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 Google 曾經製作過《瀏覽器和網路世界20大須知》網路圖書嗎?這次趁著 Chrome 瀏覽器 3歲生日,Google 特地製作了《網路的演變(Evolution of Web)》互動圖表,讓網友回顧網際網路和瀏覽器發展史,甚至還簡介各家瀏覽器的歷史版本。

《網路的演變》互動圖表網址:(簡體中文)

http://evolutionofweb.appspot.com/

還記得IE、Netscape第一版的模樣嗎?熟悉網際網路的技術發展歷史嗎?Google團隊在慶祝Chrome瀏覽器3歲生日的同時,順道用HTML5技術打造了《網路的演變(Evolution of Web)》互動圖表,以時間軸呈現網際網路技術、以及各瀏覽器的歷史脈絡,讓讀者快速認識網繼網路發展狀況,也可看出網路技術和瀏覽器相輔相成的影響。

▲《網際網路的演變》互動圖表。

 

瀏覽器的歷史回顧

瀏覽器的歷史發展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不過《網路的演變》所介紹的第一款大眾化瀏覽器是Mosaic瀏覽器,在1993年由當時還是伊利諾伊大學生的Marc Andreessen,電腦應用中心聘為臨時工作人員時,找了幾個程式設計師花了6週時間開發出來。接著則是大家熟知的Netscape網景、Opera和IE的推出。我們可以看到最早期的幾款瀏覽器,都長得很像筆記本的樣子。

在Netscape與IE競爭失敗、度過幾年網路黑暗時期後,21世紀在Safari、Firefox、和2008年推出的Chrome之後,開始引領出一波新的發展,各瀏覽器爭相加快繪圖引擎速度、導入新的HTML5技術,造就目前我們所使用的網際網路環境。

網路的演變》也列出歷史性、主流瀏覽器的各種歷史版本,讀者可切換瀏覽器版本看瀏覽器介面的進化過程。

▲瀏覽器是與網際網路技術是呈現互相成長的關係。

▲史上第一款獲得普遍使用的瀏覽器,正是Mosaic瀏覽器,第一版於1993年4月22日發佈。

▲Netscape網景瀏覽器第一版在1994年12月15日發佈。

▲Opera瀏覽器第一版在1995年4月1日發佈。

▲IE瀏覽器第一版在1995年8月16日發佈,以上幾款瀏覽器介面看起來都很像筆記本。

▲Mac系統用的Safari瀏覽器第一版在2003年6月30日發佈。以往Mac系統內建的是IE瀏覽器。

▲Mozilla Firefox瀏覽器第一版於2004年11月9日推出。成為21世紀第一款對IE造成威脅的瀏覽器。

▲Google在2008年12月11日推出Chrome瀏覽器,短短3年已經接近Firefox的使用率。

延伸閱讀:

Google 推出中文版《瀏覽器和網路世界20大須知》,新手必看!

(後面還有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史)

全球資訊網的進步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和瀏覽器是在90年代所成型,這得歸功於HTTP超文本傳輸協定HTML超文件標示語言的誕生。HTML最早在80年代由Tim Berners-Lee建立,但直到1993年Marc Andreessen在他開發的Mosaic瀏覽器加入<img>標記,才開始讓HTML語言逐漸擴充和發展;HTML 1.0在1993年6月為IETF網際網路工程工作小組工作草案發布之後,到21世紀前陸續出現HTML 2.0、Cookies、HTML 3.0、JavaScript、Java、HtML 4.0、CSS2、XML、AJAX等技術。進入21世紀後,則是以各項HTML5技術開發為主。

▲第一款大眾化瀏覽器在1993年誕生,多項網際網路技術也在90年代逐漸成型。

▲21世紀有更多的瀏覽器加入,近年也爭相發展各項HTML5技術。

▲圖表標記各種網際網路技術的誕生年份。

▲點選網際網路技術,有簡單的名詞解釋,點選了解更多會導向相關網頁。

▲筆者隨便點選Offline web applications,會連到caniuse網站,並列出各款瀏覽器的支援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