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連結

對抗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將更加困難嗎?中國大陸學者最新發表論文,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已演化出L和S兩個亞型,這兩個亞型差異大,其中L型複製快、侵略性強,而且佔比竟然還較高。

根據中國媒體《中新網》報導,中國科學院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新刊載的論文中,表示已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基因序列突變。

研究人員在103株病毒共找到149個突變位點,而且多數突變在近期發生,他們認為病毒演化出L和S兩種亞型,其中S型較老、攻擊性較小,而L型則是侵略性、傳染力都較強。論文作者推測L型病毒在人體內複製得更快,可能意味毒力也更大,而以目前的佔比,L型達到70%,S型則是30%。(推薦閱讀:不想走上武漢式封城?請學芬蘭人「1公尺距離」)

L亞型超毒?台大醫:反而不容易傳
毒力較大的L型比例較高,這表示防疫工作要再提升警戒嗎?《香港文匯報》引述專家說法表示,突變是病毒生命週期的自然組成部分,不需要過度恐慌。

(L亞型雖然侵略性較強,但開始做隔離、做檢疫後,反而不容易傳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則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屬於RNA病毒,傳播過程中本來就容易產生變異,而L型接下來反而不佔優勢:「L亞型傳染力比較強、臨床表現比較明顯,剛開始你都不理它的時候,這種病毒就佔優勢,可是當我們開始做隔離、做檢疫的時候,這種病人容易被認出來,就被隔離掉了,就不容易傳。」

黃立民也強調,目前變異的位置都不在疫苗研發的抗原上面,也不在PCR偵測的位置上,所以不影響疫苗研發。

曾任感染科醫師的知名部落客林氏璧也在Facebook發文表示,「(病毒)如果太毒的,宿主太快就住院被隔離甚至死亡,病毒根本傳不出去。這點倒是不用太擔心。」(推薦閱讀:武漢肺炎延燒,該取消日本、韓國行程嗎?何時退費賠最少?)

(中國研究人員發現,武漢肺炎患者的全身症狀減少。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臨床特徵更為隱蔽
不只病毒出現亞型,武漢肺炎的臨床特徵也恐怕轉變。根據中國媒體《環球網》報導,一篇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論文表示,患者入院後的臨床特徵已改變,相對疫情早期,目前整體的臨床特徵更為隱蔽。

研究人員將病人依入院日期分組,他們發現,1月23日之前,患者有更多的全身症狀,包括發燒,全身無力、肌肉痠痛。另外1月23日前入院的患者中有32.3%有痰,1月23日之後,比例則降到了6.9%。

此外,在淋巴細胞減少、免疫細胞減少上,1月23日前入院的患者都比1月23日後入院的患者嚴重。

症狀不明顯除了降低大眾警覺性,研究人員更表示,「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可能逐步演變成類似流感的病毒,可能長時間潛藏在無症狀者體內。」

責任編輯:高儷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