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行動硬碟其實就跟隨身碟一樣,容量是越做越大,體積倒是越做越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負責保護好硬碟內的檔案,以及快速的讀取與寫入吧,以我個人的使用上來說就僅只是一個小工具,但是它重不重要呢?本人每天可都不帶NB去上班,倒是卻帶著2顆重要的行動硬碟在包包裡,一顆硬碟內放著家中重要的照片與影片,另一顆硬碟裡面放的是工作上的內容,小小體積真的是攜帶方便。
.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接觸到SONY最新在台灣市場推出的這顆HD-SL的行動硬碟,以SONY優良的設計來說,這顆行動硬碟裡必然有良好的設計DNA在裡面,極薄的尺寸方便攜帶,美型的外觀更顯主人的質感,強大的輔助軟體協助使用者方便使用;不多說,趕快去體驗了。
.

▲這款SONY HD-SL行動硬碟有兩款容量,分別是1TB及2TB,1TB容量的型號是HD-SL1,2TB容量的型號是HD-SL2,這是SONY原廠提供的試用品是容量1TB的HD-SL1。HD-SL1的外包裝是使用PET的透明包材做包裝,內含HD-SL1的規格特色包裝紙,可以很容易地從包裝外觀看見這個行動硬碟的外觀與規格。而且基於環保的重視,整個包材都是可以回收的。
.

▲這款SONY HD-SL1行動硬碟的特色是Compact Slim,也就是廠商強調的極薄與美型,包裝的正面印刷著主要的功能,包括雲端備份、Data Transfer Accelerator、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與Windows、Mac OS使用。
.

▲SONY HD-SL1行動硬碟包裝右側有2個面的透明包裝可以清楚看見裡面的行動硬碟,方面消費者熟悉產品。
.

▲在包裝的左側部分,SONY HD-SL1行動硬碟除了可以在PC上使用外還可以使用在藍光撥放器上使用,因為自家產品的關係,PalyStation3遊戲主機也可以使用;在軟體方面,官網上有提供適用HD-SL1的4款軟體,可以在Windows系統上來使用。
.
在包裝背面部分,則是在介紹HD-SL1的產品規格,這台試用的HD-SL1是今年6月製造的,產地則是中國;另外也有備份方式的解說。
.

▲SONY HD-SL1行動硬碟包裝底部也印刷著電器規格的資訊,額定電壓/額定輸入電流是DC 5V/0.9A。
.

▲SONY HD-SL1行動硬碟內所有零配件,包括行動硬碟本體、傳輸線、保固卡與說明書。
.
.

▲SONY HD-SL1行動硬碟外觀是以金屬鋁為主體,鋁有滿多材質上的優點,首先是散熱,金屬鋁的導熱效果好,在金屬導熱排行中僅只低於銀、銅、金,位於第4,但是前三位都有價格高與硬度低的金屬特性,在產品材質使用上就不太適合一般產品工業的外觀來使用了,相較於前三名的金屬,鋁的導熱性可以幫助內裝的高轉速硬碟將高熱給傳導出來,而且經過陽極處理之後,軟質的鋁外表就會強化,適合當作外觀的保護,雖然金屬鋁的單價還是是比塑膠材質來的高,但是它所表現出來的質感卻是塑膠遠遠所不及的。HD-SL1的主體以鋁為主體,外觀是先經過髮絲處理外觀後再使用陽極處理來上色,有黑色與金屬原色2種顏色可以選擇,前端與後端各使用塑膠來蓋住鋁的開孔,HD-SL1底端的塑膠蓋板是使用亮面處理的塑膠,黑色鏡面的質感跟金屬鋁質髮絲可以說相當速配,質感百分百,非常適合高度品質要求的商務人士與設計人員來使用。
.

▲SONY HD-SL1行動硬碟頂部的塑膠蓋板設計上是跟底部蓋板一樣使用鏡面處理,而且負責與外界連接的USB3.0連接器就在底部,規格上使用的是Micro-B的規格,主要是因為行動硬碟大部分都是薄型的設計,Micro-B的連接器除了本身就設計的較薄之外,也滿有強度的,所以普遍被各行動硬碟廠商來使用。而連接器旁邊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孔,不仔細看還不容易注意到它,下幾張照片才會看到它的現蹤。而行動硬碟正面中央放上了SONY的LOGO,但只是使用印刷,質感上有點小遺憾,其實想在金屬與上做一些與LOGO相關的加工,這部分的加工分用會滿高的,印刷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便宜的作法,但是印刷的耐磨程度是真的有限,大概用個不久,只要保存與使用一不小心就會刮傷LOGO的印刷。
.

▲SONY HD-SL1行動硬碟背面其實跟正面是相同的髮絲紋處理,不同的是背面貼了HD-SL1的標籤貼紙。
.

▲SONY HD-SL1行動硬碟背面的標籤貼紙印上了產品名稱、型號、製造年份、製造機號、各項認證、電壓電流與製造地。不得不說我拿到的試用行動硬碟後面的貼紙沒有貼水平,就貼的歪歪的,當然對SONY行動硬碟所想表現的質感打了個小問號。
.

▲雖然金屬鋁的結構強度很強,但是它的表面處理卻也很容易刮傷,所以在細部設計上,前蓋與底蓋的底部都設計了小凸點,讓行動硬碟放置在桌上時可以懸空,避免機身直接跟桌面做摩擦,在造型上是金屬鋁做了4個小凹槽,而前蓋與底蓋的凸點就會處於凹槽內,也可以當作組裝的定位。而金屬鋁的四個面也不是每個面都有髮絲紋處理,正面與背面是平面髮絲紋,但是左側與右側卻是光亮的弧面,並沒有拋髮絲,在外型設計上是有一點的巧思,側面反射桌面的效果因為平滑度很順所以反射清晰度滿高的。
.

▲SONY HD-SL1行動硬碟頂端的塑膠蓋板內有USB3.0 Micro-B連接器,而旁邊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圓孔。以細節來說,很抱歉連SONY做出的產品也出現了結合線,USB孔及旁邊的小圓孔因為亮面塑膠的關係造成結合線更為明顯,其實我想以SONY對品質的要求與龜毛應該可以更好的,在製作工藝上有滿多方法可以消除結合線,但是不曉得為何SONY沒有好好處理這部分。
.

▲我前面提到USB3.0孔旁邊的小孔就是顯示燈的位置,小小的圓孔在沒有插上電源時真的看不出來是做什麼的,插上電源後就會亮起 小小的藍色燈光,當有存取資料時就會出現藍燈閃爍。
.

▲SONY HD-SL1行動硬碟的規格表,比較重要的是使用2.5吋的硬碟,1TB的容量實際顯示大約只有930GB,在USB3.0狀態最高可以跑到5G,在USB2.0的狀態最高可以跑到480M,NTFS格式...
.

▲SONY HD-SL1行動硬碟的官方尺寸為81x12x118mm,實際量測為80.9x11.9x118.1mm,尺寸符合,而前蓋與底蓋下方的小凸點並沒有列在官方資料中,如果加上小凸點的話,高度會由12mm增加為13.3mm。
.

▲SONY HD-SL1行動硬碟官網的重量是190g,我實際量測出來的是179g,這11g的差距是滿多的,有想過是不是官方把傳輸線的重量也給加上去了,但是加上傳輸線的重量卻是203g,所以好像都對不攏,這部分希望官方能有所回應或更正了。
.

▲美型的SONY HD-SL1行動硬碟,黑色髮絲紋搭配鮮綠色的草皮搭背景,真的滿有質感的。
.

▲另一個視角的SONY HD-SL1行動硬碟。
.
.

▲SONY HD-SL1行動硬碟是採用NTFS的檔案格式,適合使用Windows的作業系統,再加上原廠建議可以搭配的4款軟體都只能使用Windows的系統,所我首先就使用Windows來做實際體驗。
.

▲在SONY官網上建議使用HD-SL1的建議軟體首先是Backup Manager2,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將PC端的資料備份;在即時備份部分,可以以屬性資料匣的方式,看是要以桌面、下載、圖片、音樂、文件、影片等各種形式來做勾選的備份。
.

▲以文件、圖片、音樂及影片的檔案類型做備份的方式。
.

▲雲端的備份,SONY HD-SL1可以使用Backup Manager2作雲端的備份,以Backup Manager2的設定來說必須開啟混合備份的功能,其實SONY的設定上主要還是以HD-SL1為儲存的設備端,但是如果PC端有資料更新,但是行動硬碟並沒有接上PC時,所有備份的資料就會上傳到設定好的雲端硬碟上,一旦行動硬碟接上PC之後,儲存在雲端的資料就會移動到行動硬碟上,雲端的資料也就會被自動刪除了。而雲端服務方面除了Dropbox的直接上傳與OneDriver的間接上傳方式之外,其餘的間接上傳方式都需要上網下載相對應的軟體而在系統端來做執行,設定好後這個雲端服務才會出現黑色實心可以選擇的模式。
.

▲經過我下載了Google Driver的程式且登入執行之後,Backup Manager2的雲端設定內也已經出現可以選擇的選項。
.

▲定時備份功能可以設定不同週期在固定的時間來做資料的備份。
.

▲一般設定的頁面。
.

▲刪除。
.

▲摘要頁面,Backup Manager2馬上顯示電腦的作業系統版本及相關資訊。
.

▲SONY建議使用的第二套軟體是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功用是將特別劃分出的硬碟磁區做密碼的保護,在這個軟體的安裝精靈第一步內可以選擇要安裝的語言,勾選以閱讀並接受使用條款後就可以到下一步。
.

▲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安裝精靈的第二步就是以調整撥動bar的方式來設定經密碼保護的磁區容量,左側的開放資料區就是沒有保護的區域,而右側的安全資料區就是要輸入正確密碼之後才會顯示出來的區域。
.

▲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安裝精靈的第三步是設定密碼的步驟,先選擇密碼編碼的方式,HD-SL1搭配這套軟體可以支援到 AES 256-bits 最高加密標準,然後keyin密碼提示資料,然後是輸入密碼及確認密碼的步驟。
.

▲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提出警告,如果忘記了密碼,那麼安全資料區內的資料將會被永遠上鎖,而且連原廠都無法解開,所以密碼及提示都要小心輸入,以免硬碟的容量會被永遠封印起來。
.

▲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安裝精靈的第四步會顯示出警告畫面,也就是開啟密碼保護的硬碟原始內容全部都會被消除,其實就是某種程度的格式化,所以有需要保存的內容就請先移到其他地方暫放吧。
.

▲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安裝完成。
.

▲安裝好了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之後,解鎖畫面跑到100%後就會出現回復正常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視窗。
.

▲SONY建議使用的第三套軟體是FAT32 Formatter,原廠出來的HD-SL1格式是NTFS的格式,Windows系統都可以使用,但是如果要用在PS3或Handycam等需要FAT32格式的設備就無法使用了。
.

▲開啟FAT32 Formatter軟體,會出現警告資訊,"被格式化的硬碟中所有的資料將被摧毀!"所以啟動這套軟體時要非常的小心呀;右側紫色線框的頁面是硬碟格式化完成的顯示。
.

▲SONY建議使用的第四套軟體是Data Transfer Accelerator,透過這套軟體可以加速檔案傳輸的速度,官網是說可以加速2倍資料的傳輸速度;這次我拿了兩台規格還不錯的NB來做了Data Transfer Accelerator的測試。這台是Lenovo Yoga 3 Pro-1370使用Windows 8.1的作業系統。
.

▲這台Yoga測試Data Transfer Accelerator的結果。
.

▲這台是HP EliteBook Folio-1040使用Windows 7的作業系統。
.

▲這台EliteBook測試Data Transfer Accelerator的結果。這次測試使用兩台NB,其實跟之前的測試一樣分別使用Picture與Movie分別來測試,同樣也是先測從HD複製檔案到PC,之後再反向從PC複製檔案到HD,測試數據僅只個人測試,參考一下。
.

▲在溫度的測試方面,我從PC端複製20G的資料傳輸到HD-SL1,整個傳輸時間大概是10分鐘左右,這顆行動硬碟從24度的室溫慢慢的增加溫度,等檔案傳輸完成後金屬鋁質的表面溫度也只有31.1度,溫度也只增加一點點。
.

▲這顆使用黑色髮絲紋的HD-SL1行動硬碟雖然有很高的質感,但是金屬髮絲紋的部份真的很容易受損,只有表面受損,對結構來說是一點都沒有影響;我在試用的期間已經滿小心的收納它了,也都沒有讓硬碟跟其他物品放在一起,但是還是有發現一些小傷痕出現,主要是傷痕出現在黑色髮絲紋上是特別的明顯,特別是表面的金屬被刮傷後出現金屬原色時,與黑色髮絲會有更大的對比色,以這個方式來說,金屬原色的HD-SL1雖然原色的髮絲紋沒有黑色髮絲紋來的明顯與高質感,但是金屬原色的髮絲紋受損時真的比較看不出來,真的是有一好沒兩好。但是老實說使用金屬材質真的很容易讓外觀受損耶,我們又不像可以在iPhone外加保護套來保護它的金屬背蓋,只是行動硬碟怎麼還需要加保護套呢?但是不保護,外觀常常會被刮傷,我看建議一下原廠送個保護的小套子好了,就當精品來使用它吧。
.
.

▲除了體驗黑色版本的HD-SL1之外,剛好又是用了銀色版本的HD-SL2;這是HD-SL2的透明彩盒包裝,大部份的標示都跟HD-SL1是一樣的,差異點只有在左上角的”2TB”與HD-SL2型號而已。
.

▲銀色版本的HD-SL2是以金屬原色的鋁質髮絲紋加上淺灰色的塑膠前後蓋所組成,在試用過黑色與銀色這兩個顏色之後,我覺得這兩款的加工流程應該是相同的,但是因為顏色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質感,黑色的髮絲紋看起來髮絲比較清楚而且銳利,層次感比較重,感覺比較有質感,銀色版本的髮絲紋比較“平靜”或者說是內斂吧,感覺髮絲的痕跡深度比較淺也比較柔和一點,
再加上印上白色的SONY Logo,白色與銀色的對比沒這麼強,所以銀色版本溫和多了。
.

▲前後蓋選用了淺灰色的塑膠材質,似乎想與金屬原色的髮絲紋做搭配,亮面的表面處理跟金屬材質搭配其實也滿好看的。
.

▲HD-SL2的前蓋有USB3.0 Micro-B連接器以及顯示燈,顯示燈的小圓孔在淺灰色的塑膠上其實看得很明顯,不像在黑色塑膠上那麼容易忽略到。
.
.

試用了這顆SONY HD-SL1行動硬碟一個禮拜的時間,除了在收到產品的第一天有感到它的外觀真的很美、很有質感,髮絲紋製作的很細緻之外,其餘的日子大都專注在體驗它的功能,在這個禮拜的試用之後,也整理出了一些優點與缺點給網友來參考,再加上後面測試的SL2,以下是我大致上對於這兩顆行動硬碟的評論。
.
優點部分:
1.外觀很有質感。
2.產品尺寸小。
3.外觀結構強。
4.使用時溫度升溫並不多。
5.Backup Manager2可以做到行動硬碟與雲端的混合備份。
6.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可以製作密碼來保護重要的資料。
7.黑色版本比銀色版本更有質感。
.
.
缺點部分:
1.外觀部分很容易受到小損傷,黑色版本小損傷看得很明顯,銀色版本就不容易看見瑕疵。
.
.
同步分享於稀客星球部落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