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我們依照 鏡頭 的焦長數據,來區分鏡頭種類與用途,不僅是 單眼相機 , 高階隨身機 與可換鏡頭的 EVIL 相機,也可以透過鏡頭上的焦長數據,來判斷鏡頭特性與用途。不可交換鏡頭的高階隨身機,因為感光元件片幅大小不同,所以要依照相機規格的鏡頭焦長來判斷,至於目前逐漸盛行的EVIL可換鏡頭隨身機,就必須如同單眼相機一樣,針對不同場景來替換鏡頭使用。

鏡頭焦長與視角

每一支鏡頭都有一組焦長與光圈數值,就好比是鏡頭的名子,例如Ricoh GRD III搭載的是「F=6.0mm 1:1.9」鏡頭,經過焦長換算後,等同於傳統底片相機的28mm F1.9規格,由此可知GRD III使用的是一枚廣角大光圈定焦鏡頭。至於可換鏡頭的EVIL相機,其焦段長短與光圈大小,則視不同交換鏡頭而定。


▲廣角定焦鏡,廣角端拍攝:Sony NEX 3+E 16mm F2.8。F4.5, 1/320秒, ISO 200, 光圈先決, RAW轉JPEG。


▲標準變焦鏡,望遠端拍攝:Sony NEX 3+E 18-55mm F3.5-5.6 OSS的55mm。F5.6, 1/250秒, ISO 200, 光圈先決, RAW轉JPEG。

 

各類鏡頭特性

在一般135相機中,焦段長短在35mm以下的稱之為廣角鏡頭,35mm至85mm為標準鏡頭,85mm以上則為中望遠鏡頭;廣角視角寬且透視感明顯,標準鏡頭較接近人眼可視的範圍,而望遠鏡頭可強調特寫與模糊背景。在挑擇相機與鏡頭前,必須依照自身喜好的拍攝主題與特色來做斟酌。

使用廣角鏡頭拍人像,可帶出更多背景,強調Model與環境間的位置與關係,也由於背景會納入較多物體,所以構圖時更要注意角度,是否有太多雜物與線條入鏡,影響畫面重點呈現。至於望遠鏡頭,則可用於強調人物表情,或是刻意虛化模糊背景,讓Model更加立體。如果上述兩種鏡頭都不是很有自信確實掌握的話,也可以使用標準鏡頭,來嘗試較中規中矩的構圖方式,再依照不同需求添購其他鏡頭。


▲廣角鏡頭拍攝,離Model較遠,背景也較清晰。Sony NEX 3+E 16mm F2.8。F2.8, 1/250秒, ISO 200, 光圈先決, RAW轉JPEG。


▲離Model較近,背景變得虛化、模糊許多。Sony NEX 3+E 16mm F2.8。F2.8, 1/250秒, ISO 200, 光圈先決, RAW轉JPEG。

 

(拍攝人像時,該怎麼控制微單眼的光圈與景深呢?)

光圈與景深控制

除了鏡頭焦段外,光圈大小也是影響畫面呈現的重要因素,光圈決定鏡頭進光量多寡,也是營造背景模糊程度的關鍵。鏡頭望遠端加上較大的光圈,通常較容易形成柔美的散景,若想營造背景虛化效果,建議將鏡頭轉動至最遠焦段,然後將光圈開到最大,就能輕易形成「Model清楚,背景模糊」的人像照片。如果手上的鏡頭望遠端不足,透過小技巧,照樣可以達到以上成果;首先,可以請Model移動遠離背景後,再將拍攝距離拉近,也就是縮短相機與Model之間的距離,同時將光圈開到最大,背景虛化模糊的效果,就會變得相當顯著。


▲大光圈拍攝:Panasonic GF-1+Lumix G 20mm F1.7。光圈F1.7, 快門1/400秒, ISO 100, 光圈先決, RAW轉JPEG。


▲小光圈拍攝。拍攝資訊:Panasonic GF-1+Lumix G 20mm F1.7。光圈F8, 快門1/30秒, ISO 100, 光圈先決, RAW轉JPEG。


▲廣角鏡拍攝時將人物擺在畫面中央,有效防止變形現象。Sony NEX 3+E 16mm F2.8。光圈F4, 快門1/1250秒, ISO 200, 光圈先決, RAW轉JPEG。


▲若人物擺在角落四週,廣角鏡頭會產生變形與拉長作用,因此拍攝時要盡量避免上述情況發生。

 

光圈值效果比較

       效果  /  光圈值

大光圈 (F1.7、F2.8)

小光圈 (F8、F11)

畫質

最佳

景深

背景

模糊

清晰

 


▲廣角鏡適合拍攝人帶景,營造頗具情境的畫面。拍攝資訊:Sony NEX 3+E 16mm F2.8。F3.2, 1/320秒, ISO 200, 光圈先決, RAW轉JPEG。


▲望遠鏡適合拍攝人物特寫,可強化視覺焦點。拍攝資訊:拍攝資訊:Sony NEX 3+E 18-55mm F3.5-5.6 OSS的45mm。F5.6, 1/250秒, ISO 200, 光圈先決, RAW轉JPEG。

 

延伸閱讀

新手入門 的必修學分:用 EVIL 拍出 淺景深

Sony 之最 : NEX 5 / NEX 3 長期 試用 心得

生態攝影 要用大 光圈 ? 淺景深 ?

攝影新手 基礎班:解開 DSLR 鏡頭 英文 代碼 的祕密

什麼 鏡頭 都能用?! 跨系統 就靠它: 轉接環

作者:洪嘉徽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雜誌NO.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