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導記者王歡】中國聯想集團進軍全球的步伐仍未停止。 《日本經濟新聞》10月29日報導稱,在個人電腦領域,聯想通過將美國IBM和日本NEC業務收歸旗下,坐上了全球第一的寶座,而下一個目標則對準了智能手機。聯想接連不斷的驚人舉動的背後,是其對美國戴爾等過去的高科技王者相繼隕落這一盛極必衰的怪圈的焦慮。

  NEC的誤判

“即使繼續談下去,也不會取得更大的進展”,7月上旬,NEC社長遠藤信博聽到了一個消息。持續了半年的談判就此無果而終。

  與NEC談判的對手正是聯想。自去年底起,圍繞手機終端業務整合問題,NEC幾乎每週都與聯想取得聯絡,並秘密地展開相關磋商。

正在對業務進行篩选和集中的NEC當初描繪了一張藍圖。那就是通過與聯想進行業務整合,將持續虧損的手機子公司從合併子公司中剝離,並在聯想的主導下重振經營。 2年前,NEC曾與聯想在個人電腦業務方面實現整合,並使該業務成功走上發展軌道。遠藤曾是無線通信工程師。 “即使失去經營權,也想繼續開發智能手機”曾是其一度的想法。

  然而,聯想卻遲遲沒有動作。遠藤回顧稱,“聯想與NEC在個人電腦業務領域仍然是重要的合作夥伴,這一點並未改變,雙方關係依然良好。但在推進手機業務整合談判時,卻存在一個雙方無論如何都難以妥協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什麼呢?雖然遠藤三緘其口,但相關人士表示,問題在於“如何處理NEC持有的專利。聯想希望全面獲得包括基站在內的NEC的通信技術,但NEC對此表示為難”。遠藤等NEC一方直到最後仍抱有期待,對聯想表示“無論如何都希望達成協議”,但聯想最終都沒有讓步。而NEC則被迫撤出了智能手機業務。

NEC是在什麼階段對聯想的行動和決策做出了誤判呢?

  “去尋找有潛力的收購對象”

原因之一,可以說是因為聯想以驚人的速度在智能手機領域擴大了影響力,並獲得了自信。在蘋果推出“iPhone”6年後,智能手機的主戰場正在從日美歐等發達國家轉移到中國等新興市場。

聯想首席執行官(CEO)楊元慶最近面對韓國三星電子和蘋果等領跑者先後發出了信心十足的表態。他表示在新興市場國家至關重要的是低價格產品和中端產品,而聯想在這兩種產品上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在中國大本營,聯想推出的“價格100美元”的低價格智能手機獲得熱賣,市場份額已經升至僅次於三星的第2位。不僅甩開了蘋果的追趕,而且領先優勢還在擴大。

觀察全球市場可以清楚地發現,聯想的發展勢頭強於NEC。聯想對收購NEC業務顯然並不迫切,但這並非是對併購戰略本身持消極態度。聯想北京總部每天都會傳出這樣的指示,“去尋找有潛力的收購對象”。

聯想曾在5年前的金融危機中出現銷售銳減。此後一度陷入虧損,甚至有一段時間被認為處於“破產邊緣”。但是隨後作為主力產品的個人電腦銷售等重新復蘇,2012財年(截至2013年3月),銷售額恢復至338億美元。截至2013年6月底,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餘額增至35.63億美元。而未使用的融資額度也達到5億美元。隨時都能動用的併購資金充裕,但聯想採取併購戰略的原因不僅在於此。

在飛速發展的全球信息技術產業(IT)領域,站在頂峰之時往往意味著走向下坡的開始。這個“全球第一”可能陷入的怪圈似乎也在向聯想逼近。而這或許正是楊元慶不斷採取行動的理由。

曾憑藉低價格戰略席捲全球的美國康柏電腦、利用按訂單生產與直接銷售這一“戴爾模式”成為時代寵兒的戴爾、以及吞併康柏的美國惠普(HP)。時至今日,眾多的企業都曾在作為IT產品主戰場的個人電腦全球供貨量方面佔據過首位,但所有這些公司都在數年後飽嚐了沒落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