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BenQ推出一系列非TN面板螢幕,依硬體規格上的不同,照顧到各個使用族群,Asus則是在最近推出PA246Q,主打影像專業工作者。這2款螢幕的共通點在於都是市場上高階的國產螢幕,價位也比一般螢幕高,皆使用非TN面板。分別是A-MVA與P-IPS,提供多種輸出介面,而BL2400PT與PA246Q有部分設計也都是針對辦公室族群使用,即使在價格上有一點差距,不過都是近來討論度相當高的話題新機。
BenQ BL2400PT小檔案
- 尺寸:24
- 畫面比例:16:9
- 螢幕解析度:1920 x 1080
- 螢幕亮度:250 cd/m2
- 反應時間:8ms(G to G)
- 背光源:LED
- 原生對比:3000:1
- 使用面板:A-MVA
- 售價:新台幣12,980元
Asus PA246Q小檔案
- 尺寸:24.1
- 畫面比例:16:10
- 螢幕解析度:1920 x 1200
- 螢幕亮度:400 cd/m2
- 反應時間:6ms(G to G)
- 背光源:CCFL
- 原生對比:1000:1
- 使用面板:P-IPS
- 售價:新台幣19,900元
售價挑戰市場能耐
高階螢幕一直都是Dell、EIZO這種國外品牌的天下,目前市售24吋螢幕售價能破10,000元者,不是具備3D顯示,就是能夠多點觸控。TN面板的螢幕,早期在色彩、反應時間、可視角上的缺點,一直為人詬病,但因為開發至今時間較久,目前技術純熟、良率也較高,上述問題都有明顯改進。
非TN面板機種在市場上一直都有,但數量較少,會購買的人都是在意TN面板的螢幕問題,也並非人人都有這樣的需求。對螢幕廠商來說,投資不是市場主流的高價螢幕來說,算是一種風險。這次2台螢幕,雖然都是非TN面板,但也並非原生的IPS與VA機種,至於為什麼售價能凌駕於一般螢幕,請接著看下去。
多種輸入與周邊裝置
先從外表來看,螢幕美不美觀,屬於主觀認知,所以筆者不在美醜上面做評論,但舉凡手機、平板、MP5……都強調多媒體影音的時候,輸入介面與周邊功能,就影響了使用便利性,多輸入介面的螢幕,將成為家中第2台智慧電視。
BL2400PT背後有D-sub、DVI、DisplayPort,PA246Q則多了HDMI,看似只多了1種介面,但便利性就是有差,HDMI優勢在能夠將聲音與影像訊號同時傳輸,DVI則只有影像,不過權利金的支付,已經讓部分廠商轉向DisplayPort陣營的懷抱,但花多一點錢選有HDMI的機種有時確實方便些。
在側邊框上PA246Q有2組USB與7合1讀卡機,BL2400PT雖然定位為辦公室用機種,但卻沒有USB、讀卡機的功能,相較之下弱勢了一點。不過BneQ將這些功能,放在另一台以影音為主打EW2430V,除了USB介面還多了RCA接頭,不過少了DisplayPort,在價差只有1,000元的情況下,選擇EW2430性價比會高一點。
特異功能市場少有
具備多輸入能力的螢幕,為了使用者方便,OSD控制鍵都有單鍵切換的功能,不過螢幕再強,正常情況還是只能顯示1種訊號。如果OSD軟體內有PIP(Picture in Picture)子母畫面或PBP(Picture by Picture)畫面分割同步顯示的功能,更是提升不少價值。這2台螢幕相比,都能支援單鍵切換訊號,PA246Q具有PIP功能BL2400PT沒有,如果想要PIP與PBP還是得加錢換購EW2430V。
雖然BenQ BL2400PT缺少PIP或PBP功能,不過針對辦公室使用上,在螢幕下方特別設置了ECO感應器,可以偵測環境光源與使用者位置,螢幕會自動調整量最適亮度,避免亮度反差過大,容易造成眼睛疲勞酸澀,工作時在OSD內可以開啟視力保護設定,分為每20、40、60、80、100分鐘,會自動出現警示標語,提醒使用者應該起身休息走動。
PA246Q則是針對工作內容,需要尺規做為比對的工作者,設計了QuickFit功能。在螢幕正面邊框四周,已經先刻上尺規痕跡,在OSD功能鍵中QuickFit是獨立一顆按鈕,按下後會有公分、英吋、井字線……共7種模式,供使用者比對,減少圖片輸出後才發現,大小比例不對的問題,對於美工或相片輸出的使用者來說,算是非常的實用。
▲ 刻痕的數字是標示在螢幕上,如果也能標示在螢幕的邊框上,筆者覺得會更實用。
看到這邊或許有人會問EW2430V功能比較多,為什麼不拿PA246Q與EW2430V來對比,筆者再次解釋一下,因為EW2430V的設計偏動態影音應用,而PA246Q與BL2400PT都是定位辦公室靜態使用,所以才會讓EW2430V穿插介紹。
內在OSD也是重點
訴求專業的PA246Q,在OSD內的調整也跟一般螢幕有所差別。一般螢幕能調整的內容都是對比、亮度、大小……這些範圍,進階一點的可以在色彩模式中,自由調整三原色的各個數值,如果沒有可能得進入工程模式才能調整。
PA246Q為了確保顏色精準,OSD內的色彩調整空間更是大,提供三原色與三補色,6種顏色、飽和度、增益、差距值的調整,讓需要顏色準確的使用者,能依自己的使用習慣調校各種顏色。
▲ PA246Q是筆者第一次遇到隨機附上校色報告的國產螢幕,但售價也比筆者預估的高出不少。
背光影響功耗
測過螢幕耗電量的人一定都知道,螢幕尺寸越大或背光越亮,消耗電量的瓦數越高,從前頁的規格表來看LED的BL2400PT,在節能省電的表現上勢必大贏CCFL的PA246Q。不過筆者想幫PA246Q平反一下,因為IPS在設計上對於光的穿透性本來就較差,所以為了色彩鮮艷,背光需要較高的亮度。至於為什麼不改用LED當做背光源呢?筆者猜想可能是價格考量,LED版本的PA246Q價格勢必超過2萬。
耗電量實測 | |||
BenQ BL2400PT | Asus PA246Q | ||
亮度 | 瓦數 | 亮度 | 瓦數 |
0 | 13w | 0 | 42w |
50 | 22w | 50 | 72w |
100 | 32w | 100 | 88w |
降低成本的產物
有人說,一台螢幕的價值,面板的因素就佔超過一半以上。一般TN面板機種,價格的差異大都因為尺寸大小,相同尺寸除非有3D或觸控功能,不然價差其實都不大,但對於螢幕價格較敏感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即使是相同尺寸的IPS或VA,價格還是有高低之分,至於今天的主角價差約7千,是差在那邊呢?就讓筆者稍微跟大家分析一下。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萬元以下的E-IPS機種,而市場銷售反應也算相當不錯,一樣是IPS為什麼PA246Q要價近2萬,這應該是讀者心中的問題,其實P-IPS與E-IPS在面板上的技術架構是一樣的。如果是一樣那麼為什麼E-IPS可以那麼便宜?最大差異在於顯色的彩色濾光片不同。
彩色濾光片位置是放在面板前方,當螢幕背光發亮後,光穿過面板與彩色濾光片到達人眼,所以簡單的說我們看到的顏色是彩色濾光片提供的,而顏色是否明亮鮮艷飽滿,就取決彩色濾光片的透光性、膜厚……等,所以即使一樣色彩鮮豔、可視角廣,但P-IPS的顯色能力能到達102% NTSC、98% Adobe RGB、100% sRGB這樣的標準,E-IPS則沒辦法如此,所以價格上自然會有一段差異。當然影響價格的問題其實還有很多,筆者只是列舉其中1項因素。
IPS經過技術改良,出現高價版與低價版的差異,隨著時間的進步VA面板當然也有這種情況。可視角、色彩這些曾經都是VA面板的缺點,之前韓系品牌也曾經出現過萬元以下的VA面板機種,不過這次BL2400PT使用的A-MVA是經過友達改良過後的版本,相較之前的問題,A-MVA在製程良率、亮度對比也都是有明顯的提升,雖然售價仍高於一般螢幕,但是一分錢一分貨的角度去看,就會覺得物有所值。
用途不同面板不同
TN面板雖然色彩、可視角較差,但還是有反應時間快的優點。筆者站在客觀立場,說完2台螢幕的優點後,還是稍微提一下各自的缺點,畢竟IPS與VA面版也並非完美無瑕。
色彩豐富、視角廣是IPS的強項,但因為液晶排列方式,除了上面說的透光性低,價格、反應時間也是一直需要克服的地方,所以在定位上偏向靜態使用。
VA面板的優點在對比度高、可視角與反應時間介於TN與IPS之間,但兩旁與中間會有一些色偏,不過對於黑色的表現能力,讓原生對比高於其他2種面板,所以廠商廣泛運用在需要生動畫面的液晶電視上。
所以電腦螢幕買非TN面板就一定好嗎?這個答案我們從畫面需要反應時間快的電競選手們來看,是否定的,應該是視自己的使用習慣來決定,像筆者這樣的文字工作者,上班打字下班後看看電影做為休閒,就較適合對比高的VA面板機種,IPS則留給需要顏色準確的工作者使用。
▲ 對於顏色要求的人,可以自己買校色器回來使用,不過校出來的顏色討不討喜就看個人了。
▲ 這2張圖可以看的出來,對比比較好的畫面,在暗處的部分可以看的比較清楚。
<後面還有:近期未來趨勢>
近期未來趨勢
根據廠商各自表示,華碩這次推出ProArt專業系列,是針對美工輸出或是影像專業的工作者所設計,通常高階螢幕市場的代表品牌都是EIZO、 Mitsubishi,華碩希望也能提供這些需要專業螢幕的使用者,相較國外品牌一個價低質優的選擇,至於下一個會推出受注目的螢幕產品是大尺寸3D,先前的VG 236H上市後獲得相當不錯的成績,而3D市場逐漸蓬勃的情況下,27吋3D螢幕,會是下一個重點產品。
BenQ方面的未來計劃會是大尺寸VA面板機種,因為製造技術的進步,改良過後的設計與早期的VA機種相比,第三代AMVA面板的成本降低但品質卻更好,所以27吋VA面板螢幕會是接下來要推出的產品,可能上市的時間會在今年第三季左右。
OSD介面細部功能
BenQ BL2400PT
▲ BL2400PT的OSD功能鍵在螢幕的下方,按鍵標示較不清楚,使用上有些不便。
▲ 開啟ECO感應器,螢幕就會感應使用者是否坐在螢幕的前方。
▲ 人體工學選單中,可以選擇視力保護功能,時間到就會跳出提醒的字樣。
▲ 在使用者模式下,只有三色可以調整,想要更進一步,只能進工程模式了。
Asus PA246Q
▲ OSD選單內,比一般機種多了一項Adobe RGB模式。
▲ PA246Q不是華碩第一款有PIP功能的螢幕,子母畫面相當實用,但不能快速切換是缺點。
▲ QuickFit功能,共有7種尺規供使用者比對,這是其中一種。
▲ 對筆者來說拿可6軸調色的螢幕,只用來上網和打字,實在有一點浪費。
<後面還有:螢幕外觀重點比較>
螢幕外觀重點比較
最高長度
▲ 左(BenQ BL2400PT)右(Asus PA246Q)
側邊厚度
▲ 左(BenQ BL2400PT)右(Asus PA246Q)
可伸縮範圍
▲ 左(BenQ BL2400PT)右(Asus PA246Q)
可調整仰角範圍
▲ 左(BenQ BL2400PT)右(Asus PA246Q)
輸入介面
▲ 左(BenQ BL2400PT)右(Asus PA246Q)
電源
▲ 左(BenQ BL2400PT)右(Asus PA246Q)
螢幕畫面截圖
Tips: 讀者在觀看本頁內容前,先說明一件事。顏色準不準,筆者不敢說自己絕對專業,所以圖說內容,是筆者依自己的眼睛與喜好來判斷,另外因為讀者看到的圖片,是先用相機拍攝後的內容,顏色上已經跟真正的螢幕畫面有落差,所以僅供搭配圖說參考用,建議還是到電腦賣場觀看實機畫面比較準確。
色階、灰階、全黑
▲ BenQ BL2400PT
▲ Asus PA246Q
從色階來看BL2400PT較為飽滿討喜,不過在色彩層次上PA246Q較佳,因為左下角的部分BL2400PT能看到的顏色較少。
▲ BenQ BL2400PT
▲ Asus PA246Q
灰階的部分,照道理說有10bit的PA246Q應該會比8bit的BL2400PT來的好,不過筆者的測試軟體只能秀出256灰階,所以看不太出來2者的差異。
▲ BenQ BL2400PT
▲ Asus PA246Q
在暗房中,P-IPS的PA246Q跟之前的IPS機種已經有相當的進步,不過在全黑的畫面純度上,BL2400PT確實是好一點。
三原色
▲ BenQ BL2400PT
▲ Asus PA246Q
這幾張圖都是Windows 7內的預設桌布,在陰暗處BL2400PT對比較明顯,但綠色偏油成塊,草無法看出一根根的感覺,PA246Q畫面較細緻。
▲ BenQ BL2400PT
▲ Asus PA246Q
網路上有很多討論串,說PA246Q顏色偏紅,但筆者手邊並沒有色卡這類比對工具,說明真正的紅色是什麼,所以BL2400PT與PA246Q誰的紅討喜,就看個人喜好了。
▲ BenQ BL2400PT
▲ Asus PA246Q
因為翻拍的緣故,所以BL2400PT在左上角的漸層出現紋路的問題,實際螢幕上是沒有的,不過在實際畫面上,PA246Q的藍色層次比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