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攻晨昏攝影的 丁健民 ,透過與各地前輩的請益學習,以及跟親朋好友的鑽研分享,這幾年累積了不少使用 黑卡 的經驗。他致力於追求畫面上的每一處細節,希望可以將眼前所見的美景,真實呈現在每位觀者面前,因此除了精進搖 黑卡 的技術,在後製疊圖的部分也下了不少功夫。

易犯的黑卡使用錯誤

以拍攝黃昏來說,從有太陽到沒太陽,再到色溫、夜景出現,不同情況需要裝減光鏡與否,還有不同倍率減光鏡使用時機上的差異,或是在海邊在山上、有雲海沒雲海,刷黑卡的狀況也都不一樣。例如拍101這種城市夜景,在天空藍色溫慢慢消退、地景燈光漸盛之際,我就會由上往下把黑卡慢慢刷下來,而不是由下往上,但很多人還是蓋一半在那邊搖,可能地景有開燈的地方就爆了,而高空已經快要沒有色溫的區域就會變得很黑,所以搖黑卡的方式需要針對不同時間和地點去做改變。

 

比較特殊、具有挑戰性的拍點

一般來說,海邊是比較理想的拍攝環境,它有一條很明顯的地平線,方便你去藏卡線,相對比較困難的就是高山的地方,像潭腰或五分山,山巒起起伏伏,照平常的方式搖黑卡就會看到山黑一半。這個時候我會配合狹縫黑卡去做處理,或是多次的去刷黑卡,再配合後製疊圖避免這個情形發生。

黑卡之所以有不同的刷法其實都是因地制宜的關係,而我到不同的地方取景會碰到不同的前輩,他們在那邊拍這麼久了,無疑都是箇中翹楚,自然會有因應該處地形地貌的搖黑卡方式,多跟他們請教就會學到不同的處理方法。


▲搖黑卡的方式會針對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改變,但概念仍是相通的。

 

有關狹縫黑卡

狹縫黑卡的概念就跟相機上的快門簾是類似的,黑卡上的這條縫可以針對畫面上高光低光不同區域,隨著移動的快慢來做曝光時間長短的控制。它可以處理的狀況很多,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大湖公園,在拍攝日出的時候為了不讓拱橋的部分變成剪影,就可以用黑卡上的這條縫,先在橋身和橋的倒影那塊區域上下來回,讓這個區域多曝光一點,最後由下往上抽起來,就可以讓拱橋和背後山脈都呈現出細節。


▲製作狹縫黑卡要選用塑膠材質才不會有毛邊,不然縮光圈拍攝時會在畫面上拉出一條一條的線。


▲上圖:沒搖黑卡;下圖:使用狹縫黑卡。配合狹縫黑卡拍攝的大湖公園,拱橋不會變成剪影,細節依然可見。

 

後製疊圖的處理方式

後製對我來說不是為了無中生有,最主要的宗旨是希望我的作品可以更貼近現場看到的狀況,把細節層次處理的更豐富、更完美,並帶有個人風格,這才是我後製的主要目的。有些人會排斥後製,一來可能是因為部分比賽禁止後製,或是覺得一曝完成才叫真實,但我覺得要考量的是後製這個做法的意義是什麼,而我後製只是為了要讓照片更貼近現場狀況,讓不在現場的人也可以透過照片看見我眼前的美好風景。


▲在不同的攝點與其他玩家交流分享,也有助於黑卡技術的精進。

 

雙黑卡

除了狹縫黑卡,丁健民也跟編輯分享了雙黑卡的拍攝方式。雙黑卡其實是一種修飾的手法,當畫面下方是湖面或水面這種容易高光過曝的場景,可以再用第二張黑卡由下往上遮住這塊區域,讓它少吃點光來呈現更多細節。其他像是在不厭亭拍芒花,或是去六十石山拍金針花,凡是畫面下方有會反光容易導致過曝的景物,都是雙黑卡可以運用的範例。


▲雙黑卡的使用情境。


▲藉由雙黑卡的手法,讓金針花減少曝光呈現較多細節。

 

延伸閱讀

higrace現身說法:黑卡 拍攝技巧一點通!

風景攝影 的得力助手 黑卡 自製DIY

花式黑卡組合包 輕鬆拍出奇幻散景

用自製花式黑卡,拍出不一樣的 聖誕節 散景照片

丁健民

網路暱稱霞客丁、半調子,接觸單眼至今大約五年的菜鳥,平日喜好觀察氣象,攝影類別以晨昏夜景為主,希望透過不斷的衝景拍攝來精進觀察與構圖的能力,將所見景致用自己的詮釋與大家分享!

霞客 丁's flickr

 

本文同步刊載於 DIGIPHOTO NO.58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