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商業週刊 YouTube 頻道看到了介紹 Garmin 公司的影片,因為我們家現在在用的汽車導航就是 Garmin 的,就很好奇在這手機就能導航的年代 Garmin 要如何生存?影片中表示目前他們的主力產品是運動手錶,而且許多大人物,如臉書的祖克伯等都是用戶。

聽到這些成功人士都選擇 Garmin 手錶,我那虛榮的心開始坐不住了。畢竟我們沒辦法含著金湯匙出生,但也能選擇買個同品牌的產品感受一下。

身為 Apple Watch 長期用戶,我一直好奇 Garmin 手錶有何魔力。這次有機會體驗幾款 Garmin 手錶,看看到底厲害在哪,並分享一下心得。

本次體驗的是 Instinct 3 系列,共有四種組合:Solar 45/50mm 和 AMOLED 45/50mm。手錶外型具戶外運動風格,看起來本身就很堅固耐用了,也不需加裝保護殼或貼膜。

配色選擇多元,從基本黑灰到鮮豔色都有。我拿到的太陽能款暮色藍我甚至覺得比官網上更好看。還有一款命名帶點幽默的悠墨綠配色也很特別。官網還提供更多顏色選擇。

首次戴上 AMOLED 款想滑動螢幕時,赫然發現它沒有觸控功能。包括我家人在內,大家拿到的第一反應都是直接滑螢幕。不過我配戴前三小時後就蠻習慣按鍵操作了。

戶外活動如登山時戴手套,或游泳潛水時,觸控螢幕其實也很難操作。所以我覺得觸控不是必要功能。畢竟我就算用 Apple Watch 通常只有早上關鬧鐘才會點螢幕,現在用按鍵甚至能不看螢幕操作,所以對我來說沒什麼影響。

AMOLED 螢幕在陽光下顯示清晰,色彩漂亮。太陽能版則是黑白螢幕,自帶背光,不像舊式電子錶的刺眼綠光,在暗處不會閃瞎眼睛。

Instinct 3 操作直覺,僅有 5 個按鈕:向上、向下、進入、退出和燈光。附帶說明書雖不詳細,但稍微摸索就能掌握。詳細說明也可在官方網站下載或直接查閱。

功能方面,Instinct 3 具備所有智慧手錶功能:心率監測、血氧檢測、睡眠追蹤、健康檢測、各種運動模式、通知接收和付款功能等。還內建悠遊卡,大幅提升台灣日常通勤便利性。

防水能力達 10 ATM(約 100 公尺深),優於多數只有 50 公尺防水的智慧手錶。我上網查了一下一般休閒潛水最深僅 30~40 米,即使深潛探險也無須更換手錶。

強化纖維聚合物錶殼比金屬材質更耐刮,適合攀岩和越野等活動。內建各類運動模式涵蓋幾乎所有運動,並支援 ANT+ 協議連結各種運動器材。

我最愛的功能是內建 LED 手電筒,不只是調高螢幕亮度,而是真正的手電筒,有四段亮度調整,足夠應急使用。

還有紅光模式,我上網查紅光對瞳孔刺激小,讓你在關燈後較能在黑暗中維持夜視能力,適合需快速適應光線變化的場景,如夜間行軍或是露營之類的。

Garmin應用程式界面資訊豐富完整。手錶也可以像 Apple Watch 下載錶面和應用,選擇多樣化。還能透過 Face It 功能自訂錶面,增添個人特色。

使用上有些小缺點,有時候會將錶面與應用搞混,分類感覺有些混亂。我希望能將相關應用整合成一個,雖然不是容量問題,但整合一下還是會更好。

續航力是 Garmin 完勝 Apple Watch 之處。Apple Watch 用小時計算,Garmin 用天計算。甚至 Instinct 3 Solar 每天曬夠太陽就能持續使用。Apple Watch 用戶出門幾天還需帶充電線,相當麻煩,有用過的人應該都知道。

充電線不是磁吸設計且較短,但考慮手錶續航超長,所以出遊基本上也不需要攜帶。

我自己最喜歡 Instinct 3 Solar 45mm 款。主要是太陽能智慧錶很酷,雖然說不是什麼新技術,但同樣是手錶,有太陽能就比沒有更值得炫耀。

想像與朋友出遊,大家晚上在互相借 Apple Watch 充電器時,你可以說:「你們那個需要每天充電喔?好麻煩喔!」或在露營時大家需要手電筒,你能直接用手錶,在男生朋友圈的地位瞬間就提高了 45~50 mm。

用了幾週下來算是能理解為何許多成功人士選擇 Garmin,因為它就是給人一種比較可靠的感覺。不需保護殼、貼膜、每天充電,純粹戴著它做任何事,爬任何山,去任何地方,它會默默記錄一切。

選購建議的話,日常佩戴推薦 45mm,視覺大小更協調,常戶外活動則建議選 50mm,在各種環境下螢幕更容易閱讀。除此之外,Garmin Instinct 3 有內建悠遊卡,也相當適合通勤族群。

選 AMOLED 還是太陽能版看個人喜好。AMOLED 顯示比較像傳統智慧錶,太陽能款則比較像電子錶。AMOLED 硬體規格更好一點點點,但功能相差無幾,且續航也能達 20~30 天。常戶外探險我則推薦太陽能版,避免電到用時方恨少。

Garmin Instinct 3 售價與 Apple Watch 相近,太陽能版 $13,990,AMOLED 版 $14,990。所以我建議:戶外活動愛好者、通勤族選 Garmin;喜歡科技、嘗試新功能者選 Apple Watch。

Garmin 全台也有多家體驗門市,建議購買前在官網查詢離家最近的,然後去親自體驗,確認符合需求。選擇手錶不僅為實用性,也是生活方式的展現。無論最終選擇哪款,希望它能成為日常運動的助手,伴你探索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