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今天開箱的主角就是這台內建連續供墨的DCP-T700W

▼主角現身

▼這次購買的組合,內附三罐彩色墨水與二罐黑色墨水

▼重點特色,黑色可印6000張,彩色可印5000張

▼實體按鍵面板加單行顯示lcd,相較觸控式螢幕,筆者比較喜歡實體按鍵的設計

▼Refill Tank System設計在右方,方便使用者觀看剩於墨量與裝填墨水。也沒有額外的突出,擺放時較省空間

▼打開的樣子

▼ADF自動送紙匣

▼打開的樣子

▼除了列印外,也具備掃描功能,配合列印功能,可以做到影印的功能

▼底部的儲紙槽

▼大約可放100張a4的紙

▼接著來看屁屁(誤

▼這裡有個大家常忽略但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卡紙時,要從這邊取出,不要從前面拉,從前面拉容易造成噴頭的損傷

▼說明書、光碟和usb線

▼墨水部份,箱內附的是三罐彩色(C、M、Y)與二罐黑色墨水,採用真空包裝

▼取出來的樣子

▶原廠大連供

據說印表機廠商開始提供連續供墨,跟台灣有不小的關系xd。

以前雷射印表機還很貴時,噴墨印表機自然就是首選,但噴墨雖然便宜,但墨水可是非常貴,二顆墨水錢,比入門款印表機還貴,用完直接買新的印表機還比較便宜。

腦筋動的快的業者,就針對大印量的使用者推出了改機的服務,只要花一次錢改機後,以後就可以使用副廠的墨水(事實上,當時改完機就算想買原廠的墨水也沒的買)。

後來,某家日系印表機大廠來台做市場調查時,在光華商場看到了改機的服務,覺得既然使用者有需求,為什麼原廠不自已來做,才推出了連續供墨的機型。

回憶就說到這,回到正題,來說說原廠的連續供墨和改機連續供墨的差別。

說到改機,第一個就是會失去保固,不過保固這點,其實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其實不要說墨匣,連印表機都是消耗品,所以其實保固這點,對一般人而言是還好,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彷訪間改機的技術良莠不齊,加上外掛的連續供墨系統除了佔空間,此外就是副廠的墨水,除了色彩品質不好外,還容易阻塞噴頭,這些都是以前改機的風險。

至於原廠的好處,就是沒上面那些缺點xd

▶雙匣四色 vs 四色分離

既然提到連續供墨,筆者也順便提說一下,雙匣和四分離的墨匣的優缺點。

一般常用的印表機,大多為雙匣四色,也就是黑色一個,其它三色(C、M、Y)合在一起一個,這種印表機的噴頭是做在墨匣上,等換墨水時,一起換掉。

也因為噴頭在墨匣上,所以就比較不會有噴墨頭阻塞的問題,可以節省洗噴頭的墨水,但缺點就是少一色印出來就會有色偏,要三色一起換,每次缺色筆者換時都很心痛。

連續供墨一般則是做四色分離,四色分離的好處就是,缺哪色就換哪色,但比較容易阻塞,所以會浪費墨水再洗噴頭上,所以各有優缺。

關於噴頭阻塞這點,筆者也詢問過原廠人員,像現在農曆七月,正是婚攝業者接案量比較少的時間,會不會這個月沒用,下個月再用噴頭就阻塞了xd。

原廠人員回覆T700W針對這點有特別設計過,它的噴頭部份比它牌大上不少,可以減低這個問題,此外,T700W使用完後建議關機就好,不建議拔插頭,一來是拔插頭機器就不能監控噴頭的狀況,來進行噴頭的清理外,就是每次通電會進行洗噴頭的動作,這個動作其實蠻耗墨水的,所以每次洗噴頭,筆者的心都在滴血QQ

如果黑色的墨水用完後,印表機會用彩色的墨水去混出黑色,所以六天內還能用。

為什麼只能用六天?因為第七天是頭七(誤

其實,這點筆者也覺得很奇怪,用彩色來混黑色,用起來心也都在滴血,但會這樣用,就是非印不可,不然誰會想這樣用?

筆者猜測這樣做的用意,是要避免使用者沒察覺墨水用完,而浪費彩色的墨水,但若是正好案子在趕沒空買墨水,然後第七天要印就…

▶免外掛、45度角注墨不沾手

這次的T700W在供墨系統這,就有特別設計過,看起來就像一般用四色分離的墨匣一樣,沒有額外突出的部份,此外,保固和原廠墨水也都可取得。

一般連續供墨印表機的注墨孔會在正上方,也就是90度的位置,這樣在注墨要插入時,很容易灑出來或沾到手。

這次的T700W針對這點,推出了45度的注墨孔設計,可以讓換墨水更簡易和更不容易沾到手,以下就是筆者親自示範xd。

裝墨水前,筆者建議,先把墨水照墨匣的顏色順序排好,這樣裝墨水時,可以避免裝錯色。

▼先打開墨匣的門

▼打開塞子,這裡建議,往下拉,不要往上拔。一來是比較好拔,二來是裡面有墨水時,比較不會被濺到

▼再來就是把墨水注入,這裡要提一下,罐子裡面有張塑膠紙,要先撕掉,不然墨水會倒不出來

▼最後把蓋子塞上就大功告成了,外蓋也要記得關

筆者本來打算挑戰一下看是不是能不沾手,所以錄下了裝墨過程的影片,但最後位置沒抓好,沒錄到手orz,不過是真的沒沾到就是,有興趣的可以看下面的影片

影片無法觀看的可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gAFwhkQCo觀看

▶超低單張列印成本

會使用連續供墨,當然是列印成本的考量。

根據原廠提供的數據,以ISO/IEC 24712為基準測試,黑色可列印6,000張,彩色可印5,000張。

以pchome上看黑色墨水一罐390元,印一張成本約為0.065;彩色單色墨水一色280元,因為彩色要三色才能印,所以是840元,印一張成本約為0.168元。

不過,這樣講筆者是覺得沒感覺,筆者拿到後印了34張4*6的照片做測試,記得舊版的軟體,可以看到機器內的墨水存量,但這次找了很久找不到那個選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設計上方便觀看,所以軟體上就沒這功能了?

因為找不到顯示,筆者只好用拍照的方式來給大家看印了34張4*6照片後剩下的墨水

▶相片列印功能


T700W主要是商務使用,商務上的使用通常是以列印文件為主,列印照片的機會應該是比較小,除非是像婚攝這類的行業。

所以在跟原廠人員聊時,原廠人員也有提到列印照片並不是主打的功能,表現也不如它牌的相片印表機,不過這次的T700W在印相片的色彩上已經有了進步,還請大家手下留情xd。

筆者一拿到就先印照片來測試xd,因為看色彩表現印照片算是最快也是筆者最熟悉的做法,印出來的結果,看起來有明顯的色偏,加上照片的色彩也不正確,以印照片這點,筆者是打槍的。

後來筆者試印了原提供的測試圖檔,結果不只及格,品質80分以上絕對沒問題。

亮部細節的部份,完全有達到,色彩部份,雖然各色仍有色偏,但以一台沒做色彩管理的機器的來說,算是合理的範圍,只要進行些小校正就可以。

通常原廠會對測試圖檔進行調校,印起來效果會好上不少,這點可以理解,但差距也太大了xd

所以這點真的讓筆者很難下結論xd,雖然內建的軟體就有調校的功能,但受限於試用時間,筆者是沒深入去調校,印文件到是完全沒問題,但不太推拿來印照片就是。

不過,商用機主要的用途還是在文件列印上,拿來與相片印表機來比,本就不公平,而且筆者也接觸攝影,要求自然比較高就是...

雖然,印出來的成品,筆者覺得效果不如相片印表機來的好,但筆者拿給沒玩攝影的其它同事看,其實大家也都可以接受,沒發現有什麼不好就是xd

▼筆者用相機翻拍了一下,左邊是brother提供的圖檔,右邊則是筆者自已拍的照片,雖然用翻拍的色彩不準,但仍可以看出,照片有些偏紅,而且對比和顏色也都差蠻大的,至於brother提供的圖檔印起來效果就很好

▶自動進紙功能

商務機種的印表機,較高階的機型,會配備有自動進紙的功能,筆者也建議如果有文件複印或掃描的需求,可以選購有這功能的機型,可以結省很多時間。

T700W除了可以掃描一般的文件大小如a4等,還可以掃描4*6的照片。這功能筆者以往到是沒見過,不過試用後,發現這是繼六天後不能印,另一個讓筆者猜不透的功能xd

▼ 一般4*6的照片應該是這樣放進自動進紙

然後在軟體中選擇10*15的大小(也就是4*6的照片大小),發現掃出來的照片是橫的,也就是有一半會不見orz

所以,應該是直的放?

▼筆者就這著這樣放

這樣放掃出來就勉強算正常了,為什麼說勉強,因為這樣放的關系,卡的地方無法卡那麼小的紙,所以變成要自已靠上放(靠下會吸不進去),但是因為無法固定,所以掃描時會飄orz,掃起來也不直,這功能筆者真的猜不透啊xd。

▶USB & Wi-Fi連接

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印表機除了USB連接外,還會提供Wi-Fi的功能,不過,Wi-Fi功能只然連線到router使用,不具備Wi-Fi direct的功能,這點筆者還可以接受。

筆者比較不能接受的反到是沒有有線網路的接頭,一般公司,印表機大多還是直接走實體有線的網路,一來比較穩定,二來是有時印表機是在事務間,是收不到Wi-Fi訊號,這點是比較可惜的。

USB部份,筆者在安裝時,發現到T700W在USB線安裝是放在機身內,這樣的安裝方式,不會讓機身外突出一個電源接頭,雖然這是小地方,但看的出廠商的用心,這點是大加分。

▼ USB線的安裝方式

▶總結

brother的印表機,以商務印用為主打,這點從他的設計、操作界面和軟體上可以看出在這方面下過一番苦功,加上一些小地方的設計,像45度注墨孔、USB線的安裝方式,這些小地方都有注意到,讓筆者覺得大加分。

缺點的話,連接界面的部份,少了有線網路這點筆者覺得比較可惜,另外就是相片列印的品質與相片印表機相比下還有待加強,不過拿商務用機來印相片,本來就不太適合,畢竟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定位。

最重要的耗材部份,價格有比其它品牌來的便宜,這點對於有大量列印需求的用家或商務使用上,應該是很有感,這點應該是商務用機的考量重點。

有大量列印需求的使用,不妨可以考慮一下這款。

本文同步刊在
http://amadeuss.pixnet.net/blog/post/61501546

http://amadeuss.pixnet.net/blog/post/61501546

/**********************************************************************************************************************************/
blog:
http://amadeuss.pixnet.net/blog
http://blog.dcview.com/blog.php?m=Vm4DblMy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66881905@N02/s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