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ntel於5月20日發表第10代Comet Lake-S架構後,
從網路上可以看到有許多新資訊與板廠新產品的更新動態。
上一篇分享過Intel Core i9-10900K的CPU效能數據,
本篇主角改為Core i5-10600K,對於市場消費的占比會更高,
主機板為ITX規格,對比中高階主機板價格會較低,且符合小主機愛好者需求。

本篇評測也有製作影片導覽:

CPU型號為Intel Core i5-10600K,6核心12執行緒屬10代中階版本,
依然使用14nm製程,基礎時脈4.1GHz,單核Turbo達4.8G,
全核最高可達4.5G與TDP 125W,低配置頻率3.8G與TDP 95W,
首賣當天有i5-10400 6核心12執行緒、i7-10700K 8核心16執行緒,
與上一篇測試過的最高階10900K 10核心20執行緒共三款。

BIOSTAR此回也推出3款高階Z490晶片組的對應主機板,
本篇使用ITX Z490GTN,同屬此品牌Racing系列,
此回多數Z490主機板比起上一代同定位的產品在價格上略高一些,
不過BIOSTAR Z490GTN比起目前其他ITX Z490相對便宜不少。

主機板下方
1 X PCIe 3.0 X16,周圍使用金屬邊框加強耐用度,
音效採用Realtek ALC892晶片,最高可達到7.1聲道,
後方IO與前置延伸音效皆支援自家獨特的Hi-Fi技術。

4 X SATA3,支援RAID 0、1、5、10及Intel Optane技術,
2 X DIMM DDR4,支援DDR4 2133~2933 / 3200~4000+(OC),
前置USB 3.2(Gen1)接頭,晶片組黑色散熱片有特殊外型切割,
若能加個Racing字樣或圖案在上面看起來會更為有變化。

主機板上方
Comet Lake-S架構腳位為LGA 1200,CPU與晶片組皆不向下相容於9代,
CPU供電設計為6+2相,採用Super Hyper PWM提高壽命與效率,
右上黑色CPU_FAN,旁邊為白色CPU_OPT,支援多風扇散熱器或水冷裝置。

Hyper Digital PWM採用美商ON SEMI-NCP81229*1,
MOS採用ON SEMI 55A DR.MOS - NCP 302155*8,
VSA PWM by SVID採用ON SEMI-NCP81286*1,
CAP使用5K台商黑金低阻(24mΩ)電容,8層高密度防潮2116防潮PCB。

IO由左至右分別為:
WiFi Antenna x2 / PS2 / USB 2.0 x2 /HDMI / VGA /
USB 3.2(Gen1) x4 / LAN / Line In / Line Out / Mic In。
3個音效孔位也有Surround、Base、Center等複合式功能。

右下方黃色線條為音效屏蔽功能,提供更精準的類比或數位隔離,主要為降低多邊干擾的作用。
此外ITX主機板普遍都把M.2插槽設計在背面,支援M.2 type 2280尺寸的SSD。

BIOS介面新增EZ Mode模式,
可以快速了解目前幾個主要的硬體時脈與相關資訊,
也有幾個重要的功能可以快速開啟,並有A.I FAN模式。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共 2 則回應

1 樓 · windwithme · 發表於 2020-06-04 19:57 · 檢舉

Advanced Mode也就是傳統BIOS介面,
調整電壓、時脈或超頻選項主要都在Tweaker頁面,
順便分享將10600K超頻至5G與DDR4超頻至4400設定值。

設定為CL19 23-23,DLLBwEn 0~3皆為0,其餘參數Auto。

DRAM Voltage 1.450V:
CPU VccIO Voltage 1.369V;CPU SA Voltage 1.500V,
後兩個電壓參數在超頻DDR4 4000以上才需要手動設定,有利於超頻穩定性。

BIOSTAR Racing專屬工具軟體:
左方有八個頁面,屬於主機板常見的硬體資訊或是調校選項,
GT Touch提供3種不同的效能模式。

Vivid LED DJ為主要功能之一,提供多種顏色燈號與燈光明暗度,
新增LED TYPE選項可供使用者開啟或關閉,
4種模式燈號有常見的恆亮、閃爍、呼吸、音樂模式來呈現,
讓偏好燈光變化的使用者有較高自由度能夠去調整。

A.I FAN為調整主機內CPU或系統風扇的轉速,並有4種模式供選擇。
其他選單有包含硬體資訊、音效調整、硬體狀態與超頻等功能,
還是認為這個面版精緻度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功能整合再多一些會更豐富。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10600K
MB: BIOSTAR Racing Z490GTN
DRAM: Thermaltake WaterRam RGB DDR4 3200 8GX2
VGA: ASUS Strix Gaming GeForce GTX 1060 6G GAMING
SSD: Pioneer APS-SE20 M.2 256GB
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
Cooler: MSI Core Frozr XL
OS: Windows 10 更新至Bulid 18363.815
CPU測試圖片主要皆為10600K超頻全核5G搭配DDR4 4400效能,
後方括號以10600K預設值搭配開啟XMP DDR4 3200來做對比,
還有3600X之前用360大型水冷超頻至全核4.3G對比,來比較三種不同的數據。

CINEBENCH R15:
CPU => 1609 cb (1553);
CPU(Single Core) => 217 cb (210);
3600X超頻後分別為1691與200 cb。

CINEBENCH R20:
CPU => 3902 cb (3808 cb);
CPU(Single Core) => 521 cb (500 cb);
3600X超頻後分別為3832與498 cb。

CPUZ 1.92.0:
單線執行緒 => 581.1 (558.5);
6核心12執行緒 => 4507.0 (4326.2);
3600X超頻後分別為520.3與4369.8。
Fritz Chess Benchmark => 59.42 / 28522 (57.18 / 27448);
3600X超頻後分別為52.63 / 25264。

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 => 2682 (2599)。


2 樓 · windwithme · 發表於 2020-06-04 19:58 · 檢舉

Geekbench 5:
Single-Core Score => 1402 (1335);
Multi-Core Score => 7591 (7378);
去年3600X測試數據為Geekbench 4,在此無法對比。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2m 08s (2m 16s);
x265 Benchmark 2.1.0 => 54.88 FPS (53.92 FPS);
3600X超頻後分別為2m 29s與51.92 FPS。

Intel第9代使用9600KF 6核心6執行緒來對應AMD 3600X的相近價位帶,
9600KF除了在單核時脈較高會讓電競環境的效能較高之外,
對於多工效能還是3600X擁有6核心12執行緒會有更多的優勢。
不過第10代開始在i5等級200美金以上的CPU提升至6核心12執行緒架構,
雖然比起第9代同級價位會再高一點,但單核時脈與執行續皆有明顯再提升,
對照組3600X超頻4.3G全核幾乎目前Ryzen架構長時間穩定使用的超頻極限,
10600K預設只落後3600X超頻在CINEBENCH R15與R20兩個全核效能,
而10600K超頻5G後也只落後3600X超頻CINEBENCH R20一個全核效能,
CINEBENCH全核測試不愧為AMD發表會必測項目,Ryzen架構藉著多核有其優勢,
而以上幾款軟體的測試顯示,10600K單核全勝且全核效能在多數軟體也有其優勢。

室溫29度,電源模式設定為平衡,預設待機約37W,CINEBENCH R15全核全速約232W,
待機溫度約36~38度,CINEBENCH R15全核全速約84~91度。
超頻5G時,預設待機約71W,CINEBENCH R15全核全速約252W,
待機溫度約38~41度,CINEBENCH R15全核全速約87~93度。
10600K溫度表現比起上一篇10900K預設值還要高8~10度,
兩款CPU皆用同款MSI Core Frozr XL高階空冷散熱器,
而且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並沒有發現散熱器安裝不密合,拆下來看散熱膏壓痕也很密實,
最後只能暫時先猜測是否先後兩款主機板不同,測溫晶片不同所造成的差異。

10600K預設搭配DDR4開啟XMP 3200 CL16 18-18-38 2T,
AIDA64 Memory Read - 45315 MB/s / Write - 45970 MB/s。
3700X預設搭配DR4開啟XMP 3200 CL16 18-22-52 1T,
Memory Read - 44277 MB/s / Write - 25545 MB/s。

超頻DDR4 4400 CL19 23-23-64 2T,
AIDA64 Memory Read - 55811 MB/s / Write - 63095 MB/s。
3600X搭配DDR4超頻4066 CL18 22-22-42 1T,
AIDA64 Memory Read - 39608 MB/s / Write - 22347 MB/s。

去年3600X測試提過因架構設計,8核16執行緒以下DDR4寫入效能會降低許多,
要完整寫入頻寬要選擇3900X,而要最佳頻寬原廠建議到DDR4 3733即可。
Intel第10代DDR4預設值最高只提升至2933,並沒有許多人所預期3200,
要拉高時脈需要藉由DDR4開啟XMP技術或依體質手動來做超頻調整。
DRAM整體表現還是Intel會比較有優勢,拉高時脈也可以同步拉高頻寬。

3D效能同上一篇10900K測試也由手邊GTX 1060 6GB來測試,
用來對比CPU不同產生的3D效能差異,1060算是普遍度還算高的顯卡,
因為去年測試3600X用不同款的更高階顯卡,所以無法在這裡提供對比,
以下照片用10600K超頻5G,後方括號為預設值,再另外搭配10900K做對比。
3DMARK Time Spy CPU score => 8898 (8179),
10900K預設值為14281。

UNIGINE 2:
1080P MEDIUM => 8995 (8641),
10900K預設值為9711。

FINAL FANTASY XIV : Shadowbringers:
1920 X 1080 HIGH=> 15177 (14974),
10900K預設值為15424。

3DMARK對於CPU效能比重較高,所以有明顯的效能落差。
其他兩款軟體的3D效能皆由10600超頻全核5G拿到最高分,
因為10900K雙核以下Turbo Boost MAX 3.0達5.2G,全核Turbo時脈4.8G,
所以10900K預設值為次高分,最後才是10600K預設值,
對於3D效能或遊戲來看,高時脈的優勢通常會大於多核心數。

BIOSTAR Z490GTN依然維持著BIOSTAR Racing系列的設計特色,
ITX小主機板也擁有超頻10600K 5G與DDR4 4400的不錯水準,
HiFi清晰音效設計走不同於其他品牌電競的路線,Z490系列註冊也有5年保固,
沒有內附WiFi網卡與IO Thunderbolt 3,但與目前幾款ITX Z490來做比較,
整體規格也有中階以上水準,價格明顯比其他ITX Z490低一些,是否CP值高就見仁見智。

第10代Comet Lake-S桌機版型號不含低電壓版本共達22款,
台灣目前網路上看到大約有9款已經上市,首波大多是以中高階為主,
許多型號與先前同價位的第9代相比,在於提升時脈與調整核心或執行緒,
對電競與多工效能皆有所提升,當然有許多消費者希望能看到Intel導入新製程,
網路上也有不少傳聞針對下半年兩大CPU陣營有規劃再推出新平台的爆料,
期待到時雙方推出更多的新技術讓消費者在同樣的預算內能有更好的選擇。
下一篇Intel 10代PC平台將用MSI最新Z490主機板與RTX 2070 Super作為搭配,
此外電競筆電AORUS 15G也持續在測試與撰稿中,希望能盡快完成發表評測:)

喜歡windwithme評測文章的網友歡迎到我的粉絲團按讚
以便更快得知最新的測試動態,您的回文與按讚依然是我前進的動力:)