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銀欣的 Raven 烏鴉系列,有在關注電腦機殼的人應該都會想到運用煙囪效應的 RV01 - RV05
作為 HTPC 以及 ITX 機殼的老司機
銀欣在 2014 推出首款 Raven ITX 機殼 RVZ01,還有攣生兄弟的 ML07
算是市面上比較容易取得,可以安裝長卡、機身較窄,同時可以水平與垂直放置的機種
當時也組了一台帶到 wirforce 使用
一方面或許考量到國內 SFX 電源供應器的選擇並不多,在 2016 年推出採用 ATX 電源的 RVZ01-E
在去年年底的發布的後繼款 RVZ03 同樣也選擇了 ATX 電源配置
並且加入目前越來越多見的 RGB 燈光支援
包裝正面一覽,標榜面板支援 RGB 燈光
側面標有比較詳細的規格列表
可安裝 4 顆 2.5" 硬碟,顯卡長度支援至 330mm,寬度限制在 149mm
內附兩顆 120mm 風扇
另外一面則是多國語言的特色說明,RGB 燈光控制主要透過自家的 LSB01 控制盒
開箱後可以看到內側的標語
基本上這類 ITX 機殼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安裝順序上或是零組件選用的限制
建議在裝之前還是先翻翻說明書比較保險
說明書:我這不就來了
機殼本身有提供額外的不織布包覆
機殼正面一覽,中間開孔露出燈條,兩側採用髮絲紋裝飾
前置 I/O 提供 2 組 USB 3.0 以及 3.5mm 耳機、麥克風插槽
燈號部分保留一組硬碟指示燈,電源與重置按鍵為短鍵程設計
機殼側面均留有開孔幫助散熱
機殼底部可以看到顯卡以及電源位置的開孔
另一側 CPU 上方也有開孔與風扇
機殼後方一覽,顯卡支援一般的 2 slot 型號,PCI-E 擋板可重複使用
內建風扇選用 APA1215L12 這款 15mm 薄型扇 (12V 0.15A, 1500 RPM, 18 dBA)
介面為一般 3pin 端子不帶 PWM
內部結構一覽,右側電源區塊塞著配件盒
顯示卡轉接架正面提供 2 組 2.5" SSD 固定點
支架另外一面還有一組 2.5" SSD 固定點
第 4 組 2.5" SSD 固定點則是設計在電源後側的分隔板上
連接採用 PCB,比一般軟排可靠些
除了原本的 2 slot 空格,底下還有 15mm 風扇的預留安裝空間
乍看之下 2.5 slot 的卡或許有機會,但由於電源插座其實已經跨到原本的擋板區塊
還是不要跟自己過不去比較好
配件方面提供 3 組磁吸式濾網、PCI-E 延長卡、LSB01 燈光控制盒、RGB 線材
風扇轉接線、顯卡支架、橡膠腳墊、名牌貼紙以及螺絲包
安裝長卡可以搭配內附的支架來輔助
內附一組 PWM 風扇分接線
垂直放置用的止滑墊
橫躺用的腳墊以及名牌
內附的控制盒其實本來就有另外賣,之前有買過一組不過後來忘記丟去哪 XD
線材部分提供一條主機板 RGB 4pin 轉控制盒以及兩條帶延長及 4pin 母頭的 y cable
供電則是由 molex 4pin 轉 2pin 提供
控制盒可選擇由主機板統一控制或是獨立使用,最多支援 8 port 擴充
燈效切換方式就還蠻直接的,把 RESET 鍵改接到控制盒上
線材部分就沒有特別進行黑化處理
前置音訊就只有保留 HD Audio 端子
USB 3.0 採用內置 19pin,無 2.0 相容設計
接著來安裝吧
電源部分建議選用線材較少的 14cm 直出型號
或是像 neo eco gold 或 focus+ 這類比較新型的短機身模組化電源
可以看到後側其實剩下的空間很有限
像是 leadex 或是 xtr 這類的就不用想了
如果真的遇到了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閃,把原本的隔板拆掉就可以暫時解決
不過缺點就是原本的支架會少一邊固定
放入主機板後上側還有一條線材的寬度
右側則是貼齊電源區塊,建議先插好面板線材
至於控制盒要放哪 ?
雖然盒子本身是磁吸式設計,不過看來看去其實也只有原廠建議的這個位置比較妥當
放在前置 I/O 模組的下側
裝好之後差不多是這種感覺
audio 線材稍微尷尬一些,因為轉接卡不像顯卡前側會開個孔,只能從上方繞過去
不知道為什麼橫躺有點 console 的感覺
不使用主機板控制燈光的話
控制盒提供七種顏色恆亮 (白、紅、藍、綠、淺綠、淺藍、紫)、各別的呼吸燈效果以及色彩漸變
如果覺得睡覺不關機很刺眼的話也可以透過長按開關 3 秒關閉燈光或是循環到 Off 的檔位
相較於前幾代,新的 RVZ03 在安裝上的體驗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
剛跨入 ITX 領域的新手應該也不會覺得安裝困難
雖然增加了 RGB 燈條與控制器,不過售價倒是跟 RVZ01-E 差沒多少
對於空間寬度有限又想要機殼不那麼單調的使用者來說
RVZ03 算是蠻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