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玩遊戲沒啥特別,但在手機上裝模擬器來玩大型遊戲可厲害了。在Android環境有不少第三方模擬器,可以玩遍各大平台的遊戲,包括PlayStation、超級任天堂、GameBoy、街機遊戲全到齊,要連線對戰也沒問題。一機能抵四機玩,這才叫做酷啦!

【直接看各種遊戲機的模擬器:PlayStation街機超級任天堂GameBoy

是Android平台就能玩

好在Android環境有不少第三方模擬器,不管是PlayStation Phone或者是一般的Android手機都能裝,它們除了可以載入原汁原味的家機映像檔,過關換片、修改作弊的機能一應俱全,有的甚至還能連線對戰,完全不會比App版本遜色多少。

這些模擬器的模擬對象大多是第4及第5世代,也就是10至20年前水準的家用遊戲機,比如NES或PlayStation,所以硬體需求不高。基本上處理器時脈只要在600MHz∼1GHz的行動裝置都能順暢運行,現行主流手機或平版電腦都符合此水準,如果是更早期的Android機種,要應付比較靜態的遊戲也不是問題。

當然了,平平是1GHz手機,還是會有效能落差。筆者就手邊的幾台行動裝置測試,其中又以雙核心、繪圖效能強勁的NVIDIA Tegra 2核心表現最佳,從規格數據來看,Android平台目前能出其右的屈指可數,用它來玩模擬器最適合。就算不玩遊戲,搭配的ARM Coretex A9雙核心處理器對於手機操作的流暢性也有很大幫助。

安裝執行完全懶人化

既然是要在手機上玩的,操作方式當然比電腦上的模擬器簡單,以往玩模擬器有一定的技術門檻,至少得懂怎麼找BIOS來組合、到哪裡找遊戲等,甚至還要破解手機才能玩。現在這些都免了,Android Market上就有一堆免費懶人包可下載,從模擬器、遊戲檔、甚至連模擬器的核心BIOS都一併幫你準備周到,你只要決定想玩什麼平台的遊戲就好,再也不必擔心手機root後會變成磚塊。

進入遊戲前的停看聽

基本上,這些模擬器可供調校的選項也不多,最重要的是視訊以及操控設定,因為它們關係到是否能順暢地進行遊戲,尤其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都只能透過螢幕來操作,一些前置作業還是必要的。

  • Frameskip別亂動

Frameskip通常是為了因應處理器效能不足時,刻意跳過一些畫格不處理的作法,這樣可以有效提升遊戲的運行速度。然而變快不等於更流暢,因為有畫格不見了,動態場景的前後畫面在銜接時會更不自然,除非不得已,不然這個選項不必開啟。

  • Framelimiter有妙用

Framelimiter剛好相反,因為現行處理器的速度很可能會遠優於當初的家用主機,跑太快也是個問題。調整速度的方法有2個,一個是改變處理器的運算效能,再來是增減畫面張數,不管是哪個都是更改處理器所要運算的資料量。

Framelimiter用的是第2種方法,打開Framelimiter可以讓遊戲用正常速度運行,避免超速。

  • 按鍵該省直需省

前面提過,平板電腦的畫面尺寸較大,建議可以讓遊戲畫面佔據螢幕的1/2或是更小就好,一來失真才不會太過嚴重,再來剩下的區塊還能夠放虛擬手把。不要小看虛擬手把所佔用的螢幕空間,有些手機可以藉由多點觸控機能來精簡按鍵數量,至於不支援的手機……大家就數一數吧,L1L2、R1R2加一加,最少就有14個。

如果你覺得這些按鍵「一個都不能少」的話,可以更改它們的透明度,儘量別讓它們擋到遊戲畫面。

  • 感應器物盡其用

所以了,儘量用手機原生支援的輸入方式來操控遊戲比較理想。高檔智慧型手機都會有加速度感應器,結合模擬器玩賽車遊戲效果很不錯,以前要花更多錢買震動手把,現在最低階的手機就有內建了。

  • Start記得叫出來

家用主機跟電腦遊戲的輸入思維不太一樣, 「Start」跟「Select」鍵的份量非常吃重,進入遊戲後用到的機會特別多,所以請把它加入螢幕上的虛擬手把中。補充一點,如果是滑蓋型、有額外實體鍵盤的手機,也大可把手把按鍵指定到鍵盤上,避免手指檔到螢幕。

▲ 橫向畫面與直立畫面的差異:螢幕尺寸充裕的話,挪出部分空間來放手把是最簡單的。如果放大到全螢幕,光是如何排列按鍵位置就得花點心思。

D-pad到底留不留

什麼是D-pad?在你進入模擬器的操控頁面時,絕對會常常看到這個設定。D-pad(Direction pad)就是最傳統的手把方向鍵及按鈕組合,它沒有類比香菇頭那麼大的操控彈性,移動向量基本上是固定的。

問題來了,在手機上適合用D-pad還是香菇頭?其實並不一定。香菇頭當初是為了方便在3D遊戲中改變視角而設計,但就算是2D遊戲,有時候光靠D-pad還是很難精準地控制行進方向。格鬥遊戲倒還好,因為當初發行時就會針對D-pad簡化輸入指令,但是運動類型遊戲就頭痛了,尤其是打棒球防守時會很生氣。

所以了,玩家們不妨視遊戲類型來動態調配按鍵設定,大部分的模擬器在設置虛擬按鍵時都不是全域性的,也就是可以針對個別遊戲來調校,不用常常改來改去。

(後面還有:模擬器的特性介紹)

視覺效果請多包涵

即使是第5世代的遊戲機,設計的圖像品質還是以傳統電視為基準,換算成解析度很難超過640 x 480。反觀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螢幕至少也有30萬畫素,平板電腦還會更高,畫面放大後難免會失真不少,不可能多細膩。加上PlayStation距今已經隔了2個世代,原生的視覺技術本來就落後了些,就算是用一般手機遊戲的標準來要求也太過份。

如果是用尺寸較大、解析度也足夠的平板電腦來玩模擬器倒還好,讓遊戲以其原生解析度運行是最理想的,至於智慧型手機因為點距太小,放大到全螢幕可能會看得比較清楚。有些模擬器會有畫面銳化以及反鋸齒設定,但效果不一定好,而且會影響效能,畢竟遠水救不了近火,能讓遊戲流暢進行還是最重要的。

Android平台繪圖效能比較

模擬器畫面比較

▲ 除了左上角是用PS模擬器玩2D遊戲的畫面品質,其餘全部都是3D,可以看出畫質的明顯差異。基本上只要是3D遊戲的畫質差不多都是如此。(按縮圖可看原圖)

別問ROM從何處來

從原版遊戲卡匣或光碟裡備份的映像,在模擬器術語裡習慣叫做ROM,因為你不太可能用手機外接光碟機來玩PS遊戲,所以一定要先把遊戲做成映像檔。這裡當然不鼓勵大家上網去下載別人做好的映像檔,自己有什麼玩什麼就好,就當作是備份PS光碟,妥善收藏即可。

備份卡匣的難度高了點,遊戲光碟就沒什麼大問題,用最基本的Alcohol 120%Nero等任何能製作映像檔的軟體都行。如果是備份容量較大的PS遊戲還有幾個小技巧,比如事先分離不必要的影片檔、幫音軌壓縮等等,都能有效減少映像檔的體積。

怕麻煩的話,用特殊的錯誤碼處理軟體就能讓映像檔更苗條,比如ECM。ECM會把映像檔中不必要的光碟錯誤檢查碼去除掉,要燒成光碟或讓模擬器掛載時再還原即可,別小 看這個小動作能帶來的空間增益,通常它可以縮減10~20%的映像檔體積,以PS遊戲來說,這10~20%很可能就是50~100MB。

▲ 用ECM GUI很容易就能處理映像檔,壓過的檔案絕對有差異,可惜模擬器無法直接讀。

Disc 1 Get Ready

行動裝置的儲存空間難免有限,就算是以今日的手機遊戲標準來看,1個遊戲就要佔掉幾百MB仍然很龐大,不加裝大容量記憶卡很快就會塞爆。如果碰到太空戰士、特攻神諜這種動輒3~4片的遊戲,其實一開始只要放第1片的映像檔就好,並不像電腦遊戲要全部安裝完才能玩。

就算是已經玩到要換片時,模擬器也會暫停遊戲來提醒你,這時候再放入第2片的映像檔也不遲,不必怕玩到一半會當機、或者是遺失進度。

Rom Fetcher跟Emulator ROMs都是找遊戲的好地方,後者甚至還能幫你配對BIOS。

修改作弊更簡單

以往要在家用主機上套用金手指,不是得勤換片就是要加裝實體卡匣,一旦當機了要再重新執行遊戲會很麻煩。模擬器上頭就不必那麼費工了,雖然它們內建的修改器通常無法即時搜尋記憶體、產生修改碼,但是載入已知的作弊碼是基本功能。

畢竟模擬器裡的記憶體數值都是固定的,用不著勞駕遊戲修改大師之類的工具出馬。 家用主機上的修改器,以Action Replay以及GameShark為最大宗,它們的資料庫也是最齊全的。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找作弊碼,Android Market 上也有不少App可供查詢,你在搜尋模擬器時它們就會同時被列在相關下載中。

Android Market 裡頭可以找到不少作弊資源,有的是遊戲本身的「彩蛋」說明,有的就真的是記憶體作弊碼。

傳統電視難輸出

嫌在手機上玩不過癮的話,就輸出到大螢幕吧。很多手機都支援HDMI輸出,LG Optimus 2X甚至支援1080p的畫面,不過這些遊戲的解析度通常不高,放大到液晶電視或螢幕可能會慘不忍睹,可惜的是傳統映像管電視又不支援HDMI輸入,不然就真的可以一台手機抵好幾台電視遊樂器了。

別灰心,硬要輸出也是可以的,看是要經過電視盒或者是直接購買Mini-USB轉Composite的RCA接頭即可,HTC就有現成的相關套件,但要留意不是每支手機都適用。

(後面介紹PlayStation 模擬器:FPse)

PlayStation 模擬器:FPse

如果是要玩PlayStation遊戲,Android平台的模擬器不多,其中以PSX4Droid及FPse較具知名度。其中FPse要付費、而且可以直接從Android Market下載,它的成熟度及遊戲相容性都非常好,操作介面也最為簡單流暢,能有效降低初學者的挫折感,避免第一次載入遊戲就失敗。不過如果是想研究模擬器的話,這2套都很適合。

BIOS自動對應

可以有那麼高的成功率,BIOS是關鍵之一。模擬器的運行原理,用簡單一點的說法就是「重現並還原遊戲機的行為」,所以最重要的核心就是BIOS。基本上以家用主機來說,BIOS並不應該直接影響遊戲運行,因為在10幾年前網路還沒普及的時候,沒更新韌體就不能玩某些遊戲等於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BIOS通常是隨新機型問世時用來修補或新增特有硬體機能而設。

雖然如此,在模擬器環境還是會常遇到「挑對BIOS,才能玩某個遊戲」的窘況,尤其要玩跨國版本遊戲時最容易發生。FPse甚至不用指定BIOS,它會自行模擬系統呼叫來讓遊戲順利運行,除非真的出問題,再手動挑選BIOS也不遲。

▲ 大部分PS遊戲都相容於scph1001這版韌體,以其當做預設BIOS是最理想的。

▲ 遊戲中隨時都可以存檔或讀取進度,前提是一定要有實體 BIOS檔案。

滑鼠手勢嘛也通

善用手機輸入介面是手機模擬器的一大特色,FPse除了能指定實體按鍵、創建虛擬按鍵以及套用加速度感應器之外,滑鼠手勢也能化為操作指令。什麼遊戲會需要滑鼠手勢?賽車之類的競速遊戲特別合適,因為滑鼠手勢是極其敏銳的輸入方式,變量的設定也比較彈性,簡單的說就是可以取代所謂的「香菇頭」,畢竟要模擬它會很佔畫面。

用不到滑鼠手勢的話,不妨在動作鍵區下點心思吧。前面提過手機螢幕的畫面很有限,要佔用的按鍵當然愈少愈好,有些遊戲常常會出現「△+〇+X」之類的組合鍵,在模擬器裡合併成1個就行了,FPse裡每個遊戲的組態都是獨立的,不必擔心玩下個遊戲時要再改回來。

▲ 開啟Accelerator mode就能啟用手機的加速度感應器,幅度亦可微調。

▲ 如果你能夠默背按鍵位置,那麼把其透明度調淡一點也是個作法。

PocketISO 壓很大

PocketISO是映像檔的壓縮程式,它的強項是處理多媒體資料,也就是可以把遊戲裡的音軌或影片檔壓得很小。可惜的是壓縮過的檔案沒辦法由FPse直接讀取,除非你用的是 FPseCE(Windows行動平台專用的模擬器),PocketISO才有用武之地。

當然了,你也可以利用前面介紹過的ECM工具來壓縮PlayStation的遊戲檔,效果很好。

▲ 視訊設定中有加強3D與畫質的選項,但效果不是很好,資源卻吃很大。

▲ 有工程師魂的玩家,FPse.ini可以做更進一步的微調。

(後面介紹街機模擬器:Tiger Arcade)

街機模擬器:Tiger Arcade

如果PS與SS可以代表十幾年前的主流家用遊戲機,那麼街機模擬器的代表就是MAME了。簡單的說,那個年代不想到烏煙瘴氣的撞球間去跟人家排機台的話,想要玩街機遊戲就只能透過MAME,或者是買一台Neo Geo回家玩。同時因為Neo Geo的遊戲大多是街機移植版本,兩者的重疊性很高,所以在模擬器應用常會看到1個遊戲有2種模擬器版本,或者是相同模擬器就能玩2種版本的有趣情況。 不過這裡要先說明一點,街機遊戲並不一定全都是MAME平台就是了。

Tiger Arcade的遊戲列表會直接出現縮圖,如果看不到,就代表設定不正確或不相容。

有 BIOS 就沒問題

Tiger Arcade是在Android環境下風評較佳的MAME模擬器,如果同時準備了Neo Geo的BIOS,一樣也能直接讀取Neo Geo的遊戲檔案。基本上2個平台的遊戲檔體積都十分接近,對應的模擬器機能也幾乎雷同,所以玩家們在找遊戲時大可以「哪邊有就玩哪邊」為原則,不必特別執著於哪個平台。

需要留意的是,Tiger Arcade只支援讀取ZIP檔,所以你必須先幫手邊的ROM打包(街機遊戲通常是一套多ROM),或者是別雞婆地幫下載完成的檔案解壓縮,壓縮檔直接餵它吃就好(最好連檔名都別改)。另外模擬器本身就有附執行遊戲時所需的系統檔案,只要找到遊戲就能玩。

▲ 手把的預設位置不太理想,有誰的右手喜歡在上面的?

影音效果出奇好

相較於PS模擬器不甚理想的畫質,MAME及Neo Geo遊戲出乎意料的非常適合在手機上玩。主要原因有可能是街機遊戲大多為2D畫面,而2D遊戲本來就是這2種平台的強頂 (當時是2D遊戲畫面及水準的巔峰期),所以即使解析度有差距,畫質看起來還是挺優。事實上,用PS模擬器玩2D遊戲的效果也不差,不像3D畫面有嚴重的鋸齒情況。

Wiimote 能直接遙控

Tiger Arcade也支援滑鼠手勢跟加速度感應器,但因為大部分都是2D遊戲,派上用場的機會不大。

支援Wiemote是比較特別的地方, 嚴格來說, 它並不是直接支援Wiemote,而是要間接透過「Wiimote Controller」這套程式來轉換訊號,可以把Wiimote Controller想成是Tiger Arcade的輸入法,設定上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話說回來,用Wiimote玩手機上的模擬器會不會太浪費?其實不會,因為一來可以節省畫面空間,再來如果把手機畫面輸出到大螢幕的話,才不會在螢幕上看到好大的遊戲手把,所以有手把就用吧!

▲ Android Market上可以找到不少能支援Wiimote的免費軟體,大家可以自行下載試用。

▲ 打開藍牙,讓手機與Wii遙控器連線後,就能把Tiger Arcade指定給Wiimote。

▲ 善用組合鍵主要倒不是省空間,而是你很難同時在手機螢幕上放太多手指。

▲ 玩格鬥遊戲時最好用香菇頭(Trackball)取代D-pad,免得氣功發不出來。

(後面介紹超任模擬器:SNesoid)

超任模擬器:SNesoid

  • 模擬平台:SNES
  • 價格:新台幣115元
  • 換片功能:不需要
  • 打作幣碼:有
  • 速度感應:有
  • 即時存檔:有
  • 載點:原 Android Market 載點移除,請自行搜尋下載

SNES是超級任天堂的縮寫。不像PS或MAME模擬器是少數,任天堂及超任模擬器隨便找都一堆,光是Android平台就超過10款,大部分的評價也都不差,基本上用免費的就能玩得很開心。SNesoid則是功能最齊全的一款,在玩法的設定上甚至比PS還豐富。

▲ 網路上下載的SNES多為7z壓縮檔,請自行重壓成ZIP。

是遊戲機就要有雙打

只要讓SNesoid在Wi-Fi環境、或者是2台已經啟用藍牙的手機上運行,最多就能讓2位玩家同時進行遊戲。

一定有讀者會好奇,超任時代遊戲哪來的網路對戰?原來同時進行遊戲的意思不只代表能夠對戰,在一些橫向捲軸也夠並肩殺敵,簡單的說就是把「2P」的控制權指定給另一支手機,雙方畫面仍然是同步的,並不算真的線上遊戲。

連線的方式很簡單,1P所在手機設置成server,另一支再以client的身份連線就好了。由於傳輸的資料量不大,就算是用藍牙也能順暢同步。考慮到手機間可能有效能落差,模擬器裡可以設置嚴格的同步限制,雖然運行超任遊戲對主流手機的硬體負荷不大就是了,就算是比較慢的手機也不太可能跟不上。

▲ 對戰或合玩時把「Auto sync client」打勾,會比較保險。

▲ 對戰時有Wi-Fi還是用Wi-Fi比較好,因為藍牙比較容易受干擾而影響流暢性。

▲ 特殊設定「Super Scope」能將全螢幕指定成一個按鍵,方便單手玩遊戲。

比家機更快破關

SNesoid能自由「加速」或「減慢」遊戲,因為撇開硬體效能不談,不同遊戲內容本來就有自己的「真實執行速度」。真實執行速度與畫面張數沒有關係,比如平平都是每秒60張 的影像,音速小子就是跑得比較快,超級瑪莉就只能慢慢跳。

在硬體規格綁死的家機上玩,這些遊戲的真實速度不會受影響,但是模擬器運行的環境不一,可能會發生「音速小子在散步」或者是「超級瑪莉飛起來」的靈異現象,所以大部分 的模擬器都會有速度控制裝置,用來把遊戲調回至正常速度。

有趣的地方是,某些遊戲的真實執行速度並不理想,比如RPG有落落長的對話、又不能跳過時,這時候不妨善用模擬器的加速功能來快轉,不要影響到控制的精準度就好。至於一些專門用來訓練反應的遊戲,調慢當然就有作弊效果了。

▲ 「C」core可增加遊戲相容性,但會稍微減慢執行速度。

▲ 找到作弊碼後,遊戲中隨時都能輸入。

▲ 進入遊戲後叫出選單能隨時改變遊戲速度,快轉落落長的劇情橋段。

(後面介紹GameBoy 模擬器:Tiger GBA)

GameBoy 模擬器:Tiger GBA

  • 模擬平台:GBA
  • 價格:新台幣86元
  • 換片功能:不需要
  • 打作幣碼:有
  • 速度感應:有
  • 即時存檔:有
  • 載點:原 Android Market 載點移除,請自行搜尋下載

介紹GameBoy的模擬器之前,筆者要先幫SEGA平反一下。SEGA的Genesis遊戲機上也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獸王記或格鬥四人組,可惜Android平台上的相關模擬器風評都不好,所以只好繼續由任天堂的GameBoy來壓軸。如果玩家們願意嚐試,Android Market還是有不少SEGA Genesis或Game Gear模擬器的。

絕無僅有的跨世代相容

大家都玩過Game Boy,但是擁有全系列Game Boy產品的行家一定不多吧!如果以遊戲相容性來分類,Game Boy一共有3代:Game Boy、Game Boy Color以及Game Boy Advance。它們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能「部分交叉相容」,GB能夠「向上」相容GBC遊戲,反之亦然,GBA則是集大成之作,簡單的說,GBA可以玩的遊戲是最多的。

在模擬器上就不必擔心這麼多,就算GBA無法玩GB、GBC遊戲,大不了再下一個GBC模擬器就好了。至於單純只能執行GB遊戲的模擬器不常見,應該說幾乎沒有,因為GB與 GBC這2個平台的遊戲重疊性很高,你在下載ROM檔時,通常它們也會歸在同一個分類。

請習慣沒有寬螢幕

現在的遊戲畫面比例大多是16:9,就算是任天堂或街機遊戲,至少也會維持傳統映像管電視的4:3比例,但是GB與GBC的畫面幾乎就是正方形了,所以一定會感覺「解析度跟畫面 都變得更小」。模擬器自然可以透過延展或放大畫面來應付,真要使用原生解析度玩的話會看得非常辛苦。

▲ 這是GB遊戲的原始解析度,解析度很小,勉強能看得清楚。

▲ 這是放大之後的解析度,失真歸失真,眼睛比較不會那麼累。

如果受不了因為畫面放大而造成的失真,就儘量改玩GBC或GBA遊戲吧!他們畢竟跟GB相隔10年、勉強也能算半個世代的落差,影像品質比較先進些。

▲ GBA遊戲就好多了,因為本來就是寬螢幕,放大後變形也不嚴重。

手機直接抓ROM檔

Tiger GBA通常會搭配「Emulator ROMS」這個App運作,搜索或下載遊戲就不必再透過電腦。Game Boy系列遊戲體積都很小,大多以KB或數MB計算,非常適合直接透過手機下載,下載完也不必去目錄海裡找檔案,模擬器會直接執行遊戲,跟下載程式整合的天衣無縫。

▲ 連遊戲分類都整理得清晰有條理,就算不知道玩什麼,也可以按圖索驥。

可惜的是,Tiger GBA並沒有實作Game Boy的連線機能,不管是透過藍牙或Wi-Fi都不行,在部分遊戲上自然就少了對戰的樂趣。 另外,直接上網抓ROM檔的機能也只有Tiger GBA有,GB及GBC遊戲還是從電腦下載比較快。

▲ 從選單中啟用GameShark就能輸入作弊碼,比傳統卡匣型的修改器方便多了。

▲ 模擬器內部即有遊戲下載捷徑,前提是要先安裝Emulator R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