意就生氣,一副小霸王的樣子,其實這都是父母寵出來的。

有些低要求的爸比媽咪會解釋:「我對孩子也是有要求的啊!」但如果只是輕聲細語跟孩子說幾聲,孩子連理都不理,依然故我地調皮搗蛋,這就不算是管教。周佳敏老師指出,疏離型父母對孩子不太在乎,而放任型父母對孩子雖然很有同理心,但是完全以孩子的意思為依歸也不恰當,對孩子百依百順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目標:從「低」要求到「高」要求,不隨孩子起舞、立場堅定
周佳敏老師說,我曾聽過一對父母帶小孩到朋友家玩,孩子在院子玩了滿手泥巴,跑到父母朋友客廳裡往全新的白沙發上一抹,父母竟然還對自己的孩子讚揚有加:「寶寶好有創意哦!」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在這種教養風格下長大的孩子以後人際關係要好也難。

低要求父母要學習的第一件事就是:知道自己應該要求孩子什麼,再對孩子設定標準與規範。其次,必須做到立場堅定,不能老是跟著孩子的喜怒哀樂起舞,才不會養出無法無天的小怪物喔!

文章轉載自 台灣兒童教育發展促進協會
http://www.tacd.com.tw/news_show.php?id=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