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新發布的晶片組 Z77 終於內建了 USB 3.0,主機板不用再拖著一個外掛晶片。而 AMD 則早在一年之前的 APU 晶片組 A75 就已內建。除了原生支援外,廠商也會為其他晶片組額外加上獨立的 USB 3.0 控制晶片,只要不是低階的主機板,基本上都有 USB 3.0 可以用。

可惜的是USB 3.0插槽雖然和USB 2.0的插槽長得很像,但在內部卻多了3.0專用的5個接點,讓舊機殼的前面板連接埠頓時變成殘廢,沒有辦法發揮USB 3.0高速的優勢。那麼就去光華商場隨便找一咖USB插槽是藍色的買回家就好啦,幹嘛還要有這篇?不不不,就算是USB 3.0的機殼,也是有好壞之分,這也是此篇文章的重心,我們要教你如何在機殼有USB 3.0的條件下,挑到一款好機殼。

▲原本USB 2.0的四支接腳,升級成USB 3.0之後,會多出五支接腳。

1、USB 3.0有內外接之分

最初USB論壇並沒有制定主機板和機殼面板之間的USB 3.0連接介面,而是事後另外以一份USB 3.0內部接頭白皮書的形式發布。所以較早搭載USB 3.0前面板的機殼,會以USB 3.0 Type A公頭方式繞出機殼外,直接插在主機板後面I/O處,比較新的機殼則大多數選擇內接19pin。但凡事總有例外,如果機殼只提供1個USB 3.0插槽,還是要將接頭拉出機殼外,接到主機板後面(因為內接19pin提供兩埠連接能力)。

早期的USB 3.0主機板,一樣也是只有Type A的母座,所以當機殼只有內接19pin的時候,便無法連接上此類主機板。幸好目前這類主機板已不多見,但還是提醒讀者,若是從這類主機板升級換機殼時,需要注意一下相容性的部分。

▲左方是USB 3.0 Type A的母座,右方是Type A的公頭。

2、面板上的接頭別太近

在USB 3.0剛問世時,還沒有專門為USB 3.0介面設計的控制晶片,有些廠商會以USB 3.0轉SATA晶片和SATA介面記憶體控制器做搭配,整合較多晶片導致隨身碟肥大。但近幾個月已有廠商推出較小的隨身碟,體積已經可以和USB 2.0隨身碟看齊。此外也有許多廠商推出造型隨身碟,各種奇怪、可愛的造型都有,某些甚至還可以變形,當然這些隨身碟的體積也比普通的大支。

為了避免USB 3.0隨身碟龐大的體積,去干擾到附近另一插槽的使用,最好不要選到USB埠是上下相鄰排列的機殼。最佳的狀況是每個插槽都能有一定的間隔,全部插滿時也不會相互影響。除了USB 3.0方面要注意以外,其他泛用的機殼重點也要注意,畢竟總不能為了USB 3.0,隨隨便便就買了一款散熱差的機殼回家吧。

▲盡量不要買到這種USB埠上下相鄰的機殼,很容易因隨身碟體積較大而擋住相鄰插槽。

3、對流設計要周到

每家機殼廠的散熱設計不同,很難直接說出哪家的設計最好。某些機殼設計成全部都是洞,又有些機殼設計講究完善的空氣對流特性。不過概括來說,熱空氣往上跑,大部分機殼都是從位置較低的風扇進風,位置較高的風扇排風。另外有些側板安裝25公分以上大風扇的機殼,則是由大風扇進風,其他小風扇排風,一樣可以達到快速將熱帶離零件的效果。

▲很多機殼面板都會使用網版沖孔,但還是以有附濾網的較佳。

基本上機殼為風扇所開的孔越大越好,這樣子可以減少空氣流過時產生的風切聲。比較小的孔通常會在便宜機殼上看到(因為鋼材厚度較薄,洞開太大,強度會不足),讀者挑選時可以注意一下。其中又以風扇處加裝濾網的機殼較佳,可以定時拆下來清洗,要不然年度歲修時,就可以看到內部零件積滿了一層灰。

▲風扇進風處所附的濾網,定時拆下來清洗灰塵,可確保散熱效能。

4、板卡大小要注意

買主機板時就會決定了機殼的大小,買ATX規格的主機板就只能裝在ATX以上的機殼中,microATX的機殼鐵定是裝不下的(較大機殼可以相容較小的主機板,可是小機殼無法相容大的主機板)。

▲不同主機板大小的比較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有些旗艦級的主機板,在寬邊部分會比一般ATX來的寬,選購機殼時可以先看看內部空間是否擺放得下。另一種則是較長的主機板,稱為XL-ATX的規格,在擴充卡槽部分多了幾條;一般ATX主機板擴充卡槽最多為7條,此類主機板為了多顯卡串連的需求,會變成8或9條,在搭配上也需要買到有支援的機殼。除了主機板大小相容性須考慮之外,還必須要考量顯示卡的長度。尤其是高效能的顯示卡,長度常常突破主機板的寬度,而去影響到前方硬碟的安裝。

▲如果說連雙GPU的顯示卡都裝得進去,一般普通顯卡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延伸閱讀:

Computex 2012:有趣機殼大蒐集,衝擊傳統的解構、冰箱設計

從 Cosmos II 來看新機殼的5個賣點,採購時可以注意

銀欣 PS07W 機殼拆給你看:白色很亮眼、C/P 值也頗高

(後面還有:更多的 USB 3.0 機殼購買注意事項)

5、背線開孔更便利

筆者幾年前買電腦的時候還沒有出現過這個名詞,只有在某幾款機殼內,裝設主機板那面的側板剛好有些畸零空間,可以放置多餘的線材。一般機殼頂多就是把風扇和前置面板連接線藏而已。後來發展出電源線繞機殼背部的整線方式,把多餘的線材全往機殼背部塞,側板蓋起來就眼不見為淨,也不會去影響到機殼內部的對流。這點對USB 3.0機殼也甚為重要,因為USB 3.0的連接線都相當粗、又難彎折(內部比起USB 2.0連接線來說,多了許多鋁箔用來遮蔽,降低不同線組的訊號相互影響),如果可以塞在背部就再好不過了。

▲機殼有開孔,換散熱器時方便許多。

隨CPU搭售的原廠散熱器,長久以來都僅是堪用的程度,想要長期超頻使用,還是換個散熱器較為妥當。以往換裝散熱器都必須把主機板從機殼上拆下之後,才能在背部加裝支架,避免主機板無法負荷散熱器的重量。現在的機殼則是會在CPU那塊區域開個窗,讓使用者不用拆下主機板也能夠加裝背板支架。

Tips:USB 3.0擴充卡

目前內建USB 3.0的晶片組只有AMD的A75和最近新出的Intel 7系列晶片組,玩家們如果不想更換主機板的話可以買擴充卡來用。市面上有多家廠商可供選擇,如Renasas、VLI、TI、Etron、Asmedia等,連接埠也有USB 3.0 A型母座,和內接19pin之分。

▲銀欣有出一款擴充卡,同時擁有內接和外接介面。

6、風扇高度仔細瞧

「面積越大,散熱越快」,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物理基本法則,所以散熱能力越強的的散熱器通常體積越大。為了能塞入大顆的散熱器,主機板上方能有多高的空間就是考量的重點。散熱器高度受限比較會在小機殼上出現,如microATX或是miniITX的機殼,還有一些可以裝ATX的小機殼,這些機殼為了保持小體積,內部空間可以說是發揮到淋漓盡致,有時CPU上方就是裝著電源供應器,壓縮到了散熱器所能安裝的高度(有時連原廠風扇也裝不進去),如果使用者有升級散熱器需求,最好不要購買太小的機殼。

▲購買小機殼時要注意一下,散熱器高度限制是多少。

7、快拆設計換裝快

電腦王的讀者們應該都具有一定的硬體知識,主機內部零件拆來拆去應該是家常便飯,此時機殼內部如果有快拆裝置(利用滑軌和卡榫取代螺絲來固定零組件)就相當方便,不用再拿螺絲起子鎖零件,拆換速度快上許多,也不用擔心鎖到螺絲孔滑牙無法固定。

▲快拆固然方便,但也要注意是否能確實固定零件。

8、硬碟方向朝側板

以筆者的經驗來說,朝機殼側板方向換裝硬碟,會比朝主機板方向換裝好。因為有時顯示卡的PCI-E電源插頭會朝向前方的硬碟架,會和硬碟排線干擾到,有時必須犧牲掉一格3.5吋固定位置才能拔插顯示卡電源。如果硬碟的換裝方向是朝側板方向,也可以將硬碟的SATA連接介面朝向裡面,把連接線用硬碟本體蓋起來,也是一個理線的好方法。

▲如果硬碟安裝方向朝向側板,就可以把SATA訊號及電源線藏起來了。

9、附加功能多更多

機殼廠為了能夠吸引玩家的目光,常常會做出一些實用或好玩的設計。例如說在面板上加入可變電阻,就可以直接控制風扇轉速;或是加入控制風扇燈光的按鈕。有的機殼還會加入耳機掛勾、讓你方便移動機殼的手把,或是直接加入滾輪讓你不費力移動機殼……這些都是額外功能,就看玩家有沒有這個需求了。

▲機殼頂部有著硬碟外接座,牧場開很大的山頂黑狗兄可以考慮看看。

10、老舊機殼重生法

機殼如果鏽蝕的不嚴重,噪音、散熱也還在可接受的範圍,理論上可以一直永久的使用下去。只是遇到像現在USB 3.0新增腳位,舊機殼便沒有前置插槽,腦筋動得快的業者當然不會放過此種商機,推出5.25吋或3.5吋轉接 USB 3.0的面板。

▲把擴充面板放在閒置的3.5吋空間,舊機殼就可以升級成USB 3.0。

Tips:19pin?20pin?

以往USB 1.1和USB 2.0的前面板擴充插槽相同,並沒有幾pin接腳的說法,但現在USB 3.0接頭多了幾隻接腳,需要更多pin才能迎合需求。主機板內部USB 3.0連接到機殼面板的插頭採用腳距2mm,10p x 2的規格,但是其中一腳為空腳位,做為防呆使用,所以才會有19pin、20pin這兩種說法,實際上都是指USB 3.0的內部連接介面。本文全部以19pin來稱呼。

▲數一數,是不是20個洞,但是主機板上卻只會有19個接點,連接線上也會有一個洞是封死的。

Tips:AC’97、HD Audio

類似於USB 2.0換USB 3.0腳位不相容的事情,之前也發生過。當時是發生在音效晶片上,從原本的AC’97規格換成HD Audio,雖然說前面板連接埠連接到主機板上的插槽相同,但卻有幾個針腳定義不同,導致舊的機殼無法相容。

(後面還有:買機殼請注意USB 3.0支援性)

買機殼:請注意USB 3.0支援性

實際走訪一次賣場,就能發現只要是新推出的機殼,也都漸漸轉以USB 3.0為主,小編在此並未就 ATX、microATX、Mini-ITX 主機板分別測試所對應的機殼,不過在注意規格與安裝方面皆是大同小異,最後再提醒一下玩家要注意的部分。

11、低價位主機板有19pin不多

目前只要是新的主機板,要找到不提供USB 3.0連接埠很難,因此要找到支援USB 3.0的主機板是很容易的一件事。然而USB 3.0的針腳設計各家已經統一,但這並不代表有支援USB 3.0的主機板,就「一定」會提供19pin針腳給玩家使用。換句話說,支援USB 3.0主機板與提供19pin針腳並不能畫上等號。

詢問了一些賣場的店家發現,有許多玩家在選購主機板時,只有注意到彩盒上有支援USB 3.0,然後就搭配買了USB 3.0機殼,卻忽略了這兩者之間的支援性問題。尤其是中低價位的主機板,常常就省略了19pin針腳,如果你已經買了新的主機板,不妨多留意一下。

使用轉接線更改介面

當遇到此狀況時也不是沒有解決方式,市面上已有多家廠商推出轉換接頭線材,可以將19pin轉成USB頭。甚至是將USB 3.0機殼先降轉為USB 2.0連接線來接主機板,也就是讓玩家可先升級機殼,主機板則等日後再升級。只是這些轉接線的價位也都要新台幣50元以上,如果因為一時忽略才導致要購買的話其實不太划算。

▲如果沒注意到接頭之間的支援性,就要到賣場再購買轉接頭來安裝。

12、可再擴充USB 3.0

如果覺得機殼上提供的USB 3.0不夠多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購買1個USB 3.0 Hub,價位區間大約落在500元至1,000元附近。如果覺得價格稍高,則可以購買5.25吋或3.5吋的前置USB外接埠來安裝,更有些外接裝置還會附加SATA硬碟座,功能更齊全。當然不見得每位玩家都需要那麼多插槽。

▲如此圖的USB 3.0前置擴充埠,還多了2.5吋SATA硬碟架,功能性又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