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 Tamron 為慶祝60周年,發表完美相容 全片幅 與 APS-C ,代稱A005的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其最重要的特色,自然是Tamron首度導入自行研發的超音波馬達(USD),並搭載望遠鏡中特別重要的防手震功能(VC),加上XLD超低色散鏡片的加持,還未實拍就讓人相當期待。下面我們就帶來它的實拍評測報告,給大家作為參考~
規格
- 焦段:70-300mm
- 最大光圈:F4(W)-F5.6(T)
- 最小光圈:F32(W)-F45(T)
- 最短對焦距離:1.5m
- 視角(對角線):34°21’∼ 8°15’
- 鏡片構成:12群17枚
- 放大攝影倍率:1:4
- 最短拍攝距離:1.5m
- 防震機能:VC
- 光圈葉片數:9片
- 鏡頭口徑:62mm
- 最大直徑×長度:81.5×151mm
- 重量(淨重):765g
- 遮光罩:蓮花型
- 工作片幅:全片幅、APS-C
- 支援相機廠牌:Canon、Nikon、Sony
超水準的光學防手震效能
若要談談這顆鏡頭的優點與特色,讓我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本鏡的VC光學防震機能。一般的光學防震技術,大多標榜可以補償2∼3EV的安全快門值。而本鏡Tamron A005官方標榜可補正4級EV,也就是使用 300mm的望 遠端時,就算快門速度只有1/20s,也能拍出清晰不晃動的 好照片。多一級的防手震補正從規格上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了不起,但實際使用上卻有極強烈的感受。
以往運用筆者防手震的功能時,由光學觀景窗看出去時, 其實僅能感受到輕微的補正效果,看起來還是會有些微晃 動。使用Tamron A005卻能強烈感覺到畫面的穩定感, 尤其是300mm 望遠端構圖拍攝時,手持拍攝若不開防手 震時,畫面晃動不僅難以準確構圖,還容易感覺暈眩,而開啟VC後畫面彷彿定格不動,這是在其他同級鏡頭上難以獲 得的感受。目前A005已經發表支援 Nikon(2010/8)、 Canon(2010/9),以及 Sony(2011/5)三種接環,其中Sony α接環的A005鏡頭,並沒有內建VC,主要原因就是Sony於機身本就有內建防震機制。
▲若加上長達9cm的附屬遮光罩,相當引人注目。
▲鏡身側面僅有「自動/手動對焦」、「VC防手震機制開關」兩組撥鈕。
▲鏡面塗層不產生多餘光斑,抗耀光效果相當優秀。
▲望遠端時鏡身長度近20cm相當可觀,但鏡身重心設計頗佳。
▲Canon EOS 5D Mark II+TAMRON 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的300mm端。光圈F14,快門 1/320秒,ISO 320,M全手動模式,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
(後面告訴你Tamron A005 的操作手感為何!)
順暢的操作手感
本鏡廣角端70mm最大光圈為F4,望遠端300mm為F5.6,僅相差1格光圈,若再透過超強VC的幫助,幾乎有恆定光圈的錯覺。不過包含VC在內的光學防手震機制,主要是用來補償攝影者自身的震動,並無法凝結動態活動,所以若拍攝移動物體,還是要因應移動速度,適度調高感光度來增加快門值以凝結動作。
自動對焦速度則是評選鏡頭的另一大重點。A005於2010年3月發表,即標榜搭載Tamron第一款自家研發的超音波馬達USD(Ultrasonic Silent Drive),實現超快、超安靜的對焦品質,所以即使本鏡沒有望遠鏡頭常見的對焦區域分隔,實際測試後,還是能輕鬆拍攝各類體育運動項目、大型活動等被攝主體快速移動的場景,當然平時生活拍攝奔跑 的小朋友或寵物,也能輕而易舉的準確對焦。
A005鏡身稍長,收攏狀態下近15cm,變焦到望遠端時, 鏡長達20cm,若在加上9.5cm,霸氣十足的蓮花形遮光罩,拍照時想低調都難。不過,收納時也要選擇較深的相機袋。雖然鏡身較長,但整體重量還是控制 765g,旅行攜帶時,不至於增加過多的負重,接在相機上,重心平衡極佳,可幫助穩定握持。
極佳畫質與自動對焦表現
Tamron A005銳利度表現相當不俗,尤其是影響望遠鏡 頭畫質較大的邊緣色散問題,由於本鏡採用頂級低色散鏡片「Extra Low Dispersion(XLD)鏡片」,能大幅度的修正 色像差,實現了銳利和高對比度的表現力,尤其在高對比的 拍攝環境下,更能感受到「XLD」較平價版低色散鏡片「LD」 更佳的抑制效果。
▲Canon EOS 7D+TAMRON 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 的300mm端。光圈F6.3,快門 1/160秒,ISO 100,AV光圈先決模式,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
手持望遠端測試 VC 防手震機制
▲VC開啟
▲VC關閉
延伸閱讀
副廠旅遊鏡:TAMRON AF 18-270mm F/3.5-6.3 DiII VC
旅遊最愛 TAMRON AF 18-270mm F3.5-6.3 Di II VC PZD 評測報告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 PHOTO雜誌 no.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