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拍照時間的累積,除了有幸讓前輩指點,與同好互相交流之外,也會遇上正準備要接觸攝影的朋友,向阿泰請教攝影技巧或是器材選擇建議等等;關於這方面,阿泰不敢說要指導他人,我就自己遇到的狀況與心得,分享給大家。
「攝影是攝影者對美學與意念的一種表現。」
阿泰並非要每個熱愛攝影的朋友都將這句話奉為圭臬,對於準備接觸這領域的朋友,阿泰只希望朋友們好好思考這句話。
▲ 攝影,並不需要一開始就去拚這樣的配備。
上方照片的大砲鏡頭,如果沒有看錯應該是 Canon EF 600mm F4.0 L IS USM,其重量就有5.3kg;當然,眼前這鏡頭已經有出二代鏡,可重量也達3.92kg,加上機身、腳架與其它配備,重量還是接近10kg。
阿泰提這個做甚麼?很簡單,這應該是目前量產攝影器材裡面,最好入手也是最重量級的配備,如果有朋友矢志於野鳥攝影(阿泰就是),這套會是你最終極的配備。其價格大約會跟一台新的國產車差不多。準備要跳進這個深坑嗎?除了存錢,還得練好身體唷。
朋友會說,我拿起相機不過是想要拍到好~的照片,去拚那一套做甚麼?好的!那麼這話得反過來問:朋友您自認為好~的照片,怎麼定義?美感因人而異,每個人覺得好、美的照片不盡相同,如果真要拍出每個人都認為好~的照片,那並不容易。
說到此,我們還是回歸到一句老話:「你是為了甚麼而拿起相機拍照?」
這個動念會影響每個攝影創作人的表現風格。說的深入一些,每個攝影人的作品,多少反映出他眼中(心中)的世界觀,基本上,怎樣的人就會拍出怎樣的作品。
嗯~寫到此好像是嚴肅了?我們放輕鬆吧!攝影是件輕鬆的事情,如同這網站的抬頭「用鏡頭享受生命」,能夠輕鬆自在的拍照,是一件令人愉快與稱羨的事。
▲ 與朋友相聚的場合,也可以輕鬆自在的享受攝影。
然而,令人弔詭的是:「別人拍的照片似乎就是比自己拍的照片多了點味道。」相信不少剛接觸攝影的朋友們,常常會遇上這樣的狀況;而如斯情況會導致更多的朋友陷入攝影迷思,懷疑自己的機身不夠好、懷疑鏡頭不夠好、懷疑技術不夠好、懷疑後製技術不好...等等。
換個角度想,假設今天手上的相機與配備都已經是封頂了,所有的攝影技巧也都變成攝影本能的時候,就一定能夠拍出好~的照片嗎?(阿泰曾見過拿Pentax 645D中片幅拍的作品卻奇慘無比)我想,這答案已在各位朋友的心中。
所以,器材並非絕對。
有能力攻頂並不是不好,而是很容易變成器材控,其結果不是在攝影的場合比配備(你們到底是來照相還是炫富的?),不然就是比廠牌(你是該廠牌代言人嗎?),這些都違背了原本攝影的意義。
▲ 每天經過的天橋,也可以拍到車流光。
攝影的意義是甚麼?
這個剛剛有提過了,請朋友們捫心自問,自己是為了怎麼樣的動機或目的而開始攝影?我身邊的攝影友人,有人為了拍美妹,有人為了記錄自己孩子的成長,有人上山下海追大景,這都是很好的目標。而上述的美妹、記錄成長、追大景說穿了都是表象,背地裡隱藏的意念才是真正影響每個攝影人與作品的原點。
▲ 與追大景的攝影人幾乎同等狂熱的是拍鳥人。
剛接觸攝影的時候,比較容易漫無目的地拍照;上下班路上拍、吃飯拍、辦公室偷拍(請勿變成痴漢),有時候望著電腦螢幕也拍。阿泰覺得,這樣看似漫無目的的胡亂拍,反而是培養與訓練自己觀察力與美感的好時機。
由於沒有任何預設定目標,也沒有特定的攝影議題在進行,這樣時期所得到的照片(作品)反而很容易反映出自己的心眼所看到的世界。接續前面的問題,接著再想想,你已經開始拍照了,那麼...
你想透過照片傳達甚麼意念?
有的朋友回答阿泰這問題,答案也異常有趣:「我只不過是隨便拍,那有甚麼意念要傳達?你只要告訴我怎樣拍出好照片就行了。」老實說,我聽到這種答案的時候會有種想拿起他的相機往他腦袋砸下去的衝動。不過,我並不是攝影老師,我只是單純分享我所經歷的攝影經驗與心得,卻常被誤認為我分享心得的時候有「蓋招」。
▲ 這種閃光照片,除了耐心,別無他法。
像是上面這張照片,有個片段是這樣:(我在facebook上曾經寫過)
幾個不算熟悉的攝影友問我,要怎麼樣才能拍到這樣的畫面?
泰:恩~請你務必前往有貓的地方,然後靜靜等待。
友:就醬?
泰:對啊!
友:一定會拍到嗎?
泰:不一定,槓龜率約98%
友:啥!?那你怎麼拍的到?
泰:我就慢慢等,仔細觀察啊。
友:...不說就算了,還這樣。
↑↑↑↑↑↑↑↑↑
我相信常在淡水拍貓的朋友們,都是用等待美好貓事發生的心緒,而拍下一張張美麗的畫面。這並非因為「我是阿泰」,去每個貓點、鳥點都能夠拍得盡興;幾次的滿載而歸往往背後有約五倍,甚至五十倍的槓龜率,而那些槓龜的狀況,並不會被看見。
我相信不少攝影相關文章都寫過,耐心是攝影的核心條件之一,這個條件幾乎適用所有的攝影範疇(即時新聞搶拍的就不適用)。
寫到此,我們往回推一點。阿泰相信不少攝影人在開始攝影一段時日之後,一定會被身邊的親朋好友問過「我想買相機學照相,你覺得買哪一台最好?」這種問題。
通常阿泰遇上這問題的時候,都會回問:「你想拍甚麼?」然後最常得到的答案又會是類似前面說的:「我只不過想學照相,那有甚麼想拍的?你只要告訴我哪一台最好就行了。」說得好!所以我就會推薦機皇外加大三元與外閃,不然就是中片幅哈蘇機,財力雄厚者我會建議他號稱發霉玉的八枚玉鏡頭也收個幾顆。
咳~誠心建議朋友們,要先找出自己有興趣的攝影範疇,這樣再來挑選硬體會比較容易;DSLR(數位單眼相機)並非唯一出路,阿泰就知道一位愛貓也拍貓的攝影人,他拍的照片很有其個人特色與味道,他用的工具僅是手機或消費型數位相機。
▲ 就像貓一樣,不同花色各有其特色,不同型態的相機也各有所長。
(後面阿泰要告訴大家,看到好作品的時候,該怎麼做?)
再來遇上的狀況,就更不知道要怎麼解釋了。朋友們,買相機是沒有附贈技術的,請務必認清這樣的事實。前面文章阿泰提過「曾見過拿Pentax 645D中片幅拍的作品卻奇慘無比」這回事,以攝影來說,正常的比較與認知都是感光元件的片幅越大,其畫質(不是畫素)會越好。
可是,要拍出好照片在事實上是與硬體沒有絕對關聯的。阿泰舉這樣的例子或許有點奇怪,那麼我們換一個方式講,以135相機來說(目前的相機多為135相機規格)如果在攝影技術與攝影美感方面沒有進步的話,用手機、消費型數位相機、類單眼相機、輕單眼相機、數位單眼相機、底片機等等拍出來的作品,並不會有多大的差異;重要的控光技巧與美感呈現如果沒有進步,高階相機呈現的作品並不會讓結果更好,有時候甚至會更糟糕,讓人有著「殺雞用了牛刀還殺不好」的失落感。
去年阿泰入手一台二手旗艦級相機的時候,也經歷過一段時間去摸索才運用的比較順手,而這段期間的作品是挺糟糕的。由此可見,手上的設備並不會決定照片(影像)的美感呈現,重要的還是攝影者自身的美感素養。
▲ 不同的環境與範疇,就會有不同的攝影技法。
目前的數位相機產業,幾乎每一到二年就會有一至數款各類型數位相機問世,而不管產品如何進步,攝影的基本概念都不會改變;所以,拜託想接觸攝影的朋友們,請先搞清楚快門、光圈、曝光、ISO 等等的意思,以及其相互間的影響,現在新款相機的自動功能越來越人性化,但是這方面的基本知識,請一定要知道。
然而,很有趣的是,也很容易遇到朋友們這樣問:「你某張照片的光圈、快門怎麼設定?」或者在攝影現場:「你告訴我要拍這邊,要怎麼拍?」這樣是讓我啼笑皆非的狀況,而通常我的回答都會是:「用相機拍,記得開電源與按快門。」
▲ 攝影最重要的,不是器材,是觀景窗後面的那顆腦袋。
上方照片的這句老掉牙的話,令我搞不清楚某些人是怎麼回事?怎麼說?阿泰相信每個攝影人都應該會知道這句話以及其含意,可是,很有趣的就是不少攝影人完全不思考的無的放矢...我是說猛按快門,雖然說這在影像數位時代開始之後,已經成為大家的一種習慣,但是你不是想要好~的照片嗎?難道這樣就可以拍到好~的照片嗎?
阿泰以前在清晨拍荷花的時候,一到荷花池邊,通常不會看到花就拼命猛拍,而是用一點時間在池邊繞繞,觀察一下有那幾朵花可以拍得好?有哪幾朵花要多等待一下?有哪個位置的花需要等待陽光的角度?多多觀察與思考,比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與地點(拍荷花幾乎不可能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拍照)得到滿意的照片。
▲ 多看好作品,是培養美感的好方法。(阿泰並非說這張照片拍得很讚)
多看好作品,可以培養美感,像是世人推崇的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布列松等等。在此阿泰要強調一點,看這些大師的攝影集,麻煩照片的內容說明也要看(不是只看拍攝設定)唷。
此外,書局裡面展示的攝影作品書、各種攝影展、美術館的畫展、藝術擺設作品等等,都是很好的觀賞來源,甚至打開電視,請轉到國家地理雜誌頻道、探索頻道、旅遊生活頻道等,他們在介紹美麗風景或是動植物、食物特寫的時候,請注意畫面的比例與呈現手法,這也都是很好的作品。
欣賞之餘,還是希望朋友們多思考,見到作品(不管是不是知名大師作品)您可以批判,但請不要批評,請思考同樣的一個景或事或物,如果是自己來拍,會用怎麼樣的手法呈現?剛開始接觸攝影的朋友,模仿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模仿只是藉由別人的作品去讓自己練習並熟悉手上的工具和攝影技巧,並且培養美感以及構圖的能力,多多練習才能夠訓練好自身的攝影功力。
▲ 像這樣的畫面,左邊一點,右邊一點,前進或後退一點,感覺都不一樣。
見到好作品的時候,有二個方向可以走,一是拍得跟原本作品一樣,另一則是用自己的手法與不同的畫面去呈現一樣的意念。
不管哪個選擇,都是需要思考與練習才會達成。文前說到「買相機是沒有附贈技術的」,如果機皇、鏡皇入手馬上就成為大師,那麼滿街都是大師。
以阿泰個人所知,目前認識的大師級攝影人,手上的攝影器材大多不是頂級,有的還是用了十幾二十多年的器材,但是他們在生活中,依舊持續拍照,並且精進個人的攝影技法,對器材的掌握度、對環境的構圖力、對故事的呈現手法等等,依然不間斷的練習;除此之外,還盡可能地吸收新知、新的光影概念、新的攝影技巧,甚至不斷地從大環境中去挖掘新的攝影議題。朋友們請務必要知道,好的構圖與美感呈現,遠比好機身與鏡頭來的重要。
▲ 你從生活中,看到了甚麼?
「攝影是減法的藝術」這句話並非只用在拍完照片之後,後製裁圖的時候當原則;攝影作品本身即具有將眼前的景象「框出來用」的意涵,這方面與攝影者創作當下所關心的議題(或是想表達的意念)有著直接的關聯。
寫到此,又會有朋友說:「我不過是想拍拍照,在網路上分享而已,是要甚麼意涵啊?照相有需要那麼累嗎?」當然,單純享受攝影帶來的樂趣,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隨興拍照,快樂分享似乎是不少朋友繼續拍下去的主要動力。阿泰文章所說的,朋友們當不當一回事,都沒關係,重要的是享受攝影的樂趣(那麼,是誰一開始說想要學攝影的?想要問買哪台相機比較好的?)。
▲ 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所以,不管哪種相機,能拍出好照片的相機就是好相機。
甚麼是好照片?
這個定義並不好下。通常被公認的好照片往往不一定異常綺麗,而是構圖與意念的呈現非常優異。朋友們要如何針對這方面做練習?很簡單,請你去找(不管是網路、雜誌、攝影集)你認為好、普通、不好的三大類照片,將這些照片拿來看是只有自己還是與同好一同討論,你認為的好、普通、不好是差異在哪?
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朋友們認為好的照片是那些點打動了你的心?認為不好的照片,是那些點認為不好?普通的照片,又是普通在哪?相信經過幾次的自我檢視或是與同好討論之後,攝影眼會有相當程度的提升。(請注意,提出好與不好並不是要批評作品喔,是批判)
▲ 美麗的畫面,是不少攝影人極力追求的畫面。
文前提到『美感因人而異,每個人覺得好、美的照片不盡相同』。
以阿泰個人來說,照片除了美之外,還要能夠說故事,當然這樣的境界我也是努力的想要達成,只是還需要相當多的歷練與練習。因此,阿泰也希望朋友們,在拍照之前稍微思考一下,想要用怎麼樣的攝影手法去呈現畫面,經過思考的照片就會與自己以前拍的照片不一樣。
▲ 這...並不是很好的示範。(貓自己來蹭我)
啊!有個重點忘記說,不是攝影技巧,而是相機的說明書。朋友們如果已經入手相機(不論哪一類),拜託請一定要先將說明書看過。
看不懂?那是很正常的狀況,市售相機的說明書(也是不管哪一類),以攝影新手來說,基本上就跟天書一樣。為何要看?
請依照說明書的內容,將你手上的相機摸熟吧!
其他的攝影大師我不清楚,就阿泰自己來說,通常我熟悉的相機介面,肯定是自己正在使用或是過去曾經擁有過的機身,就算是同一廠牌的介面也不盡相同,相機的功能切換,有的在轉盤上、有的在螢幕選單裡、更有的是在按鈕上;曾遇過不少次攝影同好將相機直接丟到我手上,然後說「阿泰,你剛剛說的功能在那裡?你可以幫我調嗎?」我這,這是誰的相機啊?好,幾經摸索,我調出來了,於是我「又」學到一台相機的介面。這下變成相機操作教學,阿泰是學生。
相機的說明書,都要等到自己摸索一陣子之後,再回頭去翻,才會看懂。而這段時間的摸索、熟悉介面是非常重要的,試問,您如果不了解您手上相機的特性,是要怎麼發揮他最強能力?
▲ 攝影很重要的功能之一,留住值得紀念的一瞬。
寫到此,請別忽略攝影(照相)的基本功能,留住那一剎那。
阿泰身邊的朋友,且不論是哪種身分,也不管是否有拿起相機照相的人,心中都有一(多)幅永恆、有意義的畫面;如果能夠藉由自己的手、藉由自己的相機去達成,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而達成這樣的事情,與攝影硬體無關,卻與您的攝影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 貓咪跑車即將起跑。
最後要提的是後製。
有的朋友視影像後製為毒蛇猛獸,也有的朋友很愛用後製去調整(或說創作)出自己想要的畫面,這些都是每個人的手法,沒有誰對誰錯;就個人來說,我都說我「不太後製」,嚴格說就是有後製,而本人多是縮小→ 調色偏 → 銳化 → 存檔 → 分享;盡量以拍照當下的所見的狀態,分享給大家。所以,後製與否,都是個人抉擇。但請有個原則:請給觀賞者一個合乎視覺的照片。
▲ 哎呀!翻貓了!
合成,也是後製的一種;大多數的合成照片多是為了趣味,這無可厚非。只是請朋友們不要拿合成(消去照片當中的物件也是一種合成)的照片去參展、參賽(合成組除外),那樣做是很不道德的。
▲ 超可愛立體貓咖啡奶泡。(此照片已經充分授權給“貓.旅行咖啡輕食館”)
其實,如果只是單純喜愛在網路上即時分享生活照片,請用智慧型手機去拍就好,再利用適當的手機應用軟體去後製就可以輕鬆在網路上分享。近日來,還有相機規格本身即有WiFi功能,對於熱愛分享優質照片的族群,無疑不是個花錢的坑啊!
寫到此,整篇文章圍繞的中心點很簡單,「你是為了甚麼而拿起相機拍照?」其動機只有自己清楚,接著才是因應著攝影範疇去挑選經濟能力所及的相機與附件。
就攝影動機而言,有的朋友觀察到環境的變化,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大家看見這樣的變化;有的朋友想透過作品讓大家知道環境的美(上山下海追大景),藉此宣導環保的重要;有的朋友透過作品,去表現他當下的感覺、心情...等等,這都是很棒的動念。
如果朋友們只想炫耀自己手上的配備,或是在網路上炫技贏得無數個讚(我相信有人是這樣的),這些炫耀、炫技的動作,很有可能是你拿起相機拍照與分享的真正動念;關於這個,也沒有所謂對錯,都是個人的行為。
感謝賞文!
延伸閱讀
攝影創作解密(上篇)
十句必讀的 街頭攝影 名言
《鏡頭的角落》拍照修圖,錯了嗎?
《鏡頭的角落》每個攝影者的成長6步驟
旅行?還是拍照? 旅遊攝影 器材 與 拍攝建議
阿泰
我看到的世界,在觀景窗內;我的心跳聲,與快門聲同步;屏息以待,只為留下美好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