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我懶惰成性,面對南部炙熱的氣候,說真的,不管做什麼,都讓人覺得渾身不舒服。相較之下,意興闌珊地窩在書局,泡上一整個下午,應該就是我最常做的消遣,記得三年前的夏天,我就是這樣,認識了攝影師市橋織江。Gift是2009年市橋的第一本攝影集,但其實市橋早在2001年時,就已經是活躍於日本雜誌及廣告界的知名獨立攝影師。

我與Petax 67 II的邂逅

台灣書局可見到的市橋寫真書大概有三本,除了「Gift」,還有「パパイヤと海の夏」以及「Paris」,這些寫真書裡都不難發現,市橋利用中片幅相機的細膩感,拍出獨有的單純,那淡藍色的色調,透出足以安撫人心的寧靜與安詳。過去小百從來不研究器材的,但就在這之後,小百開始對中片幅相機著迷。

中片幅的規格從6×4.5cm、6×6cm、6×7cm、6×8cm、6×9cm到全景(Panorama),在日本使用120底片拍攝的攝影師眾多,如佐內正史Pentax 67,川內倫子Rolleiflex 3.5,市橋織江Mamiya RZ67,中川正子Hasselblad。就算在數位當道的這個時代,都還有濱田英明、長能豐一和清島新……等台灣常見的Pentax 67愛好者,可見中片幅相機仍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Pentax 67II的相機特點

小百在眾多中判機中,選擇Pentax 67II,主要是因為我以拍攝人像為主,所以做了一些取捨,而不是追隨市橋織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Pentax 67II有哪些特點。其實一開始鎖定的是Rolleiflex的雙反相機(TLR, Twin-Lens Reflex),TLR本身相機的質感很好外,吸引我的就是那腰平特有的拍照方式,帶著雙反相機,感覺魅力值,立刻增加百分之兩百,隨意拿起來裝模作樣一下,總是能吸引旁(ㄋㄩˇ)觀(ㄏㄞˊ)者(ㄇㄣ˙)的目光。

但實際試拍後發現,我在腰平取景構圖上其實有很大的障礙,尤其是在習慣SLR之後,對於腰平上下正確,左右卻顛倒的特殊方向感,有點摸不著頭緒,再者大部分的TLR都是沒有測光表,稀有之測光表版本,價錢可想而知(TLR經典機種,價錢大都仍居高不下),而價錢也是壓倒小百捨棄Rolleiflex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Pentax 67系列的第一印象,身為風景以及鐵道銘機,除了大、就是重,真的不誇張,67加上鏡頭(105/F2.4)與取景器,總重量為2400克,而我的67II雖然比較輕,對人像手持比較好拍攝,但其實也不輕,鏡頭加上取景器共2250克,有重坦克的美名並非空穴來風。

再來就是那強而有力的快門震動感,這種爽度,絕不是DSLR以及一般35mm底片相機,可以隨意拿來相提並論的,但重重的「Pa、Pa」兩聲,加上超乎想像的重量,其實也有手震的隱憂。雖然在後續的版本都有反光鏡預升的功能,能減少快門釋放時,反光鏡翻動所產生的震動,但預升後,觀景窗也跟著無法觀看,對於手持,非利用腳架的拍攝者來說,根本沒有幫助,種種的因素讓Pentax 67系列在低光源以及安全快門之下的失敗率,就變得高出許多,這也是Pentax 67II在拍攝人像上最需要留意的問題。

小百在選擇底片時,會盡量挑選感光度ISO比較高的,不是因為拍攝環境昏暗所以需要高iso,而是小百對於手動對焦有些恐((眼力隨著年紀增長急速衰退中),不敢使用大光圈拍攝,因此需要高感光度的底片,來補償快門級數。

▲120底片與一般常用的135,大小上有著明顯差異。

67相機的底片面積是 55 x 70 mm(對角線長度約 89mm),而一般常見的135底片實際面積則是 24 x 36 mm(對角線長度為43.2 mm)。這代表什麼呢?明眼人應該一看就懂,67的片幅整整大了135一倍,也就是過去APS-C的玩家為了解放鏡頭,朝思暮想的全片幅相機,在67相機上正好相反,對APS-C的玩家來說,想要一支50mm標準鏡頭,就必須選擇35mm,但對67相機來說,則是需要找105mm這個焦段,當然光圈也一樣f2.4就相當於f1.2。

這說明一個很誇張的事實,數位所發展APS-C的感光元件,與全片幅相機相差約1.5或1.6倍,大家追求的全幅相機規格,僅是仿造135底片的大小,聽完之後是不是倒吸一口氣?原來67實際片幅,比數位全幅相機大上一倍,可見67的潔淨度以及細膩性有多麼高。

▲Pentax 67II儼然是135DSL的放大版。

▲SMC TAKUMAR 105mm/f2.4。TAKUMAR系列有著不輸哈蘇的解析力,只是雖然105/2.4擁有Pentax強大的SMC鍍膜,但發色及抗耀光性似乎讓老玩家失望,不過仔細想想,對一支150美金上下的鏡頭來說,跟同樣是120的哈蘇鏡頭,這真是親民許多,再者清淡的發色以及逆光下的光斑效果,不是正好正中小百下懷嗎~

外觀及操作介面,擁有豐富的電子系統,也是我選擇67II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當年紀過了18歲之後,已經開始沒辦法同時思考兩個以上的問題時,就必須仰賴可信度較高的系統來協助拍攝。

▲測光、光圈先決、曝光補償、重曝,除了自動對焦之外,Pentax67II應有盡有。

1969年開始生產的Pentax 67大概有幾個版本,被稱為第一代的Asahi Pentax 6×7,1976年後的版本有加入反光鏡預升功能(簡稱MLU版)。1989之後改名為Pentax 67並做了一些升級,最顯著的改變就是快門由機械式轉變為電子式,雖然這有助於提高曝光的精準度,但也代表著開始需要安裝電池,因此也讓當時廣大的天文迷所詬病(天文攝影需要長時間地釋放快門)。

1998推出的Pentax 67II又重新設計,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擁有自動曝光以及點測光、矩陣測光、曝光補償的新式AE測光頭,外觀上也重新設計,右手的握把,變的更容易手持以及使用蓄電力更強大CR123A鋰電池,另外還增加非依賴電池的模式,滿足天文攝影迷,一直維持到2009年停產,不同版本的差異也反應在價格上,二手的Pentax 67大概在一萬以內, 67II則是在4萬上下,所以當時在選擇67II時,也是經歷過一番折磨。

Pentax 67II實際拍攝下來,真的令人相當滿意,超細膩的畫面、高銳利度的表現,如果你能克服重量問題,120真的非常值得帶出門,而且不會讓你失望。

▲Pentax 67II測光頭是可以拆換的,如果你不喜歡功能強大的AE,也可以換成一般五棱鏡,或是購買腰平觀景器。

▲新式的AE測光頭,讓Pentax 67II操作的便利性增加不少

▲如果你想體驗腰平,其實可以將AE測光頭拆除試看看。

▲就算是Canon & Nikon各霸一方的當今,Pentax還是擁有許多死忠的親衛隊。


▲Pentax67不管過程中做了什麼改變,本質與內涵還是維持30年不變的經典。

▲67II在裝設底片上,其實沒有135DSL來的便捷,小百在練習了很多次之後,還是老是裝不好,一不小心,前面幾張就會有漏光的問題發生。


▲67II底片安裝示範影片。

 

小百的使用心得

其實小百並沒有把Pentax67II拿來頻繁地使用,除了每次背出門,就像在舉啞鈴練身體一樣累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拍攝成本太高,120一捲僅能拍攝10張 (135是36 or 24張),一般店家沖掃120大約需要200塊錢,如果再加上120底片本身(Fuji PRO 400H,一捲210),隨意算一算「啪」、「啪」兩下,就是一個大雞腿便當,真是心痛。所以用Pentax67II拍照,除了真的要很有愛外,口袋的深度也是要仔細衡量過才行。台灣沖洗底片的價錢其實算很友善,一般135在台灣是120台幣,美國約是20美元左右,法國約是15歐元,日本約1500日圓,但相較於所得來說,要燒底片還真的須要有很大的決心。

在這時代裡,對於還會用底片,並且願意用中片幅相機來拍照的人來說,應該是有很大的意念在,甚至是某種程度的偏激(怨念)。在我自己接觸之後,以及看過一些前輩才明白,這些人對攝影的執著,已經超乎一般人想像,他們甚至堅持要自己手沖,自己放相、掃底,外人很難瞭解當中的樂趣如何。但對他們來說,這才是攝影,因為他們從沒放棄用這種最原始以及高拍攝成本的方法,來拍攝他們所珍惜的事物,過程中他們用心思考、並且放入生活、靈魂和理念。相較於大多數使用數位任意釋放快門的人們來說,這才是真正的攝影魂阿~因此近代120底片被賦予的意義,跟過去已經不相同了,對他們來說是對於整個攝影觀念上,有著不同層級的差別。

過去,小百也一度認為擁有中片幅相機,就能拍出跟市橋織江一樣優美寂靜的照片,但隨著對影像的明白,才瞭解其中的意義。中片幅相機最大的意義不是在成像上的提升,而是幾近正方形的空間構成之中,攝影者如何賦予影像意義。其實我也明白,就算市橋老師將他的Mamiya RZ67送我,幫我裝好底片,幫我調整好光圈、快門,並且在我拍攝完之後,還能親手幫我沖洗底片、放相、掃描,我也成為不了市橋織江。在市橋織江在充滿細膩與透明的畫面裡,表現了生活中所呈現的平凡感動,世界是這樣理所當然的美好,反過來看我們自己,是否已經錯過了什麼。

 

延伸閱讀

小百 外拍 心得分享:哪款 底片 拍攝 人像 最合適?(上集)

小百 × Fujifilm FinePix X100 人像攝影 實拍測試

小百 婚禮紀錄 心得分享

小百 的 逆光 人像外拍技巧

小百

正因人擁有靈魂,所以人像攝影更需要一份情感。

看更多文章
小 百 軽 人 像 写 真 
小百 軽 人像写真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