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 和 Toshiba 最近不約而同發表2碟片結構設計的 1TB容量 2.5吋硬碟,特點是機身厚度由以往3碟設計的 12.5mm,降低到能夠和筆電、外接盒相容的 9.5mm規格。因此帶動了其他容量產品價格向下殺,無論是筆電想換顆高速硬碟,或開學前想組個資料儲存碟,現在是可以入場的時候!
什麼都便宜,買啦!
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資訊產業有三慘:「記憶體、硬碟、面板」。以往常聽別家媒體用「五窮六絕」來形容電腦產業,小編曾經一度不以為然。但是這一兩年來,價格跌到快仆街的記憶體,DDR3-1333 4GB模組正朝向500元大關邁進,整個產業鏈可真是名符其實的五窮六絕。
另一方面,技術相當成熟的硬碟產業也好不到哪去。3.5吋2TB產品不到2,600元就能入手,而感覺像是昨天才推出的2.5吋、750GB機種,也殺破3,000元關卡,最便宜只需要約2,200元就能買到。價格之便宜,雖然消費者買起來很過癮,卻也突顯產業鏈經營日趨困難,甚至有股風暴正在成形的跡象。好比Seagate產品通路保固由3年刪減成2年,就是個代表,難保其他品牌不會有跟進動作。
至於液晶顯示面板更不用多說,電腦顯示器要不是靠著LED、3D等話題加持,價格也是滿江紅,24吋Full HD機種或許不用4,000元就能買到。特別是電視機採用的大尺寸面板降幅驚人,姑且不論畫質表現如何,32吋、Full HD機種頂多只要1,5000元。尺寸大且是廣視角面板,對比電腦螢幕實在是便宜到很超過,也難怪有人乾脆買電視來取代貴森森的大尺寸廣視角電腦顯示器。
這麼多便宜的東西,不買嗎?
開機碟請用 7200RPM 機種
扯淡完該進入主題了,新硬碟怎麼買呢?一如以往,想換掉筆電出廠預載的硬碟,小編推薦選擇7200RPM機種。單論每GB儲存成本的話,750GB、640GB、500GB都在4元/GB範圍內,視品牌與通路等差異因素,C/P值落差並不高。選擇起來自然不是太大的問題,由容量需求與預算來決定即可。
不過就效能面而言,容量大的機種單碟片儲存密度高,效能自然比低容量機種好。如果那千元不到的價差,對你影響不大的話,首推750GB產品。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Seagate ST9500GB5620AS(Momentus XT),為內建4GB快閃記憶體的固態混合硬碟,當系統開機碟的效能增益相當明顯,也是值得考慮的產品。只不過單價達3,400元左右,每GB儲存成本至少是6.7元,比典型的7200RPM機種貴上60%之多,是否值得見仁見智。
▲價格取自PChome 24H購物、Yahoo、原價屋,部分產品型號標示不明,表列型號僅供參考。每GB價格取表列3個網站最低價計算。
5400RPM資料儲存好幫手
至於5400RPM機種,真的,還是當資料碟使用就好!買個USB 3.0之類傳輸介面外接盒,塞入1顆750GB硬碟,3,000元以內就可以搞定。但矛盾的是,最近Seagate、WD、Toshiba等品牌,外接硬碟價格也殺得很兇,相近花費可以買到1TB產品,使得這樣土砲的媚力好像不高?!
不過5400RPM機種倒也並非完全無用武之地,像是迷你電腦主機想擴充資料備份儲存空間、組裝2.5吋外接磁碟陣列、……什麼的應用,5400RPM機種還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價格方面,也是呈現容量越大、C/P值越高的趨勢,750GB每GB儲存成本可以壓到3元以內,較其他各容量3~4元不等超值。而且論實體價格,500GB到750GB之間價差並不超過500元,再怎樣忍痛一下就能擠出錢來,750GB自然是首選!
小編最後一句話:請別買500GB以下容量的產品,C/P低且效能較差,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