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8 的測試發行版相信大家都玩過了,而新版,繼承 WP7 而來的「Metro」相信在大家親身使用過之後也可以發現,這個原本是奠基在觸控手機的「動態磚」概念,在一般的電腦上使用滑鼠來操作時便會感到十分的不適合。縱使可以用滑鼠滾輪來滑動,但整體可以明顯感覺到滑鼠處在其中那種格格不入的尷尬處境。



▲ Win8 的「Metro」介面,從解鎖畫面(是的!解鎖畫面!)到程式列表都可以看得出來是為了觸控而設計的。

雖然說 Win8 你一樣可以恢復到非 Metro 來使用,但這並不是這次微軟發表 Win8 著力的方向。想想看,為什麼「電腦」會需要「解鎖畫面」?因為怕誤觸,怕啟動到不該啟動的東西。那為什麼會誤觸呢?因為可能會跟別的東西碰到,為什麼會碰到呢?是放在口袋裡頭嗎?是電腦所在的環境經常會改變嗎?得了,Win8 就是為了行動裝置所開發的。

而也呼應著這個說法,在這次的 ComputeX 2012 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拖拉庫的筆電、電腦等等都裝上了 Win8,且他們大多也都有一個觸控螢幕。


▲ 這次 CompterX 2012 上,許多廠商都發表了 Win8 的觸控螢幕電腦。(來源:T客邦


▲ 而這些電腦,幾乎都配有一個鍵盤。(來源:T客邦

這許多不同廠商所發布的產品,卻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無所不用其極、用盡各種方法讓鍵盤能夠搭上電腦。是的,不管在新世代平板電腦開「變形先河」的(會說新世代是因為在古早時代已經有鍵盤主機分離的筆電了,但是都沒有成為過市場的主力,也幾乎沒有激起什麼漣漪,直到變形平板的出現。)華碩,或是說其他電腦大廠例如 HP,例如 ACER 等等,每一家的 Win8 筆電的共同點都是具有觸控,且有「鍵盤」。我們得承認,實體的鍵盤在輸入方面是遠勝過螢幕鍵盤的,不論時打起來的手感,輸入的誤擊機率等等,實體鍵盤在目前來說,都還是螢幕鍵盤(或是紅外線鍵盤等)所無法取代的。


▲ 雖然不能變形,但雙螢幕讓觸控功能不會成為雞肋。(來源:T客邦

但對於 Win8 的觸控,如果僅僅在原本筆電的外型上,把螢幕換成觸控螢幕而已的話,似乎就給人一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首先,螢幕的轉軸必須得夠堅固,讓螢幕可以在觸控的時候不會上下移動,而重量也因為如此肯定難以減輕,伸手往前的觸控體驗也不直覺,完全無法想像帶著整台筆電在床上、廁所去觸控。而華碩的「太極」用雙螢幕來解決了這個問題,也一定程度將筆電作到了即使闔上螢幕(成為平板模式)也十分的輕薄。但雙螢幕的成本與售價問題則讓人十分擔心,這時類似像變形平板的變型模式似乎就變成更為適合 Win8 的筆電發展模式,而這也是在 ComputeX 2012 最多廠商採用的方式。



▲ 華碩在變形之餘,還加上了 WACOM 的觸控技術,當然鍵盤也不只是鍵盤,配上讓電腦續航力增強的電池是必須的。(來源:T客邦



▲ 宏碁推出了可以將螢幕翻到後面,鍵盤當作架子的變形設計。(來源:T客邦



▲ 三星則是將螢幕直接翻到底,變成更接近於一般平板電腦的外型。(來源:T客邦



▲ 讓人想不通的是,三星明明有自己的設計的 SlatePC 產品線(下圖),卻又在 ComputeX 2012 發表了另一台「激似」華碩變形平板的 Win8 平板,讓人摸不著頭腦。ㄒ來源:T客邦


▲ 微軟自己推出的 Microsoft Surface,鍵盤是作在連接的保護蓋上。(來源:T客邦

Win8 的觸控行動裝置,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去思考該如何「整合」鍵盤,我們一再強調鍵盤對於電腦的重要性,而如果僅僅單純照舊款的筆電設置去加上觸控功能,則體驗必定弱於平板的觸控體驗,而平板電腦缺乏輸入鍵盤也必定會讓使用體驗上有所減弱,如何在兩者之中取其平衡,讓鍵盤有更好的方式整合上去,是 Win8 時代行動電腦裝置的課題。



▲ 「呃…報告總部,我們似乎穿越了…,是的,這裡好像是 2004 年…。」大同的「天機」,似乎有點生不逢時,具備了鍵盤、底座、觸控螢幕、與觸控筆,並且是一台平板電腦,2004 年出產,顯然等不及 2012 年的 Win8 了。(來源:Mobil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