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電腦說難也不難,反正就是把需要的零組件買齊,然後把它們兜一兜,就可以讓電腦動起來,不過如果希望能將花費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就是一門學問了。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組出十項全能的電腦,所以採購的重點就是要如何將錢花在刀口上。

快速瀏覽:

套裝電腦彈性較小

套裝電腦指的是由AsusMSI等電腦廠商接販售整套組裝好的電腦,除了有一般桌機的型式之外,一體成型的AIO也可以算是套裝電腦。套裝電腦最大的好處就是省麻煩,從購買開始就不需要花太多腦筋,購買後也不用組裝,拆開包裝就可以直接使用,出了問題還有原廠提供的還原系統與保固服務。

但是服務的另外一面就是需要費用的意思,雖然電腦廠商並不會直接向消費者收取還原系統或是保固的成本,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還是會反應在售價上,最後還是需要由消費者來負擔。除此之外,廠商不可能為每一位消費者量身打造電腦,所以消費者只能從廠商提供的款式中選擇比較符合自己需求的機種,難保不會發生無法滿足使用者特定需求的狀況。

▲套裝電腦的好處是不需動手裝、壞了找保固。

▲還原系統固然可以省去不少重灌的麻煩,但是相信有很多讀者對於廠商提供的隨機軟體敬謝不敏。

DIY組裝最靈活

倒也不是說套裝電腦不好,只是身為電腦玩家,自己DIY組裝電腦除了可以自主挑選所有零組件,也可以省下廠商售後服務所產生的價差,更重要的是,許多電腦王的讀者或許都跟筆者一樣,不時手癢想要裝電腦,但是平常大概只有幫別人裝的機會,要是自己有機會能夠買電腦,當然是要自己裝才能滿足心中對DIY的欲望。

覺得DIY最大的優點就是什麼都是自己來,不用受限於套裝電腦規格的限制,可以客製化組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電腦,不必擔心買到的零組件效能不夠力,也可以只買剛好夠用等級的零組件,避免花錢買到用不到的冗餘效能。

先問問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就如同在上一段提到的,想要的功能是什麼,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搞懂自己需要哪方面的功能後,才能決定要買哪些零組件。以最一般的需求來說,文書機對於效能的需求最低,只要能夠開機大概就能滿足文書軟體的需求,以筆者的工作環境為例,使用Pentium 4 2.8GHz處理器的電腦就嘎嘎叫了,不需要配備太好的硬體。

但是若是有遊戲需求的話,不但處理器的需求會比較高,顯示卡的需求更是比文書機多出許多,再加上螢幕主流的解析度已經達到1920 x 1080,這麼高的解析度勢必會加重顯示卡的負擔,更別提開啟特效以及反鋸齒所造成的效能衰減。想要好好玩遊戲的話,最好能夠痛下心買張中高階以上的顯示卡。

用功的好學生,在課業上對電腦有特殊需求的話,自行DIY組裝也可以將預算集中在最重要的零組件上,有平面設計需求的同學可能不需要太好的顯示效能,可以在稍微控制處理器預算的情況下,購買較專業的螢幕以及繪圖板,若是有3D繪圖的需求的話,則是可以將遊戲顯示卡換為專業繪圖卡。若是就讀於電資、工程學群的讀者,或許有編譯程式以及數值模擬等需要大量運算的工作,因此可以把錢砸在處理器上,其他的零組件再依剩餘預算來分配。

最好預留升級空間

有些套裝電腦可能會因保固條款的不同,在使用者拆開電腦或是更換零組件後讓保固服務產生問題,或是產生額外的維修費用,但是自己裝電腦就不會遇到這種狀況,能夠自由升級電腦配備。筆者將升級簡單地分為2類,首先是因為購買當下預算有限,將部分零組件於半年、一年後再買齊,其次則是電腦使用一段時間後,覺得效能不敷需求,而替換不足的部分。以前者的情況而言,最容易控制預算且不會造成浪費的零組件是顯示卡,讀者可以於購買時先以內建顯示頂著,待存夠錢之後再買張夠用的顯示卡。

後者會遇的狀況大概會發生在處理器、顯示卡效能不足應付新遊戲或程式,再不然就是硬碟空間不夠用。處理器腳位未來的發展趨勢很難預測,我們能做的準備只有盡量挑選較新的晶片組,提高支援後續推出的處理器的機會,要不然就是乾脆選擇低階主機板,升級時整套換掉。顯示卡和硬碟部分不像處理器只要腳位不相容就無法使用,以PCI-E及SATA介面為例,新版本的設備都可以安裝在舊版本的主機板上使用,頂多是效能受到影響。

長久配備一次到位

至於螢幕、機殼、電源供應器等零組件,筆者建議能夠一次到位,購買品質效好的產品為佳。螢幕本身就是久久買一次、買一次用久久的配備,如果在起初為了省個五百、一千,而買到自己不滿意的產品的話,處理起比較麻煩。至於機殼則是因為它不會有什麼耗損,只要不被外力破壞,要用個10年也不是問題,頂多是遇到前置USB等介面規格汰舊換新,屆時添購前置面板,電源供應器因為攸關電腦整體穩定,而且不好的電源供應器可能在臨終前帶著其他零組件陪葬,因此還是不要買便宜貨比較好。(便宜貨不等於低瓦數,而是指規格不完整的產品)

(後面還有,處理器:多核心時代,雙核心足矣)

處理器:多核心時代,雙核心足矣

要說電腦哪個零組件最重要,十個人有八個會說處理器,剩下的說不知道。的確,除了遊戲之外,影響整台電腦最大的零組件就是處理器。處理器的進展在這幾年明顯趨緩,大多是製程上的精進,對於功能面來說並沒有重大的突破。一般人最在意的核心數量,目前桌上型也進展到六核心與八核心。但是這麼多的核心數量到底有沒有用呢?只能說是因人而異。

雙核便宜又好用

雖然邁入多核心世代好幾年,但仍偏好雙核心或四核心的處理器。原因在於這類產品通常性價比最高,而且效能足以應付日常使用。以大家經常使用的WinRAR來說好了,雖然支援多核心處理器,我們用Core i7-2600K測試,可看到最多只會使用到5個執行緒,而且這5個執行緒的使用率只有50~80%不等。

WinRAR算是多核心支援度很好的軟體,大多數軟體仍停留在單核心或是雙核心時代,就算是多核心軟體,執行緒的分配上也不見得能最佳化,這些都是目前多核心處理器用途受到質疑的因素。因此買處理器不需要「核心先決」,絕大多數的軟體靠著現在主流雙核或四核心處理器就能輕鬆應付。

效率先決再買多核

這邊的多核指的是六核心以上的處理器,若以執行緒而不是實體核心數量來算的話,市面上支援到6~12個執行緒的處理器並不少,而且價位有高有低,並不會因為執行緒數量多,處理器價位就高不可攀。代表產品是AMD的FX系列處理器,以FX-8150為例,它是八核心架構,價位約在6,200元左右,適合預算較少又需要多核心作業環境的人。

這類處理器適合重視作業效率、時間成本的人,例如經常處理轉檔工作,此時多核心會比高時脈效益更高,當然前提是軟體的支援度夠高,且不考量Quick Sync等特殊應用。對於學生族群來說,雙核心或四核心處理器都足夠使用,加上價位相對較低,能夠將節省的預算撥到SSD顯示卡上,平台的效能提升會更明顯。

低階:處理器2K有找

會選擇低階處理器,不外乎預算較低或是使用環境不需要太高的處理效能。對這類預算先決的人來說,建議購買時同時參考內顯與主機板,這會關係到投靠的處理器陣營。筆者認為,如果稍微在乎顯示效能,選擇內顯效能較佳的AMD A4處理器會比較好。反之,若對顯示沒任何要求,那選IntelAMD都沒太大的差別。此時可考慮整個平台的價位,因為AMD雖然內顯較佳,但是低價主機板的選擇性較少,Intel在低價主機板方面不論價位或是選擇性,都有明顯的優勢。

入門產品中,AMD陣營大致上以APU為主,像是A4或A6系列,如果不想要內顯,還能挑X4-641,不過少了內顯並沒有便宜很多,建議還是買A4或A6比較划算。至於Intel方面,則是以Pentium與Celeron為主,由於Celeron精簡幅度較高,建議還是選購Pentium G620以上的型號。不論AMD或Intel,入門款價位大約都在2,000元以內,搭配主機板大致上都能壓在4,000元以內,打造萬元電腦並不困難。

中階:四核心當道

若處理器預算達到3000元以上,就能跨入中階價位挑處理器。這個價位帶中,AMD有A8系列的APUBulldozer架構的FX-4100可選,都是四核心架構的處理器。而Intel陣營則是以Core i3為主,再上去的Core i5就要價近6,000元。Core i3約有3種型號可挑,而且 Ivy Bridge 版本已經上市。然而Core i3是實體雙核心透過HT(Hyper-Threading,超執行緒)技術,讓執行緒從2變成4,對軟體而言會被視為四核心。

中階處理器比較需要煩惱的是如何搭配主機板,舉例來說,Core i3-2120可以用H61H67Z68H77B75Z77等主機板,價位方面有高有低從2000元到上萬元都有。不過主機板對於跑預設值的處理器來說,效能影響微乎其微,差別在於尺寸、擴充性、支援功能等方面,可依照需求做調整。筆者認為這個價位適合搭配3,000~3,500元的主機板,大致上能擁有USB 3.0SATA 6Gb/s等重點規格,不至於讓處理器配上太爛的主機板。

關鍵字:Hyper-Threading 

Hyper-Threading簡稱HT,中文翻譯為超執行緒。HT是Intel在2002年發表的技術,最初應用於Pentium 4處理器上。該技術是讓實體核心模擬出2個邏輯執行緒,從實務上來看,雙核心就能達到接近四核心處理器的運算效能。當然處理器內的電晶體是必要增加,而且模擬出來的效果不如實體核心,但是仍有相當的實用性。Intel處理器會標示Core(核心)、Thread(執行緒)數量,以Core i3-2120來說,雖然具備4條執行緒,但不算是四核心處理器。

高階:Intel選擇多

至於在高階產品方面,處理器價位大多在5000元以上,AMD最高階處理器是FX-8150,價位是6450元,而Intel對應的產品是Core i5-3450至Core i5-3570K,價位在5,900~7,200元不等。雙方這個價位的產品特性差異很大,AMD偏重多核心,而Intel仍維持四核心架構。有趣的是,Intel雖然核心數量較少,但效能卻可以跟八核心的FX-8150匹敵。AMD較大的優勢在於FX不鎖倍頻,能有較高的超頻空間,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就比較沒有吸引力。

高階產品除了5,000~6,000元價位帶之外,Intel還有價位更高的Core i7可選(姑且分類為頂級)。Core i7共有2個產品產品線,分別為LGA 1155腳位的Core i7-3770系列,以及LGA 2011的Core i7-3820、Core i7-3930K、Core i7-3960X。前者價位較低,並可搭配Z77、H77等主機板,後者則要價萬元以上,只能使用X79。Core i7對於學生族群而言,價位較高且效能「過剩」,除非有很大的處理器運算需求,否則不建議購買這個價位帶的產品。

處理器該不該換風扇?

如果沒有超頻的需求,原廠風扇絕對足夠使用。現在不論是AMD或Intel都開始傾向限制處理器的超頻性,未來塔型風扇的需求或許會逐漸降低。

即使軟體支援多核心運算,也有程度的差異,可使用的執行緒數量並不相同。以常見的WinRAR為例,用8個執行緒的Core i7-2600K測試,勾選「Multithreading」後也只會使用5條執行緒運算,而且使用率未達100%。

處理器、主機板建議搭配表

中低價位平台建置成本差異不大,在高階產品部分,AMD相對便宜但是選擇性少,處理器與主機板預算總計超過一萬者只能選擇Intel。

延伸閱讀:

夢幻逸品 Xeon E3:規格、性能媲美 Core i7,Core i5 價格買回家

Intel Core i3-3225 入門款實測:Ivy Bridge 掛上高階 HD Graphics 4000

Ivy Bridge 入門處理器 Core i3、Pentium,9月登台開賣

CPU 散熱器這麼大顆,能讓旁邊的零件變涼快嗎?實驗給你看

看懂 AMD Trinity 新平台:進軍筆電市場,CPU、GPU 一起來加速

Intel Core i7-3820 實測:萬元等級、入門 LGA 2011 處理器

打造暗黑破壞神3遊戲機,CPU、顯卡挑選攻略看這邊

Intel 高階六核心 Core i7-3960X 實測,對決6款高階 CPU

(後面還有,主機板:價位分級鮮明,依功能挑選)

主機板:價位分級鮮明,依功能挑選

主機板是電腦的重要元件,本身主機板的定位就是統合整個系統,也是所有零組件的軀幹,主機板上除了最主要的系統晶片組外,還會包含外接介面、音效、網路、I/O環境控制、供電模組等等大大小小數十個零件。每張主機板隨著價位跟功能,以及系統晶片組的定位而有不同的價格,雖說規格通通買齊是多數人的購買理念,但也有人認為,只要夠用,多餘的料件只是額外支出的成本。因此,雖然主機板較不如顯示卡、處理器搶眼,卻也是每個玩家買電腦前的一個考慮點。

系統晶片組各有特色

每張主機板都會看的到系統晶片組,而這也是整個主機板的骨幹。晶片組的功能差異除了影響主機板的價格,也會影響在規格功能上的差異。Intel陣營目前在市面上有Z77、Z75、H77、B75、H61等晶片組,其中B75的SATA 6Gb/s數量比起其他晶片組還少1組,而H61根本沒有SATA 6Gb/s,在記憶體支援上限制也較多。

Z77、Z75這些Z系列以外的晶片組,就算安裝Intel的K系列處理器,也無法隨意調整倍頻來達到超頻的效果。第一個打出晶片組整合USB 3.0控制器的AMD A75晶片組,同門師弟的A55卻需要靠第三方晶片來提供USB 3.0支援。這些都是玩家採購的時候特別需要留意的部分。

該買PCI-E 3.0

主機板本身是規格的集合體,因此,廠商一定會在規格面上大力宣傳。在去年Intel新舊處理器改朝換代之際,部分主機板廠商喊出了「PCI-E 3.0 Ready」的口號,各自強調自家產品才是「真正」有支援,但真真假假、吵吵鬧鬧了一番之後,消費者突然醒了,因為現時現地,PCI-E 3.0根本沒有明顯的效能差距出現,雖然Intel早一步讓新處理器與新系統晶片組的搭配支援了PCI-E 3.0,但由於PCI-E裝置大多尚未需要到這麼大的頻寬,所以儘管Intel新晶片組配合新處理器可以支援完整的PCI-E 3.0頻寬,但使用到的機會並不高。

關鍵字:PCI-E 3.0

別的不管,光看名字至少也該知道他是PCI-E 2.0的後繼者。就規格面來說,PCI-E 3.0比2.0傳輸速度快了不少,原先制訂標準的PCI-SIG是以工作頻率拉到10GHz為目標的,但技術上仍有困難之處,最後是以8GHz定案,比起PCI-E 2.0的5.0GHz,能夠有更高的訊號傳輸量,對於更快速的裝置來說更是如虎添翼。不過,就技術層面來說雖然很優秀,但實際應用上,除了高階磁碟陣列卡之外,很難有裝置單挑這個速度,雖說PCI-SIG疑似還要規劃PCI-E 4.0,但許多硬體裝置可能只要PCI-E 2.0就可以餵飽。或許只能期待未來出現更強更快的硬體來塞滿PCI-E 3.0了吧。

採購方面,除了目的在於「非最快不可」的頂尖玩家之外,PCI-E 3.0與PCI-E 2.0實際上用起來效能差異小到很難察覺,顯示卡雖然多半會在行銷上強調PCI-E 3.0的好處,但這可以看成顯示卡開始順應潮流。主機板上的PCI-E 2.0還是可以插PCI-E 3.0的顯示卡,而PCI-E 3.0的主機板也可以插PCI-E 2.0的卡,端看消費者要不要接受店家的行銷說詞而已。

▲第一張PCI-E 3.0顯示卡是Radeon HD 7970,但驗證發現,PCI-E 3.0的頻寬仍沒有對其效能產生更多幫助。

換電腦一定要選USB 3.0

提到USB 3.0其實有點老調,稍懂3C的人大概已經聽到不想聽了。簡單的說,USB 2.0真的不夠快,雖說同樣外接介面還有更多強力的對手,每個看起來都很有看頭。像是早期DV過帶一定要用的IEEE 1394埠、近期出現的eSATA埠,USB 2.0唯一的好處就是「後台硬,兄弟多」,許多裝置都用USB介面,況且現今PC主機上基本上不可能看不到USB,如果要在相同的介面上看到更高速的介面,那應該就是USB 3.0了。除了主機板支援,較新的機殼上也開始將前置面板的USB 2.0改成3.0規範,價位稍高的機殼更附加USB 3.0轉USB 2.0內接線。其實這可以看得出來,挑選主機板的一項指標,如果是舊主機升級,更可以直接考慮採購有USB 3.0規格的主機板。

▲7系列晶片組是Intel第一次加入USB 3.0控制器的晶片組,也是許多進階玩家選擇的系統晶片組。在6系列推出時,曾遇過晶片有瑕疵導致必須回收的事件,7系列的推出除了為新處理器鋪路,也可以說是為了一雪前恥。

▲USB 3.0正在逐步成為電腦外接介面的主流,現今不論Intel或是AMD新晶片組,基本上都已經支援USB 3.0控制器,若正好在舊換新升級時,可趁機採購,一次到位。

小型化革命,迷你主機更不賴

在都會區,許多人居住在相對較小的地方,在電腦的選擇上也會傾向輕便好擺設的選擇。除了可以選擇AIO、筆電、準系統這些相較於傳統DIY主機來說佔地更小的選項之外,17公分見方的Mini-ITX規格也逐漸在玩家的採購清單內。

▲Mini-ITX一開始並不熱門,主要用途還是在工業電腦內。近期許多廠商開始規劃關於Mini-ITX規格的主機板,雖然相對於標準規格的主機板來說,價格仍然較高,但已經是許多人都買的起的價位了。也因此帶動了Mini-ITX機殼與組裝的話題。

BIOS更新後,舊瓶也能裝新酒

以市場上的組裝主流來說,仍然以Intel為主,AMD則是靠著便宜大碗的APU組合,在學生市場有一定的人氣。Intel目前正值新產品上市不久,舊產品仍有部分在市場上流通。6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仍有一定的銷售量,而低價位的H61晶片組,是許多想壓低預算的DIY玩家首選零組件,但處理器已經來到第三代Core i處理器,新舊交替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BIOS過舊,在支援性或多或少會出現問題,使系統出現不穩甚至無法開機的狀況。

一般來說,主機板廠商除了設計生產之外,在後續維護上也會格外用心,主流產品在支援度上都會格外用心,當新處理器推出,並能夠向下支援舊主機板時,多數廠商會針對自家產品推出可對應新處理器的BIOS。若為了省錢,想買便宜的舊主機板搭配新處理器,得要好好注意原廠有沒有繼續BIOS更新,並將CPU支援提升到新款的處理器。

▲現今主機板BIOS幾乎已經進入UEFI時代,每家廠商都發展出各自特色的介面,也帶入了許多傳統BIOS沒有的新功能。而CPU支援有時也跟BIOS有一定的關連。

主機板不能隨便挑的理由

對非DIY玩家來說,主機板簡直就是一片天書,每張主機板長的都很像,差異也不大。對於DIY初學者而言,主機板是個只要有就好的零件。除了SATA數量,尺寸大小,支援處理器不同之外,剩下的部分可以說幾乎是沒有太明顯的差別。

但追根究底,整個系統的基礎還是在主機板上,製造商的商譽、售後服務品質、甚至是否最近有良率下降的問題,以及很難以言喻的,玩家間稱做「人品」的東西,好的東西在自己的手上反而出包連連,連好好用電腦都不行,這點是最糟糕的。

挑張好的主機板雖然有點運氣成分在,但平常多累積資訊,多準備資料,也勝過傻傻的被商場的業務哄騙買下便宜的地雷貨。主機板挑選事小,但電腦開起來當機連連事大啊!

延伸閱讀:

Asus P8H77-I:價廉物美的 H77 迷你主機板

MAXIMUS V EXTREME:重度敗家者注意,最強 Z77 超頻主機板登場

Asus MAXIMUS V FORMULA ThunderFX :外接音效的 Z77 旗艦主機板

技嘉 H77-DS3H 主機板評測:便宜高C/P值的裝機板

8款 Z77、H77、B75 主機板採購大集合,鎖定原生 USB 3.0、PCI-E 3.0

Asus P8Z77-V PREMIUM:頂級旗艦 Z77 主機板,配備 Thunderbolt 介面

Z77 第三條 PCI-E 3.0 會失效?實測給你看

GIGABYTE H61MA-D2V:2,000元有找的強悍小板

ASRock X79 Extreme9 測試,Game Blaster 遊霸卡讓遊戲更享受

電源供應器完全解密:17個觀念搞懂數字陷阱、看清規格真相

(後面還有,顯示卡:玩遊戲才買顯示卡)

顯示卡:玩遊戲才買顯示卡

現在內顯越來越強,而且不論Intel或AMD,都開始用「雙U合一」的方式販售處理器,想不買都不行。白話來說,你買的處理器一定會內建GPU,AMD方面以APU為主,像是A8、A6與A4系列,而Intel則是Ivy Bridge與Sandy Bridge系列的處理器為代表。尤其是Intel陣營,要買顆不含GPU的處理器相當困難,但是好處就是,不裝顯示卡也沒關係。

內顯效能抬頭

以往被玩家看不起的IGP(Integrated Graphics Processor,整合型繪圖晶片)也就是內顯,現在效能不像以前不堪一擊。有些表現較好的IGP甚至能跟低階顯卡匹敵,就算遊戲效能沒這麼好,但是對非遊戲以外的應用而言,內顯的效能大多足以應付。因此除非有遊戲上的需求,否則沒有必要安裝顯示卡,更甚者,有些不到2,000元的顯示卡效能還比內顯差,買來安裝也只是多花冤枉錢。

買獨顯一次到位

買顯卡最好存著寧缺勿濫的想法,挑錯卡花錢是小事,效能沒有明顯的增長才是最痛苦的地方。筆者認為買顯卡最好一次到位,與其每年都在升級顯卡,不如一次買張效能不錯的中階卡。挑顯卡有幾個省錢的法則,首先是不挑最低階的幾個型號。以AMD來說就是HD 5450、HD 6450,NVIDIA則是GT 610、GT 620,原因在於這類顯卡經過大幅的精簡,效能已經所剩無幾,只比內顯強上那麼一些,卻又要價1,000~2,000元,不如一次到位或是拿去升級SSD效益都更明顯。

其次,真的預算不足非得買2,000元低價顯卡時,避免挑當代低階卡,去買前代或是前前代的中高階卡會比較划算。舉例來說,2,000元左右的預算,選HD 6670、GTS 450效能遠比GT 630之類所謂的「新卡」來的好。這些中階卡老將會賣這麼便宜,不外乎是硬體規格被刪減,像是記憶體換成DDR3版本,或是時脈變的更低,但是再怎麼說效能都比入門卡還要強上許多。

高階:公板卡先決

一般人會買顯卡也大多不會買到上萬元的高階卡,然而還是有些玩家想要一卡撐四年,或是想要直接攻頂,那高階卡仍是不二的選擇。目前高階卡而言,最頂級的是NVIDIA的GTX 690,特色是雙核心架構效能沒話說,預算無上限的人直接買2張回家就對了。其次是GTX 680與HD 7970 GHz Edition,兩者效能互有勝負,在功耗表現上GTX 680略佔上風。建議要買高階卡的玩家,要就一次到位直接挑單核心卡王,以學生來說,大學期間不用換卡都有不錯的效能。

若要省一點錢的人,可以買次級的高階卡自行超頻,像是GTX 670、HD 7950自己手動超頻,效能也可以達到接近卡王的水準。缺點則是功耗會大幅提升,而且跟運氣有關,超不上去就只能說是命了。再者,不論哪張高階卡,想要省點錢可挑公板卡,公板卡雖然溫度較高且噪音較大,但是效能與相同時脈的自製卡沒有差異,而且價格更便宜。

等新卡搶特價

中階卡的型號與價位帶相當廣,普遍而言大概從4,000~8,000元都能算是中階卡。這個區間的產品大多是各家的主力,雖然規格略做精簡,但是仍保有相當不錯的實力。有趣的是,不論AMD或NVIDIA目前在這個區塊有嚴重的斷層,AMD缺乏HD 7770至HD 7850的型號,前者價位4,000元,後者則是8,000元,中間沒有顯卡可挑。至於NVIDIA則是沒有GTX 570以下的型號,目前僅由前代GTX 570、GTX 560Ti等前代卡代理其位。

從當下的情況不難看出雙方都有很大的斷層,新卡未出、舊卡未清是目前的寫照。此時是入手顯卡的最差時機點,等到新卡推出之前或剛推出的那段時間,再來挑選GTX 570等卡會更便宜。而且還能看看新卡的實力,若是效能出色直上新卡也無妨。

低階:過季卡性價比最高

最後則是低於4,000元的低階卡,先前提過,這個價位帶的顯卡核心與記憶體都受到大幅的精簡,難以發揮應有的效能,甚至可能會有舊瓶新装的顯卡出現。以同樣的價位來說,挑選前代的中階卡效能比較好,不必被「新核心」情結影響。

新的入門款核心表現,不會比前代中高階產品還要好。更何況新型號還不見得是新核心,像是GT 610就是GT 520換個名稱而已。買前代卡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效能比較強,導致功耗會比入門卡還高。但是要效能強又要便宜與低功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看玩家如何取捨。

入門與高階可買,其餘再等等

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現在並不是買新顯卡的好時機。高階卡與入門卡差不多都已經到位,可以依照預算挑選顯卡。對於市面上八成的遊戲來說,只要別挑到地雷卡,買張約4000元的顯卡就,市面上八成左右的遊戲就有不錯的效能體驗。至於要嘗試Battlefield 3等FPS遊戲特效全開的玩家,就再等等看中階卡吧!寧願多花時間等待,也不要買了地雷卡後悔捶心肝。

網拍半殘核心多,貪小便宜要小心

網拍上不難看到一些同型號,價格卻超低的顯卡。以GF 116核心的GTX 550 Ti來說,正常版本要價3,500元左右,而半殘的GTX 550 Ti只要1,950元。這並不是網路詐騙,而是某些廠商收購良率不佳的核心回來自製顯卡,讓原本192個CUDA Core的顯卡變成96個,充其量只能說是黑心商品。賣家也明確指出這是半殘的版本,花近乎半價的方式買張GTX 550 Ti到底划不划算,就看玩家的取捨了。當然,這些顯卡是幾乎沒有保固可言的。(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顯卡採購4大要點

1、核心:核心代號相同也會有架構差異,最近有些GF 116核心數量從192減少為96個,太便宜的顯卡小心別亂買。

2、記憶體:記憶體問題最常出現在入門顯卡,會有DDR3、GDDR3、GDDR5這幾種版本,若價差不大建議仍以GDDR5版本為主。

3、散熱器:散熱器好壞難從外觀判斷,一般而言Dual Slot表現都不錯,而雙風扇設計轉速較低,噪音量普遍較少,高階卡還可能搭配3個風扇。

4、供電:供電介面關係到電源供應器的輸出量,一般而言,只要不是白牌的電源,350W左右的輸出功率都能應付中階顯卡與平台。

關鍵字:DirectX

DriextX是微軟推出的多媒體編程介面,目前最新版本為DirectX 11,且必須搭配Windows 7才能使用。對於遊戲而言,API會影響到影像的呈現效果,即使是DirectX 11的遊戲,仍會提供DirectX 9或DirectX 10讓顯卡向下相容,大不了影像表現較差不至於會出現無法玩的情況,目前市面上新款顯示卡都支援DirectX 11規範。

▲有些人會在意買到的是不是公板卡,公板卡指的是依照AMD或NVIDIA樣板顯卡製作,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堪用」,表現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差,至少不會偷工減料。圖為GTX 580與HD 7970的公板卡。

延伸閱讀: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效能篇:對決 GTX 680 SLI、功耗、超頻、拆解通通來

完全看懂 HD 7970 新架構,GPU 如何跑出更高的效能?

MSI N640GT-MD2GD3/OC:免插電,入門級 Kepler 核心登場

MSI N680GTX LIGHTNING:Kepler 新卡王,滿載也無聲

顯卡風扇也玩變形,併排、重疊都行,MSI R7770 Power Editon 評測

2000元限定,8張入門顯卡挑戰玩暗黑3

Asus GTX 670-DC2-2GD5:28nm加持,效率最高的高階卡

NVIDIA GTX 680 完全實測:28nm製程、電力效率變2倍,力壓HD 7970

新卡王核心 Kepler 解析:28nm 製程加持、2倍電力效率、更快的速度

(後面還有,記憶儲存:SSD價格甜蜜點到來)

記憶儲存:SSD價格甜蜜點到來

這個夏天組裝新電腦,簡單來說是:「記憶體插8GB只要1,200元、固態硬碟3,000元入手128GB、傳統硬碟價格回來了、藍光燒錄器2,500元有找。」換言之,許多曾經貴森森硬體配備,今夏通通只要3,000元上下就能享受到。

超頻記憶體話題多

說到記憶體,除了價格還有什麼好談的?其實還是有,好比Intel今年度推出的平台,都支援新一代1.3版本XMP超頻規範。之前曾經介紹過,1.2與1.3版相較下,新增技術功能和使用者沒什麼直接關聯,使用上甚至是完全無感。基於這點,筆者自然不會建議你,特別指名採購這類模組,因為那不具有實質意義。

另一點同樣和XMP有關,只不過限定於Intel的Ivy Bridge平台才有。第3代Core i處理器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基本時脈支援提高到DDR3-1600,而且XMP超頻模組專用的倍頻組合又增加了數組。先前的Sandy Bridge僅支援到16倍頻(DDR3-2133),Ivy Bridge則是新增18~24組合,因此時脈可以達到DDR3-2400~DDR3-3200之間。

平常人家選DDR3-1600

高時脈模組固然吸引人,價格卻動輒倍數跳增,你我都未必有福消受。務實點,DDR3-1600和DDR3-1333價格十分接近,無論單支2GB或4GB,都只相差30元左右。這般小額花費,DDR3-1600能帶來約莫10%傳輸效能提升,是項划算的投資。值得留意的是,原生DDR3-1600顆粒模組,1.5V工作電壓較XMP超頻模組普遍的1.65V設定值低,也沒有跨品牌平台相容性問題,筆者個人推薦列為首選。

▲圖示這兩種記憶體模組,同為DDR3-1600時脈組態。差別是XMP模組常見選用DDR3-1333顆粒,加電壓超頻製作而成,因此工作電壓為1.65V,較原生DDR3-1600顆粒模組1.5設定值高。也由於不符合JEDEC規範,最多只會有JEDEC DDR3-1333設定參數組態,不像原生DDR3-1600顆粒模組會有JEDEC DDR3-1600參數值。(點圖可看大圖)

除此之外,目前市場主流的DDR-1333/1600時脈模組,4GB普遍落在500~600元之間。正大量進入市場的8GB,則是介於1050~1400價格帶,單位成本和4GB相差甚微。假使想要打造主流效能等級高階主機,記憶體插槽全數插滿,總和32GB最低只要4,200元就能達成。

3,000元入主固態硬碟

說到速度讓人為之瘋狂的固態硬碟,最更為人關注的是價格部分。最近一年多以來,受到新興品牌帶頭殺陣影響,先前將近7,000元價位的128GB容量,當下正殺向3,000元大關。即便是曾經貴翻天的512GB,有勇氣送上檯面銷售的品牌,也直直滑落到14,000~17,000元之間。128GB可說是目前的市場主流,其3,000元價位猶如甜蜜點,少幾百元能買到1TB傳統硬碟,多加一些則是能擁有2TB。

▲以Sandra記憶體頻寬測試為例,DDR3-1600和DDR3-1333價差約為5%,但是DDR3-1600傳輸性能至少能快上10%(單通道模式),是項相當划算的投資。

固態硬碟該怎麼選,其實不難,因為市場以Marvell與SandForce,這2大控制器陣營為主流。這邊姑且不細說雙方優缺點,簡單來看這一海票極為相似的產品,價格差異關鍵是快閃記憶體規格。除了顆粒理論抹寫次數規格外,資料傳輸模式設定,對性能與價格影響頗深。同步傳輸類型效能佳,非同步則是以價格為取向,挑選SandForce控制器產品得格外注意。

雙碟流效益最佳

礙於固態硬碟每GB儲存成本限制,建議搭配傳統硬碟組合,妥善應用這2種類型儲存裝置,才能避免荷包大失血。固態硬碟對作業系統與大型軟體,啟動速度的幫助十分顯著,自然適合當系統開機碟。至於一般資料儲存備份,以及不要求啟動速度的軟體,建議傳統硬碟來擔當。

主機上同時安裝2種儲存裝置,容量怎麼選擇也是個學問。目前大家普遍使用的Windows 7,加上Office、防毒、網路社群與網路應用相關,以及五花八門工具軟體,固態硬碟只要32GB容量就足夠。加上課業所需的特定軟體,或者些許遊戲考量,最低採購容量標準可以設定在64GB。至於要不要128GB及其以上容量,以及傳統硬碟要買多大,筆者認為就讓荷包深度來決定。

傳統硬碟價格回來了

傳統硬碟部分,價格也是大家相當關注的。去年泰國雨季洪災氾濫,波及部分品牌的硬碟機廠房,供需失衡導致價格倍數飆漲。隨著產能逐漸回復,價格在前半年開始回穩,其中又以1TB以上容量降最多。編輯部截稿前,2TB、7200RPM機種最低只要3,200元,而相同性能定位的3TB大約4,700元,還比去年漲價前便宜些。

至於250GB~1TB之間容量產品,普遍被拿來當做系統開機碟,不僅OEM需求高,DIY市場消費力道也很強。基於供需平衡問題,價格還沒有完全回復常態,仍然比先前貴將近50%。其中1TB要價達2,500元上下,加800元就能買到2TB容量,或是128GB固態硬碟。而500GB大約要1,800元,不僅是去年承平時期1TB的價格,更和64GB固態硬碟相近。

▲固態硬碟除了循序傳輸速度,特別是4K單位各項存取性能,都比傳統硬碟高出許多,因此對系統加速相當有幫助。另外,傳統硬碟部分的測試數據為單碟1TB機種,可發現速度越來越接近200MB/s。

單碟1TB效能亮眼

除了價格話題,傳統硬碟有沒有什麼新梗呢?頭條無非是單碟1TB產品進入市場。單碟片儲存密度的提升,組合多張碟片可以帶來更高容量產品。像先前單碟750GB世代,廠商能以4張碟片組合出3TB機種,現在使用同樣數量碟片,可以將容量推升到4TB。

只不過礙於市場消費行為因素,廠商對於零售市場性趣缺缺,現階段4TB大多應用在外接硬碟產品線上,只有Hitachi進行內接單機版本銷售。單碟片另一項指標性意義是傳輸效能,前個世代7200RPM機種,實測最高循序存取速度,約莫介於140~155MB/s之間。1TB單碟儲存密度提升25%之餘,循序速度也提高到170MB/s,甚至能達到200MB/s之譜,因此筆者強烈建議指名選購。

藍光甜蜜點迷失

最後的藍光燒錄器,可謂一路走來相當艱辛。寬頻網路普及讓各式內容垂手可得,即便有版權合法性問題,由於傳統硬碟每GB價格一再創下新低,導致光儲存利用率急速冰凍。無論如何,現在挑選一部最新款12X藍光燒錄器,不需要2,600元就能入手。由於價格已經相當接近甜蜜點,假使對光儲存仍然有相當程度需求,是可以考慮進場。

燒錄空白片部分,依品牌與產地的不同,BD-R 25GB平均價位不超過70元,多花一倍錢則是能買到BD-R DL 50GB碟片。如果選擇布丁桶包裝又會再便宜些,而且台系品牌最低可能只要一半價格就有。選購時得留意,HTL類型碟片價格高,但理論保存壽命較長。相對便宜許多的LTH碟片,則是不支援超速燒功能,可依備份需求來挑選。

▲藍光燒錄空白片目前只發展到6X,那些標示12X、10X的燒錄器,是以超速燒模式進行高倍速寫入。實際可達倍速和碟片品質息息相關,常見是4X碟片可達8~10X,至於6X則是能上到10~12X。由於價格與採購難度因素限制,4X碟片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實際燒錄時間也不會相差太久。

延伸閱讀:

比 SSD 更快,RAM Disk 攻略:4種應用、4個實測、軟體效能大車拼

8GB只要一千元,從需求來看,你想買多大容量記憶體?

X79 四通道超頻術:5組記憶體測試,找出最高性價比

記憶體插槽不能插滿?H61 主機板記憶體選購要注意

AMD 自有品牌記憶體模組實測,CP值高的優質產品

Intel 調整 SSD 售價,可能衝擊整體 SSD 市場

Plextor M5 Pro:新一代控制器加持,CP 值高的 SSD

4個 SSD 重要發展狀況與趨勢大觀園,做為採購的參考

大容量硬碟規格、保固整理,你想買多大容量硬碟?

本文同步刊載於電腦王雜誌
 
歡迎加入電腦王雜誌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